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白话贤愚经 » 白话贤愚经全文在线阅读

善事太子入海品第三十三

关灯直达底部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围绕说法。尔时贤者阿难。见提婆达多。于如来所。常怀嫉妒。驱饮醉象。推山镇佛。种种方便。欲得危害。然佛慈心。常有矜愍。于罗睺罗及提婆达多。视之一等无有差别。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为大比丘僧围绕而演说佛法。这时贤者阿难见到提婆达多对佛陀一直心怀嫉妒,他驱使醉象、推山石砸佛,用种种手段想加害佛陀。然而佛一直以慈心,恒常怜悯他,对亲子罗睺罗与提婆达多一视同仁,无有差别。

【古文】

贤者阿难。睹其如是。常怀惋怅。思惟在意。从座而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叹说是事。佛告阿难。提婆达多不但今日兴恶于我。宿世之时亦伤害我。然我于彼常慈念之。贤者阿难即白佛言。不审世尊。提婆达多。亦为伤害。尔时慈愍。其事云何。愿具说示。

【白话】

贤者阿难看到他这样作,心里怨恨提婆达多,想到这些,便从座而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感叹地说起这件事。佛告诉阿难:“提婆达多不仅现在加害于我,过去世中也一直要加害我,但我始终慈悯他。”贤者阿难随即对佛说道:“不知过去世时提婆达多也曾加害您,但世尊慈悯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愿世尊为我们详细宣说。”

【古文】

佛告阿难。过去久远。无量无数。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国王。名曰勒那跋弥。(此言宝铠。)领五百小国王。有五百夫人婇女。皆无有子。王便祷祠诸天日月山海树神。经年历纪。不获子息。王大愁忧。而自念言。我今无子。旦夕崩亡。国无绍继。天下必乱。所以者何。五百诸臣。不相宾伏。便当力诤。强弱相陵。抂杀无辜。亡国丧民。莫不由此。念是事已。益增愦恼。

【白话】

佛告诉阿难:“过去久远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以前,这个阎浮提有一位国王,名叫勒那跋弥(汉语:宝铠)。统领五百小国王,他拥有五百位夫人和宫女,却都没有孩子。国王便向众天日月山海树神祈祷,经过许多年,依然不见效。国王因此十分苦恼,自己想道:‘我今无子嗣,一旦我死去,王位无人继承,天下必然大乱。为什么呢?五百位大臣互不服从,就会力争王位,相互侵扰,势必殃及无辜者。亡国丧民,无不是由此引起。’想到这些,国王更加忧愁苦恼。

【古文】

时有天神。知王至意。于王梦中。而语王言。城外林中。有二仙士。其第一仙。身有金色。福德聪辩。不可逮及。汝苟须子。可往求请。必当回意来生王家。王寻惊悟。差有喜色。即敕驾乘。单将数人。遍往推觅。

【白话】

这时有一位天神了知国王的诚心,就托梦给国王说:‘城外的森林中,有两位仙人,其中一位身上泛着金色,福德深厚,智慧辩才无人能及。你如果想要孩子,可以去向他请求,他定会同意来投生国王家。’国王立即从梦中惊醒,脸上还稍带着喜色,即命准备车马,亲自带领几名随从,四处寻找那位仙人。

【古文】

便得见之。即向求哀。种种自说。国无继嗣。忧深虑重。贪屈大仙。来生我家。绍继国嗣。去我忧患。若不见耻。唯垂见顾。尔时仙人。见王殷勤。不忍拒逆。即便可之。

【白话】

终于遇见了那位仙人,国王便向其述说种种理由,苦苦哀求道:‘王位无人继承,我极其忧虑,希望您能屈尊来我家投生,继承王位,免除我的忧虑。希望您不要嫌弃,恳请您慈悲可怜我。’这时仙人见国王苦苦相劝,不忍拒绝,便答应下来。

【古文】

第二仙人。复语王言。我亦当往生于王家。王大欢喜。便辞还宫。经历数时。金色仙人。即取命终。大王夫人。名曰苏摩。即觉有身。聪明女人能得此智。知所怀妊。分别男女。便自说言。我所怀妊。必当是男。王及宫内。闻此语已。欣悦无量。王敕宫内夫人婇女。尽共承给。称悦其意。床褥饮食。极令细软。将护进止。不临危险。

【白话】

另一位仙人也对国王说:‘我也要去你家投生。’国王十分高兴,便告辞回宫。经过一段时间,那位金色仙人即便命终。国王的大夫人名叫‘苏摩’,此时感觉有了身孕。聪明的女人可以知道所怀的孩子是男是女,她便自己说道:‘我所怀的定是男孩。’国王和宫内的人听后万分欣喜,国王令宫内其她夫人宫女都来承侍苏摩夫人,让她称心如意,令她的床褥饮食,极其精细柔软,护持活动起居,不让出现丝毫危险。

【古文】

十月已满。其大夫人。便生男儿。端正绝异。身紫金色。其发绀青。人相具足。王及内外。观之无厌。因召相师。令占相之。相师寻诣。上下观相。欢喜踊跃。而白王言。此儿相好。人中难有。聪明福德。不可逮及。王闻遂喜。复告相师。可为立字。

【白话】

十月的孕期已满,大夫人苏摩便生下一个男孩,容貌端正绝伦,身体紫金色,头发是天蓝色,具足人的所有相好。国王和宫内外的人们怎么也看不够,就召来相师为他看相。相师很快赶来,上上下下仔细观看,欢喜踊跃,对国王说:‘这孩子的相好,人间难有,他的智慧和福德无人能及。’国王听了很高兴,又让相师给孩子起名。

【古文】

相师问王。今此太子。受胎已来。有何变异。王即答言。此太子母。素来妒恶。乐人之过。妄举奸非。见他人善。心不为喜。怀妊已来。志性改异。为人慈仁。矜愚爱智。好修施惠。等意护养。

【白话】

相师向国王询问:‘太子受胎以来发生了什么异常的事情?’国王回答:‘太子的母亲向来恶劣嫉妒,看到他人的过失就高兴,喜欢搬弄是非,诬告他人,看见别人的善行就不欢喜。自从怀孕以来,性格全然改变,为人慈爱仁厚,同情愚者,爱慕智士,喜欢布施利益他人,平等爱护养育一切众生。’

【古文】

相师闻此。赞言善哉。此是儿志。寄情于母。便为立字。字迦良那伽梨。(此言善事。)其第二夫人。名曰弗巴。第二仙人。亦复命终。生于第二夫人腹中。日月足满。便生男儿。形体状貌。无他殊异。复召相师。次令相师而瞻相之。

【白话】

相师听了赞叹道:‘好啊!这是孩子的意志寄托在母亲身上所致。’于是就给他起名叫迦良那伽梨(汉义:善事)。国王的第二夫人名叫弗巴,第二位仙人命终后,就投胎在她身中。孕期已满,弗巴夫人生下一个男孩,形体和相貌都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国王又请来相师为孩子看相。

【古文】

相师披观。而语之言。此太子者。是常人耳。福德智能。为足自住。王复敕之。为其立字。相师复言。有何异事。王语相师。此太子母。素性忠良。为人慈顺。乐宣人善。怀妊已来。返更乐恶。嫉妒贤能。见善不喜。相师复言。此亦儿志。寄之于母。故使然耳。因即立字。为波婆伽梨(此言恶事)。

【白话】

相师详细观察后对国王说:‘这个太子是个普通人,福德智力只是足够自己受用。’国王又命相师给孩子起名,相师又询问:‘发生过什么异常的事?’国王告诉他:‘这孩子的母亲向来忠厚善良,为人仁慈柔顺,喜欢称道他人的善行。怀孕以后反而喜好恶行,嫉妒贤能的人,看见善事便不高兴。’相师又说:‘这也是孩子的意志寄托在母亲身上,所以导致这样。’于是就给他起名为波婆伽梨(汉义:恶事)。

【古文】

其王尔时。注心爱念迦良那伽梨。不失其意。即敕为起三时之殿。冬时居温殿。春秋居中殿。夏时居凉殿。安置妓直。而娱乐之。

【白话】

国王专心爱念善事太子,从不违逆他的心意。下令为他修建适宜三个时期居住的宫殿:冬季居住在温殿,春天秋天居住在中殿,夏天则居住在凉殿。准备了各种歌舞伎乐,让太子娱乐。

【古文】

太子渐大。聪辩殊异。学诸世典。十八部经。诵持通利。并善其义。后辞出游。王即听之。敕治道陌。除去不净。乘大白象。金银校饰。千乘万骑。导从前后。

【白话】

善事太子慢慢长大了,极具聪明辩才,学习世间的十八部论典,读诵受持通达无碍,又善解其义。后来向父亲请求出游,国王答应了,下令整治道路,除去污秽之物。太子骑着大白象,金银庄饰,有千乘万骑前呼后拥。

【古文】

街道陌中。一切人民。夹道两边。诸楼阁上。观者无数。皆言太子。孰似梵天。威相姿貌。人中希有。尔时太子。见诸乞儿。身体羸瘦。衣被弊坏。左捉破器。右持折杖。卑言求哀。从人乞丐。太子问曰。何以乃尔。群臣答言。如此人辈。或无父母。孤穷单独。无所依仰。癃[癃:lónɡ 指衰老病弱。]疾狂病。不能作役。无一钱储。身口所切。是使尔耳。太子慈愍。心深增悼。

【白话】

沿途之上,一切人民挟道两边,楼阁上围观的人不可计数,他们都说:‘太子极像梵天,他的容貌姿态、威严的气度人中少有。’太子在这时见到许多乞丐,身体瘦弱,衣服铺盖破烂,左手拿着破烂的器皿,右手拄着拐杖,低声下气地向人哀求乞讨。太子就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群臣回答说:‘这些人中有的无父无母,孤独贫穷,没有人可以依靠,又患上了恶疾,不能劳作,更没有一点积蓄,为了身口的需要,只能作乞丐了。’太子仁慈悲悯,心中深感痛苦。

【古文】

转复前行。见诸屠儿。杀害畜生。稍割称卖。太子问言。何以作此。寻各答言。我不必乐。祖父已来。以此为业。若舍此事。无以自济。太子闻此。长叹而去。

【白话】

继续往前走,又看到屠夫们杀害牲畜,切下肉来论斤出卖。太子又问:‘为什么做这些呢?’屠夫们马上纷纷说道:‘我们自己也不喜欢。但从祖辈以来就以此为业,如果舍弃这个职业,没有办法养活自己。’太子听了这番话,长叹着离开了。

【古文】

转前到田。见诸耕者。垦地虫出。虾蟆拾吞。复见有蛇。吞食虾蟆。孔雀飞来。啄食其蛇。太子问人。此作何等。耕者答言。此是我业。于中下种。后当得谷。以自供食。并输王家。太子叹曰。人由饮食。杀害众生。役身役力。辛苦乃尔。

【白话】

太子又往前走,来到农田旁,看到耕种的人犁地时翻出许多虫子,被蛤蟆吞吃,又看到蛇在吞食蛤蟆。一只孔雀飞来把蛇啄着吃了。太子问耕地的人:‘这是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这是我们的职业,在土地中播种,以后收获谷物,养活自己,还要供应王家。’太子感叹道:‘人类为了饮食,杀害众生,又劳役自己,竟如此辛苦!’

【古文】

转复前行。见诸猎师。趣向群鸟。挽弓欲射。复见安网。张施在地。见诸禽兽。堕在其中。惊张鸣吼。不能得脱。太子问言。皆作何等。咸皆答言。捕诸禽兽。以自供济。太子闻此。深叹舍去。

【白话】

太子再往前走,看到猎人们追逐群鸟,拉弓想射杀它们;又看到地上设置的网罟,许多飞禽走兽陷在里面,惊恐得张着嘴鸣叫嘶吼,不能够挣脱。太子问:‘你们都在做什么?’猎人回答:‘捕捉禽兽,养活自己。’太子听了,发出长长的叹息而离去。

【古文】

到河池边。见捕鱼师。张网捕鱼。狼藉在地。跳踉申缩。死者无数。太子复问。皆各答言。我仰此鱼。用供衣食。太子长叹。愍哀群生。为衣食故。乃当如是。杀害众生。供俟身口。殃罪日资。后报如何。便回还宫。忧念不乐。

【白话】

他又来到河塘边上,看到渔夫正撒网捕鱼,鱼儿狼藉满地,跳跃着、伸缩着,死去的也不知有多少。太子又询问,渔夫们回答说:‘就靠着这些鱼,来供给衣食。’太子长长地叹息,心中悲悯苍生为了衣食的缘故竟至于这样的杀害众生。供给身口犯下的罪愆日日增长,将来会得到怎样的报应?回到王宫,忧思不乐。

【古文】

往白父王。愿赐一愿。王答之曰。恣汝所欲。不相违逆。太子白王。出行游观。睹彼群品。为衣食故。欺诳杀害。积罪日增。意甚悼愍。欲得供济。愿王听我。用于王藏。自恣布施。充民所乏。王于太子。倍加爱念。闻其所语。不能违意。即便可之。

【白话】

前去对父王说:‘希望父王满足我一个心愿。’国王说:‘随便你有什么要求,我都不会拒绝。’太子告诉国王:‘我外出巡游,看到群生因为衣食的缘故,造下欺诳,杀害的恶业,积累的罪行日日增加。心里很可怜他们,想要加以救济。希望大王能允许我动用国库,随意布施,以满足人民所乏资财。’国王倍加疼爱这个太子,听了他的话,不便反对,就答应下来。

【古文】

于是太子。即时宣下。告诸人民。迦良那伽梨太子。布施穷困乏短之者。一切施给。皆悉来取。若有欲须金银宝物衣服饮食。及余所须。当施与之。即开王藏。出诸宝物。著诸城门。及置市中。随人所须。一切悉给。

【白话】

于是太子即时发出通告,通告人民:‘善事太子要布施穷困贫乏的人们,一切都布施,都可以来取。如果有需要金银财宝、衣服饮食和其他一切,都会施予。’他打开国库,拿出宝物放在城门口和集市中,不管众人需要什么,全部都给予。

【古文】

尔时诸国。沙门婆罗门。贫穷孤老。癃残疾病。强弱相扶。次第而至。须衣与衣。须食与食。金银宝物。恣意而与。尔时人民。展转相语。遍阎浮提。皆悉来集。用王宝藏。三分向二。

【白话】

一时间各国的沙门、婆罗门、贫穷者、孤儿、老人、残疾生病的人都扶老携幼地接连到来,需要衣服的就给衣服,需要食物的就给食物,金银宝物随意施予。人们争相转告,整个阎浮提的众生都来聚集,把国库的储备用掉了将近三分之二。

【古文】

时典藏臣。入白王言。大王典领五百小国。诸国使命。当有往反。事须宝物。还相报遗。太子布施。用王内藏。三分之物。向用其二。王可思之。勿令后悔。王闻是语。而告臣言。我此太子。意好布施。其心猛盛。不可回转。若当禁遮傥违其意。令其忧恼。当云何耶。分恣其意。莫得违失。如是数时。太子布施。所残藏物。三分用二。

【白话】

典藏大臣进宫来启奏国王:‘大王您统领着五百属国,各国来朝的使节须要来往,这些都需要宝物礼尚往来。太子现在布施,已经用掉了国库储备的三分之二。大王您可要三思,不要后悔。’国王听后就对这位官员说:‘我这个太子,喜好布施,心意猛烈,不能回转。如果禁止他这样作,违背了他的心意,让他忧愁苦恼,那该怎么办呢?理应随顺他的心意,不要违背他。’这样没过多久,太子布施掉了所剩财物的三分之二。

【古文】

臣复白王。前所残物。日日布施。三分之中。已更用二。余残少许。当俟信遗。不可尽用。愿王熟思。后莫见咎。王便思惟。而告臣曰。吾爱此子。特复倍余。不忍显露违逆其意。若来索宝。小避行来。若其急索。且复与之。乍得乍否。可延日月。尔时藏臣。得王教已。太子后日。来索宝时。其臣讬缘。余处行来。

【白话】

典藏又来上奏:‘上回剩下的那些财物,天天布施,又用掉了三分之二,剩下的少许要留作信使之用,不能用完了。希望国王深思,以后不要怪罪我。’国王想了一会儿,告诉这官员说:‘我喜爱这个太子甚于其他一切,不忍心显出拒绝他的心愿。他如果来取财宝时,你就暂时外出回避;如果他催得急了,还是给他,这样他有时要到有时要不到,可以延缓时日。’官员得到国王的指示后,太子后来索要宝物时,就借故到别处回避。

【古文】

或时索得。或时不得。不能一一称其所须。太子觉之。而自念言。今此藏臣。有何力能。敢违失我。不相承用。将是王意。故使尔耳。又人子礼。不应竭用父母库藏。令其尽也。今此藏中。所残无几。我当云何。得于财宝。给施一切令无有尽。

【白话】

太子有时能拿到财物,有时不能,不能一一满足他的需要。太子察觉到这事,自己想道:‘这个守库的官员有什么能力敢违背我,不听我吩咐?这肯定是父王的授意,才出现这种情形。再者为人之子,理应不该用光父母的储蓄,令仓库变空。现在仓库里所剩无几,我应怎样才能得到足够的财宝,施舍一切人令他们无有匮乏呢?’

【古文】

作是念已。即问诸人。今此世间。作何事业。可得多财。称意足用。有一人言。不避剧难。远出贩卖。可得多财。有一人言。垦治田亩。不避寒暑。广种五谷。可得多财。有一人言。多养六畜。随时将护。时节蕃息。可得多财。有一人言。唯不顾命。能入大海。至龙王宫。求如意珠。斯事成办。最得多财。

【白话】

这样想了,他就问很多人:‘在现今的世界上作什么事业可以得到很多财物,随意使用?’一个人说:‘不怕艰险到远方贩卖货物可以得到很多钱财。’一个人说:‘耕种田地,不管冷热,多种五谷,可以得到很多财物。’一个人说:‘多养家畜,随时看护,按时节让它们繁衍可以得到很多财物。’一个人说:‘只有不顾惜性命,入大海到龙宫求取如意宝珠,这事如果成功了,能得到最多的财物。’

【古文】

于时太子闻众人语。而自念言。行贾种田。畜养六畜。且非我宜。得利无几。唯入大海。诣龙王宫。此入我意。当勤求是事。作是念已。往白父王。我欲入海。求索珍宝。给施众生。用之无尽。唯愿父母。当见听许。

【白话】

太子听了人们的种种说法后想道:‘从商、种田、饲养家畜,都不适合我,得到的利润也很少,只有入海到龙宫才最合我的心意,应当努力去做这事。’他打定了主意去对国王说:‘我打算入大海去寻求珍宝,布施众生,可以永不竭尽。希望父母能答应我。’

【古文】

王及夫人。闻太子言。甚怀忧灼。问太子曰。汝有何意。而欲入海。苟欲布施。成汝本志。我家所有藏内余残。尽当与汝。以用布施。何为自弃。云欲入海。又闻海中。多诸剧难。黑风罗刹。水浪回波。摩竭大鱼。水色之山。如斯众难。安全者少。百伴共往。时有一还。汝今何急。没身危险。我及汝母。无不极忧。诸王臣民。皆怀灼惕[灼惕:zhuó tì]之惧。念舍此意。勿更纷纭。

【白话】

国王和夫人听了太子的话心急如焚,他们问太子:‘你为什么想要去大海呢?如果你要布施,成就你的本愿,我们家仓库里所有剩下的储蓄都给你,用来布施,为什么不顾性命,说要入海呢?何况听说大海中有很多大灾难,黑风、罗刹、水浪回波、摩竭大鱼、暗礁。面对这样众多的灾难,能安全回来的人很少。一百个人结伴出海,有时只有一个生还,你今天有什么急事让自己身陷危险之中呢?我和你母亲都为你极度担心,众小国王和大臣、百姓们都如火烧一般为你担心。快快打消这个念头吧,不要再说来说去。’

【古文】

于是太子。闻王此语。心存大计。志期拔济。王虽留遮。意不倾动。规尽身命。成办其事。布身于地。腹拍王前。因白王言。唯愿垂哀。遂子本心。若必拒逆。不见听许。伏身此地。终不起也。

【白话】

虽然听到国王这样说,但太子心系大事,立志要拔济天下苍生。国王虽然万般挽留,但他心不动摇,准备以牺牲性命来成办这件事。他五体投地匍匐在国王面前,对国王说:‘恳请你们哀悯我,实现儿子的本愿,如果你们一定要拒绝不答应的话,我就伏身在这里始终不起来。’

【古文】

王及夫人。内外一切。见太子意。不可回转。自誓毕死。伏身于地。皆共解喻。晓谢令起。其言如初。执志不变。从一日至二日。乃至六日。王及夫人。自共议言。太子不食。已经六日。到明七日。命必不全。此儿前后。意所欲作。要必成办。不可回转。若令入海。犹有还理。今违其意。反断人望。就当听之。故忧在后。

【白话】

国王和夫人以及宫内外的所有人看到太子的心意不可回转,他还发誓要至死伏身在地,于是一齐用种种说辞开导解劝,让他起身。但太子回答还是最初那样,守志不可改变。从第一天到第二天,乃至到第六天,国王和夫人商量道:‘太子已经绝食六天了,到明天就是第七天,性命肯定难保。这孩子想干的事从来就必定要办成,不可能改变。如果让他入海,还有生还的可能;如果违背他的心意,定然会断了我们的希望。姑且答应了他,把担忧留在后面吧!’

【古文】

王与夫人。相可已讫。俱共来前。各捉一手。涕泪交流。因语之言。听汝入海。可起还食。于时太子。闻王语已。欢喜而起。晓喻父母。我虽入海。不久当还。唯愿莫大忧念于我。为办种种肴膳。饮食已讫。出外广行宣令。迦良那伽梨。今欲入海。谁欲往者。当共俱进。

【白话】

国王和夫人达成共识后,一齐来到太子面前,各自握住他的一只手,涕泪交流,因此对他说道:‘我们答应你入海,你快起来吃些东西吧。’太子听了国王的承诺后,高兴地站起身开解父母说:‘我虽然是到大海里去,不久就会回来。只希望不要对我太过牵挂。’为太子置办了盛宴,太子用完餐后,就到王宫外广泛宣布告令:迦良那伽梨太子现在准备入海,有想去的,可以同往。

【古文】

尔时国中。有五百贾客。咸皆来集。悉言欲去。是时国中。有盲导师。自前已曾数反入海。太子闻之。即往到边。向其殷勤嘉言求晓。汝当与我共入大海。示我行来利害去就。导师答言。我既年老。又盲无见。虽欲自去。私情甚难。王爱太子。隆倍异常。须臾离目。有怀悒迟。今闻与我共入大海。傥复见拒。咎我不少。

【白话】

国中有五百位商贾前来会集,都说愿意入海。当时国中有一位盲人导师,先前曾几次入海,太子听到他的事迹后,就到他那里殷勤致意,好言祈求开导:‘请您和我一齐出海,给我指示方向、利害、趋避。’导师回答:‘我已年纪老迈,又眼盲无所见,自己虽然想入海,但自己的状态不允许。国王异常疼爱太子,太子一刻不在眼前就会忧心牵挂,现在听说您想和我一齐入海,如果您又被拒绝入海,我的过失也不少。’

【古文】

于时太子。闻是语已。即便还宫。自白父王。今此国中。有盲导师。前已数反。曾到大海。愿王敕晓。令共我去。王闻是语。自往其所。语导师言。我此太子。志存入海。种种谏语。意志不回。事不得已。今就听去。念其年少。未厌辛苦。闻汝曾行。知海去就。望汝回意。忍劳共往。

【白话】

太子听了这话,就回到王宫中对父王说:‘现在我国有一位盲人导师以前曾经几次入海,希望您能劝导他,让他和我同行。’国王听了太子的话,就亲自去导师那里对他说:‘我这位太子已打定主意要入海,我们作了种种劝告,但他意志坚决,不可回转,事不得已,我答应他前去。考虑到他年纪尚小,没有经历过辛苦。听说你以前去过,知道在大海中如何趋吉避凶,希望你能回心转意,不辞辛苦和他同行。’

【古文】

尔时导师。闻王是语。即白王言。恨我年老。盲无所见。大王所敕。岂敢有违。王得是语。即自还宫。于时太子。即共导师。论定发日。还到王所。王问左右。谁敬爱我。可与太子共往采宝。

【白话】

导师听了国王的话就回禀道:‘只恨我年纪老迈,眼睛看不见东西。既然大王您发下旨意,我又怎敢违背。’国王得到这个答复后就返回王宫。太子就和这位导师商定好出发的日期。回到王宫,国王对身边的人说:‘谁如果敬爱我,就应与迦良那伽梨太子一齐前往取宝。’

【古文】

波婆伽梨。即白王言。愿与兄俱。共涉大海。王闻此语。而自念言。令弟共往险厄之中。傥能济要。胜于他人。作是念已。即可听去。尔时太子。出三千两金。以千两办粮。千两办船。复以千两。供诸所须。严办已讫。于是欲发。王及夫人。诸王臣民。啼哭送之。别于路次。于是太子。与诸同伴。进道而去。

【白话】

恶事就启奏国王说:‘我愿意和兄长善事一块儿入海。’国王听了,想道:‘让弟弟陪他共往险恶之地,如果能够救助,总会胜过他人。’想罢国王就答应了恶事前去。太子拿出三千两黄金,用一千两置办粮食,一千两置办航船,又用一千两置办其他所需。一切准备就绪,准备出发。国王、夫人和众小国王、大臣、百姓们都啼哭着来送行,在路边道别,太子和同伴们上路离去。

【古文】

到于海边。牢治其船。令有七重。候风时节。推著水中。以七大索。系于海边。摇铃唱令。语众人言。汝等皆听海中众难。水浪回波。恶龙罗刹。黑风回复。海色之山。摩竭大鱼。如是余难。其数犹多。前后入海。吉还者少。若狐疑者。于此可还。谁能坚意。分舍身命。不顾父母。不恋妻子。当共入海。至于宝所。若得珍宝。安隐还归。子孙七世。用不可尽。作是令已。便断一索。

【白话】

来到海边,加固航船。令有七层,等到季风起时把船推下水,用七条大绳把它系在岸边。太子命人摇着铃对大家高声宣布道:‘你们都听说过大海中有种种灾难:大浪漩涡、凶残的毒龙和罗刹、黑风回覆、暗礁、摩竭大鱼,其他种种灾难还有许多。历来入海而平安生还的人很少。你们如果犹豫胆怯的话,现在可以回去。谁能意志坚定,舍得下性命,不顾父母、不留恋妻儿,可以一同入海。如果能到珍宝所在,得到珍宝,安稳归来,那么子孙七世也享用不完。’说完告令,就砍断一条绳索。

【古文】

日日如是。至于七日。唱令已讫。断第七索。望风举帆。船疾如箭。径与诸人。到彼宝渚[渚:zhǔ 指岛。]。太子聪明。通达世典。识宝色相。悉知其价。示语众人诸宝好丑。敕语众贾。令随意取。重告众贾。令多少得中。多取船重。有沉没之忧。少取行劳。不补其苦。敕诫已讫。独与导师。别乘小船。与众人别。转复前进。

【白话】

每天都这样,一直到第七天,宣读了告令后就把最后一条绳索砍断。按着风向升起船帆,航船如同离弦之箭般径直把大家带到了珍宝之洲。太子很聪明,通达世间经典,懂得鉴别各种宝物,都知道它们的价值,告诉大家这些珍宝优劣。他告诉众商人:‘随意拿取。’后来又告诉众商人:‘要多少适中,如果拿太多航船就沉重,有沉没的危险;拿少了又不能弥补行程的劳苦。’他告诫完了大家,独自和导师乘小船辞别了众商贾,又向前行驶而去。

【古文】

导师问言。此前应有白色之山。汝为见不。太子言见。导师语言。此是银山。转复前行。导师复问。当有绀色之山。汝见未耶。太子答言。我已见之。导师语言。是绀琉璃(山)。转更前进。复问太子。此中应有黄色之山。汝为见未。太子言见。导师语之。此是金山。到金山下。坐金沙上。

【白话】

导师问:‘这前方应当有一座白色的山,你看见没有?’太子说:‘看见了。’向导告诉他:‘这是一座银山。’又向前行驶,导师又问:‘这前边有一座蓝色的山,你看见了吗?’太子回答:‘我已经看见了。’导师告诉他:‘这是一座绀琉璃山。’再往前行驶,又问太子:‘这里应有一座黄色的山,你看见了吗?’太子回答说:‘看见了。’导师告诉他:‘这是座金山。’船到了金山脚下,他们就坐在金沙上。

【古文】

导师言曰。我今羸劣。命必不济。即示方面。进止道路。汝从是去。前当有城极妙。七宝杂厕。汝到城门。城门若闭。其城门边。有金刚杵[金刚杵: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所以称为金刚杵。]。汝便取杵。以撞其门。城中当有五百天女。各赍宝珠。来用奉汝。更有一女。最特尊胜。所持宝珠。而有绀色。名旃陀摩尼。此如意珠。得便坚持。勿令失脱。其余与者。亦得取之。摄录诸根。勿复与语。我今转极。余命少少。若命终后。念识我恩。对我发哀。埋此沙中。

【白话】

导师说道:‘我现在身体虚弱,肯定活不成了,只能为你指示方向,行进的道路。你从此出发,前方会有一座城池,极其美妙,七宝间杂。你到城门前时,城门如果是关闭的,城门边上有一个金刚杵,你就拿起这杵撞击城门。城中有五百天女,各个拿着宝珠来献给你。另外还有一位天女最为尊胜,她拿的宝珠泛着蓝色,名叫‘旃陀摩尼’。这颗如意珠,拿到后就牢牢抓住,切勿让它遗失,其他天女给你的,也可以拿。然后你要收摄诸根,不要再和她们搭话。我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弥留之际,剩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死去以后,看在我恩德的份上,请你哀怜我,把我埋在这片沙中。’

【古文】

导师语竟。气绝命终。对之悲恸[恸:tònɡ 指极其悲痛。]。为之葬埋。随其所教。进前而去。到七宝城。城门坚闭。见金刚杵在其门边。如语取杵。以撞其门城门便开。五百天女。各持宝珠。来奉太子。最前一女。手所持珠。如语绀色。

【白话】

导师说完后就气绝命终。太子对着尸体悲痛不已,把他埋葬了。按着他的教导向前行去。到了七宝城,城门紧闭,看到在城门边有金刚杵,就按照向导的吩咐拿了杵撞击城门。城门打开,五百天女各自拿着宝珠前来呈献给太子。最前边的一位天女所拿的宝珠,正像向导说的那样是天蓝色。

【古文】

随次第摄取。裹在衣角。便旋还来。前太子别后。波婆伽梨复语众人。行来不易。但当多取。众人贪宝。取之过度。太子还到。其船已满。放船还来。船便沉没。诸贾人辈。乍沈乍浮。太子已有如意珠。故身不没溺。

【白话】

太子按次第收下宝珠,裹在衣角里,然后迅速返回了。先前太子辞别以后,恶事对大家说:‘来这里不容易,应该多拿些!’大家贪执宝物,拿得过多,等太子回来时,航船已经装满。启程回国,船就沉没了。商贾们时沉时浮,太子因为已有如意珠,所以身体不会沉没。

【古文】

波婆伽梨。遥唤太子。当见救济。勿便捐弃。太子闻语。即牵共浮。力励相挽。便得出海。出海之后。弟语兄言。我曹兄弟。辞父母来。入于大海。望不空归。际遇不谐。丧失财宝。单身空到。甚可耻也。

【白话】

恶事远远地招呼太子说:‘赶快救救我,不要舍弃我。’太子听到呼喊,就拉着恶事一起漂浮,两人努力相牵,出离了大海。上岸后恶事对哥哥说:‘我们兄弟俩辞别了父母入海,本希望不空手回去。谁知运气不好,丧失了财宝,只身空手回去,太可耻了!’

【古文】

迦良那伽梨。天性忠直。即语弟言。我故得宝。弟语兄言。当用见示。即解衣里以珠示之。弟得见珠。因而怀情。念我父王。恩慈不普。偏爱我兄。我不在意。今我二人。俱来入海。兄得异宝。我独空归。从是已后。当遂贱遇我。我当云何。因其卧寐。徐杀其兄。取其珠宝。归语父王言。其兄没海。于是乃当。异爱念我。

【白话】

善事生性忠厚正直,就对弟弟说:‘我已经取到宝物了。’弟弟说:‘拿出来让我看看。’太子解开衣服把如意珠拿给恶事观看。弟弟看到宝珠后心中就想:‘我父王的慈爱不平等,偏爱哥哥,不在意我。如今我们兄弟俩一齐入海,他取到了奇异珍宝,我却空手而归。从此以后,父亲更会轻视我。我该怎么办呢?趁着哥哥睡觉的时候,偷偷将哥哥杀了,拿他的宝珠回去对父王说,哥哥已淹死在海里。他从此就会疼爱我,不会再像往常那样了。’

【古文】

作是念已。密自怀计。语其兄言。人村渐近。我曹兄弟。不应俱眠。宜更坐守护持宝珠。兄即然之。常共更守。波婆伽梨。次应休息。卧地经时。极过常度。然后乃起。兄复次卧。由坐久故。睡寐极著。

【白话】

打定主意,他暗怀着阴谋,对哥哥说:‘村落渐渐近了,我们兄弟不应该都睡觉,最好轮流守护,护持宝珠。’哥哥同意,就和恶事轮流守护。轮到恶事睡时,他在地上睡了很久,大大超过平时,善事睡时,因为坐了很久的缘故,以致睡得很沉。

【古文】

波婆伽梨。起入林中。林中有树。其刺极利。即取两枚。各长尺五。持来兄边。兄眠甚重。一手捉一。当其眼宕[宕:dànɡ,洞穴;洞屋;引申为空旷之地。]。刺令没刺。收宝而去。太子苦痛。高声急唤。波婆伽梨、波婆伽梨。此中有贼。唤经数反无有应者。尔时树神语太子。波婆伽梨。是汝之贼。刺汝眼竟。持汝珠去。

【白话】

恶事就来到树林里,那树林里有一种树长着非常尖利的刺,他就拿了两根刺,每根有一尺半长,拿着来到哥哥身边。善事还在酣睡。恶事就一手拿着树刺,对准眼窝,将刺全部刺入,然后掏出宝珠就离开了。太子痛苦万分,急忙高声呼唤:‘恶事!恶事!这里有盗贼!’喊了好几遍都没人答应。当时树神对太子说:‘恶事就是害你的贼人,刺伤你眼睛后,拿了你的宝珠走了。’

【古文】

于时太子宛转辛苦。匍匐而行。渐小前进。到梨师跋陀国。至于泽宕。值五百牛来到其边。有一牛王。见于太子。怜敬慊怀。出舌舐之。余牛悉集。愕住共视。

【白话】

善事太子一路上备受折磨,匍匐着前行,慢慢一点一点地前进,到达梨师跋陀国。他来到一个水塘,赶上有五百头牛也来到池边。牛王看到太子,又怜惜又敬爱,便伸出舌头来舔舐着他,其他牛也都围拢来,惊愕地看着太子。

【古文】

时牧牛人。来前试看。乃睹太子卧在于地。见其眼中。有是长刺。观其形相。又知非凡。即为拔刺。将至住处。常以酥乳。著其疮中。饮食供给。随时瞻养。复经数时。眼疮渐瘥。主人承事。未曾懈废。

【白话】

牧牛人到前边一看,才看到太子倒在地上,眼窝里有根长刺。看他的形相,知道他不是普通人。马上为他拔出了树刺,带到自己的住处,时常用酥乳敷在他的疮口上,供养饮食,随时照料。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眼伤渐渐平复。主人侍奉他未曾懈怠耽搁。

【古文】

尔时太子。问牧牛人。汝居此中。有何基业。牧牛人答。我在此中。无有基业。唯仰乳酪。卖用自济。太子自念。我遭困厄。劳烦主人。恒供养我。今者疮瘥。小能行来。当更方宜求易处所。

【白话】

太子问这位牧牛人:‘你住在这里,有什么基业呢?’牧牛人回答说:‘我在这里没有基业,只能靠卖乳酪养活自己。’太子想道:‘我遭遇困厄,有劳主人长期供养我,现在我的伤好了,稍稍可以行动,我应该去找另外的地方。’

【古文】

念是事已。因语主人。尔所时节。共相劳烦。感念主人。恩难酬报。我欲前行。到于城中。展转行乞。以自供活。时牧牛舍主。闻太子言。惧其舍内妻子奴婢有余厌辞。闻太子耳。若其不尔。何缘乃辞。

【白话】

想到这事,他就对主人说:‘这些时日来一直麻烦你,我感念主人你的大恩大德,难以酬谢报答。我打算前往城里去,到处乞讨养活自己。’牧牛人听了太子的话,疑心是自己家里的妻子孩子奴婢有嫌弃的闲言碎语被太子听到,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竟然要告辞呢。

【古文】

作是念已。先问舍内。汝曹有何不称之事。而令贵客辞欲索去。舍内皆言。我曹于此如兄如弟。不知何缘欲相舍去。于时舍主。语太子言。我相承侍。未有不称。不可舍我转行余乞。于时太子。闻舍主语。见其殷勤。恒护其意。且小停住。

【白话】

想罢他先问了家里人:‘你们干了什么不得体的事,而让贵客想要离去?’家里人都说:‘我们像对待亲兄弟一样对待他,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要离去。’牧牛人就对太子说:‘我侍奉你,没有不得体的事,你不要离开我家去乞讨。’太子听了,见他情深义重,恒常护持其心,就暂且留了下来小住。

【古文】

复经数时。便语主人。汝供待我。随时无乏。家内一切。接我隆厚。但我意中。自欲转行到前城中。望遣一人。将我共往。时牧牛人。见其殷勤。恐违其意。令其心愁。躬自将护。共至城中。

【白话】

又过了些时日,他对牧牛人说:‘你招待我,随时没有缺乏,家里的所有人也都盛情待我。但我心里想要进城去,希请你能差遣一个人,带着我一块去。’牧牛人看他心意坚决,担心违背了他的意愿,让他不高兴,就亲自护送他一起进城。

【古文】

已到彼城。共别当还。太子语言。汝哀我者。买索一琴。与我自娱。时牧牛人。寻买琴与。共相辞谢。于是别去。尔时太子。素多技能。歌颂文辞。极善巧妙。即于陌宕。激声歌颂。弹琴以和。音甚清雅。城中人民。闻其音者皆乐听观。无有厌足。

【白话】

到了城里,两人分手、牧牛人要回去时,太子说:‘如果你哀怜我,就请买一把琴让我消遣吧。’牧牛人就买来了琴给他,两人道别后,牧人回去了。太子一向多才多艺,诗词歌赋都极其精通。他就在道旁放声歌唱,弹琴伴奏,声音清朗优美。城里的人听到他的歌声和琴声,都喜欢欣赏,没有满足。

【古文】

各持饮食。竞来与之。时城中有五百乞儿。皆来依附。赖其饱食。梨师跋王。有一园监。为王监守果柰之园。奈有熟者。鹦鹉来食。手力不周。不能惊遮。于时园监。担柰与王。其中好柰。鹦鹉啄坏。王见嗔恚。欲加刑罚。

【白话】

他们纷纷拿了饮食争相送给太子。城里有五百个乞丐,都来投靠他,靠他吃饱饭。梨师跋国王有一名园监,为国王看守果柰园。果柰熟了,有鹦鹉飞来啄食,守园人手力忙不过来,不能加以惊吓、遮拦。后来他将果子进献给国王,其中的好柰被鹦鹉啄坏了。国王见了十分生气,准备对他施加刑罚。

【古文】

园监惶怖。白王自陈。家乏人力故使尔耳。唯见宽恕。原恕刑罚。当索守人。更不令尔。王便恕置。不问其罪。园监得脱。行求索人。见迦良那伽梨。丐于道边。观其形相。似是忠人。即语之曰。汝能为我看守园不。汝若能者。当供所乏。太子答言。我眼无见。云何看守。

【白话】

园监恐惧万分地向国王陈述道:‘因为果园缺少人力才会这样,希望大王宽恕,免除对我的刑罚。我会再找人看守,不让这事再次发生。’于是国王饶恕了他,没有对他治罚。园监得以脱罪,出来找人手,看到善事在路边乞讨,看他的样子似乎是忠厚的人,就对他说:‘你肯为我看守果园吗?如果能做到,可以供给你所乏的财物’太子答道:‘我眼睛看不到东西,怎么看守呢?’

【古文】

园监语言。汝苟欲看。虽复无眼。当作方便。多作细绳。系诸树端。以诸铃物。连系相著。展转相牵汝捉一头。若闻有声。汝便顿绳。鹦鹉惊怖无缘得住。太子闻语。而答之言。若有此事。我能为之。共相可竟。即往为守。

【白话】

园监对他说:‘如果你愿意看守,虽然看不见东西,但可以想些办法:做很多细绳子,系在树梢上,再悬挂铃铛,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互相牵动。你拉着绳子的一头,倘若一听到鸟声,你就立即拉动绳子,鹦鹉害怕就没办法停留。’太子听他这样讲就回答说:‘如果有这种事,我可以做。’两人谈妥了,太子就去为他看守果园。

【古文】

时波婆迦梨。到父王国。王怪独来。即问消息。波婆迦梨。而语王言。我曹不偶。船重沉没。迦良那伽梨。并诸贾人。合诸珍宝。尽没大海。我力励浮。趣得全济。王及夫人。闻是语已。绝闷良久。无所觉识。

【白话】

后来恶事回到国内,国王觉得奇怪:怎么只有他一个人回来?就向他询问情况。恶事说:‘我们不走运,由于船只太重沉没了,善事和所有商人,以及珍宝全都沉入大海。只有我尽力游泳,幸而保住了性命。’国王和夫人听到这消息,迷闷昏绝,很长时间都没有知觉。

【古文】

以水洒面。困乃还稣。宫閤[閤 ɡé,通阁。]内外诸王臣民。闻此事者。莫不悲悼。王及夫人。语波婆迦梨。太子没海。汝何以来。何不并就死大海中。合土臣民。无不痛惜。朝夕哭恋。如丧父母。

【白话】

用冷水洒在他们脸上,才摆脱危险苏醒过来。宫廷内外众小王臣民听到这个消息,无不哀伤追念。国王和夫人对恶事说:‘善事太子沉入大海,你为什么回来?为什么不一道淹死在海里呢?’全国人民无不痛惜,朝夕哭泣哀恋,如同死去父母一样。

【古文】

太子在宫。常爱一雁。王告其雁。太子养汝。今没大海。淹没不还。何不往看。知其所在。因作书音。以系雁颈。雁即高翔。广行求觅。

【白话】

以前太子在宫里时,一直喜爱一只大雁,国王便对这只大雁说:‘太子饲养了你,如今他入海被淹没,再也不能回来,你为什么不去看看呢?知道他的所在!’于是写了一封信,系在雁颈上。大雁立即向高空飞去,到处寻觅。

【古文】

游彼园上。识其歌声。即下试看。得见太子。鸣声悲喜。不能自胜。太子闻识。即解取书。眼无所见不能看读。因求笔纸作书与王。说波婆伽梨刺眼委曲。所更历处。辛酸诸事。

【白话】

飞到柰果园上空,大雁听出了善事的歌声,就飞下来察看。大雁看到太子,不断鸣叫,悲喜交集不能自制;太子听到声音认出了大雁,解下书信,因为眼睛看不见,不能阅读,于是他找来纸和笔,写了一封信给国王,说明恶事刺瞎自己眼睛的经过,以及一路上所遭受的种种曲折、辛酸等事。

【古文】

系于雁颈。雁便飞去。梨师跋王。时有一女。端正殊妙。世间希有。王甚爱重。不违其意。时女辞王。出游园观。王便听去。女至园中。见于太子迦良那伽梨。头乱面垢。目无所见。著弊坏衣。坐林树间。

【白话】

他把书信系在大雁颈上,大雁便飞走了。梨师跋国王有一个女儿,端正绝妙,世上少有。国王非常喜爱,从不违逆她的心意。一次公主请求国王要到柰果园游玩,国王就让她去了。公主到了柰果园,见到善事太子蓬头垢面,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穿着破烂衣裳,坐在树林中。

【古文】

其女观察。睹其色状。心情属向。不离其侧。便坐其边。与共谈语。食时已到。王遣人唤。女还遣人白于王曰。愿送食来。欲就此食。即送食来。女语太子。我欲共汝一处坐食。

【白话】

公主观察、打量他的形象,心里便喜欢上他,不离太子左右。于是坐在他身边和他交谈。吃饭的时候到了,国王派人来叫公主,公主让来人回去对国王说:‘希望把饭送过来,想在这里进餐。’把食物送来后,公主对善事太子说:‘我想和你一块进餐。’

【古文】

太子答言。我是乞丐之人。汝是王女。云何共食。若王闻者。罪我不少。其女殷勤。语太子言。若汝不肯。我便不食。如是数反。逼迫不已。而便共食。言遂欵笃[笃:dǔ 指深厚。]。意渐附近。目无去离。

【白话】

太子说:‘我是个乞丐,你是国王的女儿,怎么能一起用餐呢?国王如果知道了,定会治罪于我。’公主诚恳地对太子说:‘如果你不答应,我就不吃饭。’这样推让了几回,善事太子迫于无奈,就跟公主一起吃饭。两人言语越来越投机,感情也渐渐靠近、深厚,以至目不暂舍。

【古文】

日转欲暮。王遣人唤女。女还遣人。往白王曰。我愿为此守园人妇。不用其余国王太子。今我专心。殷勤如是。唯愿父王。勿违我意。使到王所。具道其事。

【白话】

太阳快要落山了,国王派人来召唤公主。公主让来人回去转告国王:‘我愿意做这个守园人的妻子,决不嫁给其他的国王太子。我现在决心已定,如此情意深厚,希望父王您不要违背我的心意。’使者回到国王那里,详细禀白了这件事情。

【古文】

王闻是已。不能违情。因自言曰。此事灾异。是女不肖。乃至若是。宝铠大王。为第一太子迦良那伽梨。来求索之。今此太子。入海未还。乃欲为是乞儿作妇。辱人名字。甚为不少。我当覆头藏著何处。作是语已。复遣人唤。

【白话】

国王听后不能违背女儿之意,自言自语道:‘这真是灾祸啊!这女儿如此不肖,竟然做出这样的事。宝铠大王曾为他的大太子善事求婚,如今太子入海还没有回来,她居然想做这个乞丐的妻子。这真是对人名声的莫大侮辱!我脸面该往哪儿藏呢?’说完这些话,他又派人去叫公主。

【古文】

女言如初。执志不移。时王爱念。不能违意。就并将来。著于宫中。便令交会成为夫妇。复经数日。妇恒昼去。冥乃来还。夫怪问之。汝言与我共为夫妇。晨去暮还。心不在此。将为他志故使尔耶。

【白话】

公主所说如初,执意不改。国王心疼女儿,不能违背她的意愿,就把公主和善事太子一并带回,藏在宫中,让他们结合成了夫妇。又经多日公主一直白天外出,傍晚才回来。善事太子觉得很奇怪,就问她:‘你与我结为夫妻,早上出去,傍晚才回来,心并不在我这里,你有异心才会这样吧?’

【古文】

妇因自誓。我今一心。共相尊奉。无有他意大如毛发。若当实尔。至诚不虚。令汝一目平完如故。言誓已讫。一目寻复。如是已后。复问太子。汝之父母。为在何国。

【白话】

公主因此发誓说:‘我今一心一意尊敬侍奉夫君,没有丝毫的异心,如果这话属实,至诚不虚,就让你的一只眼睛完好如初。’发完誓言,太子的一只眼睛立即恢复如初。公主又问他:‘您的父母在哪个国家?’

【古文】

太子语妇。汝闻大王勒那跋弥名字不耶。答言闻之。是我父也。彼王太子迦良那伽梨。汝复闻不。答言闻之。我身是也。妇即惊问。汝复何为辛苦如是。太子因为说其本末。妇闻是语。复怀叹息。语太子言。波婆伽梨。怀害于汝。自古至今。未有此处。汝若得彼。当云何治。

【白话】

太子告诉妻子道:‘你听说过勒那跋弥大王的名字吗?’回答说:‘听说过。’‘那是我父亲。大王的太子善事你听说过吗?’回答说:‘听说过。’‘善事太子就是我本人。’公主很吃惊地问:‘你为什么会这样辛苦呢?’太子于是给她说了事情的经过,公主听了深深叹息,对太子说:‘恶事谋害于你,从古到今,没有这样的道理。你如果捉住他,要怎么样惩治呢?’

【古文】

答言。波婆伽梨虽害于我。我于其边。永无嗔恨。妇复语言。此事难信。相困如是。奈何不嗔。迦良那伽梨因自誓言。若我于彼波婆伽梨。无有微恨大如毛发。我言至诚不虚欺者。当令一目复得平复。自誓已讫。眼悉明净。

【白话】

太子回答道:‘恶事虽然加害于我,但我对他永远没有嗔恨。’公主又说:‘这事难以相信,他对你如此歹毒,你怎么会对他没有嗔恨呢?’于是善事太子就发誓说:‘如果我对恶事没有如毛发般的一丝怨恨。此言至诚不虚的话,就让我另一只眼睛也还好如初。’他刚发完誓,两只眼睛都已明净如初。

【古文】

妇见其夫。两目完净。端正威相。未曾所睹。喜不自胜。往白其父。宝铠太子。迦良那伽梨。父王识不。王答言识。女即言曰。今欲见不。王言今在何处。女言我夫。则是其人。

【白话】

公主见到丈夫双眼都已完好、明净,相貌端庄威严,从来未曾看到过,喜不自胜,去对她的父亲说:‘宝铠国王的太子善事,父王您认得吗?’国王答道:‘认得。’公主立即说道:‘您现在想见他吗?’国王问:‘太子现在在哪里?’公主说:“我夫君就是善事太子!”

【古文】

王笑之曰。此女痴狂。志乱失性。迦良那伽梨。入海未还。见盲乞儿。名之为是。女复白言。愿王往看。王寻往视。审是太子。

【白话】

国王觉得可笑,对她说:‘你这孩子怎么变得痴狂,神经错乱,失去理智,善事太子入海还没有回来,看到一个瞎眼乞丐,就认为是太子。’公主又说:‘希望父王自己去看一看!’国王马上去察看,果真是善事太子。

【古文】

衣毛悚然。愧惧交怀。腹拍其前。向忏悔言。实不相知。愿恕其过。密将太子。还著界上。便唱露言。大王。太子迦良那伽梨。从大海还。施设办具。严驾象马。躬与群臣。自往迎之。还来到国。广作宾众。庄校其女。方云始欲以女为配。

【白话】

他不觉毛骨悚然,又惭愧又畏惧,匍匐在太子面前,向他忏悔说:‘的确没有认出是您,希望您原谅我的过错。’于是暗中将太子送回国界上,又派人宣布:‘宝铠大王的太子善事已从大海中归来。’于是梨师跋王准备了盛大仪式,整备车乘象马,亲自率领群臣前往迎接。回国之后,又办宴广请宾客,装饰他的女儿,才宣布要将公主许配给太子。

【古文】

尔时雁还。担书到国。大王见雁。披解看读。始得消息。知太子存。具(知)其所更辛酸诸事。王及夫人。乍悲乍喜。宫閤内外。靡不悲悼。懊恼嗔责。取波婆伽梨。枷锁其身。幽闭在狱。

【白话】

那只大雁带着信飞回国。大王看到大雁,解下书信打开看,才得到消息,知道大儿子尚在人世,也知道了他的所有悲惨遭遇。国王和夫人悲喜交加。王宫内外没有不悲伤、懊恼、气愤的。捉住恶事,给他带上枷锁,幽禁在狱中。

【古文】

敕令告下梨师跋王。太子辛苦。在于汝国。云何默住。不来表示。书到其时。象马侍送。事若有违。吾当自往。使便赍书。径到其国。梨师跋王。奉受披读。

【白话】

国王下令,告知梨师跋王道:‘太子历尽磨难,流落在你国中,你为什么默然,不来告诉我?你得到国书时,马上准备象马护送太子归国,如果有所违背,我将亲自动身前往。’使者立刻带着文书迅速到了他的国家,梨师跋王奉书披读。

【古文】

于是太子。语梨师跋王。牧牛之人。于我有恩。我今思念。欲得见之。可遣使往为我唤之。王寻召来。太子语王。我眼被刺。正仰此人。供给将养如我父母。王若见念。当为我报。

【白话】

于是太子对梨师跋王说:‘那位牧牛人对我有恩,我现在很想念,想见到他,请派人为我将他召来。’国王立即召来牧牛人。太子对国王说:‘我眼睛被刺瞎,全靠此人供给、照顾,如同我的父母一般。大王如果顾念我的话,应为我报答他。’

【古文】

王大欢喜。即时赐遗名衣上服。象马车乘。园田舍宅。金银宝物。奴婢仆使。并所典牛。尽持与之。其人欢喜。非其所望。便得安乐终身富贵。即还报使。因表事情。太子在此。实所不知辛酸诸事。伏想委曲。太子今者。已还得眼。即娉鄙女。为太子妻。比严办具。臣自卫送。

【白话】

国王十分高兴,立刻赐给牧牛人名贵的衣服,象马车乘、园田舍宅、金银宝物、奴婢仆役。以及所管理的牛都送给他。牧牛人喜出望外,于是终生获得安乐、富贵。

国王让使者回去回禀大王事情的经过:‘太子沦落在我国,臣实在不知道太子所受委屈、辛酸等种种经过。太子如今双目已经复明,即把小女嫁给太子为妻。臣马上准备盛大的仪式,亲自护送太子回国。’

【古文】

寻敕严具五百白象。金银校饰。极令殊妙。选五百人。奉侍太子。复令择取五百侍女。极取端正才能巧妙。种种宝物。而庄严之。五百乘车。宝物庄校。亦令极妙。以送其女。梨师跋王。自与群臣数百千乘。亦共侍送。妓乐歌颂。围绕前后。称庆无量。进道还国。

【白话】

国王马上下令庄严五百头白象,用金银装饰得极其绝妙;挑选五百人服侍太子;又下令挑选五百名侍女,都极其端正、才能巧妙,以种种宝物打扮;又准备五百辆车,以宝物装点得极其美妙,用来送给公主。梨师跋王亲自率领群臣,数百千车乘一起护送,伎乐歌颂前后围绕,喜庆无量,向回国的路上行进。

【古文】

尔时其使。到大王所。披读书表。甚增喜踊。告下诸王。悉皆来集。即严象马。群臣百官。夫人婇女。导从前后。躬迎太子。到于界宕。尔时太子。遥见父王。下车步进。头面礼拜。问讯父母。父母亦下。更共抱持。别久念想。与汝相见。一悲一喜。诸王臣民。见其如是。欣感之情。不可具说。谈论粗讫。即还驾乘。

【白话】

使者回到大王那里,国王披读完奏折,更加欢喜踊跃,告令众王都来会集,立即准备象马,率领群臣百官、夫人宫女,前后簇拥,亲自前去国界迎接太子。太子远远看见父王,就下车徒步而行,以头礼拜、问讯父母。国王和夫人也下了车,相互拥抱在一起。离别日久思念殷殷,见到儿子又悲又喜。众王臣民见到如是情景,感慨万千不可形容。略略叙谈一番后,就起驾回国。

【古文】

椎钟鸣鼓。作众妓乐。欢喜称善。导从趣城。到城门外。太子白王。波婆伽梨。今何所在。王答之言。如斯恶人。天下不覆。吾不忍见。先来幽闭。在于狱中。太子向王。今当还放。王答之言。其罪深重。未及检挍。云何当出。太子复言。若不放出波婆伽梨。终不入城。王即敕放。语令来出。

【白话】

此时人民都敲钟鸣鼓,作众伎乐,欢喜赞叹,前后簇拥着走向国城。一行人来到了城门外,太子问父王道:‘恶事现在在哪里?’国王回答说:‘像这样的恶人,天下不容,我不愿再见到他,先前把他幽禁在监狱中。’太子对国王说:‘今天应该把他释放了。’国王回答:‘他的罪业深重,还没有审问他,怎能就放出来呢?’太子又说:‘如果不放出恶事,我决不入城。’国王于是下令释放他。

【古文】

既得脱出。来见太子。太子抱持。慰抚其意。然后尔乃入城至宫。尔时父母。诸王臣民。男女大小。见于太子。视于怨家。如视赤子。波婆伽梨。虽刺其眼。无有微恨大如毛发。敬爱慈恻。倍加于前。一切大众。皆共叹美。甚为奇特。天上人中。实无有比。

【白话】

恶事出狱后就来拜见太子,太子拥抱着安慰他,随后入城回到王宫。父母、众王臣民、男女大小见到太子对待怨家如同对待赤子,恶事虽然刺瞎了太子的双眼,但太子对他却没有毛发般的怨恨,反而对他比从前更加敬爱慈悯。所有的人都赞叹称奇,天上人间实在无有可比者。

【古文】

太子到宫。与波婆伽梨。亲款之情。慈爱如旧。徐问其珠。今在何处。波婆伽梨。答太子言。来时藏著道边土中。敕还往取。求觅不得。太子共往。到便见之。收拾珠宝。还共归宫。以五百宝珠。遗与诸王。各令取一。残如意珠。而自留之。

【白话】

太子回到宫里,和恶事的手足之情还像从前一样亲密、慈爱。太子慢慢问起如意珠的所在,恶事回答说:‘回来时把它埋藏在道旁的土中。’令他去取,却找不到;于是太子共同前往,到了那里就发现宝珠,收取宝珠便一起回宫。太子以五百颗宝珠分给众王,让他们各取一颗。剩下的这颗如意宝珠,太子自己留着。

【古文】

手捉其珠。便从求愿。若实当是如意珠者。令我父母所坐之处。有七宝座。顶上当有七宝大盖。其言已讫。如语而成。复捉其珠。而从求愿。令我父母宫内诸藏。及诸王臣所有诸藏。前所用施。悉令还满。即时捉珠。四向历讫。一切诸藏。而皆还满。

【白话】

他手握住如意珠,向它求愿:‘如果真是如意珠,就使我父母所坐的地方出现七宝座,顶上有七宝大华盖。’他的话音刚落,就像所说的那样实现。太子又握住如意珠,而从它求愿说:‘让我父母宫内及众王大臣的所有库藏,以前所施舍掉的都依然充满。’随即握住宝珠,一一指向四方,于是所有的仓库又都充满。

【古文】

复敕诸臣。告下诸国。迦良那伽梨太子。却后七日。当雨七宝。即时告下。悉皆闻知。于时太子。香汤洗浴。竖立大幢。以珠著头。著新净衣。手执香炉。向四方礼。口自说言。若其实是如意珠者。便当普雨一切所须。

【白话】

太子又让大臣传告众小国:‘善事太子七天以后,将祈祷如意珠降下七宝雨。’布告传出,各国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七天以后太子以香水沐浴,竖起大幢,把宝珠置于幢顶。穿着新的净衣,手里拿着香炉,向四方行礼并说道:‘如果这真是如意珠,应当普降一切所需。’

【古文】

求愿已讫。四方云雾。即有风来。吹除粪秽。及余不净。悉自除去。次复雨水。用淹尘土。次复雨于百味饮食种种美味。次雨五谷。次雨衣服。次雨七宝。积满天下。尔时人民。称庆无量。视诸珍宝。犹如瓦石。

【白话】

他求完愿,四方涌起云雾,立刻有风吹来,自然除去粪秽及其余不净,接着又下起雨,湿润尘土,然后降下百味饮食种种美味,又降下五谷、衣服,最后降下七宝,积满天下。人民无限欢庆,把珍宝视作瓦石一般。

【古文】

于时太子。广布宣令。汝等已得一切所须供身之事。无所乏少。若能感谢如是之恩。当摄身口意修十善道。尔时一切。阎浮提内。感念太子无极之施。又闻其令。克励其心。奉行十善。不犯众恶。命终之后。皆得生天。

【白话】

接着太子传告天下:‘你们已经得到了一切所需,养身之物已没有缺乏。如果你们能感念我的如是恩德,应当摄持身口意修持十善。’于是阎浮提一切众生感念太子无穷无尽的布施,听到他的号令后,都约束激励其心,奉行十善,不犯众恶,命终以后都生天界。

【古文】

佛告阿难。欲知尔时迦良那伽梨太子者。今我身是。尔时我父勒那跋弥。今现我父净饭王是。尔时母者。今现我母摩诃摩耶是。时梨师跋王。摩诃迦叶是。尔时妻者。今瞿夷是。尔时波婆伽梨者。今提婆达多是。阎浮提人。蒙我恩者。我初得道。八万诸天。及我弟子。得授记者。如此等是。

【白话】

佛陀对阿难说:“要知道那时的善事太子就是现在的我;那时我的父亲勒那跋弥,就是现在我的父亲净饭王;那时我的母亲,就是现在我的母亲摩诃摩耶;那时的梨师跋王就是现在的摩诃迦叶;那时我的妻子就是现在的耶输陀罗;那时的恶事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那些蒙受我恩德的阎浮提人,就是我初得道时的八万天人和我的弟子,以及得授记的如是等人。

【古文】

阿难。我于尔时。为彼所害。辛苦极理。犹以慈心。而矜爱之。况我今日。得成佛道。烦恼都除。慈悲广布。被彼少害。岂不慈愍。

【白话】

阿难!我在当时被提婆达多所害,历尽了辛苦,仍然以慈悲心怜爱他。何况如今我已觉悟成佛,断尽烦恼,慈悲周遍,被他稍稍加害,我怎能不慈爱他呢?”

【古文】

佛说是已。时诸会者。闻佛所说。感念世尊。为于群生。经涉剧苦。而不退废。叹未曾有。悲喜交怀。克心广志。思惟妙法。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种辟支佛善根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咸共敬戴。欢喜奉行。

【白话】

佛陀宣说以后,与会众人闻佛所说,感念世尊为了众生历尽剧苦而不退失道心,感叹前所未有!大家悲喜交集,克心励志,思惟妙法,有的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有的种下辟支佛善根,有的发起无上菩提心。大众都恭敬顶戴,欢喜地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