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人帮”兴亡 » “四人帮”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四人帮”兴亡》毛泽东告诫江青“不要由你组阁”

关灯直达底部

一计未成,江青再生一计。

1974年10月18日夜,在钓鱼台17号楼,江青约见了王海容、唐闻生。张春桥、姚文元以及刚从长沙回来的王洪文在侧。

江青知道,丹麦首相后天飞往长沙时,将由王海容、唐闻生陪同。她要王海容、唐闻生作为“直线电话”,再为她向毛泽东传话。

1980年11月26日上午,特别法庭审问王洪文的记录中有这么一段:

问:“你从长沙回到北京以后,都向谁传达了去长沙的情况?”

答:“回来后即向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讲了去长沙的情况。在传达过程中,江青又通知了王海容和唐闻生来参加。”

王洪文还说,他去长沙,“实际上是阻挠邓小平出来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江青要王海容、唐闻生转告毛泽东:“国务院的领导经常借谈工作搞串联,周恩来在医院并不真正养病,邓小平和周恩来、叶剑英他们都是一起的,周是后台。……”

王海容、唐闻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翌日——19日,便向周恩来原原本本作了汇报。

20日,丹麦首相哈特林夫妇从北京飞往长沙,王海容、唐闻生同行。

接待外宾毕,王海容、唐闻生留了下来。王海容、唐闻生向毛泽东转达了周恩来的意见,也转告了江青的话。

毛泽东要王海容、唐闻生回北京转告周恩来、王洪文:“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问题要总理和王洪文一起管。建议邓小平任党的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毛泽东还要王海容、唐闻生转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叫他们不要跟在江青后面批东西。

江青在17日发起挑战,在18日、20日连遭失败——不论是王洪文回来,还是王海容、唐闻生回来,都传达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坚决支持。

就在这时候,江青遭到又一次打击:

钓鱼台18号楼是接待外国元首的国宾楼。1972年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从各地选来了一些丹青大师的国画,悬挂在楼里,单调的墙面有了清新高雅的点缀,显得生动活泼多了。江青经常出入18号楼,那些大幅山水画和精致的花鸟小品,江青不会视而不见,也决不会轻易赏心悦目,不挑毛病的。不久前她还为江苏老画家陈大羽画的一只公鸡大动肝火,这幅画成了她大批黑画的导火线。江青的举动搞得悬挂国画的几家大宾馆惶惶不可终日,画家们如大祸临头。

终于,厄运降临到18号楼的国画上。

10月间,江青突然要摄影记者杜修贤为她放大摄影作品。摄影师按照影展的规格,放大了78张不同尺寸的照片,并且根据以前的规定收取了江青1005元的制作费。因为影展除了有一笔门票收入外,各报刊都要选用照片,还要支付作者稿费,所以江青完全可以用这几笔收入支付照片制作费。可是摄影师将照片送给江青才知道,放大照片是为了取而代之18号楼的国画。这种别出心裁的展览欲,令人啼笑皆非。

江青见照片,兴奋地说:“将这些牡丹、月季、海棠……还有这个石榴,换上去!11月5日有两个国家总统要来访问中国,要抓紧时间换上去。外面都在批黑画,我们这里是国家级宾馆还能再挂这些资产阶级情调的画?我最讨厌一成不变,老一套!”

这席话符合江青的个性。她就是借反对墨守成规,使得文艺界百花凋零,文艺家纷纷倒台。如今她又反对国家级宾馆的“墨守成规”。

她的13张20英寸花卉照片很快取代了国画,挂在主厅里。

照片只挂了三天,就神出鬼没地不见了。等人们发现时,13张国画已经原封不动地回到了老地方。

原以为江青要气得发疯,负责警卫的人心惊胆战找到江青时,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江青正在10号楼用自己的照片招待政治局的委员们,大照片摊了一长桌,见警卫处来人,笑眯眯地说:“这些照片是我为委员们准备的,他们喜欢我照的照片。这次随他们挑,喜欢什么就拿什么。”江青这番话,令人惊奇。好像她根本不知道她的“国际影展”已经宣告破产!

其实她在掩饰自己的愤怒和难堪,勉强保持表面的镇静,以显示她大度、不与人计较的风度。

江青不是一个能够容忍反对她的人,这次怎么变了?大家议论纷纷,这事情变化得太蹊跷,除非毛泽东才能制止江青。果然,这个反对她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毛泽东!也只有毛泽东才能有效阻止江青无限扩大的欲望。毛泽东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可是江青在北京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他,当他知道江青又在“照片搭台,政治唱戏”,气得训她:你有什么权力可以随便换下国宾馆的画,挂上自己的作品?夜郎自大,这样要不得!统统取下来!

江青毕竟是江青,没有几天,她发疯般地从楼里抱出剩余的照片,奔到院子里,将憋了许久的委屈、痛苦、失意和愤怒统统发泄了出来,化为熊熊烈火。那价值一千多元的照片终于成了一堆焦黑的废纸,随风纷纷扬扬在钓鱼台的草地上翻滚、飘动。等警卫人员发现,冲过来抢救照片,照片已经化为灰烬。(7)

尽管这只是小事一桩,却也深刻反映出毛泽东对于江青那膨胀的权欲的强烈反感。

此后不久,江青再遭惨败。

那是11月12日,邓小平飞抵长沙。同行的有王海容、唐闻生。

毛泽东一见邓小平,就幽默地说:“你开了一个钢铁公司!”

邓小平笑道:“主席也知道了。”邓小平所指的,是10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

毛泽东赞扬道:“好!”

邓小平说:“我实在忍不住了!不止一次了!”

毛泽东又道:“我赞成你!”

邓小平说:“她在政治局搞了七八次了。”

“强加于人哪,我也是不高兴的,她们都不高兴。”毛泽东所说“她们”,指的是在座的王海容、唐闻生。

邓小平说:“我主要是感觉政治局生活不正常,最后我到她那里去了一下,钢铁公司对钢铁公司。”

毛泽东道:“这个好。”

邓小平谈及了自己:“最近关于我的工作决定,主席已经讲了,不应再提什么意见了,只是看来责任是太重了点。”

邓小平说的是毛泽东提议他担任党的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毛泽东说:“没办法呢,只好担起来啰。”

也就在这一天,江青托王海容、唐闻生带了一封信给毛泽东,并转达要王洪文当副委员长的提议。江青在信中提出,谢静宜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迟群当教育部长,乔冠华当副总理,毛远新、迟群、谢静宜、金祖敏列席政治局,作为“接班人”来培养。她依然在“组阁”。

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作委员长,她自己作党的主席。”同时,在江青的信上,写下了那著名的“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的批示。

据汪东兴回忆,毛泽东在写这一批示时,正值他在侧。毛泽东写到“至嘱”之后,搁笔问汪东兴,对江青还有什么意见?

汪东兴答道:“她没有自知之明。”

于是,毛泽东又提笔,加上那句:“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

毛泽东的批示,给江青泼了一盆冷水。

11月19日,江青又给毛泽东写了表面上是“检讨”、实际上是要官的那封信。翌日,毛泽东在长沙复江青一短函,话说得直截了当:

江青:

可读李固给黄琼书。就思想文章而论,都是一篇好文章。你的职务就是研究国内外动态,这已经是大任务了。此事我对你说了多次,不要说没有工作。此嘱。

毛泽东

1974年11月20日

李固、黄琼都是东汉人,李固曾任荆州刺史、泰山太守,黄琼则曾任尚书令、太尉、司空,李固《遗黄琼书》是中国古文名篇。“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便出于此文。黄琼曾称病不愿入朝做官,后来由于公卿推荐才前往京城。李固素来敬慕黄琼,写了与黄琼书。信中既批评了名士的孤傲,也指出名士往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毛泽东劝江青读李固给黄琼书,意在告诫她要谦虚谨慎,力戒孤傲,而且在“盛名”之下要意识到“其实难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