By 艺同学
经验说:一朝吸毒,终身想毒。
实验说:有幸福生活可以享受,自会远离毒品。
“瘾君子”都是毒品害的吗?每个“瘾君子”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故事。“老鼠乐园”里的老鼠却不喜欢虚幻的快感。吗啡面前,它们也不为之所动。
1954年5月13日8点,老奥在打开实验室大门的时候震惊了!实验桌上,又一只白鼠悄无声息地躺在笼子里。这已经是三天中第七只死掉的老鼠了。到底是谁杀死了它?
老奥勘察现场后发现,这只老鼠被单独放在一个笼子里,前一天放入的食物一动未动,其他的老鼠都各自分开,被单独反锁在笼子里。老奥打开笼子,将死亡的老鼠取出,放在实验台上正准备解剖,他突然发现,在老鼠头部靠近嘴角的地方毛发稀少,有一条线状的隐隐约约的秃毛区域。接下来怎么办?对,验尸!随后,他取出之前所有老鼠的尸体检查。果然不出所料,所有7只死亡的老鼠,头部都有一样的伤痕!
此时,老奥的脸上露出了惊悚的表情:吗啡!
在所有死亡老鼠的笼子旁边都有一瓶吗啡!这些老鼠嘴边的伤痕,是他们想要吃到吗啡时,嘴被笼子的栏杆挤压造成的。为了吗啡,一只只老鼠不惜生命,用尽一切努力。于是,它们没有时间吃饭,活活饿死了。
等等!这个案子里还有很多漏洞,实验室要吗啡干什么?另外,为什么每一只老鼠笼子旁边都有吗啡,同一种药物不应该放在一起吗?怎么到处都是?嗯哼,我承认,这个故事是我编的,故事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是,故事结果却绝对是事实!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类似的实验,他们发现,小白鼠会不畏艰难险阻(最典型的就是电击),不要天长地久(可以饿很久不吃饭),只求曾经拥有那神奇的吗啡带来的快感。最后,很多老鼠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所以,吗啡就是终结这些生命的杀手。这些血淋淋活生生的事实也足以证明,一些特定物质的强烈成瘾性可以让可爱的小白鼠们不吃不喝不睡。
但是,有一位兄弟说:上瘾不是吗啡的错,都是孤单惹的祸!
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的布鲁斯·亚历山大(Bruce Alexander)发现,这些用于研究的老鼠们生活都很悲惨,被剃毛、插导管、独自一人守空房、夜夜孤单等天亮……亚历山大教授很同情老鼠,他想:“要是住这样的地方,我也需要吗啡。”
于是,亚历山大教授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他给老鼠们准备了两种生活环境。一种是封闭的单人间,另一种是一个大“乐园”,可以让许多只老鼠待在一起,提供它们喜欢的木头刨花做沙滩,放一些空罐子做凉棚,还把笼子的顶拆了,让它们晒太阳。他准备了32只老鼠,雄雌各半,分成两组,分别放在单人间和乐园里。大约40天之后,他从两组里各自取出一半老鼠“交换空间”。交换15天后,实验开始了。
吗啡有些苦味,所以亚历山大教授要加一些焦糖中和,以免老鼠因为不喜欢它的味道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他先给两组老鼠都提供一段时间的苦水加焦糖和自来水,然后再分阶段同时提供不同浓度的吗啡加糖的混合溶液和自来水。实验结果发现,老鼠的吗啡饮用量,和它换没换过地儿,没什么关系;喝多少吗啡,只跟它们现在住哪儿有关系。在加吗啡的试验中,虽然两组老鼠都会去喝含有吗啡的水,但是乐园里的老鼠喝的吗啡要比独守空房的老鼠少得多。在一些特定浓度下,单人间的老鼠饮用的吗啡溶液量甚至是乐园老鼠的19倍;而且,在加苦水的试验中,两组老鼠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这个差异可以说明,是老鼠目前的居住环境影响了它们的吗啡摄入量。即使之前住了40天的单人间,只在乐园里待了15天的老鼠们也开始少吃吗啡了。
亚历山大教授认为,这是因为老鼠的自我管理机制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在乐园里的老鼠自我管制较强,不让自己太上瘾,而单独居住的老鼠则放纵了自己。但这种作用到底是人际环境影响更多,还是和生活设施关系更大,或者两者都有作用,他并没有明确指出。从这个实验来看,也确实分不出来。
这个试验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除此之外,在实验过程中,有两只雌性老鼠意外死亡,还有一次因为停电丢失了几天的数据。所以这篇论文先后被《科学》(Science)和《自然》(Nature)杂志拒绝,发表的历程艰难曲折。
回到人类的世界,禁毒所是应该多配一些跑步机、游戏机呢?还是多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呢?如果资金足够的话,双管齐下最保险。
也许我们不该从道德层面责备那些“瘾君子”,反而应该同情他们的寂寞处境;也许我们不必担心自己会变成“瘾君子”,只要生活充满幸福;也许我们不必为自己没有嗜好难过,因为我们不够寂寞。
寂寞,没关系,孤单,也没关系。可是孤单久了,就要小心,因为,它可能会杀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