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杨宇霆受徐树铮私自招兵案而失宠被贬,张作霖先提升张作相为奉军参谋长。张作相出身草莽,不谙军事,办事多不称张作霖之意,张作霖只好让他接替孙烈臣,转任第二十七师师长。
张作相之后一度出任奉军参谋长职务的是一个叫秦华的人。秦华也曾留学日本,但论能力亦远不及杨宇霆,张学良的印象是“我父亲不喜欢他,这个人无用”。几任参谋长对比下来,张作霖认识到还是杨宇霆最为称职,他常对左右说:“你们办事都赶不上邻葛(杨宇霆字邻葛)。”
眼见得大战将起,身边不能没有一个善于出谋划策之人,张作霖终于回心转意,让人发电召还杨宇霆回奉。杨宇霆回奉后即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辅佐张作霖主管军务。
在讨论是否要对直开战的军事会议上,众将意见纷纭,张景惠、张作相乃至杨宇霆都不主张打。二张是粗人,实际讲不出什么道道,翻来覆去说的,不过是奉军力量尚不能控制北京全局,不如仍捧曹锟为首,大家依旧相安无事这些,与奉系实际所必须面对的局面相去甚远。杨宇霆则了解问题的实质在哪里,在他看来,如今的奉军虽然数量更多,盘子更大,但素质和军纪方面相比他在任时却下降很快,几乎又被打回到了原形。
杨宇霆的隐忧在张作霖的日籍幕僚那里得到了部分验证。张作霖原来一共有两个日本军事顾问,一为町野,一为菊池。菊池离职时,日本参谋本部本拟以土肥原贤二接替。町野预先得知了这一内部消息,他就对时任参谋长秦华说:“土肥原做事十分跋扈,把这种人置诸左右,实难放心,请把此事转达张作霖。”
町野虽是个日本人,本身也负有日本政府所给予的秘密使命,但他拥张是真心的,站在一个幕僚的角度,亦有与张“共生死,取天下”的意愿。用他的话来说,他与张作霖一直是“形影相随,张作霖危险时,我一定跟他在一起”。
同样,张作霖对町野也很信任。町野曾经自得地说过:“张作霖一做决定,就是他儿子张学良和参谋长杨宇霆劝他,他也不听,而只肯听我的话。因此,当张作霖束手无策时,不管杨宇霆还是张学良都来找我。”
听町野这么一说,张作霖立刻明白土肥原不是什么好货色,于是就对日方提出要“退货”。日方问他究竟要谁,张作霖点了铃木美通,因铃木另有任用,抽不出来,日方便将本庄繁派了过来。
本庄繁参加过日俄战争和西伯利亚干涉,又曾在日本陆军大学任兵法教官,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手。他到奉天的时间并不长,但已经看出了奉军训练不足的弱点。当张作霖征询他的意见时,他直言不讳:“以此种训练恶劣的军队与直隶军(即直军)作战是无把握的,应当自重行事。”
张作霖虽然也清楚自己部队的不足,可是并没有想得有多么严重,相对而言,他更倾向于听取町野的意见。町野是日本人中最坚决的拥张派,他经常对张作霖说:“只要你生存一天,我一定卖命做你的顾问一天。”有一次,张作霖对他说:“你归化中国好了,你归化了,我就给你做督军。”町野:“不要,如果你做了皇帝,要把满洲给我,那还差不多……”
虽然都是半开玩笑,但町野确实很早就与张作霖“相约取天下”,对入关争霸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自然赞成入关作战。见町野主战,张作霖便不顾大多数人的反对,决计与直军一战。
奉天军事会议的最终决策尽管属于内部最高机密,但外界也渐渐有所知晓。当时吴景濂在非常国会担任众议院议长,他的母亲去世了,与吴景濂接近的朋友同僚纷纷赴东北进行吊唁。丧礼结束,客人们陆续返回关内,他们带回的消息是,张作霖正重礼优待西南专使伍朝枢,并已约定孙中山由湘赣进兵北伐,拟南北夹击直系。
吴佩孚见张作霖如此蓄谋,料知战争已不可避免,赶紧预作准备。他首先想方设法破除“反三直联盟”:与陈炯明取得联络,双方订立了统一南北同盟,同时扶持贵州、云南的地方诸侯,以牵制孙中山的北伐;取得驻于上海的北洋海军的支持,使得属于皖系的浙江督军卢永祥不敢轻举妄动。
接着转往北方。河南督军赵倜心有异志,本准备做奉军内应,吴佩孚察知这一情况后,一边明言会永久维持赵倜的地盘,一边把赵倜的弟弟赵杰列入前线作战行列,让赵倜即便想“造反”也得有所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