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出中东:全球民主浪潮的见证与省思 » 走出中东:全球民主浪潮的见证与省思全文在线阅读

《走出中东:全球民主浪潮的见证与省思》大声说

关灯直达底部

不到英国不知道,“讲话”原来兹事体大。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西蒙·库柏(Simon Kuper)撰文说,英国“体制内”的人物最擅长“说漂亮话”,英语说得比世界上任何其他阶层的人都光鲜。他们夸夸其谈,小心翼翼绕开不懂的东西;又富有幽默感,一开口就令人愉悦。

即便是普通英国人闲聊,三句话不能逗乐对方,也已经是失败的寒暄。一次打车,出租车司机的手机响起来,铃声是一位女士响亮的招呼“Taxi——”我笑着对司机说,这个铃声真适合你啊!司机答:“我还在寻找这位女士。”

“说漂亮话”成了全民追求,想必讲话是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国王的演讲》中,乔治六世为人熟知,库柏说,就是因为他为了把话说好,付出极大的努力——国王也不例外。

西敏寺英国议会下院那个布满绿皮长凳的房间,大概是全世界曝光率最高的下院。美国众参两院也经常上电视,但画面一般是议员各自表述,安静投票。英国议会下院简直像个菜市场,发言就是吵架,吵群架,指着鼻子逼供,喋喋不休追问,政治是件直来直去、无所遁形的事情。

英国议会对公众和游客开放。起先最想看的,是每星期三“首相问答”(Prime Minister’s Questions)现场。一打听,竟是“非卖品”,要找当地议员索取入场券。我只是在剑桥上学的外国学生,没有投票权,剑桥郡议员助理还是很快回复邮件,抱歉说夏季休会前的票派完了,建议在网上登记议会游。在英国,艺术一半靠政府养,博物馆不收门票,政府却得可怜巴巴地养活自己,拿不到议员赠票的话,参观议会得花上10来镑。

Parliament(议会),源于法语的Parlement,意思是“说话的地方”。这个直白的称呼,透露出历史沿革。1236年之前,英国国王跟幕僚开会,叫Council(咨询),幕僚们都是国王的亲信。到了亨利三世时期,跟国王开会改叫“人人说话”,一词之变,王权换了姿态。

引发这个改变的是钱。连年征战,王室名下的地产入不敷出,国王需要更多税收,填补军费开支。亨利三世是第一个要求子民定时纳税的。这时候限制王室权力、保护私有财产的《大宪章》已经签订十几年,亨利三世不得不邀请出钱的人参与政策制定——这些人是庄园主、下层教士,也有各郡各镇的富商。

亨利三世本来对召见“三教九流”不情不愿,后来发现,给有钱人说话的权利,他们就更愿意支持自己,这桩买卖实在值得。到了继任者爱德华一世的时候,“要收税,先开会”,Parliament成了国王绕不开的地方。

亨利三世不得已而为之的变通,维护了王权绵延,但也许没有想过,权力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且继续流失。到英国议会走一圈,你会发现,活生生就是国王声音越来越小和平民声音越来越大的历史。

亨利三世以降,议会的权力逐渐扩展、以法律形式被固定下来。贸然挑战这种权力的,比方查理一世干扰议会活动,终被议会召集的军队抓起来,以叛国罪论绞。到了今天,君主的话语权被彻底剥夺——每年女王亲临上院的讲话,不是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念政府写的稿子!往极端了讲,如果政府提供的是处死她的决定,女王也得照念不误。

名义上“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英国君主300年来没有否定过议会做出的决定。普天之下,就算还是王土,我花10英镑进入的下议院,却是女王终身不可踏足的禁地。导游说,如果女王胆敢走过来,下院大门将毫不留情地在她面前狠狠关上。下议院英文是House of Commons,“平民或庶民之所”。国王的归国王,庶民的归庶民。

挑战君权,不仅发生在下院,也发生在个体即兴的性格彰显中。大英帝国鼎盛时期的维多利亚女王,要在议会塑一座自己的雕像,请来名匠操刀。石雕坐像三四米高,目视远方,姿态伟岸。揭幕当天,女王发现作品太过真实,暴露了自己超大码的脚,还有痴肥的双下巴!女王怒不可遏,派人天涯海角捉雕塑家回来修改。最后钦差在意大利找到他,正喝酒晒太阳。听明来意,雕塑家打了个哈欠说,这里很舒服,不回英国了。天子呼来不上船!堂堂女王居然也就罢手,一点办法没有。巨足肥颊的雕像,至今安放在西敏寺,供游人讪笑。

到了艺术家对王权说不的时候,这权的气数大概也将尽了。彼时,文艺复兴在欧洲已经传播了200多年,个体意识轰轰烈烈地复苏。

终于走进英国政要唇枪舌剑、磨破嘴皮的这个房间,世界上不少国家议会的蓝本。执政党、在野党分坐两厢,每一个人的座位与对方党派主管相同事务的人,直直相对,死死互盯,“别对我撒谎”。古时候议员佩剑出入,搞出过不少人命,主持秩序的议长能活下来已是侥幸。所以,直到今天,每次议长就座,都由几个人架上去,象征性地表示“不是我自愿的”,是为一乐。今天没有了真刀真枪,议员们的发言,时而猛刺时而缠斗,好似隔空舞剑。起哄声、满堂彩此起彼伏,跺地板、拍椅背排山倒海。

在这里,议员们不得不讲得漂亮。除了面对反对党秋风扫落叶般的盘问,电视频道不停直播、重播,他们说的每一句话,直接进入选民的耳朵;他们摇摆身躯、振臂疾呼,又要选民看到自己如何使出浑身解数。

下院每周三有一次“首相问答”。首相汇报工作,接受反对派磁盘扫描般的拷问。某月某日做的减税承诺兑现了吗?去年你是不是说过这句话?失业率升到多少?奥运会要追加预算?首相出国访问花了多少钱?为什么要跟这个国家签那个协议?……

每一次问答,对首相来说,就是过一次鬼门关,不知哪句话说错,就成了隔天报纸头条、下届选举死穴。前首相布莱尔在自传里坦承,最怕周三下午的问答。首相问答不准看小抄,头天晚上和当天上午必须认真备课,布莱尔曾经还为此更改晋见女王的时间,触怒龙颜。为免疲态,午饭不敢多吃,只在首相府到国会的路上,啃一根香蕉。每次问答穿同一双皮鞋,保证手肘撑在圣经木盒上站立发言的时候感到舒服。

首相议员们如此卖力,选民也不见得感恩。跟一个门卫聊天,他说:“那帮‘西敏寺小子’(Westminster boys),自以为聪明,给几张橄榄球球票就搞定我们了,我们可比他们有主意。”英国民众可以直上议会,填一张绿色卡片,要求面见本区议员。只要议会记录上这名大臣或议员没有正在出席的会议,就一定得出来见选民。

国王的声音从下院消失,草根阶层汇入,又变乱了议会的口音——不再是清一色上流社会的贵族腔英语(Poshaccent)。20世纪70年代工党大部分议员出身工人家庭,保守党中也不乏“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从底层晋升者)。教育均等、竞争公平,社会流动性增加。今天,首相卡梅伦出身显贵,却听不出浓重的贵族腔;工党党魁艾德·米利班德家世良好,说话也不端着。

“二战”中议院挨炸,修复完成时,丘吉尔说:“我们建造议会,议会再匡正我们。”说话的空间建好了,政治清明就不是一句空谈。下议院门前诸多首相雕塑,不成文的习俗是,新首相上任之前,要碰一下偶像的脚,求得好运。当然,丘吉尔的鞋子磨得最亮。

也许是议会吵架已够激烈,英国大选到了2010年,才有首相候选人电视辩论,比美国晚了50年。那一年前后,伊朗,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扎堆初试领导人电视辩论。这些地方的人们第一次可以躺在沙发上,收看“官老爷们”使出浑身解数,或肉麻或笨拙或激昂地向自己表白。

美国乔治城大学历史学教授史蒂夫认为,承接古希腊的精神,民主之本质,就是人人能公开大声辩论:“去,去市场,去街头,大声说你的想法!这就是民主最直接的表达!”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于我们不算头等大事。但现实是,很多事情没有说明、没有解释,于是连“行”也变得语焉不详。

伦敦大本钟。2012年为纪念英女王登基60周年,改名为“伊丽莎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