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 » 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全文在线阅读

《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19 迟滞效应 悲剧发生的速度

关灯直达底部

我经常害怕疆界并不存在、害怕整个王国、无远弗届,也害怕尽管赶了这么多路,恐怕仍看不到尽头。

——迪诺·布扎蒂《七信使》

在这个到处充斥手机、E-mail、MSN 的年代,所有信息的收发都是即时的。如果有一天,你想传达的信息,得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对方才收得到,那会发生什么事?

前几堂课,我们谈了小说的时间技巧(基本功和花式跳水)。

这一堂课,我们要谈的还是时间,但这次时间不再只是小说的“技巧”,而是“内容”。

以下以意大利小说家迪诺·布扎蒂《七信使》为例:

小说里的叙事者“我”是一位王子,他在 30 岁那年出发去寻找他父亲王国的边界,目前他已经 30 岁又 6 个月了,仍然没找到边界,也就是说他还在半路上。

故事设定在一个没有手机、E-mail 甚至连信鸽都没有的时空背景里,信息的流通靠的是人,也就是信使。当年王子出发的时候,为了跟家人保持联系,于是带了七个信使(一开始,王子还觉得自己带太多人了)。

慢慢地,王子发现一件恐怖的事:信使的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快,只比王子快一半,也就是王子走40里路,信使顶多只能走60里路(乍看之下,这好像没什么嘛)。

假设王子走了一百公里之后,一名信使带着王子的家书返乡,而王子继续往前走,那么信使送完信,再回头追上王子,是在几公里处?两百公里处?三百公里处?……答案是五百公里处(也就是说,信使回来的时间,等于目前经过的时间乘以 5)。

什么?你还感觉不出恐怖的地方。好,让我们继续下去,如今王子已经足足走了八年半了,如果现在有一名信使要将家书带回家,然后再回头追上王子,那么等到他追上的时候,王子已经 72.5 岁了(8.5×5 = 42.5, 30 + 42.5 = 72.5)。

换句话说,如果王子不放弃继续探索边界的话,那么此刻(不过才短短的八年半)他的七名信使都将离他远去(全都在路上),他将彻彻底底变成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既无家乡的信息,也不知道边界究竟在何方。

那么他要忍受无边的孤寂,继续探索下去吗?王子最后是这么说的:可是,多明尼克(信使的名字),还是去吧,别怪我无情呀!

把我最后的话,带回我的出生地去吧……喔!多明尼克,你走了之后就音讯全无了,除非我找到那期待已久的边界。但我越往前走,就越相信边界其实并不存在。

边界极可能并不存在,但王子决定一个人继续走下去,多么像创作这一行当啊!但这并不是我们这次的主题,所以我们继续回到时间上。

不知道眼尖的读者有没有注意到,《七信使》这篇小说之所以成立的关键在于信使的速度是王子的“一倍半”,如果速度变成两倍、三倍,甚至更快,那么小说里,王子孤单探索边界的故事便不再存在。

显而易见的,小说家迪诺·布扎蒂懂得去操控时间的速度闸门,他知道用什么速度来传递信息,才能让王子在最适当的时刻(八年半以后)走到悲剧的中心。

这非常像河水的“迟滞效应”,当上游下起暴雨的时候,下游的人们仍在欢乐地戏水,只有小说家知道大水就要来了,就要带走所有的一切了,至于是早一点好,还是晚一点好,厉害的小说家懂得控制河川的坡度,让悲剧“发生”在最恰当的时刻。

或许有人会觉得小说里的算数太难了,但请仔细想一下,这其实不过是小学中学就学过,比火车过山洞还简单的数学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