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良镛(1924—),又名金庸,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
1946年起,先后在《东南日报》、《大众报》从事新闻工作。1948年创办香港《明报》、新加坡《新明日报》和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现任香港明河集团公司、明河出版公司董事长,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从事中国通史的学术研究。1999年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浙江大学,金庸出任新组建的人文学院首任院长。自1955年至1972年,查良镛以金庸为名,推出《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等中长篇新武侠小说15部,计36卷,蜚声中外。另撰有《莎士比亚悲剧论》、《中国民间艺术论》等学术论著及大量国际政治、时事评论文章。
王燕: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青年》千年论坛的直播现场,我是主持人王燕。自从我们《新青年》千年论坛开讲以来,在继承和传播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同时,我们曾多次流连于岳麓书院和千年孔庙,体味著名的哲学家中国传统儒学,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新发现。我们也曾经在这里与优秀的经济学家,网络才俊共同探讨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每一次论坛,都使我们激动和振奋不已,同时, 也使我们发现,我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当中,也在享受着前人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在岳麓书院,回望过去, 回望历史。我们将看到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所记录的沧桑巨变之后,一个民族的强大中兴。我们今天在这里谈论历史这个话题,也请来了一位大家。他众人皆知 、家喻户晓,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就是享誉全球的金庸先生。请允许我简要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金庸先生的简历。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报人、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现任英国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荣誉教授,现从事中国通史的学术研究。从1955年到1972年,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推出了《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等15部中长篇新武侠小说,共计36卷,蜚声中外。此外他还撰有《莎士比亚悲剧论》,以及《中国民间艺术论》等学术著作。作为一个著名的学者,金庸先生今天在这里,将以“中国历史大势”为题。让我们在这里共同的回望过去、探求未来,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金庸先生。查先生,我们今天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 ,而且您可能不知道,站在边上的一些学生都是从今天上午就开始等在这迎接您,为了抢占有利的位置,他们已经在这里等待了四、 五个小时了。您是不是感受到了湖南观众的热情?
金庸: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同学,我坐在这里有点战战兢兢。因为我知道岳麓书院是中国一个非常有名的,很重要的一个学术中心。我在1993年来参观过一次,当时抱着一种很敬仰,很恭敬的心。踏进这个大门,走了一圈。心里留了一个很好的印象。但今天坐在这个位置上,刚才这位湖大的谢书记告诉我,这个椅子跟当年朱熹所坐的一模一样,这个椅子一模一样,人就大大的不同了,学问就更加大大不同了。我坐在这里,有点坐不安定。我知道,岳麓书院出过很多很多名人,比如像曾国藩 、左宗棠、 魏源,都在这里做过学问,做过学生的。我讲到湖湘文化,湖南的学术传统,跟我们浙东文化有一个很接近的地方。我们浙东学派很出名的话,大家认为浙东学派,最出名的是实用。研究学问是要来用的,不是就专门做学问而已。而你们湖南做学问呢?岳麓书院好像也是以实用为主。所以这一点上,我们浙江和贵省,倒有点共同之处。我们出的人才大大不及了,但就是在学问的学风上,有共同之处。既然我来了,我本来说跟一些朋友座谈,谈谈轻松活泼的,讲讲大家兴趣会好一点。我看到各位坐在大太阳底下,心里很不安。如果坐在这个庄严隆重的地方,如果讲些轻松活泼的话,又对不起朱熹他们这些老前辈了。所以,既然坐在这个椅子上,就应该讲点学术性的话。所以,我选了一个题目,讲中国历史的问题,讲中国历史大势,我的主题主要讲中国历史上有什么主要的特点。
我目前正在研究中国通史,也准备写一本书,关于讨论中国历史的问题。我在欧洲常常感觉,以前罗马帝国跟我们西汉差不多,处于同一个时期。疆域差不多大,国家武装力量很强,经济力量很发达。为什么罗马帝国一垮台就没有了?而中国汉朝封王之后,后来唐朝又复兴了,一直到宋元明清,到现在,我们中国还是很强大。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人口这么多,疆域这样大,欧洲就没有了,其中一定有个原因。我常常在考虑这个问题,将来我写中国历史,可能还是以这个为主题。以中国历史的历史性是什么道理。我想中国历史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我们哲学思想是融合的,不像西方国家,哲学思想是向外征服扩散的。我们是融合的,而且我们是讲和谐的。我们自己内部要互相调合,这几个要点,这个要点为什么要这样来。我想我们内部主要的要求。整个政治的思想都要互相不斗争,当然我们内部有斗争的时候,互相内部斗争的时候常常是中国国家比较衰落、比较动乱、比较不好的时候。都讲和谐,内部很团结,国家发展了,国势兴盛了,而且我们中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国家因素是很开放的。对外边民族不排斥,也能接受外边文化。我们小时候念历史的时候,外国人跟中国人都说,我们中国历史是从黄河流域开始的。但现在, 尤其解放之后,很多考古学发现,北大一位考古学家苏炳锡教授,他在这方面是权威,做了很多系统的研究,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地方的发源。不是就在黄河流域发展的。云南有一种叫元谋人,都是很早的跟猿猴差不多的人。所以每个地方都在发展,我们浙江在钱塘江边有个地方叫“河姆渡”,不久之前发现一个地方,把中国的历史提早了两千年。本来我们中国文化有五千年历史,河姆渡的文化发现之后,人家说有七千年历史。在河姆渡我们发现,稻谷差不多成为化石那样还在那里,以前外国研究说中国的稻是从越南传过来的,在河姆渡发现后,稻本身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发现的,是自己培植出来的,不是越南传过来的。河姆渡文化里面家俱、 用具、居住的地方跟现在已经有点接近了。所以把我们中国的文化推早了两千年。所以现在考古上的结论,我们中国文化是四面八方都有的,慢慢向中原集中,同时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也有这个情况。
当时我们汉人,也只是一小部分,其它我们都说蛮夷戎狄。西面我们称它为戎,东面称为夷,南面称为南蛮,北方称为北狄。我们湖南 、湖北和在广东这一地带,当时称它为蛮子。这此蛮子慢慢向中央靠拢,他们也接受我们了。哪一种是蛮人,哪一种罗马人,他们都分得很严格,是野蛮人就一直排斥,动不动就把你杀掉,或者拿来做奴隶。我们中国人习惯用文化来分,不是从军事力量,也不是从经济发展来分的。你只要接受我们中原的文化,就当你中国人一样。如果你汉人去接受蛮夷戎狄的文化,孔夫子也这样讲,你接受我们华夏的文化,你就是华夏子弟,当你是中国人。接受夷狄的文化,就当你是夷狄人。齐桓公之后就这样子分了。这不是按人种 、血统来分,而是按文化来分。所谓中国历史大势,最最重要一点还不是融合开放,最重要一点是人民的生活要过得去,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而提高人民生活最重要的是,第一要没有大的动乱,没有大的战争。生产力要提高,而秦国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最重要的商鞅变法之后一个生产力要提高,还有一个原因是要有组织 ,有秩序,国家一切要上轨道。军队、政治都要有组织力,组织得很好,秦国当时做到了。生产力提高了。政治、军事都组织得很好,所以他能够平定六国。其它的国家,好像我们楚国,虽然屈原很悲哀,提了很多好的谏见,但是他的军事没组织好,政治也组织得不好、不安,生产力也没秦国提高得这样快。所以跟秦国斗争的时候,楚国就失败了。不过当时全国统一对于广大人民而言,是适合当时全国潮流的。对于提高整个全国的经济生活是有好处的。但是秦国的政治,统一之后它就不大顾忌人民生活,很多政策、法律都非常苛刻,使得人们民不聊生,人民要赋很辛苦的劳役,所以他的统治不长久,人民对政府不拥护。整个社会不安定,国家不安定。所以统治不长久,后来秦末的时候就天下大乱,到楚汉相争,刘邦统一全国了。汉朝立国不久,北方一个很强大的民族,匈奴人就对我们中国威胁很大。汉高祖带兵去跟他打战,打败了, 也打他不过。匈奴人骑了马,跑马射箭 ,武艺很强。中国人打他不过。所以汉朝对他很委屈,向他求和。后来汉高祖一死,匈奴王很无礼的写信给汉高祖的皇后:你丈夫死了,就不如嫁给我吧。这封信是很污辱的。但是汉朝还是忍耐了一下。现在跟他打仗打不过,皇后就回他一封信,很客气很委屈的说:我现在年纪老了,牙齿也掉了,头发也掉了,不能做你太太了。国力不济的时候,有时候国力不济的时候,忍耐一下是很重要的。后来到唐朝的时候也一样,唐朝很强大的时候,李世民的时候,我们北方敌人匈奴已经被我们打垮了,他逃到欧洲去了。现在欧洲的学者有两种说法:匈牙利是我们匈奴人遗下来建立的国家。也有一种学者认为,匈牙利人是另外一种人,无论如何 ,如果有关系也是被我们中国人赶出去的。唐朝把突厥人赶出去,突厥人到土耳其建立国家。
回想一下,从春秋战国到秦朝统一,汉朝就大大强盛了,为什么汉朝会强呢?因为他们经过春秋战国,夏商秋这许多朝代,把许多不同的少数民族跟我们汉人融在一起了。我们也不把他当外国人,完全跟我们放在一起了,所以我们民族强大了。我们对于外交上的英明策略,内部组织的好和稳定。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时候,跟罗马帝国一样大。它是一个以罗马为中心,向外边扩充的。我们是向四面八方自己结合起来。主要我们汉人可以开放融合,所以很多很多少数民族就跟我们融合在一起,就变成中国人。中国人越多就越强大,经济力量越发展,就把外国人打出去了。所以我们中国历史上,汉朝是最强大的时候。到后来, 汉代末年,有几大少数民族入侵,曹操也带兵跟他打过。后来到了西晋的时候,有一个五胡乱华,大家读过历史知道,匈奴人、 鲜卑人、 羯狄羌、鲜卑人是在东北的。有人这样讲,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就是鲜卑族的“鲜卑利亚”。有人认为“西伯利亚”这个名字,就是从鲜卑人来的。因为鲜卑人当时在西伯利亚这一带,中国的北方,鲜卑人很厉害的。把我们中国的北方完全占了。我们汉人就退到长江以南,变成东晋人。鲜卑人差不多在北方统一了,成为魏国。当时北魏有个叫魏文帝的皇帝,他很仰慕中国的文化,他自己要整个北魏完全中国化所以, 魏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皇帝。他自己穿的衣服,住的房子 ,用的文字,这些字都要采取中国的。后来, 魏国又分为东魏、西魏。西魏变成北周、北齐。在西魏之后、北周之后,才变成隋朝,隋文帝在控制了北周政治之后,他自己另外建立了一个朝代。在隋代灭亡之后,唐朝又兴起了,到隋唐时候,中国又非常非常强大。为什么这样强大呢?现在的考察,隋唐的强大完全因为继续把匈奴、鲜卑、羯狄羌这些少数民族全部合在一起。北周根本是鲜卑人的国家,一个朝代。但是隋唐继承之后,李世民的血统,我们说李世民是唐太宗,我们汉人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其实他血统中间,从祖母到母亲都是有鲜卑人的血统。所以唐朝有很多作风,都鲜卑化。到后来 ,一直到宋元明清,元朝是排斥我们汉人的。在中国建立政权,把汉人放在第四等,所以阶级分明,民族排斥。所以元朝在时间上不到100年就没有了。后来到了清朝,满清它吸取了这个经验教训,对民族不排挤了,汉人满人大家共享政权。他也接受了我们汉人的文化,所以满清后来就很强盛。我讨论中国历史大势,大致上主要一个是要开放,外来民族如果接受我们的文化,我们可以当他们是自己人,我们这个民族自然会强大,不去歧视人家文化,也不去歧视人家。唐朝就吸取了佛教,到了近代西洋的思想,西洋的科学技术我们也接受。岳麓书院出过一个很伟大的人,他叫魏源。当时极力引进西方的思想,再在全国传播。整个唐朝一共有23个宰相是外国人。我们现在想象起来,我在西方国家跟他们讲学时跟他们谈到,你一个国家请外国人做首相行不行?在英国肯定不行,在法国也肯定不行。中国在唐朝时候,很久以前,一千多年以前,单单一个朝代我们已经有23个外国人在做宰相。我们中国人心胸很广大的,你只要本质好,对我们国家有用,你外国人也可以。
我研究罗马史,很多很多时间去看罗马的法律,叫《罗马法》。讲罗马公民的权力怎么样,那么罗马人也是分阶级的。哪些人可以当罗马公民,哪些人不能当公民?要是你家有财产(就)可以当兵打仗,罗马人当兵打仗很奇怪。这些步兵, 骑兵所有的盔甲、刀枪、 盾牌完全要自己出钱买的,国家不给的。穷人家盾牌买不起刀剑,买不起他就不能当兵,你有钱买盾牌、买刀枪,能够当兵参加军队,你可以当公民。所以他的公民规定的很严格。这样一个个分散了,国家不可能真正强大,我们中国人来者不拒,愿意做中国人,欢迎得很。所以我们因为开放,所以在唐朝就很强大,到后来满清它也比较开放,也强大 。 到后来,因为它内部组织得不好,内部腐败了,后来我们国家很排斥外边力量,外边思想的时候,我们国家内部比较乱,文革时候内部斗争很乱。等到邓小平来提倡改革开放,我们自己内部安定了 , 稳定了,那么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好了。所以现在可以说我们中国走了中国历史的正道。英国一个大历史家叫汤因比,他写了一本《历史研究》,这本书很有思想内容。它最后的结论就是说,西方国家已经走到尽头了,他这个哲学这个方式行不通了,将来全世界人类的出路怎么样,就是要东方哲学,以及中国的哲学。中国是讲究调和的,讲究大家合作。大家要开放的互相融合的,用这种方式,将来人类才会有前途。我很同意他的意见,我想将来全世界人类的前途怎么样的,就是要全世界人都能够接受我们中国的哲学。要开放的,任何人不要歧视。将来不管你是什么国家的人,美国人、中国人大家都一样,互相融合,互相合作的。这个世界战争可以避免,人类才有光明前途。我想中国哲学家的前途就是这样子,全世界都可以接受的话,我们中国几千年历史就证明这条路是最好的道路。所以我们要互相合作,提高生产,全世界人民生活改善,战争避免了,大家融合,这个可以说是人类的前途,也是我们中国历史的教训。请各位指教。
王燕:非常感谢金庸先生的精彩讲学,生动而且幽默。我想从我们今天热烈的现场气氛当中,可以感知出金庸先生非同凡响的号召力。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论男女、不论老少我们都是金庸先生的读者,他的作品展开了一副副波澜壮阔的画卷,塑造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美妙的爱情事。那么 ,今天金庸先生在这里用通俗的语言纵观中国历史大势,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他表示感谢!
王燕:欢迎回到现场,这里是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青年》千年论坛的直播现场。好, 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站在我旁边的这一位,他是金庸先生在浙江大学的同事。他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廖可斌先生。廖教授, 金庸先生,我们都非常非常熟悉,因为我们都看过他的书。但是您今天来这和我们现场的观众都不一样,您在生活当中和金庸先生一起工作过 , 学习过。我想问一下您,您还记不记得第一次见到金庸先生的印象?
廖院长:记得, 那是1996年。那是金庸先生捐赠了1400多万港币,在杭州的西湖边上建了一座云松宿舍,在那个捐赠仪式上,我第一次见到金庸先生。
王燕:在我的印象当中,金庸先生虽然是1972年就已经封笔了,但他的小说在大陆非常热销的时候,我记得好像是83年到84年、85年这个期间。当时我就是金庸先生的读者。我记得当时新华书店的书,都没有新书卖,只有旧书,因为翻阅率太高了。如果有新书放在那,都会被别人翻烂。而且图书馆里,金庸先生的书只有书目,见不到书,因为书永远都在别人的手里。我不知道你是不是金庸迷?
廖院长:我读金庸先生的小说,可能算是比较后进的。我也记得很清楚,最早读金庸先生的小说是1987年。因为我那时刚到浙江大学,就是原来的杭州大学去读博士。那时候读金庸先生的小说,可能是不务正业。但是当时有一位朋友借给我金庸先生的作品,我和我的一位同屋,这位同屋现在是岳阳师范学院的党委书记。我们两个读博士,交换读金庸先生的小说,从晚上十二点 、一点、二点、 三点、 四点、 五点,就这样读下来。那个情景也记忆犹新。
王 燕:我想问一下您,您在作品中认识的金庸先生,和您后来接触了金庸先生以后,在工作中认识的金庸,您觉得有什么不同?
廖院长:我得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一致的地方。因为我是学中文的,我知道一个作家的想象力,他的神奇。所以我没想过金庸先生像有些朋友问的,金庸先生您会不会武功呀?您是不是武功高手啊?我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但是见到金庸先生以后,一方面, 我觉得没有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我和金庸先生相处以后,我更能理解他的作品中的一些情节 ,一些人物。金庸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的东西。
王 燕:比如呢?
廖院长:比方说,因为在场的很多朋友过去都没见过金庸先生,但是今天见到了,金庸先生给我们的感觉是 他非常的谦虚;第二是感觉他非常的睿智;第三呢是非常的宽宏。那么这样,你反复去看他作品中的人物发现那些人物,首先是非常谦虚。无论是杨过、郭靖啊,令狐冲这些人物,实际上都非常谦虚,然后是非常聪明,非常聪明,包括里面那些女性。个个都是玲珑剔透的,另外也非常宽宏。昨天有几个朋友都讲金庸先生小说中的人物,无论受到多大的委屈,他都是原谅别人严格要求自己。
王 燕:其实我想您刚才有一句话我是听到心里去了。因为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描写了非常多非常美好的爱情故事。比如说在《射雕英雄传》里,有一个人叫梅超风的,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这个人着墨不多,而且梅超风行事诡秘,杀人多多,是一个大恶之人。但是梅超风跟他的二师兄陈玄风的爱情的故事,也就是坏人的爱情故事,它还非常感人。他们为了怕被黄药师发现,他们逃离了黄药师,只好自练《九阴真经》。而且陈玄风在他生前一直是不把《九阴真经》给梅超风看的,因为怕梅超风这个小师妹练坏了身子。
廖院长:我想你的意思我懂了。金庸先生的小说里,还写了很多爱情故事。而且这些爱情故事,确实写得回肠荡气,令人非常感动。
王 燕:而且金庸的书里也写了许多侠义之士。比如你说的郭靖还有杨过等等,我不知道在你接触以后,你觉得咱们金庸先生也是大侠吗?
廖院长:表面上看他不是大侠,他不会武功。但是实际上他是侠之大者,侠在精神 ,侠在道义。
王燕:咱们现场也有不少的忠实金庸迷。而且金庸先生作品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说,不管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在黄土高原还是在美利坚,到处都能见到读他书的人。那么我想金庸先生在全球的华人圈都有非常广泛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今天我们在现场,可以给现场观众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各位英雄您可以在这,跟金庸大侠在这过过招。
观众1:金庸先生你好!我是岳麓书院的研究人员,刚刚您在演讲当中反复说了那个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那么您在小说当中,我记得曾经有七次提到外族入侵的问题。但同时我最近看了您其它的文章,您又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您在小说中的说法,跟您在学术中的说法是否存在矛盾性?请您回答,谢谢!
金庸:这位先生问的这个问题,我想分为二部分。我们中华民族有时候会受外族入侵,他们来侵略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要保卫自己,一定要抵抗。但如果它接受我们的文化,愿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就是说你来跟我们为敌,想征服我们,想奴役我们,我们无论如何要抵抗到底。等到你跟我们联合在一起,友好的对待,大家平等对待,我们也不当你为外人看待。
王燕:好, 谢谢!我们看看第二位!
观众2:金庸先生您好!我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一位研究人员。我想向你提个问。您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我们大家都非常希望听您谈您的小说,而您今天选择了历史作为您讲学的主题,这是为什么?请您谈谈, 谢谢!
金庸:我写小说其实当是一种副业。我主要是办报纸,报纸要吸引读者,我想写点小说就增加点读者。我本身从小对历史就有兴趣,所以现在正在做学问研究,我就选择历史(作为演讲主题)。其实现在还谈不上学问,不过对历史有兴趣自己现在努力在学习。主业是历史,副业才是武侠小说。
王燕:金庸先生,这是一位留名叫中国人的网友写的,他说您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静”的文化,而西方则是“动”的文化。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呢,武侠小说好像更符合“动”的文化特征。从这一点上来看,您的小说是否与中国的文化特征有点相背离?
金庸:其实我不认为中国文化是“静”的文化,我们说中国人喜欢调和 , 融合,不太喜欢斗争,就这个意思。但武侠小说还是讲斗争,但我觉得这不矛盾,你不要主动去打人家,所以我们历史上最强大的时候也不大去侵略人家。我们到了这为止了。但人家来打的时候你不能束手待毙,总之要抵抗的。西方固然很“动”,但我们中国也不“静”。在需要“动”的时候,还是会“动”的。
王燕:英雄好汉该出手时就出手!好, 我们再把机会交给现场观众。
观众3:金庸先生, 您好!我们大家都知道,您不但在文学上而且在商业上办《明报》都有很高的成就。我想问一下,您自己认为您是一种传统型的人,还是一种现代型的人?
金庸:湖湘文化中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做学问和办事是两者合一的。王阳明在这里讲话,他讲知行合一的。一方面要求知,一方面要行为。朱熹,人家认为他是唯心的,其实朱熹也作了自己针对性的要自己修养之后,要内圣外王,中国的传统学者,自己修养好之后要施展出去,对社会有所贡献,能够帮助人家。孔子也讲“已欲利而利人,已欲达而达人”。朱熹、王阳明都是这样一个传统。所以说传统的中国学者不是只做学问,不管事(情)的,不过现代人跟以前人不同。以前的人,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做官 , 靠科举。就是要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做了官,他才有权力有能力去为人家服务。但是现代人,不一定每一个都去作政府干部。从事工商业,做科学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也是为国家服务。刚才这位先生讲是不是违反传统,我说这倒也是继承中国传统。研究学问,一方面还是要提高为社会服务。岳麓书院是儒家的一个中心。儒家和佛家、道家不同。佛家道家讲“出世”的,儒家讲“入世”的。研究学问之后,他要把自己的所得要贡献给社会,贡献给朝廷。以前要做官之后为人民服务,但现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广了。工商业、科学技术都可以为人民服务。所以我办报,我想并不矛盾,也不违反传统。
王燕:好,我们继续把时间交给现场的观众,请现场观众的提问尽量简明扼要。
观众4:金庸先生 ,我是湖南师大的学生。我们都十分喜欢你的小说,当我一遍又一遍读您的《雪山飞狐》的时候,我总对那个结局感到有点遗憾,所以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您能不能现在就给《雪山飞狐》续个尾,那么胡斐那一刀到底有没有砍下去?谢谢!
金庸:很多朋友,一些读者他自己写了一段寄给我看,问这样写可不可以?我也不说可以或不可以,很多人对这一刀砍不砍很挂念,我自己也不写。这位朋友如果有兴趣,自己可以续写一段,我好像提供这样一个供大家娱乐的节目,各位在睡觉睡不着的时候就想想看,这一刀是砍还是不砍?如果不砍怎么样砍怎么样?自己可以想一个故事下去,我也觉得很好玩。顺便提一提,我到湖南来过几次,关系不密切,我的小说里面,各位有没有想到:最好的一个女人是湖南人,最好的一个男人也是湖南人。
王燕:是谁?
金庸:有人说,我写的女主角最好的人,是在岳阳旁边的洞庭湖边的程灵素。这位小姐相貌并不很好看,但是一个很聪明的,内在非常美的,个性非常好的,对爱情很忠诚,是一位可敬可佩的湖南的一位小姐。
王燕:最好的湖南的男主角是谁?
金庸:男主角可能很忠厚、很老实、很贴心、很朴素,受点委屈也可以原谅人家,对人家忠厚体贴,叫狄云,《连城诀》中的,是湘西的。《连城诀》的狄云,一个是湘北的,岳阳湖南的,一个是湘西的,沅陵岳阳这一带的人,一个很好的男人,但武功不是很高,人不太聪明,但个性很淳朴,对朋友很忠实,对所有的人都非常的好。
王燕:但是我发现你写的男女主人公武功都不太高强,还有点美中不足,这个女主角不是非常漂亮。其实我相信湘女多情一直很出名的。
金庸:我今天还跟我夫人、廖先生讨论,对于宋玉讲到楚国有一位小姐非常漂亮,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矮,不高不矮刚刚好。饰朱者太赤,饰粉者太白,脸上的化妆也恰到好处,也不白也不太红,如果现在讲的话,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当时身材怎么样,大家都不管她了,总之她是楚国的。我们讨论到底是湖北的还是湖南的,后来请了廖先生去问他的老师,一位很有名的研究赋的专家。我向他请教,宋玉讲的这位美女到底是哪里人,是湖南人还是湖北人。他说宋玉大概是湖北人,这位小姐可能也是湖北人,总之我们跟湖南很接近了。
王燕:谢谢金庸先生!我想听了你这话,湖南湖北的女子都会很高兴的,但是更高兴的是湖南湖北的男子。好,我们继续把时间交给现场的观众,请您提问的时候简单一点,也请金庸先生在回答的时候注意一下时间,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观众来提问。
观众5:我是中南工大的一名老师,很荣幸今天能听到您精彩的演讲。您今天讨论的是中国历史的大势,我想就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人物的小事情向您求教,您的小说中经常以乾隆作为你笔下的主人公,尤其是在《书剑恩仇录》这部小说中,您花了很多笔墨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我还注意到,您把满清的这位皇帝写成汉人的儿子,我想请问您:这样写是否经过考证,根据史实来写的。另外一个问题,在您的创作当中,您觉得历史和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创作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谢谢!
金庸:这位先生是中南大学的,你这个问题其实也不大。因为乾隆到底是不是汉人,这是历史上的三大疑案,一个就是乾隆是不是汉人的问题;一个是顺治皇帝到底有没有出家的问题;还有一个是顺治皇帝的母亲,清朝称为大玉儿,有没有下嫁多尔衮的问题;这个问题历史上考证的糊里糊涂,不太清楚。北方的历史名家专门考证,到底乾隆皇帝是不是海宁人家的子孙,因为这个传说在清朝传得很普遍,全中国都知道。所以我就利用这个传说,也不讲它真,也不讲它假,写小说跟碰到历史一个重要的,恐怕就是(小说)可以虚构,但是对真的历史知识是不能改动的。乾隆是汉人或者不是汉人,因为历史上也有争执,可以讲他是汉人,讲他不是汉人也可以,所以到底怎么样也不清楚。但是讲乾隆把清朝推翻,变成一个汉人的朝代这是不可以的。因为历史上没有讲这个事情,所以这位先生,问到乾隆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是历史上的疑案,到现在都不可以肯定的,民间有很多传说,到现在还是有的。各位如果到海宁去看潮的话,陈家的房子现在还在那里。所谓陈家洛,是我故意创造出来假的人。
王燕:好的,谢谢!有一位观众朋友打来的电话,他说在您的小说当中,佛家和道家都曾多次出现,而且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正面形象,而您对儒家的称道和赞颂却比较少,中国历史文化的主体是儒家,佛家和道家,您是否认为在指导个人行为和社会整体行为上,佛道二家胜过儒家呢?
金庸:中国传统儒、道、佛,实际上最最重要的是儒家,岳麓书院是儒家一个重要中心,我也不能作违心之论,实际上我写的很多正面人物可以说是儒家,但是他们不是读书人,好象郭靖。所谓“知之不可为而为之”,其实他知道守襄阳是守不住的,但是他明明知道这件事做不到的,儒家的教训说就是“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只怕牺牲性命也要做的,这是儒家的精神;如果道家、佛家,这个事情跟我无关,道家就是看破了,襄阳守得住守不住没关系的,最后还是一样的,佛家(认为)你不要对世事这样投入,襄阳守住守不住也是空的,不必去努力了。儒家(认为)这个事情明明做不到的,理所当然(认为)应该去做的就做了,所以郭靖跟黄蓉的精神是完全儒家的作风,不过我没有特别讲出来而已。
王燕:谢谢金庸先生,我们现场的时间还大约剩下15分钟,接下来继续把时间交给现场的观众朋友。
观众6:我是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金庸先生您在刚才的回答提问中,多次表达了您对湖南的深厚感情,在您的小说中也不止一次以湖南的许多有特色的地方作为地理背景,请问您作为江浙才子,是如何评价湖湘文化的?谢谢!
金庸:江浙才子不敢当,我作为浙江人,我刚才讲过,我们浙江的浙东学派和湖湘学派有共同之处,大家做学问之外还是要献身社会,为社会服务的,这是其中之一。我觉得湖南人做事很踏实,我对湖湘文化,我觉得从曾国藩压迫的农民起义,并不能肯定,但他做事情的作风,坚毅不拔、继续奋斗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我觉得湖南文化中有了这一点,外省人毁谤湖南人,不好听,讲湖南骡子,好象骡子这样很倔性的,你拉东它偏偏要往西;你打它它都不屈服,这种精神是很了不起的。我一直很佩服的,所以小说里写到,湖南人提到几个正面的形象。谢谢!
观众7:那么我想问一下:您认为在中国历史上遗留下的,而且比较宝贵的文化内核是什么?再比如豪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算不算中国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化内核。谢谢!
金庸:你差不多自己回答自己问题了。中国文化中间,豪侠是一种很珍贵的文化传统,好象西方没有这种传统,所以呢,武侠这个“侠”字,你跟西方朋友解释,他们不太了解。因为他们道德中间没有这种“侠”的观念,我们中国人说这件事跟我没关系的,我看到很不公平的,我就要挺身而出,就帮他忙做这个事情,要打抱不平、拔刀相助。这个“侠”的精神,西方社会是不大了解的,这个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很好的传统,当然还有其它很好的传统。刚才我提到的,我们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和谐、要合作、要团结,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传统。
王燕:谢谢金庸先生!所以我想在金庸先生的笔下塑造了很多的主角,比如说狄云,比如说杨过,比如说令狐冲,他们都是受尽委屈。很多时候个人利益是排在国家和群体之后的,接下来我们继续把时间交给现场的观众朋友。
观众8:金大侠先生,我是湖南省文联的研究员。现在我只提一个问题:我们在从事理论工作的时候,文学界总是把“庸俗”和“通俗”这个问题经常提出来,我希望先生回答,您怎样看庸俗和通俗的区别在哪里?谢谢!
金庸:通俗和庸俗怎么分别,据我了解,我看“俗”就是大众化的,不能高高低低,大家都可以接受就很俗了,这种俗之间也有一种比较高雅的俗。所谓“庸俗”,我想通俗没有好的意思,也没有贬的意思,通俗就是大家不讲全部大家都能接受的。所谓“下里巴人”,它也不一定是讲不好,智商低、智商高大家都可以接受,就很俗了,范围很广的。庸俗我想有一种贬义,大家可以接受之外,这种艺术创作本身可能使得人的精神向下的。
王燕:好,谢谢!这是一位观众朋友他问您:封笔之作《鹿鼎记》当中,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和您前面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截然不同,他既不传统又不现代,大概是属于后现代的。很多人都觉得韦小宝是一个非常世俗化的人物,请问您是如何评价韦小宝的?在您的武侠小说中,您最满意的人物是哪一个?
金庸:韦小宝的问题,我还忘了提到,现代作家中间,人家问我最喜欢哪一个?我说喜欢一位湖南作家沈从文。我从小就喜欢看他的作品,到现在还喜欢,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说: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把中国人不好的典型,愚蠢、愚笨,搞精神胜利,对于世界不了解、很尖酸刻薄、很否定的人物。但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中间,个性中间、性格中间有着很多不好的在内,特别他提出了要否定这种人。这篇文章就说,沈从文写的文章里面,那些人物都是善良的、温情的,使人觉得乐观的、和蔼的,他写的都是湖南人,其他省份中间这种可爱的人也是比较多的。要了解中国人,应该看鲁迅先生鞭策的这种中国人不好的个性之外,还要看沈从文先生所讲的中国人个性比较好的一面。我写韦小宝,当时没想到这一点,但我主要还是想写中国一个封建时代官场里比较不好的一批人,他受贿赂、去做坏事,各种各样的坏事都做,所以韦小宝基本上是否定的,不过他也不是全面否定。中国人的性格中间还是讲义气的,有一种共同愿望这种性格。中国人性格很普遍的,大家都有。这一方面是可以值得肯定的。所以我不能说,借助了沈从文先生的好处,韦小宝不是全面肯定,十分之九是肯定的,也有十分之一的(坏)处在那里。
观众9:金大侠您好!今天能见到你感到非常的荣幸,我知道您(59)年就创办《明报》,在香港影响很大,大家都称您是报业大王。现在我们的传媒、我们的报纸、我们的电视竞争非常的激烈,我想请您跟我们介绍一套降龙十八掌,媒介怎么竞争?以及当初您办《明报》的宗旨是什么?对我们湖南的电视传媒,还有报纸怎样评价?谢谢!
金庸:这位先生问湖南的传媒,我对湖南的传媒只知道湖南卫视、广播电台,电视我知道你们拍了《还珠格格》、《雍正皇朝》这些很好的戏。我昨天见了广播局魏局长,我说你们广播事业做得非常成功,全国各省大概湖南最好了。他谦虚不承认。我认为传播媒介中间,湖南电视大概已经做的最好了。报纸情况我不大了解,我大部分时间,有时候在国外,有时候在香港,晚报比较轻松活泼,所以读者比较多,这也是适合全世界潮流的,总是分两路。一路比较严肃,一路比较轻松活泼的,轻松的报纸销路比较大,严肃的报纸也是有这个需要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有个新闻系,他们问我办报纸应该怎么办,在中国内地办报纸,我们的报纸是为人民服务的,要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人民服务。
王燕:非常感谢金庸先生,金庸先生对湖南媒体的评价很高,最后还有二分钟的时间,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可能是我的心声,也是现场观众朋友的心声,就是您还会不会重出江湖?我们都期待,会不会?
金庸:我想武侠小说不会写了,如果有可能,我想写一本另外的小说倒是有可能。
王燕:谢谢!我在金庸先生《鹿鼎记》的后记当中,看到金庸先生写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将是我最后一本武侠小说,但是后面打了一个括号,注明了一句“生命中永远都有特殊的意外”。我想不仅是我还有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朋友,都在期待着会出现这个意外。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金庸先生在这里用他的话,他的故事为我们诠释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内涵,让我们再次用掌声对他表示感谢!世界的发展需要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结合,金庸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他说他相信在二十一世纪,世界的中心将是在中国,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只要是在中国就好。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自信和期待。我讲这个话,英国牛津大学演讲,因为英国很多经济学家在牛津大学教经济学。他们跟我说,你们中国超过11亿人,你们人口全世界最(多),现在已经发展到12亿,差不多13亿了。当时他就说,将来到2050年或2060年时,中国全国生产总值就全世界第一,超过美国。我说那不大可能吧。你们经济发展很快,每年8%到9%的增长,美国每年只增长1%到2%,同时他们人口只有2亿多,你们有11亿、12亿,平均增长值,美国当然比中国多,你们人多。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就超过了全世界第一,人口这样大、市场这样大、经济力量这样强,全世界经济中心在中国一点也不稀奇。非常感谢金庸先生,他在听到我的结束语之后,对我说的这一句话特别的有感慨。我想从这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金庸先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和我们一样所有的拳拳赤子之心。好,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就结束了。让我们期待下一次在千年论坛再相会!再次感谢金庸先生!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和现场的观众朋友!我们下次论坛再见!
[二000年九月二十四日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青年》岳麓书院“千年论坛” 主持: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