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变态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变态心理学》8.4.7 病原学

关灯直达底部

虽然已经提出了各种理论,但性偏好障碍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Krueger&Kaplan,2001)。在生物学方面,有几项研究检查了内分泌异常对产生性偏好障碍的作用,但没有记录性偏好障碍差异的数据(Krueger&Kaplan,2001)。同样,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化学的研究并没有发现特定的大脑异常(Hucker et al.,1988;O’Carroll,1989,Tarter et al.,1983)。同样,支持遗传学在性偏好障碍发病中的作用的数据也很少(Krueger&Kaplan,2001)。

在心理社会理论方面,普遍持有的观点是,那些虐待儿童的人自己也曾受虐。然而,现有数据不支持这一论点。如果对虐待的估计是正确的,那么10个儿童中就有1个在18岁前遭受过性虐,但这些孩子绝大多数不会发展为恋童症(Murphy&Peters,1992)。研究告诉我们,有儿童受虐史并不是发展为恋童症的充分必要条件。在一个样本中,28%的性罪犯称其在儿童时有过被性虐待的历史,与非犯罪的社区样本相比较,后者只占到10%(Hanson&Slater,1988)。虽然有被虐史的性罪犯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它仍然意味着几乎3/4的性罪犯没有儿童期被虐史。

有人提出行为条件反射理论解释性偏好障碍的发展,但实证数据很少。例如,如果一个人从事性偏好障碍行为并获得性释放,那么从事该行为可被强化并倾向于被重复。类似地,有人假设消极的家庭环境和被破坏的家庭结构有致病作用,但这些假设主要基于少数几个支持数据很少的孤立病例的报告(Brotto&Klein,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