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象你是一名银行柜员,突然发生极其危险的状况。一名男子走入银行,看不出有携带武器,但是他说自己背包中装有炸弹,现在他需要2000美元。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给他钱!这是一种合作的方式(理论上也是较为安全的方式)。另一些人的答案则是:拉响警报,制服歹徒。这是一种竞争的方式(也是风险较高的方式)。
表面上看,仅存在两种选择。但是在2010年一名陷入上文困境的银行经理采用了第三种方式。她询问那名男子:“你为什么需要2000美元?”马克·史密斯(携带炸弹的男子)回答说他需要这笔钱帮朋友付房租。银行经理提议他可以申请贷款帮助朋友。然后她走去拿相关的申请表格,在这个过程中她悄悄报了警。达伦·汤普森中尉说:“(她)稳住那名男子,同时又利用银行表格使其分心,直到救援到达。”通过“为什么”的提问,银行经理了解了马克的立场,从而另辟蹊径地化解了危机。
所以,询问“为什么”来了解他人立场有时候确实能化险为夷。在同英士国际商学院的威尔·麦达克斯共同进行的研究中,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在其中一项实验中,我们发起了一个餐厅收购谈判。根据实验要求,有一些买家会在谈判前思考卖家的立场。我们特意要求他们“尽力理解卖家的想法,理解卖家出售餐厅的目的以及利益所在”。实验发现,提前考虑卖家立场的买家更有可能促成具有创意的协议。要求谈判人员考虑对方的立场,促使他们提出更多“为什么”“是什么”等关键问题,最终带来创新办法,满足双方的需求。
在谈判中获得成功,了解对方的立场十分重要。有趣的是,同理心(切身感受他人的情绪)在谈判中就没有换位思考那么有效。为什么呢?因为在同理心的引导下,人们更倾向于妥协和默许。如果同理心太强,谈判者往往会做出过多妥协,即便是受到利用也会选择合作。
在谈判中获得成功,需要理解他人的立场,也需要强调自身的利益与关切。我们的研究发现,人们换位思考能够增加共同资源,同时为自己赢得更多资源。也就是说,换位思考者能够为自己获得更好的协议,同时也不会牺牲谈判对手的利益,而怀有同理心的人往往会在谈判中吃亏。
现在看看西奥多·罗斯福在总统竞选中对换位思考能力的利用。1912年,选举日即将到来,罗斯福决定乘坐火车横跨美国为大选冲刺做努力。罗斯福的竞选团队计划每到一站都发放宣传册,封面应该是一张罗斯福的照片,显示出他硬朗的轮廓和胜券在握的神情。竞选团队找到了最合适的照片,并且印刷了300万份宣传册。但是就在竞选巡游开始前,一名工作人员发现宣传册封面的照片受到版权保护,版权所有人是芝加哥的莫菲特摄影工作室。竞选团队之前没有获得照片的版权,所以可能要支付每份宣传册1美元的版权费。这笔钱放到2015年,相当于7300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有两种显而易见的办法,直接支付版权费,或者是销毁宣传册,但罗斯福的竞选团队并没有选择这两种方法。罗斯福的竞选经理仔细思考了莫菲特的立场,得出两个关键结论:第一,他确认莫菲特还不知道宣传册已经印刷完成;第二,他知道宣传册能够宣传莫菲特的工作室,有可能使其收益。有了这样的想法,竞选团队给莫菲特发送电报,简洁地告诉他:“我们计划在即将发放的竞选宣传册上印上罗斯福的照片,照片来源工作室将会从中得到宣传机会,不知贵方愿意支付多少费用?”莫菲特回复到:“我们没有参加过此类宣传。根据当前的情况,我们愿意支付250美元。”协议达成了。换位思考将可能出现的巨额花销转变成了小小的收益。
实现换位思考需要有意识地了解他人的想法。但是有时候,他人细微的动作也会触发人们进行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