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见前史所载,凡父祖子孙同书而别传者,必各于其传中略相称引其官及名,或所仕之朝,及乡里世系之次,以见其家世所承。善恶晓然相属不绝,非独使览者易于考见,亦所以示奖劝而为风教之助也。自迁、固以来,此法未之有改,若不略加叙述,则其子孙属不复联,殆如路人,后世必有疑之者。故昔人尝有以萧望之为何之宗者,而注家深明其不然,以为史所不述,后人安从而知之?是盖后世唯史之信,舍史则不敢以为据故也。秉史笔者,其可不重其事而忽之乎?今之《新书》,此例虽不敢废,然而为法不一,其门亦有当书而不书者,傥后世考寻而不得其说,必不免有二萧之疑,则其为史氏之病岂小哉!且又其间有虽旁宗别派,而犹时有叙述者,若其父祖子孙,世系相承,皆有声迹,列于诸传,安可不明加称引,使后人开卷而可见乎?今略取《新书》所述父祖子孙,或旁支逺裔,虽别《传》而互相称引,得前史之体者,及有为法不一,当书而不书者,条列左方,以见其未有定式云。
《王方庆传》末云:六世孙玙,别传;《王玙传》云:方庆六世孙。
《李吉甫传》末云:次子德裕,自有传;《李德裕传》云:元和宰相吉甫子也。
《徐文逺传》云:孙有功,自有传;《徐有功传》云:国子博士文逺孙也。
《刘迺传》云:子伯刍,别传;《刘伯刍传》云:兵部侍郎迺之子。
《张荐传》末云:子又新,别有传;《张又新传》云:工部侍郎荐之子。
《柏良器传》末云:子耆,别传;《柏耆传》云:父良器,为时威名将。
卢怀慎子奕,奕子杞,杞子元辅。其传各相称引,世次历然可见。如此者甚多,难以遍举。今粗条数传如右以见例。例即如是,则馀人当从一法也。
《崔日用传》云:滑州灵昌人;《崔元翰传》云:父良佐,与齐国公日用从昆弟也。
《李邕传》云:扬州江都人;《李鄘传》云:北海太守邕之从孙。
《崔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