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主要是薄利多销,所以成本的每一点降低都能为生产者带来竞争优势和大量利润。对于炸面片来说,从面片上掉下来的那部分调料其实是浪费了。
有一天,老板很高兴地说一个卖chip的公司要资助一个项目——美国人所说的chip不仅仅是炸薯片,还有很多是面粉做的,而这个项目是要研究调料被粘在面片上受哪些因素影响,目标是把更多的调料留住。
跟所有人的反应一样,我首先很好奇的就是:做这个……有什么意义吗?老板说食品行业主要是薄利多销——当然我后来明白这只是针对规范成熟的社会才成立——所以成本的每一点降低都能为生产者带来竞争优势和大量利润。对于炸面片来说,从面片上掉下来的那部分其实是浪费了,而为了让消费者吃到的面片上有足够的调料,就只能通过多加来解决。如果明白了面片如何留住调料,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改进,从而减少被浪费的那一部分。
这种研究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改变各种条件,看看粘在面片上的调料有多少。不过,实际做起来很难:首先,如何保证炸出的面片是一样的?如果每次实验所用的面片不一样,那么产生的结果就无法比较了。其次,如何来衡量多少调料被粘住,多少调料掉了下来?毕竟,如果使劲敲的话,掉下来的就会比较多。
这个项目的资金和工作量正好够一个硕士毕业,所以老板就招了一个东南亚女孩进来。这个项目的准备工作就是:在实验室里炸面片,要求跟超市里卖的接近,而且每次炸出来的没有明显差别。做炸面片本身并不难,就是把面粉与水和好,压成片,烤干,然后油炸就可以了。麻烦就出在“每次炸出来的没有明显差别”,否则得到的数据无法比较,就没有意义了。
好在师妹是一个人到美国念大学的,所以对于操作各种厨具比较得心应手。总之,就是逐步摸索,最后固定了使用的玉米面粉批号、和面时的水量、和面的搅拌强度和时间、压片的厚薄大小以及烘烤的温度和时间,保证每次烘烤出来的面片基本上一样。然后控制炸面片的油温和时间,使得炸出来的面片除了没有加调料,确实就跟超市里卖的看起来一样。最后通过控制炸好的面片放在餐巾纸上的时间,来控制面片成品中的含油量。
说起来这么短短的几句话,实际上师妹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要把很多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当做科学研究来做,把操作流程标准化是很费功夫的工作。
后面真正的实验研究做起来还要容易一些。测量装置放在一个风道上,其中有一个架子。风道通过一个流量计连接着空气管道,于是空气的流速可以被精确控制,而调节架子的角度还可以任意调节面片于竖直方向的角度。师妹的工作就是,在炸好的面片上按照公司的使用量洒上调料粉,放在架子上,在不同角度下用不同流速的风去吹,然后把面片取下来,用天平称量重量减轻了多少,从而算出被粘住的调料量。
真正的研究就是每次改变一个操作参数,炸出不同的面片,看看它们最后粘住调料的能力如何。比如,把调料用筛子分成粗细不同的组分,用黏度不同的油炸,用表面活性剂改变油的表面张力,改变最后用餐巾纸吸油的时间以使成品面片的含油量不同,等等。
在其后的一年多里,师妹不是在实验室里吹面片、称重量,就是去楼下的实验室里炸面片。一年多之后,她有了无数的数据。把那些数据画成图表,她发现使用黏度高的油(比如橄榄油)就比黏度低的油(比如大豆油)炸出来的面片粘住的调料更多。不过这个结果只有学术的意义而没有商业价值,考虑到橄榄油的价格,还是多放调料更划算。而另一个结果是,当油的表面张力高的时候,炸出来的面片粘住的调料要多一些。炸的次数多的油,表面张力会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新鲜的油是有利的。不过厂家不一定愿意,毕竟用新鲜的油所花费的钱会更多。还有一条结论是含油量高的面片粘住调料的能力更强,只要缩短吸附或者滴干油的时间,面片上残留的油就会高一些。不过,这一条显然也要受到营养考虑的限制,毕竟这是一个大家都要避免多吃油的时代。
另一条结论有点出乎意料,就是对于粗细不同的调料来说,粗的调料被粘住得更多。老板很厉害地写了数学方程,证实对于同种材料,大颗粒与面片间的吸附作用比小颗粒更强。不过在师妹毕业答辩的时候,有位教授质疑说:你假设大的调料颗粒和小的颗粒是同样的物化性质,但是它们完全可能是不同的成分——正是因为其成分不同,所以在磨碎的过程中产生的颗粒大小不同。师妹本来对那些数学计算就似懂非懂,一下子就被问住了。好在老板挺身而出,说:这个可能性我们确实没有考虑到,不过下一步可以把筛出来的大颗粒调料磨细了再测量一下。在论文答辩中出现答不上来,由老板出手的情况也不少见,所以质疑的教授也没有为难师妹,她也就顺利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