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大部分的学校是牧民学校。由于政府政策“包吃包住包学费”的支持,暂时还不存在上不起学的情况。不过,由于天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这里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还复杂许多。
首先是寒冷。这里为平均海拔4700米的高寒地带,每年的寒冬季节长达七八个月。学校的取暖设施,就是窗外一层黑色的保温板来吸取一些太阳能。每次看到这个取暖设备,我就会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靠一根火柴取暖。
这里不仅没有取暖的设备,孩子们御寒的衣服也奇少,基本上从家里来就一身衣服,全靠学校每年发的两套衣服,而且一穿就是一年。学校的老师经常要自己掏钱为孩子买鞋。革吉县雄巴初小唯一的汉族老师陈璐说,看到孩子冬天的样子直想哭,“冬天那么冷,鞋破得没法穿,脚趾全在外面,怎么忍心不给买呢?”
第二是缺电。2009年我们到雄巴初小的时候,校长告诉我们,这里过去长达八年的时间中没有电。2008年,老师们集资购买了一台发电机,每月每个老师再出两三百元集资采购发电机需要的柴油。但因为发电机较旧,功率不够,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用电需求,老师们只能让孩子每天上课上到晚上8:30,天一黑,就让孩子们睡觉,以节省一些电和蜡烛。
这几年,随着政府和民间组织对这里资助的逐渐增多,情况已有所好转。这些硬性条件的限制,也终在人情面前,一点点被融化。
不过,有一点,却是极难改变的,就是牧民家长们对孩子上学的不支持。
在很多学校,孩子90%都是来自牧民家庭,这些家庭里9~10岁以上的孩子都是家里不可或缺的劳动力,所以牧民父母们并没有意识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在他们看来,学习没有什么用处,很多西藏人走不出西藏,一辈子待在西藏,帮家里放牛。
革吉校长白玛才旦,毕业于河北省民族师范学院,三年前他满怀激情地来到这里,希望把自己在内地学到的知识用于改变这里的教育现状,但没想到碰到无数的问题,最大的阻碍就是家长对教育的不支持,“28日就要开学了,29日学生肯定到不齐……”
每到快开学时,县长、镇长及其他县、镇干部都要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去做说服工作。一些牧民因为家里需要劳动力或者舍不得孩子,认为孩子上了学后学不到什么实用的东西,等到回家后又连放羊都不会了,因此不愿意送孩子来学校。有的家庭甚至以孩子上学为条件,要求得到一些物质上的回报。
大部分的牧民家长从来都只关心孩子吃、住等物质条件,而对学习基本不关心。他们来到学校,从不过问孩子学习如何,通常只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吃得饱饭吗?另一个是:是不是挨打?
有一次,白马老师发现孩子新领的书本都被撕了,问怎么回事?原来家长看书本很好生火,就把书本拿去引火了。
孩子逃学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平均每星期就会有三四个孩子逃学,这里的老师要24小时值班巡视看管。有时一个家长过来给孩子请假,会带动一大批人一起来学校,要求请假,把孩子带回家。
有个小家伙叫桑珠,是学校的“常跑”健将,每次放羊就把从学校回家的路记好,然后趁着早晨或其他家长来看孩子的机会,就混迹其中跑了。40公里的山路,他能翻山越岭跑回家,碰上学校老师骑摩托车去追他,他还会趴在地上“反侦察”,躲过老师再回家。面对这个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小家伙,我们也能看到他身上的优点,他聪明、倔强、个性十足,将来也应该是个可造之才。
但也有装着满满读书梦的孩子。赤来旺堆,这个孩子和很多其他牧民家孩子一样,在家里是个劳动力,母亲生病,弟弟妹妹还小,他是父亲唯一的帮手。但他很有志气,放羊也在看书,一次下大雪,为了找回走丢的羊,他把书给丢了,结果在雪夜里找了两天,把脚给冻坏了,还遭到父亲的训斥。
走了40公里去上学的赤来旺堆是个腼腆的大男孩。
一次开学,父亲故意拖他的时间,让他错过了班车接送,结果小旺堆从家里花了两天一夜,整整走了40公里,夜里就睡在山脚下,赶回了学校。当时,他只有11岁。每次想到这个故事,想起这个孩子,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力量。40公里,接近于转山一圈的里程,一个孤独的、幼小的身影,不怕黑暗、不惧遥远,用自己幼小的双脚,去追赶心中坚定而执着的读书梦。
也许正是这些可爱、坚强的孩子,散发出如同神山一般的吸引力,每一年都把我带到阿里,带到慈善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