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外拍摄●差异,真实●文本对照●侯孝贤武侠电影●小津安二郎●江文也●朱丽叶·比诺什●宋方
《最好的时光》工作照。
可能年纪吧,越呈现就越平淡,不想去制造那些action。我感觉复杂的是前面与后面的那种situation。就是用生活的细节、生活的语言呈现一部分讯息,某一部分情感。表面露出的不多,底下隐藏的很多。
《咖啡时光》,2003。
《最好的时光》,2005。
《红气球之旅》,2007。
《刺客聂隐娘》,2015。
虽然21世纪给台湾电影带来了一些新的气息,如李安的《卧虎藏龙》和他在十几年后来台摄制的西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魏德圣从《海角七号》到《赛德克·巴莱》给台片的新活力,还有戴立忍、郑文堂、钟孟宏、张作骥、钮承泽、陈玉勋等导演的一系列重要作品;但在台湾电影工业濒于崩溃之际,往外跑,还是许多创作人的决定。
最普遍而易见的表现,就是台湾艺人大量拥抱大陆,刘若英、伊能静、舒淇、归亚蕾、蔡康永、林强、朱延平等幕前幕后的工作者,一个接一个到大陆去发展。另外,杨德昌、蔡明亮、侯孝贤也分别都到日本或法国拍片。所以在《艋舺》和《不能没有你》证明台湾本土电影还健在的同时,我们不要忽略台湾电影人往外走的同步现象。
虽然多年以来,许多国际影评人常把侯孝贤和小津安二郎两位导演的电影风格进行比较,侯导却一直声明他是《童年往事》之后,才第一次看到小津的作品。既然如此,2004年当日本松竹制片厂为了庆祝小津诞生100周年,请侯孝贤拍摄纪念之作,这种美妙组合好像已是命中注定。
其实侯孝贤和日本电影公司的合作,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末;在拍摄《悲情》的时候,他已与日本的制片人和作曲家等幕后人员合作,后来《千禧曼波》的部分场景还在日本拍摄。如果说《千禧曼波》侯好像是把脚伸到水里,那么《咖啡时光》就是脱光衣服跳进去了。它是一部细腻和微妙的作品,既突出其细致与多层面的电影表现手法,同时在叙述上又显得比较克制,低调地演绎背后的丰富感情世界。
观看侯孝贤的电影时,总会为其中的小细节所吸引,且越看越发现,画面上看到的一切,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对比朱天文早期在三三和麦田出版的电影剧本,以及相关的原作小说、宣传访问和部分电影剪掉的花絮,便会明白电影背后,往往是一个更大的故事。侯孝贤的电影只是一个开始,假如观众要深入了解作品,就要把视野延伸到这些其他的材料。这种延伸,文字和影像的互动关系,在《咖啡时光》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最好的时光》,看侯导怎样讲述背后的故事。它很多方面充满意外,但同时又囊括导演过去数部电影的精粹。它似乎捕捉了新电影80年代初的一种温暖跟真情,尤其是1966年(《恋爱梦》)那段:老歌,苦恋,撞球场,服兵役的日子。但除了怀旧,《最好的时光》似乎有更大的意图——三生三世的恋情,后现代社会之下的粉碎人生,历史的变迁,音乐的力量。
本片也是侯孝贤在《千禧曼波》之后,再度重用舒淇(后来在短片The Electric Princess House和《刺客聂隐娘》继续合作),她逐渐成为侯孝贤在辛树芬、伊能静之后最重要的女演员。同时,从小受到杨德昌培训的张震,也变成了侯导班底的一分子。
《最好》之后,侯孝贤又到了海外拍摄向法国老电影致敬的《红气球之旅》。这次与国际影后朱丽叶·比诺什的合作,开展了侯导创作上的又一条新路,而且再一次让导演充分发挥他对老电影的眷恋。
听侯导讲述在日本和法国拍片的各种小故事,有声有色,不难察觉,这种新的拍摄环境的确给侯孝贤一种新的灵感和视野。《咖啡》和《红气球之旅》似乎都是用特别小的拍摄团队,可以说是侯导的“特种部队”;有点回到他刚入行时期的那种“游击拍摄法”(guerrilla filmmaking techniques)。
这让我想起跟侯导的某一次访谈。当天我们约在“光点”二楼的咖啡厅,开始前正随意闲聊,突然侯导看到光点楼下的一个广告拍摄团队在搭景。虽然他们大概只是在拍一个三十秒钟的电视广告,却像军队一样,两部大卡车,几十个工作人员,一排一排的灯光,多台摄影机等高级设备。侯导从二楼俯视那群广告工蜂,然后露出一个顽皮的笑容,“我拍片子,用不着那样!我的team很小很安静,噼里啪啦,就拍完了。”从他的笑容,可以看到他对他的那个特种部队的骄傲。我也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