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 »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全文在线阅读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第24章 为什么会玩心理游戏?

关灯直达底部

心理游戏一点也不好玩,为什么我们还会去玩呢?

TA学者认为这个问题有好几个答案(注一),大家都同意的一点是:玩心理游戏的人,根据的是已不合时宜的过时方法。心理游戏是我们小时候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用的方法,可是对成人来说,已经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可供选择了。

心理游戏,点券,脚本的结局

玩心理游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脚本。

伯恩认为,藉着心理游戏,我们可以得到脚本所预期的结果。每一个心理游戏的结局,都会体验到扭曲的感觉。每发生一次这种情形,就会把这种感觉以点券的方式存起来。

从第21章所练习的那个故事可以了解,玩心理游戏的人已经收集很多点券,兑换的时候会觉得小时候所决定的负面的脚本结局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每一个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游戏,以得到所需要的点券,使自己走向早已决定好的脚本结局。脚本的特性就是可以用浓缩的方式表现,在一生中重复出现许多次。

以珍妮的心理游戏“被我逮着了吧,你这个混蛋”来看,每当她玩心理游戏的时候,会收集生气的点券,兑换的时候就弃对方而去,从一生的结果来看,她会离弃所有交往过的男人,孤独终老。

玩心理游戏会严重到什么程度,和一个人脚本结局的严重程度有关,假如珍妮的脚本不只是平庸的脚本,而是悲剧性的脚本,就会把她的心理游戏玩到第三级,她选择的对象不只会以言语骂她,还会拳脚相向;当角色转换,兑换点券的时候,她也会伤害对方的身体。脚本的结局可能是杀人或是造成别人重伤。

﹡回顾你自己心理游戏的例子,你收集的点券是哪一种感觉?

你所收集的点券是怎么造成负面的脚本结局?

强化脚本的信念

小孩以为自己的早期决定是唯一可以让自己活下去的方法,难怪已经长大的成人,一旦进入脚本时,就想一次又一次地确认自己的脚本信念,认定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的看法都是正确的。每当一个人玩心理游戏的时候,就会以其结果来强化既有的脚本信念。比如莫莉在小时候决定她一生的责任就是要帮助别人,却永远也帮不了忙。每当她玩“你为什么不……?”的时候,就会得到小时已决定的结果。以扭曲系统的话来说,就是她又累积了一个强化的记忆,以加强对自己、对别人、对生活质量的脚本信念。

心理游戏与心理地位

我们也会用心理游戏来确认自己的心理地位(参考第12章)。以杰克的例子来看,他用“踢我吧”的心理游戏强化了“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这个态度会使他逃避别人。而像珍妮这种玩“被我逮着了吧,你这个混蛋”心理游戏的人,会以结束时迫害者的身分肯定“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并进而肯定自己不断摆脱别人的方式。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地位是“我不好,你也不好”的话,就会以心理游戏肯定自己的方式:凡事都没有结果、无处容身。好比莫莉玩“你为什么不……?”这个心理游戏,结束时的情形一样。

﹡在你自己的心理游戏里,有哪些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的脚本信念会得到强化呢?

这些信念属于哪一种心理地位呢?

和你在第12章中,心理地位的象限图所做的练习的结果是否符合?

心理游戏,共生关系,参考架构

席芙认为心理游戏是导因于未化解的共生关系,在共生关系里的人会漠视自己和对方(注二),保持夸大的信念,以肯定共生关系的必要性。例如认为“我什么也不会做”(出于儿童自我)或是“亲爱的,我完全为你而活”(出于父母自我)。所以每一个心理游戏,要不是用以维持不健康的共生关系,就是抗拒共生关系时的生气反应。

我们可以画共生关系图来分析杰克和珍妮之间环环相扣的心理游戏(图24-1)。图中a显示的是两人刚开始相处时的共生关系,杰克扮演父母自我的角色,而珍妮扮演儿童自我的角色。根据共生关系图的标准画法,可以把成人自我状态也归到杰克,可是玩心理游戏的人在早期阶段都不会觉察到彼此的关系是怎么回事,所以也可以说成人自我并没有参与他们的共生关系。

到转换角色时,共生的位置也跟着转换了,杰克改成扮演受伤的儿童自我,珍妮则是排斥对方的父母自我,图中b部分就是他们结束关系时的共生情形。

杰克不自觉地重演儿时与妈妈的共生关系,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从身体语言发现妈妈会排斥他,于是杰克决定:“只有被妈妈排斥时,才能得到她的注意,否则她根本就不注意我,所以我要做出让她排斥我的事。”他很快就发现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这种结果,有时他会不停地啜泣或抱怨,有时则会大叫大闹,妈妈终于忍不住,对他生气地大吼,甚至打他。这种注意的方式会造成心理伤害,但总比完全得不到注意要好。

等杰克长大以后,仍然不自觉地用同样的方式,寻找会从父母自我立场排斥他的女性,如果对方一直没有排斥他,杰克就会以迫害者的立场促使这种结果尽快实现,就好像他在一岁多时促使妈妈对他生气一样。

珍妮也是重演儿时的共生关系,当她还小的时候,本来从爸爸那儿得到很多安抚,可是当珍妮逐渐长大,女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的时候,爸爸在儿童自我里,因为自己对女儿产生的性反应感到不舒服,而减少了和女儿的身体接触。

珍妮觉得被爸爸背叛而受伤,她以生气的感觉掩盖心里的痛苦,并且决定:排斥对方和被对方排斥比起来,后者比较不舒服。所以,珍妮转从父母自我的态度对抗爸爸的儿童自我。长大以后,她仍不自觉地表现出早期的决定,把爸爸的脸放在与她有关系的男人身上,在感觉到儿时那种愤怒的时候,就离弃对方。

﹡把莫莉和案主玩心理游戏时的共生关系图画出来。

在你自己所举的例子里,心理游戏刚开始时,你在共生关系圈里属于哪一种角色,转换以后又是属于哪一种角色呢?能不能找出自己儿时相关的共生关系?你是重演还是抗拒这种共生关系呢?

当人以心理游戏来重演儿时的共生关系时,会产生和小时候同样的漠视,以此维护既有的参考架构。

所以,玩心理游戏是当事人为了肯定既有的感觉和信念(也就是他们的扭曲感觉和心理地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每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就会再次加强自己的脚本。

心理游戏与安抚

儿童自我需要安抚才活得下去,每个小孩都会害怕有一天安抚的来源会不够,为了避免这种情形,他会发展出各种操纵的手法,以确保足够的安抚。

心理游戏是得到强烈安抚的有效方法,游戏刚开始的时候,所得到的安抚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在转换角色时,双方都会得到强烈的负面安抚。不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心理游戏所交换的安抚一定都含有漠视的成分。

心理游戏,安抚,扭曲的过程

范妮塔认为任何一个人在扭曲的过程里,觉得安抚不够的时候,就会转而寻求心理游戏的安抚(注三)。假如和你在一起时,我进入无助的角色,而你扮演的是帮助的角色,我会告诉你别人对我是如何如何的不好,你则表达高度的同情心,这时我们交换的是扭曲的安抚。

等你觉得累了,有迹象显示你不太愿意再继续下去时,我的儿童自我会感到害怕,可能因此展开“被我逮着了吧,你这个混蛋”这个心理游戏的转换,说类似这样的话:“什么?我一直认为你是我可以信赖的人,没想到我根本错了。”我不自觉地希望你能以“踢我吧”的心理游戏响应,好得到足够的安抚。

当人与人进入心理游戏以得到安抚时,对现实都会有所漠视,他们会忽视身为成人其实有很多选择,可以藉此得到正面的安抚。

﹡在你的心理游戏中,不同的阶段里,你会分别得到什么安抚?你会给别人什么安抚?

当你在扭曲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安抚不够时,会不会进入心理游戏呢?

“六种好处”

在《人间游戏》一书里,伯恩列出玩心理游戏的“六种好处”(注四),现在我们很少引用他的说法,因为这“六种好处”的每一点,都可以用更简单的观念来表达。这里以“踢我吧”的角色,简单地介绍伯恩的说法。

1.心理层面的内在好处(internal psychological advantage):藉着玩心理游戏,我可以维持自己人生脚本的信念,每当我玩一次“踢我吧”,就会强化我的信念,确认自己需要藉着被排斥而得到注意。

2.心理层面的外在好处(external psychological advantage):我因此避免了自己的参考架构受到质疑的处境,也逃避受到质疑时的焦虑,藉着玩“踢我吧”,我不用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我直接向别人要求正面的安抚,会有什么结果?”

3.社交层面的内在好处(internal social advantage):以伯恩的话来说,心理游戏“提供与人亲密的假象”,“踢我吧”这个心理游戏可以玩很久,痛苦地和对方“心连心”在一起,自以为彼此很坦诚投契,事实上,这不是真正的亲密,被表面假象掩盖住的是隐晦不为人知的心理游戏。

4.社交层面的外在好处(external social advantage):心理游戏可以提供我们在社交圈与人闲聊的话题。比如我和一群也玩“踢我吧”心理游戏的男人在酒吧里闲聊的话题就是“女人是祸水”。

5.生物需要上的好处(biological advantage):指的是心理游戏可以提供安抚,“踢我吧”的安抚以负面为主,当我还小的时候,就已决定既然正面的安抚很难得到,干脆靠负面的安抚活下去好了。每当我玩一次这种心理游戏,不但能满足结构上的需要,也满足了对安抚的需要。

6.存在需要上的好处(existential advantage):意思是指心理游戏能够肯定自己的心理地位,“踢我吧”是从“我不好,你好”的立场来玩游戏,每当我因为玩游戏而被踢的时候,就强化了我原有的心理地位。

﹡如果用珍妮所玩的“被我逮着了吧,你这个混蛋”来看的话,她得到的“六种好处”是什么?

在你自己的心理游戏里,你得到的“六种好处”又是什么?

正面结局

詹姆士认为心理游戏和脚本都有真正的好处,他指出每一个游戏都有其正面和负面的结局。(注五)

因为心理游戏代表的是小孩子面对世界时的最好方法,所以成人玩心理游戏,表示试图满足儿童自我的真正需要,问题只是出在这个想要满足需要的方法,对成人而言已经过时又太勉强了。

詹姆士认为随着心理游戏公式里的负面结局,接着会有正面的结局,以“踢我吧”这个例子来看的话,我想要满足的是哪一种正面儿童自我的需要呢?每当我玩一次心理游戏,得到不舒服的结局以后,会在儿童自我里说:“喔!谢天谢地,我终于有自己的时间和心理空间了。”

其他玩同样心理游戏的人会得到不同的正面结局,每一个人的正面结局都不一样,可是,就像詹姆士所说的,一定会有正面部分的结局,只是需要深入探讨才能了解。

﹡莫莉和她的案主玩“你为什么不……?”和“你说的很对,可是……”这两种心理游戏时,各自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正面结局呢?

你所玩的心理游戏,结束时会得到什么样的正面结局呢?你可能马上就知道答案,也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好好想一想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