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恒州城中的人们确信契丹人再也回不来了。
在夹杂着抽泣的欢呼声中,冯道也抹着额头上的汗,庆幸着麻答们的远去,但冯道并没有放松他心中那根悬着的神经。
契丹人是被打跑了,但眼下的局势并不乐观。城中无主,谣言四起,百姓人心惶惶,未安生产,再加上总会发现一些来历不明的游兵在四处游荡……
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军心与民心。
在人心惶惶的混乱时期,稳定人心最好的办法,就是由群众广泛认可的德高望重人士出面,冯道、李嵩、和凝等高官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天下闻名的冯相公来到咱们村了,人们奔走相告。
从《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七卷“冯道等四出安抚军民”的记载来看,冯道是亲自走进基层的。就像周世宗柴荣是以皇帝身份跃刀杀敌、南征北战,而不是指挥下属去做事,事成之后,功劳全是自己的。
冯道和农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每看到这些身上汗兮兮的泥脚农夫,冯道都感觉异常的亲切,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而一个为人臣不忠者,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忠于一家一姓,何如忠于万民?
老百姓是朴素而真诚的,他们不会跟着道德家们站在维护封建政权稳定的立场上去诋毁冯道。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道德家们的立场,和老百姓的立场,有时是严重对立的。
看到年近七十的冯相公每天忙里忙外,有时热饭都没吃上几口,大家都感动了。在目前群龙无首的局面下,需要推举一位临时主帅,稳定住混乱的局势。
无疑,没有人比冯道更适合这个位置。
冯道有三个优势:一、德高望重,众人皆服。二、有过出任大镇的经历,两任同州,一任邓州,地方管理经验丰富。三、纯文人。
特别是第三条。围在冯道身边的,多是赳赳武夫。都说文人相轻,武人同样如此,为了争蛋糕打得头破血流是家常便饭,谁也不服谁。如果推举一位武人为大将,其他武人如何心服?
这次驱逐契丹,武人中立功最著者,是李筠,但李筠职位不高,推举李荣,会有更多的人不服。而留守恒州的武人中,白再荣职务最高,但从“众推道为节度使”来看,大家对白再荣同样没兴趣。
不能推举武人,那就只能推举文人了。
出任节度使,其实对冯道来说并不算是难事,毕竟之前有过三次经历。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冯道婉言谢绝了大家的推举。
冯道告诉大家:“谢谢大家如此看得起老朽,但你们也知道,我不过一介书生,管理文翰事宜,我能胜任。现在形势混乱,还是推举一位将军出来主持局面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