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 » 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全文在线阅读

《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方 成

关灯直达底部

1918—

方成,广东中山县人,现代著名漫家家。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46年开始专事漫画创作著有《方成漫画选》、《幽默·讽刺·漫画》、《挤出集》等画集和随笔、理论著述十余种。

故事新编

平时画漫画,画得多,不免写几篇创作经验谈的文章。讲到漫画,总是要提到幽默的,而幽默正是当前很时行的话题。于是有的报刊编辑就找上门来,要我论一论“幽默”,我就遵命论了。接着另一位编辑也要我论一论,如此论了几回,把我想的都论了出来。论得多,人家就以为我是论幽默的专业户,自然又找上门来。我所知道的也就这么多,对不对还摸不准,还有什么可写的呢?不写吧,显得自己没学问;写吧,学问实在也没有了。怎么办呢?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个小故事来了。给它取个题目叫做《故事新编》:

一场大雨把有巢氏的房顶吹翻了个儿。修补是不行了,到山脚下的小石洞里避避再说。跑去一看,早有三个人坐在那里,那是神农氏和燧人氏,还有一个身量不高,细瘦的小伙子,他不认识,神农氏是来尝百草的,燧人氏来拾柴火,都被大雨赶到洞里来了。

有巢氏坐下,问那小伙子:

“你叫什么名字?”

“我妈喊我‘吃吧’,我姨喊我‘来呀’,我姐喊我‘没用’,您怎么喊都行。”

“雨真大”。

“是的,不小”。

每人一句,就闷声不响了。各想各的心事,只盼着雨快停下来,好去干自己的活。小伙子年轻,坐不住,一会儿爬起来探头望望天,一会儿站站,伸伸胳臂跺跺脚。他试着走出洞口,刚一迈腿,脚底一滑,啪嗒,坐下了。三位老人忍不住大笑起来。小伙子爬起来,擦擦屁股上粘的泥,走回来坐在原处。

雨不停地下,四个人象泥菩萨似的,都懒得说话,也没什么可说——每天打猎,捕鱼,就那么几样事,想说的早就说过七八遍了。

小伙子终于忍不住,又站起往外走。这回他知道小心了,可刚走到洞口,脚一滑,差点又摔倒,引起老人又一阵大笑。他走回来,可不像刚才那样沮丧,而也笑起来,又坐下了。天上依然乌云笼罩,不见有放晴的兆头。肚子渐渐有点咕噜噜的响声,大家的脸色随着更显得阴沉了。雨柱象栏杆似的将洞口封得严严实实,哗啦啦的雨声反而透着一片死静。

小伙子仿佛想起什么,又站起来往外走。走到洞口,忽地身子一歪,又滑了一跤。老人们哄的又笑了。他爬起用手擦擦屁股,一瘸一拐地往回走。走两步,啪嗒一声又滑倒,引得三位老人放声大笑不止。洞里一片喧哗,沉闷空气一时驱散。小伙子高兴得很,从地上爬起来,走两步又滑倒——显然,这是故意的。

“滑,再滑一个!”有巢氏快活得孩子似的大喊。

“滑,再滑呀。”神农氏也喊。

“滑,滑——”燧人氏挥舞着木棒子大叫。

小伙子滑得更起劲了,他忘记了疲劳,老人们忘记了饥饿和烦闷。从此小伙子被称为“滑氏”,不叫“吃吧”,也不再叫“来呀”和“没用”了。

滑氏聪明灵巧。但体质不佳,和猛兽拼搏是不行的,打猎派不上用场。他自尊心很强,不愿老和妇女儿童们在一起干轻活,等人们打猎归来休息时,就作滑倒表演使他们开心解乏。缝补氏特为他找一块鹿皮裁整齐绑在树枝上,请仓颉用炭在上面写“滑记”二字当幌子,走到哪里表演,就把幌子竖在一边。每逢猎归,孩子们就吵嚷着:

“看滑记去喽!”

时间一长,人都顺口喊他“滑记”,也叫“滑稽”,不喊那不大响亮的名字“滑氏”了。

滑稽无形中成了专业演员。那时不叫“演员”,而称“优”,所以滑稽也称为“优滑”。他开始只是滑跟头,后来渐渐学猪叫,学鸟飞,扮鬼脸,说些逗笑的话……,技艺也越来越精炼,男女老少没有不爱看的。他妈妈的妹妹的儿子——那时不知道叫什么亲戚,现在知道了,叫“表弟”,这位表弟学他,号称“小优滑”。可惜他的技艺实在差,就会说些象“我爸爸比我大”吃饱就不饿啦”之类的话来逗人笑,别人摔伤了脚,拄着双拐走路,他说:“这倒不错,两只脚变成三只啦,哈哈!”他的表演越来越不受欢迎,看他滑头滑脑不象优滑,人就喊他“油滑”了。

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吃的有烧炒炖炸,穿的有毛棉丝麻,有人能写会画,说话也都文雅。滑稽后代的表演,观众就觉得不够味了,掌声不象早先那么热烈了。这时出现一位聪明的优人。人们看了他的表演,不但发笑,笑过之后还能让人想一想,越想越有意思。这个人平时不多说话,沉默寡言,可话说出来挺有意思。他爱看书,人就笑他,问:“看书管啥用啊!”他说:“看了长见识,省得去问别人看书管啥用啦。”教书先生在河边捕到一条鱼,把它夹在书册里带回家去,一不小心,鱼溜了出来,跳进河里了。先生正在懊恼,他说:“把鱼夹在书册里,它以为你要它念书,还不吓跑啦!”逗得人哈哈大笑,教书先生也笑了。人们看他的表演和优滑不同,平时又沉默,就不叫他优滑,改叫“优默”——写出来渐渐写成“幽默”了。

幽默有个同胞兄弟,说话也和哥哥那样有趣。他比哥哥脾气大些,看到什么他认为不好的人和事,就要批评,要指责。他的话是绕弯子说的,用的是从哥哥那里学来的说法,叫人听了哭笑不得。有个财主很看不起穷人,对他们说话很不客气,有时还连骂带损的。他和几个穷朋友走过财主家门口,那家的狗冲他们吠叫,他说:“这狗没出息,以为自己也是财主,对穷人不客气!”有一次演戏,他扮演一个放高利贷的人。扮演他老婆的角色跑来说该给儿子买双鞋了。”他说:“不用买!把我那双旧鞋借给人穿两天,还鞋的时候,要他带一双小鞋当利息就行啦。”

因为他说的话里常带刺,像马蜂似的,不惹它还好,惹了就刺你,所以人都叫他“蜂刺”,后来写成“讽刺”了。

滑稽、幽默和讽刺,就是这么传下来的。

□读书人语

用并不认真的文体极其认真地探讨一个关于不认真的主题——滑稽、幽默和讽刺,所有的文论家似乎都应该嫉妒这位漫画大师的巧智和诙谐。司马迁曾经庄严地写作“滑稽列传”,想必方成先生也在轻松地写出一篇“滑稽神话”?他的“说文”半真半假,他的姿势却优雅敏捷。“滑稽家族”各个成员的个性特征被夸张地呈现出来,读者并不需要多么仔细、费力的思辩,就能够体认出各个相仿而又相异的面孔来:他只是听了一个故事。虽然这是个有学问的故事,但是方老先生一开始就招供:“不写吧,显得自己没学问;写吧,学问实在也没有了”,话语解析了话语,就像一只在阳光下咬自己尾巴的猫,一转身看见了镜子里的另一只猫。用眼下流行的“话语”谈,这是一篇精巧玲珑的解构主义“后现代话语”。 【简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