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削苹果事件●台湾新电影●从文自传●青年压抑●电影中的电影●成长眼光●杜笃之●李屏宾●吴念真
《冬冬的假期》场边照。
当你准备拍一部电影,要处理剧本的时候,最需要的,其实是一个清楚的角度和说法。你可能有内容,但你的形式是什么?
《儿子的大玩偶》,1983。
《风柜来的人》,1983。
《冬冬的假期》,1984。
《童年往事》,1985。
《恋恋风尘》,1986。
《尼罗河女儿》,1987。
60、70年代的台湾是类型片的天下:黄梅调、武侠片、琼瑶片、健康写实、战争爱国;侯孝贤和陈坤厚摄制的数部爱情喜剧,也赶上了类型片的尾声。实际上,无论是好莱坞或世界其他市场各种类型片,一直是国际电影产业主食,艺术电影相对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所以1982年启动的“台湾新电影”,就是台湾的“新浪潮”,能够在票房、评价双赢,实际上是台湾影史上比较不寻常的一个环节。像朱天文在访问里指出:“从一开始,台湾新电影就不是一个商业趋向的电影模式。它能够卖座,其实是个误会。”
但谁会预料到这种“误会”,会在80年代导致整个台湾电影的振兴,给当时的电影市场注入一种新的力量和创新的潜力。除了侯孝贤和朱天文以外,许多评论者也谈过新电影起来的特殊背景,但一个运动的开始,背后还有许多相当复杂的因素。
在某种程度上,台湾新电影奇迹式的崛起,都是因为刚好各种因素和力量碰撞在一起:台湾当地电影产业的工作者,遇到留学回来的一批年轻电影人;台湾观众开始厌倦爱情、武侠、功夫等类型片的刻板和做作;香港新浪潮为艺术电影的新形式所提供的可能性和榜样;还有在台湾整个社会开始慢慢走上解严之际所带来的新鲜空气。当然还有新电影创作者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合作精神,看侯孝贤主演杨德昌导演的《青梅竹马》、杨德昌帮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做音乐、吴念真在《光阴的故事》等片客串角色,以及幕后人才杜笃之、陈博文、廖庆松、李屏宾、詹宏志等周旋在不同导演和班底之间,便可想而知当时特殊的团队精神。
除此之外,新电影的两种最主要创作渊源:(一)创作者本身的自传性题材,(二)提供改编的现代文学和乡土文学作品,这两者体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电影视野。
在我个人的观影史中,我为了教学和研究,曾把侯孝贤所有的作品都看了又看,各个阶段的作品都能够欣赏。但坦白讲,当有朋友请我推荐侯导作品的时候,设计新课程的时候,或想到“什么是侯孝贤的电影风格”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冬冬的假期》和我最钟爱的《恋恋风尘》。
虽然在《风柜》之后,侯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电影美学,从摄影和叙述方面强调“远一点,冷一点”,观看这系列作品的时候,心里却不时会涌上一种温暖之感。这几部经典之作,刚好都是侯孝贤(或其合作者)自己的童年故事,但为什么我(和其他观众)会一直不断地回到这几部电影呢?我想,因为它们不只讲述创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也唤起我们共同的童年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