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死,就是我丈夫死,你们其中必须要有一人死掉。
让两个男人同时看着我受羞辱是比死更痛苦的事。
——芥川龙之介《竹林中》
如果你够无聊,可以坐在电视机前统计一下,我们的电视新闻里,一天可以出现几桩“罗生门”。
根据“教育部”国语辞典的解释:罗生门是用来比喻对同一件事,因立场不同而说出不同的事实。例如:“警方说是单独行动,宪兵说曾知会辖区,各说各话,演成罗生门。”
所以我们可以从主播脱口而出“罗生门”的次数,大胆推测出这个世界目前有多混乱。
但究竟“罗生门”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原始意义为何?
罗生门这个词出自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罗生门》(日本平安时代,京都中央大道——朱雀大路的南端正门)。后来日本导演黑泽明,将芥川的两部小说《罗生门》和《竹林中》糅合起来,改编成电影《罗生门》。
随着电影荣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罗生门”的从此声名大噪。
基本上,电影《罗生门》= 小说《罗生门》+《竹林中》。然而电影的主要故事架构其实是《竹林中》,所以我们可以简约地说:
电影《罗生门》= 小说《竹林中》。
所以要彻底了解“罗生门”,非得从小说《竹林中》下手不可。
小说《竹林中》讲了一个非常离奇的故事:
竹丛中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死者是一名武士。检察官找来七名嫌疑人问案,包括发现尸体的樵夫、当天见过死者的僧侣、捉到嫌疑犯的捕快、武士的岳母、盗贼多襄丸、武士的老婆、武士附身的女巫。
从上述七个人的供词(主要关键供词在盗贼、武妻、武士三人身上),可以拼凑出如下的面貌:武士夫妻路过山林,盗贼多襄丸见色起意,于是编了一个理由(山里藏着宝藏)把武士骗到竹丛中,然后将其制服,绑在树下,继而在武士面前玷污了他的老婆……到这个地方为止,大抵没什么问题,然而后半部的供词却是疑点重重,最大的疑点在于三个人居然都抢着说是自己杀死了武士。
盗贼说自己是在英勇的决斗中(赢的人可以带走武妻)杀死了武士,武妻则说是因为不堪受辱而想寻短(先杀丈夫再自杀,但最后自杀没成功),武士则说是因为妻子最后决定跟盗贼在一起而悲伤地自杀。
事实的真相究竟为何?小说直到最后都没有告诉读者,读者得抽丝剥茧,自己去找出来。
有一种看似合理的说法是“陈述者,贬人褒己,去其利害关系,真相大白”,但真的是这样吗?有一部分说得通,然而有一部分却说不通。通的部分是盗贼把自己形容得英勇善斗、武妻说自己是贞洁烈女、武士则说自己是悲壮牺牲,三个人统统是“说自己的好话”。
不通的部分是为何人人都抢着说自己是杀人凶手?这有什么好处吗?以当时的法令,杀人者可是得偿命的啊!
难道他们都不想活了?还是有什么东西比性命更重要?
为了便于说明,且让我们插入一个姑且叫作“小偷与变态”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男子为了给女友惊喜,于是在女友生日那天买了蛋糕闯进女友家。男子在女友房间乱逛,最后随手捡起女友堆在墙角待洗的内裤闻呀闻的。这时女友正巧回来了,男子一时心虚,连同手上的内裤躲进衣橱里。女友回到家,发现不对劲,于是不动声色报了警。警察一到,一脚踢开衣橱,男子头戴女友内裤滚了出来。
正当警察要把男子带回警局时,女友察觉异样,一把拦下警察:“等等,他……好像是我的……”没想到男子听了,立刻抢在女友之前,大叫:“别听她的,我是小偷,快把我送进警局。”
小偷有罪,变态无罪(顶多被训斥,因为两人是情侣),但男子为何选择“有罪”?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愿在女友面前落下变态之名。此时此刻,在他心中“名誉比责罚更重要”。
喔,喔,关键字出来了。
现在,让我们重返《竹林中》:自称“英勇决斗”的盗贼,其实是“以卑鄙的手段取胜”。自称“贞洁烈女”的武妻,其实是“不甘两边受辱,于是挑拨盗贼和丈夫决斗”。自称“悲壮牺牲”的武士,其实是“瞧不起被强暴的妻子”。
武士等三人当然不可能说自己“手段卑鄙、挑拨离间、瞧不起人”,但小说还是呈现出来了,只是它们藏在别人的话语里,你得抽丝剥茧,才能把它们一个一个揪出来。
为了让人相信“英勇决斗、贞洁烈女、悲壮牺牲”这些根本没发生过的事,于是武士等三人纷纷拿出最珍贵的东西(自己的性命)来作为赌注。一如我们常听到的誓言:“如果我贪污,全家死光光。”
“扭曲的名誉大于现实的责罚”,这正是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的关键核心。如果现实感太强的读者无法体会这种扭曲的心理状态的话,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常常有人会为了流言而自杀(不甘名誉受损)。如果你还是难以理解,可以去看电影《罗生门》,导演黑泽明不只看出来了,而且还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常用《竹林中》这篇小说和学生玩一个叫“黑暗之心”的游戏,如果学生彻头彻尾地认定“活着是王道”,没有什么事比活着更重要的话,那么他大概是不适合从事小说创作的,因为他完完全全没有黑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