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严经合论 » 华严经合论全文在线阅读

卷第六十一

关灯直达底部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九

【经】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此菩萨得如是十空三昧门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现前如是十无相十无愿三昧门为首百千无相无愿三昧门皆悉现前。

【论】第六佛子已下至皆悉现前有六行半经明此现前地得十空无相无愿三昧分自性空三昧者不由修作任理无功而自现故三者正也昧者定也此云正定何故以三为正凡为作法以三度为正昧者情识不现名之为昧正智现前名之为三又三者正也何以故以三为阳故正也如十一月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生为正月以寅为木为日日为火也以火生於寅又以日为智以十二月正月为艮分艮为山为止为门阙为小男为童蒙是故圣者取之为法表正月三阳已生以从艮止而生火也明从定为止发起无作正智慧明是入道启蒙之门阙故艮为童蒙以明童蒙心止能启大智慧日光明故云三者正也昧者定也以五蕴冥昧即正智便现又一止是正字以一心此其道正故故止之一处无事不办第一义空三昧者过一切有为无常法故第一空三昧者明创过上二界息想定亦过声闻缘觉净土三乘净秽之定又万象一性名一空三昧大空三昧者过世情所识空过三乘住无作空也得意生身故合空三昧者明与十方凡圣有情无情合故起空三昧者明寂用自在故如实不分别空三昧者明无情识故别空三昧者示现随根所见故不舍离空三昧者示现远离过恶故离不离空三昧者处世界如莲华居水故以此十三昧为首皆不离空无作无愿三三昧门为体百千三昧总从此起。

【经】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复更修习满足不可坏心决定心纯善心甚深心不退转心不休息心广大心无边心求智心方便慧相应心皆悉圆满佛子菩萨以此十心顺佛菩提不惧异论入诸智地离二乘道趣於佛智诸烦恼魔无能沮坏住於菩萨智慧光明於空无相无愿法中皆善修习方便智慧恒共相应菩提分法常行不舍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得般若波罗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顺忍以於诸法如实相随顺无违故。

【论】第七佛子已下至随顺无违故有九行半经明住此现前地复更修习不可坏心入佛智地分分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皆悉圆满有三行半经明修十种无限心分二佛子已下至常行不舍有四行经明随顺佛菩提不惧异论入佛智地分三佛子已下至随顺不违故有两行半经明住此位菩萨般若波罗蜜行得随顺忍分经云不惧异论者人天外道及三乘异论入佛智地者明从根本智入差别智地故离二乘地者二乘断烦恼而证空菩萨达烦恼而成智海故云趣於佛智诸烦恼魔无能沮坏者明烦恼魔是生死因也阴魔死魔是生死果也天魔生死缘也住於菩萨智者一切随世差别智也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得般若波罗蜜行增上者明此地菩萨於三界中一切诸缘生法逆顺观彻得世间中出世间智慧满故故名增上第三明利顺忍者准五忍中是第三顺忍若准十忍中是第二顺忍如三乘中五忍者一伏忍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忍五寂灭忍如三乘中地前三贤菩萨得伏忍五地得信忍六地顺忍八地无生忍十地寂灭忍十忍者经下文自具如此一乘教中以十波罗蜜以五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通修皆位位中以十波罗蜜互为主伴五位之上有五百个行门分分微薄以六相总别之义言之时日岁月皆如是犹如帝网重重参映一多同异皆不转变。

【经】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已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悉以广大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诸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得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忆持不舍又得诸佛甚深法藏经於百劫经於千劫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更明净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宝数数磨莹转更明净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随逐观察转更明净转复寂灭无能映蔽譬如月光照众生身令得清凉四种风轮所不能坏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能灭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生烦恼炽火四种魔道所不能坏此菩萨十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六现前地菩萨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声闻所有问难无能退屈能令众生除灭我慢深入缘起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於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萨若勤行精进於一念顷得百千亿三昧乃至示现百千亿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示现过於此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论】第八佛子已下至而说颂曰有二十七行半经明入此位中见佛广狭分约分为六段一从初佛子已下至转更明净有九行经明以愿力见佛广多及供养佛法僧分二譬如真金已下至四种魔道所不能坏可六行半经明举喻显法分三此菩萨十波罗蜜已下至第六现前地可两行半经明此地菩萨所修法门分四菩萨住此地已下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可六行经明此位菩萨受职堪能教化一切众生分五此菩萨已下至说颂有四行经明此位菩萨以三昧力见佛广多分。

【经】

菩萨圆满五地已  观法无相亦无性  无生无灭本清净  无有戏论无取舍  体相寂灭如幻等  有无不二离分别  随顺法性如是观  此智得成入六地  明利顺忍智具足  观察世间生灭相  以痴暗力世间生  若灭痴暗世无有  观诸因缘实义空  不坏假名和合用  无作无受无思念  诸行如云徧兴起  不知真谛名无明  所作思业愚痴果  识起共生是名色  如是乃至众苦聚  了达三界依心有  十二因缘亦复然  生死皆由心所作  心若灭者生死尽  无明所作有二种  缘中不了为行因  如是乃至老终殁  从此苦生无有尽  无明为缘不可断  彼缘若尽悉皆灭  愚痴爱取烦恼支  行有是业余皆苦  痴至六处是行苦  触受增长是苦苦  所余有支是坏苦  若见无我三苦灭  无明与行为过去  识至於受现在转  爱取有生未来苦  观待若断边际尽  无明为缘是生缚  於缘得离缚乃尽  从因生果离则断  观察於此知性空  随顺无明起诸有  若不随顺诸有断  此有彼有无亦然  十种思惟心离着  有支相续一心摄  自业不离及三道  三际三苦因缘生  系缚起灭顺无尽  如是普观缘起行  无作无受无真实  如幻如梦如光影  亦如愚夫逐阳焰  如是观察入於空  知缘性离得无相  了其虚妄无所愿  唯除慈愍为众生  大士修行解脱门  转益大悲求佛法  知诸有为和合作  志乐决定勤行道  空三昧门具百千  无相无愿亦复然  般若顺忍皆增上  解脱智慧得成满  复以深心多供佛  於佛教中修习道  得佛法藏增善根  如金琉璃所磨莹  如月清凉被众物  四风来触无能坏  此地菩萨超魔道  亦息群生烦恼热  此地多作善化王  化导众生除我慢  所作皆求一切智  悉已超胜声闻道  此地菩萨勤精进  获诸三昧百千亿  亦有若干无量佛  譬如盛夏空中日  甚深微妙难见知  声闻独觉无能了  如是菩萨第六地  我为佛子已宣说

【论】第九一段有四十四行颂明重颂前法分如文具明已上一段以释第六现前地此地是善达缘生成世间出世间智慧第七远行地以方便波罗蜜成就入世间中出世间智慈之慧。

第七远行地将释此地五门如前第一释地名目者何故名为远行地者以此地行方便波罗蜜以六地之中三空三昧现无量无作智慧门能入无量众生界入无量教化众生业入无量世界网以无作智慧入一切世间等众生行普令徧周故名远行地为入世间行徧周广大故名远行地第二明此地修何行门者此地修方便波罗蜜以出生死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能入世间同众生之万行然不离世间不随生死长大慈悲故名方便波罗蜜第三明善财表法者善财於此所见知识於佛会中者明不离菩提体行众行故名开敷树华者表於无相妙慧之树开敷普贤行华亦是开敷一切众生无明行树华也令成普贤行华故为表第七地成世间行成慈悲门令圆满故其身在众宝树楼阁之内妙宝所成师子之座者表众宝树是众行明依报以宝树成楼阁形明随行之智也妙宝师子座者表妙用无畏行也善财得菩萨广大喜解脱者明此地菩萨成就大慈悲行普能方便教化众生欢喜无厌故不居染净故名为解脱第七地是所施之教此是七地中所行之行故名目住处以表之也四明三界中得何解脱者此地明处一切世间行方便利生不染世法解脱门亦以善财所得菩萨广大欢喜解脱门是如经云此七地功用行满得入智慧自在行又云初地中缘一切佛法愿求满故第二地离心垢故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法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顺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门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满足菩提分法故又明从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故第八地乃至十地成就无功用行故明第七地已前皆有功用八地已去得无功用第五随文释义二义如前第一长科经意者於此七地中长科为十段从是时天众心欢喜已下有二十四行颂分为两段。

【经】

是时天众心欢喜  散宝成云在空住  普发种种妙音声  告於最胜清净者  了达胜义智自在  成就功德百千亿  人中莲华无所着  为利群生演深行  自在天王在空中  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云  智供除忧烦恼者  尔时天众皆欢喜  悉发美音同赞述  我等闻斯地功德  则为已获大善利  天女是时心庆悦  竞奏乐音千万种  悉以如来神力故  音中共作如是言  威仪寂静最无比  能调难调世应供  已超一切诸世间  而行於世阐妙道  虽现种种无量身  知身一一无所有  巧以言辞说诸法  不取文字音声相  往诣百千诸国土  以诸上供供养佛  智慧自在无所着  不生於我佛国想  虽勤教化诸众生  而无彼已一切心  虽已修成广大善  而於善法不生着  以见一切诸世间  贪恚痴火常炽然  於诸想念悉皆离  发起大悲精进力  一切诸天及天女  种种供养称赞已  悉共同时默然住  瞻仰人尊愿闻法

【论】第一是时天众心欢喜已下至瞻仰人尊愿闻法有二十二行颂明大众闻六地欢喜兴供分。

【经】

时解脱月复请言  此诸大众心清净  第七地中诸行相  唯愿佛子为宣说

【论】第二时解脱月已下两行颂明更请后地法门分。

【经】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远行地当修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何等为十所谓虽善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得诸佛平等法而乐常供养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自性无二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知诸佛音声性空寂灭不可言说而能随一切众生出种种差别清净音声虽随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菩萨以如是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入第七地入已此行常现在前名为住第七远行地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七地已入无量众生界入无量诸佛教化众生业入无量世界网入无量诸佛清净国土入无量种种差别法入无量诸佛现觉智入无量劫数入无量诸佛觉了三世智入无量众生差别信解入无量诸佛示现种种名色身入无量众生欲乐诸根差别入无量诸佛语言音声令众生欢喜入无量众生种种心行入无量诸佛了知广大智入无量声闻乘信解入无量诸佛说智道令信解入无量辟支佛所成就入无量诸佛说甚深智慧门令趣入入无量诸菩萨方便行入无量诸佛所说大乘集成事令菩萨得入此菩萨作是念如是无量如来境界乃至於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应以无功用无分别心成就圆满佛子此菩萨以深智慧如是观察常勤修习方便慧起殊胜道安住不动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行住坐卧乃至睡梦未曾暂与盖障相应常不舍於如是想念此菩萨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罗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为求佛智施与众生是名檀那波罗蜜能灭一切诸烦恼热是名尸罗波罗蜜慈悲为首不损众生是名羼提波罗蜜求胜善法无有厌足是名毗利耶波罗蜜一切智道常现在前未尝散乱是名禅那波罗蜜能忍诸法无生无灭是名般若波罗蜜能出生无量智是名方便波罗蜜能求上上胜智是名愿波罗蜜一切异论及诸魔众无能沮坏是名力波罗蜜如实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罗蜜佛子此十波罗蜜菩萨於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摄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略说乃至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圆满。

【论】第三尔时金刚藏菩萨已下一段有五十行半经明以十法修第七地向并初住第七地法分第二随文释义者於此段中约分为三段一尔时金刚藏菩萨已下至住第七远行地有十八行经明修十法入第七地向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下至以无功用心成就圆满有十五门经明菩萨住第七地有二十种入众生界及一切法门教化众生分三佛子菩萨以深智慧已下至皆悉圆满有十七行半经明此位菩萨行十波罗蜜四摄四无量三十七道品一切菩提法分如初段中经云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慈悲不舍一切众生者明二乘修空自惑已灭无悲利生净土菩萨修三空法门自惑已灭随愿生於净土闻佛教化自力成已方还秽国方便利生然有净秽二障往来彼此如三乘经中余方菩萨来此娑婆闻法之已还归本土者是如此一乘教中菩萨明从迷入法名为他方佛剎而来集会悟已不云还归本土明身土无二性故此一段十八行经意不离三空体以为万行故意明六地已前三空成就出世圆满於七地中以三空成行满足世间慈悲行故经云虽得诸佛平等而乐常供养佛者明以法身无性平等而崇敬行徧周无限明寂用不碍也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者明以观空之智而行十波罗蜜门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者明无三界业而常生三界善行教化众生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者明十使烦恼也十使者一贪二瞋三痴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八见取九戒禁取十邪见三界十使烦恼迷四谛及修道上烦恼成一百三十种烦恼欲界四谛上各有十种烦恼四谛上有四十以通修道大烦恼有六一贪二瞋三痴四慢五身见六边见以为根本欲界烦恼总有四十六自余见取戒取邪见疑此四从六上起非根本故上二界各除瞋余如欲界从色界四谛上各有九共有四十二无色界四谛上各有九共有四十二合有一百三十种乃至八万四千烦恼至随好品自明如三乘中断烦恼以身边邪见戒取见取以此五见为利使贪瞋痴慢疑五种为钝使五利使为见谛烦恼五钝使为修道烦恼利使障见道为有诸见不亡理不现前故五钝使障修行者随行事上数数习生虽入见道贪瞋痴等犹有习气为惯习未成故须陀洹人断见谛烦恼尽斯陀含阿那含断修道烦恼总未尽阿罗汉断三界见谛修道二种烦恼尽故不生三界三乘菩萨以空观折伏三界十使十缠烦恼以修六波罗蜜生於净土亦云色界上别有十地菩萨报生之天名摩酰首罗亦十地菩萨唯有无明住地未断尽故十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眠四悔五悭六嫉七掉举八昏沈九忿十覆此十缠随十使起亦与十使作生起因如一乘菩萨从十信信自分别心从如来智起十住初心上即同初地至第六住即同第六地得入寂灭定神通即如十住中第六海幢比丘是也大意前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位总同十地升进次第为体总一切如来不动智为体所有烦恼以禅定力起无作智力一时普印同智体过去未来三世一际无有短长延促之相下文更明大意於一念之际若见自心有成佛有未成佛作延促时分限量者当知此人不成正见如来智体未现前故已上明断烦恼竟经云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文自具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者明以无体之智幻作诸行应众生心无量差别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者明业空境寂悲智报严悲智无依报相如影虽知诸佛法身本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者明法身无相以净妄业妄亡业谢智境依正福相如净光影不属有无之执如华藏界也虽随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者明法身智体无时无劫无三世体为随一切众生业差别有一切时劫差别而为众生分别时劫差别而修行诸行即如说三祇劫及三生一生一念及六十劫等是菩萨以如是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入第七地明已前十法是入第七地向已下名为住第七地有二十种所入法门如文自具此菩萨作是念已依前科文义如经自具。

【经】尔时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但於此第七地中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为诸地中亦能满足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於十地中皆能满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为殊胜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满得入智慧自在行故佛子菩萨於初地中缘一切诸法愿求故满足菩提分法第二地离心垢故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顺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门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满足菩提分法何以故菩萨从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从第八地乃至第十无功用行皆悉成就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处杂染一处纯净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方便神通愿力佛子菩萨诸地亦复如是有杂染行有清净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愿力方便智慧乃能得过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此七地菩萨为是染行为是净行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从初地至七地所行诸行皆舍离烦恼业以回向无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为超烦恼行佛子譬如转轮圣王乘天象宝游四天下知有贫穷困苦之人而不为彼众患所染然未名为超过人位若舍王身生於梵世乘天宫殿见千世界游千世界示现梵天光明威德尔乃名为超过人位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始从初地至於七地乘波罗蜜乘游行世间知诸世间烦恼过患以乘正道故不为烦恼过失所染然未名为超烦恼行若舍一切有功用行从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萨清净乘游行世间知烦恼过失不为所染尔乃名为超烦恼行以得一切尽超过故佛子此第七地菩萨尽超过多贪等诸烦恼众住此地不名有烦恼者不名无烦恼者何以故一切烦恼不现行故不名有者求如来智心未满故不名无者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以深净心成就身业成就语业成就意业所有一切不善业道如来所诃皆已舍离一切善业如来所赞常善修行世间所有经书技术如五地中说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此菩萨於三千大千世界中为大明师唯除如来及八地已上其余菩萨深心妙行无与等者诸禅三昧三摩钵底神通解脱皆得现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报得成就此地菩萨於念念中具足修习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转胜圆满。

【论】第四尔时已下一段有四十四行半经明十种地中升进同异分释义中分为七段一尔时解脱月已下至亦能满足有两行半经明解脱月所问诸地满足一切菩提分法分二金刚藏菩萨言已下至第十无功用行可有十行经明答前所问十地已来诸地解行差别分三佛子譬如有二世界已下至乃能得过有四行半经明此地菩萨以愿力故入染净二行不住其中分四解脱月菩萨言已下至超过人位有八行半经明举喻况说此地所行染净二行非净非染分五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已下至得一切尽超过故可有六行经明七地有功用行八地无功用行分六佛子此第七地已下至不名无者有三行半经明此地不名有烦恼不名无烦恼分七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已下至转胜圆满有九行半经明世技悉达为大明师分於此四十四行半经中从初尔时解脱月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但於此第七地中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为诸地中亦能满足者若以同相门中总是一个如来根本普光明大智寂用无碍自体菩提若望修行进胜即异相门中总有五十种菩提随行差别大体总相但约此十地差别菩提以为升进之大体从此十种地中菩提总以五种菩提以为大体五种菩提者一空无相菩提二普光明无依住智菩提三大愿能起大智大悲广利众生菩提四以其大悲能随染净不染净菩提五智悲万行圆满无作菩提夫菩提者此云觉也觉者普通众法无过也云无上者但一乘非三乘也一空无相菩提者三乘及一乘共得但以有大悲愿行无大悲愿行及广狭寂用不同大体同归无相二普光明无依住智菩提唯一乘非三乘也一乘菩萨十住之心初住此智名住佛所住生如来智慧家故以此智地进修诸行随差别智随差别行惯习浅深安立十波罗蜜五十重升进阶级不离初心所得普光明无依住之智地以智无体时亦无迁依本如是故非情横有故此明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发心先心难者得此智地难故如此经云已践如来普光明地此经法门以此智为发心修行之地体故一切种种智海及万行海生在其中三大愿能起大智发生大悲广利众生菩提者明诸法不自生即藉大愿而起智成悲亦不从他生者明智之及愿无自性故不共生者法无和合故不无因者要因愿起智行慈悲故故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以是三乘或滞寂或但生净土为无广大愿起智成满法界虚空界等众生大悲故或云以愿留惑住於娑婆者但得法空无相菩提非得普光明智故如三乘菩萨虽有愿行皆忻多劫成佛不同此教剎那无时又此八地菩萨无功之智现前犹恐滞寂以第八愿波罗蜜防之又令忆念本愿故又十方诸佛以三加七劝发令智不滞寂故又十回向中有十种起智大愿门故四以其大悲能随染净不染不净菩提者明前六地行六波罗蜜得出世间及世间并出世间菩提至此第七地以出世间及世间并出世间菩提用入世间同一切凡夫事业成大慈悲行使普贤行得圆满故虽同俗染以智无染性处世无着故如莲华处水恒生水中不湿故又以本愿处世利生以於智体无自贪世乐故不乐爱慢憍世所荣奢故又明智体无依无性能随大愿处於俗流不属染净而自在故此之第七地法门非二乘所及亦非行六波罗蜜忻厌烦恼菩萨所知如下文六通菩萨所不能知为证漏尽通故不能随於生死具普贤行满大悲故为於生死有忻厌有疲劳乐生净土故五智悲万行得圆满无作菩提者若以总相同相门中智体不异时亦不异即十住初心即总具若以别相门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得一分如来同体大智得一分如来同体之行得一切如来回向大愿和融悲智圆满之门从初地至第六地依前三贤位中之法长养成就令得出缠虽有慈悲是愿令一切众生出世之悲如第七地之悲恒处世间如莲华处水不湿即明生死恒寂即从初发心已来依教而生信顺非自分法法尔行然故今至此第七地将前出世解脱之心方始处缠不污为以创居同俗随悲愿力受生从三空无作之门始入世间同缠方便之行犹有无作有作二种习气仍在有行有开发是故善财表法善知识号开敷树华为开敷智树万行之华令如普贤行海故从兹入缠行华开发至第八地第十地悲智圆满任物利生无作方终至第十一地所利众生等同法界随根随时对现色身无生不利不为而用不作而应以普光明智不属方所同众生心任物现形无往来故为普光明智与一切众生虚妄心是一性体故故能知一切众生所作业行随而应现故是故经云初地中一切佛法愿求故者明初地是缘地前三贤位中所安立佛果样式愿成彼故非自行满故是愿求菩提如因满故三乘佛果样式在十地之后此经佛果行样在十地之前乃至初会神天等众总是第二地离心垢故者明以上上十善法身性戒以净诸妄故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者明修上二界四禅八定得称理智净明故得过三界心障碍故入第九定故第四地入道故者明以修三十七品助菩提观令智眼明净故第五地顺世所作故者明以法界自体无作定门能顺达世间技艺悉能了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门者明入智慧方便世间出世间法无不明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明第七地能入世间学普贤行故已前诸地虽以普光明智为体皆有学有解有行有忻上位法门从第八地乃至第十地无功用行皆悉成就第八地初得智慧无功用第九地明无功用智说教自在第十地明无功用中智悲总圆满故同佛位故第七地最为殊胜者下文云功用行满故明从六地无功用之智慧成有功之万行故成普贤之行圆满至十地是此位中之果故明因行难发果行易成故如水入流任运至海何况此行不出海中此第七地行同十住中第七住休舍优婆夷行八万四千那由他众生之行我皆同之亦如十行中第七行满足王以自化身示行杀害亦如十回向中第七回向金刚山西见观世音菩萨此第七地中行门一一仿地前之解行样式地前三位解行已周十地之中蕴功成德一如地前之果法也地前是果地上行因仿地前之果故不同三乘立佛果在三祇之后也若修行者善知教意勿妄解佛心如正修十住之因时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五位一时总践为於智境智不异时不移以一法界智印印之古今绝矣还依六相之义即但了因圆果无不备若望起智达缠即以始初发心住功高若以大悲先首即第七住第七行第七回向第七地为胜余皆任运满故如经云佛子譬如有世界一处杂染一处纯净是二中间难得过者明六地纯净七地纯染於此二位滞於染净难可得过下文云唯除菩萨有大方便神通愿力已下如文自明意明以大悲大智不离此二行教化一切众生而令究竟成大菩提具一切智智以加行智显发根本智以根本智观照力成差别智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此七地菩萨为是染行为是净行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从初地至第七地所行诸行皆舍离烦恼业分得平等未名超烦恼行如轮王喻不离人位非有贫穷困苦所患举喻如文具明大意为得第六地中三空妙慧及根本智又加大愿力故智自在故不离人位不染世法能同世事不垢不净故以智无依不受恒垢以垢无依不能染净但为大悲缘起方便利生八地会融功终无功之行一分自在十地方终若灭七地有行有功无尽大悲普贤大智不可成办是故净名经对三乘出缠之种说尘劳之畴是如来种故亦说火中生莲华实可为希有此意已得第六地已前出缠者说若也具缚之徒未可全登此迹余文如经自具诸禅者定也三昧者无沈掉也三摩钵底者正受诸法智相应故神通解脱者以正受诸法智相应即得神通自在名为解脱。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一

音切

(初拣切)。

(才吕切)。

(於敬切)。

(必袂切)。

(暗音)。

(昌善切)。

(照帘切)。

(於避切)。

(直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