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 » 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全文在线阅读

《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莫 利

关灯直达底部

1890-1957

克·莫利,美国作家,生于宾夕法尼亚洲哈佛福市。他具有多方面的写作才能,文风轻灵机智而又刚健雅正。著有小品文集《桑迪加夫酒》、小说《特洛伊木马》和《基蒂·福伊尔》、诗集《老官吏》等。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修管子的工人也许已经来过(就在你外出之时),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我们之中,有谁不曾坐在某一个接待室里,注视着一扇门的谜一般意味深长的镶板?或许你在等待申请一份工作,或许你有一些你渴望做成的“交易”。你望着那机要速记员轻快地走出走进,漠然地转动着那与你的命运休威相关的门。然后那年轻的女郎说:“克兰伯利先生现在要见你。”当你抓住门的把手,你就会闪过这样的念头:“当我再一次打开这扇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有各种各样的门。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活泼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难道你能想象密尔顿或潘恩 急匆匆地穿过一扇转门么?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端给你晚餐的托盘,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倒霉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牙医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狗也知道门的意义和痛楚。你可曾注意过一只小狗依恋在一扇关闭的门边?这是人生的一个象征。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猛然关上的门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轻轻关上的门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当所爱的人仍在左右,音声可闻,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生命并不像一斗烟丝那样持续很久,而命运却把我们像烟灰一样敲落。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它像突然扯断了系在你心上的绳索。重新打开它,是徒劳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夏 月 译

□读书人语

一幢建筑物如果没有门,我们会把它当成怪物,会认为荒谬绝伦。然而,面对有门的建筑物,我们注意的又往往不是它的门。这一篇《门》使我们猛然意识到:原来,是那看似极其平常的一扇扇、一重重的门在最根本的意义上赋予了建筑物以生命!

没错,门是造了供人进出的,正是门的这一实用性,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生活、命运乃至思想与精神都与其貌不扬、默默无声的门有着密切关联。能够每天出入住宅门,就证明一个人没有流浪街头,不是无家可归;能够每天与办公场所的门打交道则起码说明一个人有事可做,没有失业。秉持着家庭的温暖、事业的信心,——有门可开、有门可关,原来这也是一种幸福。因心事而失声痛哭、与文学作品或电视剧中的人物一同流泪、与情人切切私语……,这一切,只有在关着门的房间里发生才不致被看作疯狂,——门,为我们提供的不恰恰是一种自由吗?开门与关门,也许是一个人一生中做得最多的动作,这看似简单的动作,也许是对于我们生命的最直接的注解,一个人的生命不就是在无数次的开门与关门之间流动着吗?每一次开门都是新奇的,每一次开门都是一次新的开始;每一扇门都包蕴并讲述着无穷的人间故事。真该感谢莫利先生,他既形象地描述了门与人的各种联系,也形而上地揭示了门的深刻寓义,从而激发了我们重新审视门的兴趣,激活了我们处处体验人生的情愫。

有趣的是,钱钟书先生有一文名为《窗》,文中用对比的手法,历数了窗之于门的高妙之处,其见地很得读者激赏。或许有人受累于此而不能提高对门的认识,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任何对比都是相对的,任何结论都是以不同的态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所获得的,钱先生的文章意在揭示窗子的审美意义,自然相应地谈及门的实用性。确实,从需要层次上看,审美高于实用,但是,当我们换个角度换一种态度来对待对象时,很多实用品本身就是毫不逊色的审美对象。如果说窗更多地具有审美意义,门更多地具有实用意义的话,而门给予我们的感受、赋予我们的联想和认识则远不止于实用。 【木 华】

  1. 潘恩(Wi Uiam,1644-1718),英国基督教会领导人,社会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