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强势谈判心理学 » 强势谈判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强势谈判心理学》妥协式心理战

关灯直达底部

谈判,不是强迫别人,而是重塑更好的自我。

战争是短兵相接,谈判则是言语交锋,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战争中,局面有利的时候,可以进攻,获取战争的胜利;局面不利的时候,应该学会退让、防守,减少损失。谈判也一样,需要攻守兼备,条件有利的时候,可以咄咄逼人,让对方服从自己,条件不利的时候,要学会让步,以退为进。

让步在谈判心理战中是一种策略,不是一种消极的溃败。适当让步能够满足对方的一些要求,使他们的谈判动机发生改变,使他们的立场不再坚定。优秀的谈判家能够通过让步的艺术拖住对方,最终以曲折的方式获得胜利。

公元626年,突厥得知唐朝政局发生变化之后,攻打大唐。当时唐朝政局未稳,边防也不牢固,突厥节节胜利,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

这时候,长安防守兵力只有几万而已,如果与突厥正面对抗,几乎没有胜算。唐太宗李世民决定与突厥谈判,他一面布置疑兵,一面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人在渭水隔河与突厥颉利可汗对话。

李世民先是指责颉利背约,然后表示可以向突厥纳贡。唐朝府库中财宝很多,这正是突厥人想要得到的。他们听说唐朝愿意纳贡,非常高兴,又看到河对面唐军不断集结,就决定接受李世民的条件。

于是,双方结下“渭水之盟”,突厥兵退去。之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另外,他还不断挑拨突厥与铁勒诸部的关系。一年之后,东突厥内部出现内讧。再加上天灾,突厥势力迅速减弱。三年之后,唐军剿灭东突厥。

李世民面对不利的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他在谈判的时候,表示愿意纳贡,将府库中的财宝献给突厥。这一个让步使突厥的立场发生了改变,可能原本他们想要攻进长安,掠夺财富,现在不用费力就能得到财宝,心里也就没那么强烈的战斗欲望了。

这就是妥协心理战的作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需要做出让步,满足了对方的一些要求之后,才能让对方听从我们的要求。

在一所中学,有一个班很差。一位老师接手了这个差班,兼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一天,学校安排部分班级平整操场,该差班也在列。开始平整操场了,这个班的学生大多都躲在阴凉处,只有几个学生在劳动。无论班主任怎么督促,都不能奏效。

这位班主任实在想不出办法了,只好对学生们说:“我知道你们并不是不愿意干活,而是因为天太热了。”

学生们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懒惰,就异口同声地说确实是因为天太热了。

班主任接着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等太阳落山以后再劳动,现在大家就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玩一会儿吧。”

学生们听老师这么说,都来了兴致,气氛也没那么沉闷了。

老师为了使气氛更活跃一些,还让班长买了矿泉水给学生们解暑。学生们又说又笑地玩着,不等太阳落山就主动开始劳动了。

这位班主任采用的就是通过妥协,采用“以退为进”法,而达到了目的。他考虑到了同学们的难处,做出了让步,让同学们觉得非常满意。等太阳下山之后,同学们没有理由再拖下去了,自然主动开始劳动。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都能够采用妥协的办法达到目的。

一天中午,一位企业家到他自己的钢铁厂视察情况,发现一块大招牌下站着几个工人,他们正在趁着午休时间抽烟。

企业家见状,不由得有些生气,因为他已经禁止员工在钢铁厂内抽烟,还在那块大招牌上写了“禁止吸烟”几个字,可是这些工人还是违反了规定。不过,企业家并没有指着那块牌子训斥工人,而是走到他们面前,给他们每个人递了一根雪茄,然后说:“各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去抽雪茄,我会非常感激你们的。”

工人们听了,马上意识到自己违反了一项规定,并决定以后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

如果企业家训斥工人,只会让工人因为难堪而对企业家有抵触情绪。可是企业家却没有这么做,而是以退为进——又给了每个工人一支雪茄,让工人们觉得,既然企业家对他们如此客气,他们也不能一再违反规定。

谈判双方的关系,其实跟事例中班主任和学生、企业家和工人的关系相似,各自都有自己的需求,有时候,需求并不冲突,能够用折中的办法解决。因此,我们在提出要求的时候,自己先退一步,表面上让步了,其实是获得了心理上的优势,得到了对方的认同。获得优势之后,趁机提出自己的要求,对方自然也会退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