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向我父母解释失败的价值么?”
——11年级学生
前往成长型思维模式学校文化道路上的另一站,是开发一个计划与家长分享智力可塑性的信息。即使一个学校或学区正在建设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环境,让家长受到教育也很重要,这样孩子们在家里能够听到一致的信息。
家长经常挣扎于“天性-教养”的辩论中,然后将孩子的成败归因于基因。临床心理学家、作家奥利弗·詹姆斯表明:“基因很大程度或者全部决定了你和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简单地坚持这样的想法是有害的。”他将此与精神疾病作类比,写道:“如果你得了精神疾病,认为这是你的基因造成的,这意味着你康复的可能性更小,因为你可能相信你对此无能为力。”父母、教师、教练、童子军领队以及其他成人角色榜样绝不该将看到的能力怪罪于基因。如果大人在小孩的人生中口头上或非口头上对孩子传达了低期待值,那么孩子获得的成就将大打折扣。
关于智力可塑性教育家长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家长本身。根据作家、人生导师约耳·F. 韦德的理论: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也可能参与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坚持下来并从困境中恢复。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管理团队比那些持有特质导向思维方式的管理团队做得更好……同时有趣的是我们会注意到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有非常精确的评估。那些带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的评估非常不准确。
关于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信息,鼓励自我恢复,基本的大脑运作知识以及表扬孩子的方式,这些是可以和家长分享的基本概念。如此一来,孩子能够从家长那里听到一致的信息,这将极大促进对“我能做”态度的发展和维持。可以通过将信息发布在校园网站、社交网站、新闻导语、校长咖啡时间以及/或家长信息夜来完成。
建构自我恢复能力
和父母交流的中心信息是关于鼓励孩子自我恢复的重要性。父母经常忽视帮助孩子学会适应以下情境:遇到困境或没能成功。跟一个孩子说:“难怪那个考试没考好,你总是在玩电子游戏。”或者“你一开始就不该加入那个团队,你知道你做不长久的。”这些都无助于自我恢复的建构。孩子们最终会避开他们不大有把握成功的事情,而不是将这样的情境当成挑战。关于建构孩子的自我恢复有以下一些建议:
- 表扬时使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总是表扬孩子乐意尝试、付出努力、耐心以及坚持练习。不要将成功归因于“聪明”或者“优秀”,而是归因于努力并坚持不懈。
- 灵活性模式。古语云:“我们一计划,上帝就笑了。”作为大人,我们知道这是真理。然而小孩或青少年不一定天生就具备灵活性或适应性,因而不一定总能从容应对计划的改变。当我们建构孩子的自我恢复的时候,能够调整目标并改变计划是重要的。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是传达这样的信息:改变是人生的一部分。父母可以作为孩子的榜样,即当事情没有如他们所愿,采取灵活性思维。譬如,如果一位家长计划去参观博物馆,却发现博物馆周一闭馆,那么他或她可以立即灵活变更,选择另一个活动(或者给孩子提供一些别的活动让他们自己选)。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这个态度对父母来说也很重要,尤其是不要让令人沮丧的情绪占上风。
- 在家里秉持“还有半杯水”的心态。我记得有一次儿子遇到一系列挫折,他开始有了“苦难的我”这样的心态。后来我走到橱柜前,拿出一个杯子,装了一半的水,问他:“杯子是装满一半的水,还是有一半是空着?”考虑到他所处的处境,他回答说:“有一半是空着。”我问:“你能喝到水吗?这些水能够解你的渴吗?”他回答说,可以的,这两样都能做到。于是我趁机将此与他所经历的挫折作类比。即使处于困境,我们都得保持积极性。一个带着“希望”的小孩相信大多数情境都有积极的一面。父母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必须做出积极的榜样,不管是口头上还是非口头上。就我儿子的情况,已经不必多言了——我需要做的是将杯子拿出橱柜,装一半水,把杯子放在桌上……如此他就能获得信息了。
- 帮助孩子们找到他们自己的天地。一个成功的孩子也应该是一个自信的孩子。有时这意味着需要尝试很多不同的事物,孩子才能找到他/她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这并非意味着让孩子报名参加每堂课、每项运动、每个俱乐部。这意味着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经历各种事情:做饭、剪报、围棋、集邮、摄影……你懂的。
教育家长多了解大脑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和许多教育工作者一样,家长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大脑发生了什么,一般没有概念。就关于神经关联的知识教育家长,这样他们就知道练习和坚持的重要性。让父母参与学生学习的一些经历也是一种有效的、让他们参与其中的训练。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将他们在这些学习任务中创造出来的材料带回家,与父母分享,向父母解释大脑如何运作。
一些家长从互动的经历或相关话题的讨论中学得最好。德韦克的《思维方式》、平克的《驱动力》或詹金斯的《如何发现孩子》——所有这些书都是以方便读者阅读的文字风格写就的,都可以在读书俱乐部使用。
使用受人欢迎的短视频作为催化剂来促进与家长的交谈,也被证明是有效的。一个效果不错的电影片段是《幸福来敲门》的面试场景。在这一场景中,克里斯·加德纳说服面试小组雇佣他,尽管他穿了一件外套,没穿衬衫。让家长观察克里斯·加德纳的口头和非口头表达行为,以及参与面试的生意人。侧重讨论场景中的人物,他们表现出固定型或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证据,尤其是关于毅力这一概念。
引导家长学会与教师交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信息
许多家长很自然地接受成长型思维模式,似乎这不过是他们的一部分。早在“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两个词条出现之前,比起结果,一些父母更重视他们孩子的努力以及毅力。一些家长面对的难题是学校的信息不一致。有些教师在成败方面的思维方式与家长不一致,其他教师、辅导员和学校行政人员可以就如何向教师交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信息给父母出主意。
或者甚至是,你作为家长正在读这本书,孩子所上的学校并没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环境。你正在寻找与你孩子所在学校谈论这个话题的方式。我建议你一开始跟班级教师谈,主要谈自己的孩子。对于你和孩子老师的谈话,有以下一些建议:
1. 一开始总是保持积极。告诉教师你的孩子喜欢她的课。“贝拉喜欢你大声朗读的样子。非常生动和吸引人,真的激起了她阅读的兴趣。”
2. 分享家里效果最好的例子。你想说的包括适应能力、动机、努力和其他方面的关系。表明这些品质如何改变孩子的表现。尽可能具体化。譬如,“当我夸奖贝拉坚持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她的回应很好。”
3. 分享不太成功的情形。在你心里坚持自己的理念。譬如,“我注意到当我评价她最终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或努力的时候,她不是很愿意接受建议。”
4. 建立合作关系。让教师成为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其中涵盖你的信念以及他或她的实践(你们两者对孩子最大的益处)。譬如,“我想让咱们有一些共同的说法,这样她能听到一致的信息,就能将能力发挥到最好。”
尽管这些例子并没有特意使用“成长型或固定型思维模式”这样的词条,它们仍然富有哲理地表达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元素。别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信念体系,我们只能提供让对方反思自己信念和期待的方式。即使一位教师没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信念体系,至少其所使用的褒奖语言也有助于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文化。
家长可能想关注的另外一个领域是接触。如果一位家长感到由于教师的低期待值,他或她的孩子没能接触具挑战性的学习机会,家长应该与教师探讨。可能是学生真的处于那个水平,而且教师确实通过对学生的评估和考察提供了相应机会。但也可能是由于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认知或教师没有提供一个让任何学生都得到学习机会的差异性课堂,因此学生没有接触到更高水平的学习经历。这对家长来说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情境,因为在家长和教师见面会上沟通智力可塑性这一概念不太合适。不过,和教师的交谈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 当克里斯托弗感到有挑战的时候,他更加专心学习。
- 我注意到克里斯托弗在完成需要批判性思维的任务时往往做得更好——您注意到类似的情况了么?
- 克里斯托弗喜欢挑战。我注意到当他面对挑战时,动机更强烈。
- 克里斯托弗需要做什么来接触更高层次的思考任务呢?
家长必须根据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的开明程度来估量分享信息的层次。至少,家长可以拜访校长办公室亦或给教师或行政人员发邮件,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发现了这本/篇关于思维方式和教育的有趣图书/文章,您可能也会觉得有趣。”(如,我喜欢的一篇文章是《思维方式和公平教育》,发表于《重要领导力》这份期刊,这篇文章对德韦克的专著作了非常好的概括。)家长可以在邮件中提供这些资源或链接。
然而,事情并非总是如我们所愿。譬如,在一次家长和教师见面会中,我跟一位教科学的教师说,我的孩子觉得自己在科学这门课上可能不会成功,部分原因是由于先前在这门课上的消极经历。(教师曾跟孩子说她不是学科学的料。)当然我分享这个信息是希望教师有所回应,能够向我确保他会向我的孩子传达积极的信息,尽可能帮助她,表扬她所付出的努力。呃,结果并非如此——教师的回应是——等了等——“噢”。没错,只是一个“噢”。
然后我试着和他讨论成长型思维模式。结果成了我自说自话。那时我就决定要自己掌控局面,而且花功夫提醒女儿关于智力可塑性的道理。关于成长型思维模式,我跟女儿谈过许多次,但现在所有的谈论都针对科学这门课。由这一次见面会我意识到几点——学生在学校真的需要听到和感受到同样的信息,这个最重要。从家长这边单方面听到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不够的。学生需要教师相信他们,就像需要家长相信一样。我吸取的另外一个教训是如果你对一个12岁的孩子翻来覆去地说同样一件事,她会感到厌烦,结果你得到的将是制止的手势和一句抱怨“打住,我已经从你这儿听了上千遍了,没有用。”事后看来,我本该和她的教师再见一面(带着关于思维方式的研究成果)并做最后一次尝试,与其分享关于智力可塑性的研究,希望教师能够调整他传递的信息,即当他回应学生在科学课的表现时,多夸奖学生付出的努力。
在教师并不理会整个成长型思维模式/智力可塑性理论的情况下,我们所能要求的是,至少说一些重视努力的话。一位校长曾经分享:他有一位教师不相信有关成长/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研究。这位教师认为每一年她的班上只有几个能力强的学生。她评价说,多年来班上大多数学生的水平都处于一般或一般以下。校长让她继续和同事交流,给她一些关于神经可塑性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附加资料,提出和她继续讨论。但与此同时,校长让她做两件事。首先,让她在班级里只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加以表扬,表扬学生所做的,而不是夸奖学生是什么样的——换言之,根据学生付出的努力进行表扬。其次,他让这位教师给所有学生机会参与更高水平的学习经历,尽管她认为学生都还没准备好。尽管这位教师并不欢迎成长型思维模式,她被要求完成的两件事可能会对她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么做根本不是理想的方式,只是一个补救,直到这位教师接受这个理念。因为我也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我相信付出努力、毅力,以及恰当地与之合作,这位教师终将采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
图24体现了三个群体——学生、教师、家长——在一起建构成长型思维模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培养和维持孩子们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及时从家长那里得到客观反馈
在某个学区举办“有关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信息夜”之后,为了获知家长听到信息后所做的思考和计划,收集了家长的评语。以下是他们分享的一些评语:
- “我在想我儿子没花多少功夫就成功了;现在是七年级了,材料变得越来越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得让成长型思维模式得以实践同时又保持他的信心。他喜欢不用付出努力,自然达到完美。”
- “在数学方面,我没有鼓励女儿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她说她不喜欢数学,而且不擅长。我不赞同。当她在数学方面遇到困难时,我应该更加耐心。”
- “我真的需要评估一下自己表扬孩子的方式。我需要在讲话之前有更多自我克制。我为孩子们付出的努力感到非常骄傲,但我不确定他们是否明了。”
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信息交流会之后收集到的来自家长的书面反馈可以给你数据,帮助你开展下一个阶段的讨论。在半张纸上写两句简单陈述(“作为这次讨论的结果,我正在思考……”和“作为这次讨论的结果,我正打算做……”),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你也可以让家长完成一个任务,跟教师职业发展研讨会上所做的相似(见第二章)。让他们写下参加工作坊之前他们认为什么是智力,然后让他们比较参加工作坊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之后他们可以应用所学,改变方式与孩子们交谈。
告诉家长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性。学生也可以负责采访他们的父母对智力的想法。事实上,孩子们可能会是催化剂,促进家长真正理解智力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