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来到一个小镇上,并在那里开了一个加油站。没想到,那个加油站的生意非常好。第二个人来了,开了一家餐厅。第三个人来了,开了一个超市。然后,这个小镇很快就变得繁华起来。
在另外一个小镇上,有一个人也开了一家加油站,并且加油站的生意也非常好。第二个人来了,也开了一个加油站。第三个人来了,同样开了一个加油站。然后第四、第五个人也开了加油站,形成了恶性竞争。于是,大家都变得没有生意可做。
思维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不同的行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使同一个问题,如果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就会出现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可能是精彩的或平淡的,也有可能是糟糕的。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抛开问题本身的难度,思维方式是这类问题难以回答的主要因素。首先,我们可以从难以回答的常见问题类型入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作答。
1. 问题本身难度大或问题太过专业,难以给出正确答案。例如:
“什么是相对论?”
2. 开放型问题,问题的答案不具有唯一性。例如:
“您对公司有什么意见?”
3. 压迫型问题,表面上看是选择题,但备选答案中没有正确答案。例如:
女人问男人:“我和你妈妈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
4. 尴尬型问题,答案难以启齿,或不方便在公众场合说。例如:
“你还没有交到女朋友吗?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俗话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为什么难?因为没有路,所以才难。同理,为什么一些问题在某些人看来难以回答呢?因为这些人不具备回答问题的正确思维能力,缺乏创新思维。如果面对难以回答的问题,能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问题就会变得简单。
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问萧伯纳:“您看我有多大年纪?”
“看您晶莹的牙齿,像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有19岁;看您扭动的腰肢,顶多14岁。”萧伯纳一本正经地说。
贵妇高兴地笑了起来:“您能否准确地说出我的年龄来?”
“请把我刚才说的3个数字加起来。”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萧伯纳的回答出人意料,这种回答问题方式在各种社交场合都非常实用,抛开问题本身,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往往能够收获意料之外的精彩。
有一个音乐家在监狱里经常拉小提琴。到了执行死刑的前一天,他依然如此。狱卒问他:“你明天就要死了,今天你还拉它干什么呢?”
音乐家说:“明天就要死了,今天我不拉,还等什么时候拉呢?”
音乐家的回答抢在了对方思想的前面,起到了“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这种反问式的回答,既能回答对方的问题,又能驳得对方哑口无言,在面对一些针锋相对的问题时,尤为适用。
幽默风趣的回答,并不是想一想就能够拥有的,这需要我们从日常点滴做起,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完成量的积累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并没有多么艰难,需要我们做出调整的关键是习惯,也就是打破旧习惯,养成新习惯。
思维训练
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向诚实国和说谎国,路口有两个人,一个人是诚实国的,另一个人是说谎国的。诚实国的人永远说实话,说谎国的人永远说谎话,现在你想要去说谎国,但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需要问这两个人,请问你怎样问,才能知道正确的去说谎国的路?
(答案见附录1.3.1)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回答问题的思维能力,可以说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说话的技巧与智慧。遭遇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巧用逆向思维,会让问题变得简单。什么是逆向思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的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正常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运用的就是逆向思维,“让水离人”,即他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救下了自己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