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岛史 » 岛史全文在线阅读

第十四章 大寺及支提山之受纳

关灯直达底部

闻长老之言王愈益欢喜,不受[园丁所捧]瞻波迦华,亦以此捧献于长老。(一)长老投瞻波迦华于地面。于此处大地亦震动。[此]为第八地之震动。(二)与国人等俱,王军队见此希有扬举叫声,振摇衣服。(三)“大雄!第八地之震动何故耶?大慧者!请明示。我等将闻卿之话。”(四)“如来之身分遗骨八斗斛。大王!有大神通力之人人,将来一斗斛[于此处],奉安在此之场所,起感激之情为多数人人之信心,建设光辉之塔。”(六)大地震动时,来集一切人人与国人等俱王军队扬举叫声。(七)

[摩哂陀]于帝须园[其夜]止住,夜之明时,着内衣,缠衣,[八]如是取钵而入都之城市。行乞已来至王门。(九)入王宫,坐于座而于其处食事,以己手净钵,(一〇)食毕,以[法语]使王喜,去王宫由南门[出]城市,时于其处欢喜囿园,说最胜之火蕴[喻]经。于其处千有情得悟法。(一一、一二)说正法济度有情等,由座起而长老再于帝须园过[夜]。(一三)于其处过夜,夜明时,着内衣,缠衣,(一四)如是取钵入都之城市行乞已,来至王门。(一五)入王宫坐于座,于其处食事,己以手净钵,(一六)食毕[说法]使王喜悦,去都之城市。于最上之欢喜囿园为日中之休息,于其处美丽而说蛇喻经。于[此说法]已千人[得悟法]。此于楞伽为第五之得悟。(一七、一八)说正法令觉有情等,由座起赴帝须园。(一九)

王对八种之地震动,愈益欢欣,欢喜意扬满足,王告诸长老。(二〇)精舍建立。如是[余][奉献]高价僧园。大德![卿之]神足[定][起]大地之震动。(二一)“大王!于只此事非建立僧园。如来结界之决定而有一定之[仪]。(二二)以共住人之限界由八种之界相周遍说示[又][说示]不离三衣,集合一切僧伽议决公示。如是谓结界之一区。[如是]精舍为不动之物,园为被建立。”(二三、二四)“我与大臣侍臣等俱妻子等悉皆为卿之优婆塞,生涯归依。”(二五)“大雄!余愿卿如为我语。大众可住结界内之场所。(二六)慈悲守护,应常守护。”“大王!请如卿所欲以定境界,(二七)如定境界者,则僧伽决定结界。”摩诃波杜摩与昆伽拉之二头吉祥象[牵出](二八)于寇达玛罗伽地方先附以黄金之犁,牵四支大军为敌之调伏者刹帝利与长老俱以黄金之犁[示畔进行间]见有庄严之满水器、种种之美色幢、(二九、三〇)种种之华,以幢严饰弓窿门或高价之华鬘,多数光辉之灯火。如是王用黄金之犁耕[畔]。(三一)为多数人人之信仰,刹帝利与长老俱右绕城市达于河岸。(三二)用黄金之犁[表示]地上之大结界线而耕畔,[再]到寇达摩罗伽地方。(三三)于大群众[之前]结附结界与结界之时,于其处大地震动。[此]为最初地之震动。[三四]与国人等俱全王之军队,见此希有互相欢欣:“[此处]可为结界园。”(三五)自在者天帝须向长老等告示规定几千距离结界[线]之标相与场所。(三六)“由结界与场所应为之事已,[今]长老向比丘僧伽尽快确立精舍,又为余之哀愍请定结界。”岛之灯明者摩哂陀闻王之语,(三七、三八)告比丘之僧伽曰:“汝等比丘!我等定结界。”如是乌塔拉萨鲁哈之星宿下僧伽悉皆来集。(三九)决定场所有眼者结同一住所之界。确立最胜之精舍帝须园,(四〇)[其夜]住帝须园,夜明时,着内衣,缠衣,(四一)如是取钵入都之城市。行乞近于王门而来。(四二)入王宫坐于座于其处食事,[己]手净钵,(四三)食已[说法]使王喜悦由都之城市而去,在欢喜林囿园为日中之休息,(四四)彼时于其处说蛇喻经及无始经、无上之行藏,(四五)于大欢喜[林]其处再三说牛粪之训谕,转法轮[经]。(四六)岛之灯明者长老摩哂陀七日间说此等之诸经,令八千五百之众解脱缚。如是一个月不足与众俱止住于帝须园,(四七、四八)雨期将近于额沙荼之满月向城市告知一切人人:“安居之时期不[间近]。”[四九]

大寺之受纳毕

岛之灯明者摩哂陀,整床座,取衣钵,由帝须园离去。(五〇)着内衣,缠衣,如是取钵入于都之城市。(五一)行乞来至王门,入王宫,坐适宜之座。(五二)于其处食事,[己]手净钵,教授大会经。(五三)岛之灯明者摩哂陀,教授王已由座起不辞而去。(五四)大师由东门离去城市,去一切人人归还,来至眉沙迦山。(五五)大臣等悬念告王:“陛下!大长老等皆已往眉沙迦山。”(五六)闻[此之报告]王惊,立即系马于战车,与王妃俱刹帝利立即乘车。(五七)长老摩哂陀与众俱行山麓,其处岩间之所纳伽洽多迦池沐浴,饮水而立于山顶。(五八)刹帝利急急擦汗,由远已见立于山顶长老。(五九)刹帝利留王妃于车,由车降,接近长老,礼拜而言此事:(六〇)“大雄!何故快弃土地,弃余与有情等而来此山耶?”(六一)“我等实于此处前后满三个月,于如来之处作安居”(六二)“余为比丘之僧伽安乐应作一切之应为事,请垂哀愍为余施教。”(六三)[摩哂陀]“比丘等虽于森同于村里,于闭门住居入安居为佛所许。”(六四)[王]“[余对卿之]此言[其]意义理由一切了解。正于今日余造适当安居之场所。”(六五)大名声之[王]在家之[得限度事]遂选[一场所]与长老等:“由哀愍请留于[此处],(六六)大德!请入此岩房之园。大牟尼!确立精舍请定结界。”(六七)

大阿栗吒王之妹子及五十五人大名声之良家所生者等,(六八)近王礼拜言此事:“我等皆欲于胜慧者之处出家。(六九)我等欲行梵行。陛下请许允。”闻一同之言,大地之主王亦意满足,近而告长老曰:“有阿栗吒为首五十五人之导师。大雄!请在卿之处出家。[余许彼等之出家]。”(七〇、七一)闻王之言而岛之灯明者摩哂陀言比丘僧伽:“汝等比丘!我等将定结界。”(七二)长老等确立精舍,决定于同一住所及不离三衣,规定结界场所。(七三)于屯巴精舍场内规定[外]界内界,岛之灯明者摩哂陀宣言大结界。(七四)具眼者定一切之处,结界在帝须山确立第二之精舍,(七五)于额沙荼月完满月之布萨,乌塔拉萨鲁哈之星宿下,于山中结界,(七六)于第二之场内,先令大阿栗吒出家。于其处又为丹巴般尼王家者[此大阿栗吒]授具足戒。(七七)于彼处五十五人出家受具足戒。于第一园建立三十二之处所,(七八)于帝须山之精舍第二园建立三十二,其余之小园各各含建一处。(七九)于最上之山建立园与精舍毕而六十二人之阿罗汉悉[于楞伽]入最初之安居。(八〇)

支提山之受纳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