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强势谈判心理学 » 强势谈判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强势谈判心理学》委婉说服的法则

关灯直达底部

委婉表达观点能够降低失误。

毫无疑问,做人需要正直、坦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与人交流的时候说话生硬,毕竟,很多生硬的话是对别人的否定,容易给人心理造成压力,让人产生厌恶情绪。如果别人对你产生了厌恶心理,接下来的说服工作就会寸步难行。因此,我们在谈判的时候,要学会委婉地表达观点。

在日常交际中,总会有一些人们不好说或不好直说的话,这样的话说出来怕伤人,不说又不行。这就需要把话的“棱角”磨圆一些,使语意软化,便于听者接受。说话人可以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

比如员工想向领导提建议,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但如果不讲究技巧,不仅不会得到领导的采纳,甚至还会被领导冷落。有时领导并不一定不认同你的观点,可能只是因为你提建议的方式不对。毕竟领导居于上层的位置,如果你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向他提出意见,他很可能会觉得你不尊重他。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够采用一种灵活的方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会觉得轻松愉快,也能够很好地接受建议。其实,提意见本质上就是一种谈判,员工想让领导接受自己的意见,而领导好面子并不愿意别人直接揭露他的缺点,双方各自都有需求,有一方需要采取主动,另一方则需要让步。归根结底,这个让步与主动的过程需要沟通来完成,没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领导便不会让步。

商朝比干是大家公认的忠臣,他因为不满纣王无道,冒着灭族的危险,多次向纣王进谏。纣王虽然明白比干是忠臣,但是他被比干批评得颜面扫地,非常不高兴。

纣王曾问比干:“你为什么这样坚持?”

比干说:“君王有敢于劝谏的臣子,国家才不会灭亡;父亲有敢于劝谏的儿子,家族才不会衰败;我身为大臣,是进是退必须听从大义!”

纣王又问:“那么你所说的大义是什么呢?”

比干答道:“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现在大王你也像这个无道昏君一样,难道不怕失了天下?我今日进谏就是大义!”

纣王听到比干自比大义,却将自己比作是暴君夏桀,他非常生气,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不是自比圣人吗,让我看看你的心。”说罢,命人将比干的心挖了出来。

比干忠心耿耿,却被纣王挖心处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纣王昏庸残暴,另一方面就是由于比干的忠言太过逆耳了,直截了当地戳到了纣王的伤疤。纣王就好比焦躁的干柴,比干的话语虽是为了纣王好,但是火星四溅,点燃了纣王的怒火,局势也就一发不可收拾。

自古那些直言进谏,与领导针锋相对的人,受赏识的非常少,被冷落者甚至被迫害的多。这样的人总认为自己只要一心为他人就是好的,但是从来都不讲究方法,说出来的话由于过于直来直去而让人不好接受,这就相当于是抱薪救火,会彻底点燃别人的怒火。

推而广之,在其他事情上,如果我们不注重自己的表达方式,很多事情也不会尽如人意。试想一下,面对别人盛情为你准备的饭菜,而你又确实不想吃,是简单粗暴地说一句:“我不想吃。”还是委婉地告诉对方:“我刚刚吃过饭,实在没有胃口吃了,真是很遗憾。”哪一种说话方式更好,哪一种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答案不言自明。所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我们要有一种基本的谈判意识,如果你想赢的话,就去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委婉法是办事说话时的一种“缓冲”方法。委婉的话语能使本来也许是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适的氛围中接受信息。因此,有人称“委婉”是办事语言中的“软化”艺术。例如巧用语气助词,把“你这样做不好”改成“你这样做不好吧”;也可灵活使用否定词,把“我认为你不对”改成“我不认为你是对的”;还可以用和缓的推托,把“我不同意”改成“目前,恐怕很难办到”。这些,都能起到“软化”效果。

直截了当的话语就是硬碰硬地冲击人们的内心,让人产生抵抗心理。所以,直来直去的人适合做朋友,因为他爽快,可是我们在日常的交往中过于爽快的人往往吃力不讨好,因为硬碰硬的道理是浅显的,过于爽快,说话竹筒倒豆自然全撞地板了。一般在实话冲击人颜面的时候,他会本能地产生抵制情绪,甚至会有反抗情绪。所以,迂回委婉地表达反对性意见,可避免直接的冲撞,减少摩擦,让人更容易接受。

沟通需要技巧,笨拙的沟通往往会造成谈判的失败。在谈判过程中,谈判高手往往会选择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将重要的部分隐藏起来,以巧妙的方式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意,这样才能更好地达成谈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