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作为新任司空,到底应该安排给他什么权力,朝臣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主张,司空是三公之一,本身就具有宰相职能,在没有太尉、司徒的情况下,司空就是文臣班首,以司空为宰相,古有成例。这些人多是冯道在相位的故友亲朋,他们对冯道有好感,而对卢文纪严重不满,自然希望冯道能挤掉卢文纪这个大饭桶。
另一派主张,以司空的主要职责是“洒扫庭除”为由,认为司空不应该管实事。这一派的人物,只有卢文纪一个人……
为了自己的切实利益,虽千万人,吾独往矣!
其实卢文纪这是混淆司空的职责概念。按唐制,三公是正一品,是官中极品,职责是辅弼皇帝,调和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而所谓的洒扫庭除,也确有责,但这只是在皇帝祭祀祖庙时才出现的临时工作。祭祀时,司空负责扫地,司徒负责献肉,太尉负责第二次敬酒。要是按卢文纪的荒唐说法,司徒的职责难道只是献肉?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为了不让冯道回到内阁,卢文纪亲自扛着大刀片子上阵。在当时的内阁中,其实是三位宰相,除了卢文纪和姚,还有一位身任中书侍郎职务的马胤孙。但这位马宰相和临事不决的姚一样不堪重用,马胤孙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主见,临事不能决断。面对两派关于冯道司空的职责范围的争论,马胤孙也拿不出来自己的主见,只是一味转圈。
因为宰相具有决策上的巨大优势,在姚、马胤孙没有表态的情况下,卢文纪虽孤军作战,但他的意见依然能取得压倒性优势。
眼前这一场鸡毛乱飞的闹剧,作为主角的冯道,看得一清二楚。对卢文纪的精彩表演,冯道也是赞叹有加。
在大多数入偏向于自己的意见被强制压下去后,冯道是时候该说句话了,因为他要给这些支持自己的官员解一解围,尽快平息这场争论。
在听了卢文纪所谓司空只是洒扫庭除时,身材清瘦的冯道拂着花白相间的胡须笑了。冯道已经五十三岁了,什么样的大风大浪他没见过?眼前这点鸡毛蒜皮,冯道要是认真,他也就输了。
卢文纪不想让冯道进内阁掌实权,可问题是,此时强行被李从珂召回京城任司空,同样也不是冯道的选择。
看到李从珂灭掉李从厚后,紧接着又要面对河东石敬瑭的强力竞争,中原大战不可避免。李从珂发神经似的把自己赶到外镇,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避难时机。冯道应该是知道的,在他被召回的这一段时间,河东兵与契丹骑兵已经风卷残云般杀向洛阳,李从珂倒台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自己留在洛阳,即使石敬瑭依然想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而保全自己,但刀兵之下,谁敢保证?更何况还有蛮横的契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