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主的细节 » 民主的细节全文在线阅读

《民主的细节》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6)

关灯直达底部

关于*,一个不解之谜是:为什么它在一些国家能够运行良好,而在另一些国家却"没用"呢?虽然我从不认为*的功能是发展经济,但是防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却应该是*的题中之意。但是,根据世界审计组织的数据,*的印度和"不*"的中国*程度一样(并列排名世界57位);*的巴西贫富差距大于绝大多数不*国家;很多*化进程中的国家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的社会稳定,08年以来巴基斯坦、肯尼亚、津巴布韦都有因选举引发的骚乱。

现在*的观察者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想运行良好,肯定不仅仅依赖于实现国家领导人的选举。在选举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是*制度良好运行的条件。那么,什么是那些"其他因素"呢?而美国政治,就给了我观察这些"其它的"因素的机会。

地大物博的自然条件肯定是因素之一:地大物博能够大大缓冲人口和资源的矛盾,从而使经济发展不受资源、环境、土地瓶颈的制约,而经济发展总是缓解社会矛盾的良方。新兴移民国家的历史、文化条件肯定也是因素之一:作为一张白纸,美国没有多少历史债务需要清偿,也没有多少等级尊卑的文化禁锢,相反冒险、创新、实干、个人奋斗从一开始就代表了美国精神。

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学者,我更关心的是这些"其他因素"中的政治制度因素,从这个角度去思索*良性运行的条件。在美国的这七年,给了我观察这些制度因素的机会。如果说美国的*当年对托克维尔冲击最大的是其"平等因素",它对我冲击最大的,则是其"制衡因素"。在这个复杂的政治机器中,权力每启动一次,就有无数的闸门同时被启动,每一扇闸门都要鉴定这次权力的实施属于良性恶性,然后才决定是否"放行"。

三权分立、司法审查、联邦制、媒体监督、非政府组织监督、投票……这些制衡机制,我们早已通过书本耳熟能详,但是从小接受的教育却是把这些词汇揉成一团,扔到"虚伪的资产阶级*"的箩筐里不予正视。"西方的*全都是骗人的东西",是我们时不时能听到的论断----对于那些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极尽嘲讽之能事,确实是中国社会的奇异景观之一。不了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了解,并为这种拒绝而洋洋得意。中国早就改革开放了,现在很多中国人可以全球到处留学、旅行和出差,但不幸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克服精神上的闭关自守。"精神上开放"并不是说要去无条件地顶礼膜拜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而是指放下以前所积累的成见,保持一点虚心,一点好奇心,暂且搁置政治上的判断,真正出于知识的兴趣,去从细节上、从实际事务上去观察、去比较不同社会的运转方式。只有当一个人观察那些书本里的词汇如何在现实政治中展开时,才能认识到*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且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公共生活方式。

在"虚伪的资产阶级*"里,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可以告倒一个大型制药公司Merck,为其丈夫的死获得亿美元的巨额补偿;民权组织、法院、主流媒体会联合起来为外国恐怖分子嫌疑人的权利打抱不平;普通民众可以以抗议示威的方式逼迫"有权有势"的政客将自己涨上去的工资给压回去;一个政府公务人员一年不能接受吃请超过100美元;一个"厅级干部"可以因为公车私用而丢官职;穷人可以享受政府发放的食品券以及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一个英语都不会讲的海地"民工"可以通过地方工会成功击败有钱有势的哈佛大学;非法移民的受教育权、享受医疗救助权得到法律的保护;医药公司作电视广告必须同时广播药品的副作用;哪怕比尔盖茨一年最多只能给选举捐款万美元,以防止有钱人"购买"选举结果;喜剧明星可以在电视里天天调侃恶搞自己的总统……"虚伪的资产阶级*"并不是华盛顿市一尊供人朝拜的佛像,而是一把凿子,打造每一个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