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指导开展了一个特别的实验,作为一个研究人类行为的电视系列片的一部分。我们召集了20个非常配合的志愿者,让他们来到一个房间里,坐成四排,并告诉他们,我们将测试他们的嗅觉。我们把一小瓶绿色的香水拿给他们看,解释说,当这个瓶盖被揭开时,强烈的薄荷味道会充斥整个房间。然后,我们小心地将盖子拧开,并让他们在闻到香味时举起手来。一会儿过后,坐在第一排的人都举起了手;几秒钟后,坐在第二排的人也举起了手;不久,有近一半的人都高高地将手举起。当我们要求他们描述一下这个香味时,他们说,非常清新、愉快,让人觉得有精神。现在,你可能已经猜到了,所谓的香水瓶里装的只是加了一点儿染料的水,薄荷的香味其实是存在于参与者的头脑中的。这个实验充分证明了心理暗示的力量。
其实,这个实验最早是在1899年,由埃德温·艾莫里·斯洛森演示完成的,据他的报告所说,当时他的实验被迫终止,原因是坐在第一排的某些参与者对这个实验的结果相当不悦,愤然地离开了实验室。这个实验作为心理学系的经典实验,在全世界各地已经被演示了上百年。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感官科学家迈克尔·奥马奥尼更是把心理暗示的实验发挥到了极致,他还说服了英国广播公司让他在一个现场直播的节目中演示这个实验。实验中,奥马奥尼拿出一些模拟的科学仪器(试想一下:一个又大又奇怪的圆锥体、一团电线和几个示波器),故意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对观众说,这些仪器是他利用“拉曼光谱”原理最新设计的“气味捕捉器”,可以让气味通过声音来传播,并非常自豪地宣布这个气味是他精心挑选的乡土气味。观众一开始以为是狗屎之类的动物肥料,哄堂大笑。奥马奥尼不得不解释,他保证不会让粪便的气味传到观众们的家里去的。于是,实验继续,实验组的工作人员通过仪器播出一种标准的杜比调音调,时间为10秒钟。就像用香水瓶装的水不会散发出香气一样,标准的杜比调音调也没有传输气味的本事。
演示结束后,奥马奥尼让观众们稍后联系电视台,描述一下他们的感受。有几百人给出了回应,大部分人说他们闻到了强烈的“干草”“青草”“鲜花”的味道。尽管奥马奥尼已经隐晦地说明了不会是肥料或饲料,然而还是有几个观众说他们闻到了青草饲料的味道。还有不少观众更夸张,反映说那10秒钟的声音,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症状,比如花粉症发作、突然打喷嚏、头晕等。
一会儿过后,坐在第一排的人都举起了手;几秒钟后,坐在第二排的人也举起了手;不久,有近一半的人都高高地将手举起。
这些实验向人们证实了,心理暗示的力量能让人们凭空闻到各种气味。詹姆斯·贺朗以网络约会和捉鬼闻名,他认为,心理暗示在解开闹鬼之谜的问题上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贺朗还推测,如果人们给自己心理暗示,“这个房子闹鬼”,那么他们会轻易地将房子里发生的各种奇怪现象与幽灵联系起来。此外,他还发现,奇怪的现象能让人们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变得高度警觉,甚至关心起各种细微的信号。比如,他们会突然发现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吱声、窗帘细微地摆动,或是打火机火苗小幅度摇晃。可以说,所有这些都能让他们变得更加害怕、警觉甚至焦虑,也让人们倾向于产生极端的自身感受和幻觉。
许多研究结果也支持贺朗的推测。在我的实验中,也发现那些相信鬼的人比不相信鬼的人更容易产生奇怪的体验,且他们所说的闹鬼地点通常和恐怖片里的场景布置相似。在调查弱磁场影响的实验中,那些报告说产生奇怪体验的人,比大部分人具有更强的“相信鬼”的心理暗示。虽然这些结果是令人鼓舞的,但这一理论的最终验证还要用到另一个实验,就是把那些相信鬼的人带到一个没有闹鬼传闻的地方,故意告诉他们这里闹鬼,然后再看看他们是否会遭遇在鬼屋里才会发生的奇怪经历。贺朗做了好几个这样的实验,得出的结果非常有趣。
在其中一个实验中,他找到一个没有闹鬼现象的废弃剧院,让两组人围绕着剧院走动,并报告他们的感受。贺朗告诉第一组人,这个剧院经常闹鬼;同时告诉第二组人,这个剧院正在进行整修。第一组的人在剧院走动时,报告到处都有异常感觉。而第二组的人则没有报告一例异常现象。在贺朗的另一个实验中,他邀请一对夫妇在一所没有闹鬼传闻的房子里居住,要求他们记录房子里发生的任何诡异现象。贺朗把这对夫妇的记录发表在一篇报告——《非鬼屋事件日记》中,报告显示,这对夫妇共发现了22件诡异事件,包括电话莫名其妙地出现故障,屋子里有幽灵在念叨着他们的名字,架子上摆放的巫师面具纪念品奇怪地移动了位置。
虽然这些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但验证贺朗理论的最佳实验奖应该颁发给记者弗兰克·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