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碟片放进播放机的时候,邓康延觉得,“他们能看上10 分钟就不错了”。毕竟,这只是一场房地产商的私人聚会,饭局也马上就要开始了。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这个50 岁的纪录片制片人颇为意外。
这群大老板,从头到尾安安静静地看完了长达70 多分钟的片子,还多次推迟了上菜的时间。
片子播完后,他们不约而同地鼓掌,邓的朋友、一个国内房地产的领头人物说:“康延,以后再拍这样的片子,你缺多少钱,我都给你想办法找上。”
意外还在不断发生。
2009 年12 月23 日,邓康延收到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寄来的信,称这部片子获得了2008—2009 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这是国内官方最为权威的纪录片奖项,多由数家公立大型电视台或电视制作中心获得,极少颁发给像邓康延这样的民间制作者。
这部名为《寻找少校》的片子与商业无关,也并非宏大叙事。
它静静讲述的,只是一个关于遗忘和寻找的故事。
从一幅意外发现的美军葬礼老照片开始,几个研究中国远征军的中国民间学者耗时3 年,沿着当年远征军的反攻路线穿过怒江和高黎贡山,还远赴美国国家档案馆,拜访老兵家庭,终于找到美军少校梅姆瑞在中国的埋骨之处,也考证出远征军中一支代号“Y部队”
的美军顾问团的前世今生。
“历史总是在反反复复中丢失了许多细节,但有时候,细节却决定了我们怎样去记录历史。”邓康延说,“我们既是在寻找故人故事,也是在寻找内心的安宁,与历史的公正。”
老照片上的葬礼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聚会,邓康延的生活本不会和“远征军”
这一个历史名词发生太多交集。2003 年年初的一个黄昏,时任《凤凰周刊》主编的邓康延和另外几个朋友,在深圳为刚从云南归来的朋友章东磐接风。
章东磐是这个圈子里公认的传奇人物,早年当过炮兵、侦察兵、文物鉴定家、出版社编辑,后来又做起了生意。从2000 年开始,他前往云南一带,走访远征军中的抗日老兵。
那天晚上,饭局成了章东磐一个人的“独角戏”,他讲述了在云南耳闻目睹的许多远征军老兵的悲壮故事。一桌子人都悄无声息,泪流满面的邓康延突然站起身来说:“我要去为他们拍纪录片,哪怕辞了现职。”
几个月后,邓康延果真搁下了主编职务,与章东磐一起前往云南,准备拍摄一部关于远征军的10 集纪录片。片子的大纲都已经写好了,可这个时候,因为投资合作等方面出现了问题,计划就此搁浅。
没有资金,也没有播出平台,片子还拍不拍?拍什么?“犹如一支部队正在冲锋时突然失去了目标”,问题被摆在了整个纪录片团队面前。
“我想起一个故事。”团队中的云南作家孙敏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故事来自一张60 年前冲洗出的老照片。2002 年,为了调查滇西抗战的历史,孙敏在云南腾冲一带进行田野调查。在距离腾冲城3公里的和顺乡,她结识了当地一个乡村图书馆的馆长、已逾70 岁的张孝仲。
在一次闲聊中,张孝仲顺口问了一句:“我家里有一些老照片,要不要看一下?”
他取出一本镶嵌着92 张黑白照片的相册,照片保存得很完好,“就像当天早上才从暗房里取出来一样”。
相册的主人,是张孝仲的父亲张溶。作为民国时的一个摄影爱好者,张溶在和顺乡开着方圆百里唯一的照相馆。1944 年初秋,正是远征军收复腾冲城前的最后时刻。一名远征军军官来到店里,要求冲洗一堆胶卷。
当晚,在远处炮声的陪伴下,张孝仲和哥哥连夜冲洗出了这批胶卷。父亲张溶擅做主张,多加洗了一份,想作为这个家庭的“收藏”。
翻看着照片,孙敏发现,这些照片记录的是腾冲激烈的战争场面,以及一批美国军人的影像。其中一张照片吸引了她的目光。
那是一场军事葬礼:一棵巨大的榕树下,站立着十几位全副武装的中美两国军人,照片左侧,一个手持《圣经》的美国军官正在主持葬礼,一口中式的棺木,正被放入墓穴。
当时,孙敏并不太明白这张照片的意义,她只是进行了翻拍。
随后,这些照片又一次被收藏了起来。她至今还记得张孝仲脸上很不好意思的神情,他喃喃地说:“其实,没有经过人家的允许,就加印了一套,有些不对,是吧?”
然而,历史就多亏了这次未经授权的加印,才不至于被湮没得干干净净。
少校的118 封家信
与孙敏发现照片的时间相隔不久,一天清晨,美国得克萨斯州冷泉镇的居民芭芭拉·梅姆瑞突然从梦中惊醒。
一段时间以来,芭芭拉反复梦到同一个场景。在梦中,这个从来没有到过东方的女人,来到东方的一片亚热带田野,在一条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一个男人牵着一头水牛向她走来。
这个梦让芭芭拉整个早晨都不能释怀。她走进母亲菲生前的卧室,打开衣柜最底层的抽屉。抽屉里珍藏的118 封信,是60 多年前父亲从中国寄给母亲的,也是家里和东方唯一的联系。她觉得,梦中的那幅景象,也许来自心灵深处对父亲的怀念。
8 岁之前,芭芭拉·梅姆瑞很喜欢漂亮的康乃馨花。但在那之后,她一点都不喜欢了,因为这种花会使她回忆起参加父亲葬礼的那一天。
芭芭拉·梅姆瑞的父亲威廉·梅姆瑞,出生于1910 年6 月20 日。
这个性格温和的美国男人是得州农工大学的优等生——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牺牲人数,在美国高校中名列榜首。
1941 年7 月,威廉·梅姆瑞接到了兵役通知。那个时候,妻子菲刚刚生下芭芭拉,可芭芭拉后来听母亲回忆,当时,“父亲兴奋得竟然忘记了刚刚得了一个女儿”。
两年后的秋天,威廉·梅姆瑞离开美国,到了印度的孟买,帮助中国远征军训练士兵。1944 年5 月,远征军开始反攻云南,怒江战役开始,他也随着部队进入了中国。
到达印度的时候,梅姆瑞少校的第二个女儿贝弗利刚刚出生。
妻子随信寄去了母女三人的合影。收到信的那天晚上,他打开了一瓶价值90 美元的樱桃白兰地酒,和战友们一起庆祝。前来庆贺的军官们,给这个新生命取名为“伯玛”(意为“缅甸”)。
这张照片一直伴随着少校的战地生活,直到1944 年5 月20 日他在中国牺牲那天为止。人们在他遗体的上衣口袋里,发现了这张照片。
1946 年,美国军方在中国找到了梅姆瑞少校的遗骸,并将其部分移葬回家乡冷泉镇。所有家庭成员都出席了这场葬礼,少校的棺材上摆满了鲜花,有士兵鸣枪致敬。身穿制服的军官将国旗叠起来递给菲,然后递给每个人一朵粉白相间的康乃馨。
那时,芭芭拉只有4 岁。如今,她已经成了鬓带白发的老妇,母亲菲也已于1996 年离世。芭芭拉和妹妹只能通过这118 封家信,来怀念自己的父母。
此时,她并不知道,在遥远的中国,一次与她父亲密切相关的寻找,即将开始。
被遗忘的“Y”部队
中国远征军中有美国陆军?
不只是邓康延,就连长期关注滇西远征军抗战历史的孙敏和章东磐,对此也知之甚少。在以往,提到中国抗战历史上的美国人,人们总会想起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但美国陆军直接参与中国抗战,在相关文件中几乎没有记载。
在随后对腾冲国殇墓园的拜访中,这个问题得到了解答。
这个国家公墓,是抗战胜利后,云南省政府在腾冲来凤山为反攻中阵亡的远征军将士修建的。从来凤山小团坡的山脚至山顶,依编制密密地排列着9000 多座阵亡将士的小型墓碑,碑上刻着每位烈士的姓名与军衔。
邓康延一行人看到,9000 多座墓碑以“一种卑微的形式”整齐地排列着,看不见任何祭奠的痕迹。
在墓地的一个角落,他们发现了一块墓碑。据当地人说,原碑是为纪念在那次反攻中牺牲的盟军将士修建的,1966 年被毁,现在这块是复制品。
墓碑上写道:“民国三十三年夏,滇西战役进入反攻阶段,盟国军队来华助战,在收复腾冲战役中,美军中尉夏伯尔等14 名官兵壮烈牺牲,兹特立石以慰英灵。”
在翻阅史料和询问学者后,他们惊讶地得知,在滇西战场上,除了陈纳德将军的第14 航空队以外,还有一支规模庞大的美国陆军部队。
这支有4000 多人的美军部队,代号为“Y”,由步兵、炮兵、工程技术人员和野战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他们被分配到中国军队的营一级编制,协助中国军队进行反攻。
反攻一战,“Y”部队的14 名将士把生命留在了这片异域的国土上,可只留下了夏伯尔一个名字。随后,他们的名字被历史长河冲刷得干干净净。
其他13 个人是谁?他们在中国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孙敏提到的照片上那场葬礼,究竟是为谁而举行?邓康延等人产生了无数疑问。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有美国人为中国付出了生命,我们却对他们一无所知。这怎么行?”
从此,他们对远征军的调查,不再关注宏观的大视角,而变成一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举动。
他们开始寻找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并决心把完整的盟军阵亡将士名单,重新刻在这块墓碑上。
名单背后的故事
“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朋友,我愿意帮助你。”约翰·伊斯特布鲁克——一个二战退伍上校,微笑着对江汶说。
江汶是孙敏的朋友,一个移居美国的云南籍学者。她熟悉并喜欢研究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听说孙敏正在寻找那份阵亡者名单后,她毫不犹豫地答应帮忙。“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
通过种种努力,孙汶联系上了约翰·伊斯特布鲁克。伊斯特布鲁克是美国将军史迪威的外孙,史迪威将军是中国驻印军的总指挥,1944 年远征军的滇西反攻就是他策划和指挥的。
起初,调查进行得很顺利。在斯坦福大学哈佛研究所的档案部,约翰找到了一份文件,其中一页列出了“Y”部队美军阵亡人员名单。
经过一系列的确认,江汶和约翰确定了“Y”部队在远征军反攻期间牺牲人员名单,总共19 人,比墓碑上的人数还多出了5 人。
但江汶还想做更多:“我很想知道这些美国军人从哪里来,是否还有家人健在。如果有,我们可以告慰他们,60 年的岁月,并没有抹去中国人民对帮助过他们的异国军人的怀念和感激。”
然而,想通过一页薄薄的名单获知每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却并不容易。美国军方的保密工作十分严格,因为担心不必要的骚扰,也担心会引起阵亡人员亲属的伤痛回忆,所有阵亡军人的详细资料都属于“绝密”级别,只有直系亲属才能够查阅。江汶多次想查阅资料,都碰壁而回。
最后,还是靠约翰·伊斯特布鲁克与军方的特殊关系,军方才给他们开了“后门”。约翰甚至对管理这些档案的工作人员发了火:“中国人查这些名单,是为了刻在纪念碑上的,几十年过去了,除了中国人,谁还会记得他们?”
拿到伊斯特布鲁克寄来的厚厚一叠阵亡人员家属的详细资料,江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开。她到海边去跑了一圈。对她来说,这些凝结着历史记忆的资料,“实在太沉重了”。
按照资料上的电话和地址,江汶开始了联系工作。可由于资料过于久远陈旧,她竟然没有联系上任何一名家属。
正当她陷入绝望时,事情突然又有了转机。江汶曾联系过的一个美国远征军“Y”部队老兵阿扎尼亚,偶然在网上发现了一个与阵亡名单上的梅姆瑞少校有关的人,经过确认,此人是梅姆瑞少校的远房表侄。
在电邮中,此人告诉阿扎尼亚,梅姆瑞少校有两个女儿,还住在得州。
寻找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死结,就这样被打开了。
一封家信
2004 年7 月4 日,美国国庆日,芭芭拉和妹妹贝弗利参加了每年一度的家族聚会,这是梅姆瑞家族的传统。
但姐妹俩没有想到,这个惯常的聚会会给她们带来一个不寻常的消息。表弟将阿扎尼亚的邮件交给了芭芭拉,她非常激动。
“想到有人知道父亲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中国又有人在找我们,这真是令人兴奋。”她说。
她和妹妹重新整理了母亲留下的所有信件。此前,姐妹俩虽然翻阅过这些信,但并未细看,只是把它们当作母亲的秘密。但这一次,有些不一样了。
江汶很快就和芭芭拉取得了联系。在电子邮件中,她这样写道:“……腾冲人民……正在考虑……举行一个仪式,将勇士们的名字重新镌刻在纪念碑上……我很感激你的父亲为中国所做的一切,我想对你的父亲了解更多,他的背景、服役前的生活……”
三天后,芭芭拉给江汶回了信,并寄去了少校年轻时一张英俊的军官标准像,还有一封他阵亡以后,他的上司斯多德上校写给他家里的信。
信是斯多德上校于1944 年5 月21 日写给梅姆瑞太太的。信中,他详细描述了梅姆瑞少校牺牲时的具体细节。
1944 年5 月20 日,在攻击高黎贡山一处叫做“大塘子”的日军阵地时,梅姆瑞少校暴露在一个显眼位置,日军一发炮弹落在离他很近的地方。他受了重伤,在被抬上担架后不久就牺牲了。
当时还处于战斗状态,第二天上午,梅姆瑞少校被就地埋葬。
他的墓地是一个美丽的山间台地,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榕树。在没有牧师的情况下,斯多德上校主持了葬礼,所有能参加的美国官兵都出席了。葬礼结束后,战友们在墓地上空一齐发射了三轮子弹。
通过电邮,江汶把这些事情告知了远在中国的孙敏。孙敏突然间想起了那张老照片。信中描述的所有细节,都符合这张照片的场景。
历史果真有这样的巧合?
根据芭芭拉的叙述,梅姆瑞少校年轻漂亮的妻子菲没有再嫁人,她独自将两个女儿养育成人,并于1996 年病逝。她被葬在丈夫的公墓边。
“如果我们的寻找早几年开始,菲看到丈夫得到中国人的怀念,将足以告慰她孤独的大半生。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她完成生前的心愿。”
章东磐说。
于是,2005 年初春,章东磐和邓康延、孙敏、摄像师牛子、编导钱喻等人,沿着当年远征军反攻的路线,翻越高黎贡山,前去寻找梅姆瑞少校的埋骨之地。
最艰险的战场
如果不是亲历,邓康延怎么也不会想到,世界上还有如此艰险的战场。
高黎贡山是二战中海拔最高的战场,它巨大的山脉紧贴在怒江西侧,在腾冲一带海拔达到3000 多米。1944 年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的第一役,便是渡过怒江,分别从南、北两处攻占这座高山。2000多名日军,利用险峻的山势和精心构筑的工事,以逸待劳,山上每天云遮雾罩,厮杀声和枪炮声终日回响。梅姆瑞少校参加了这场战役,并在此牺牲。
摄制组所走的路,正是60 年前中国远征军走过的路。一米多高的石磴数不胜数,假若在平地,人可以一步蹿上去,但如果从早爬到晚,从海拔数百米处爬到3000 多米处,“就算四条腿一起用”,到最后都很难再上一级。
这样的路,摄制组是在高黎贡山最好的季节走的,而60 年前的中国远征军,却是在雨季踩着湿滑的路面,冒着密集的炮火,穿着破烂的草鞋,一路厮杀上去的。
根据美国新闻处的记载,反攻开始的第一个月,有260 多匹驮运弹药的骡马从这条路上坠入山谷而死。帮摄制组驮装备的两匹健硕的大青骡子,在许多狭窄陡峭的台阶前,都要卸了装备,靠人的肩膀扛着它们的屁股,才上得去。
上山前,邓康延在怒江的一座桥上遇见了一位老人。问及当年的战事,老人沉默了许久,只说了一句话:“那个时候,顺着山沟淌下来的,都是旺子(当地方言,意为血)。”
史料记载,在攻打高黎贡山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中国远征军战死,他们被就地掩埋于山涧沟壑中。许多阵亡者没有墓碑,甚至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那一路,摄制组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有一次,章东磐指着路旁沟壕上的茂盛野花,对邓康延说:“这土肥啊。”
邓康延突然大喊一声,跳入还剩约半米深的沟壕,俯身十指刨土,几十秒间,他突然刨出一颗日军的三八大盖子弹。
他举起子弹,在太阳下凝视斑驳的绿锈,心想着“这颗子弹幸好没打出去,原本,它可能会击中一个远征军战士的身体”。
那一刻,他觉得手上的子弹“开始发烫”。
在山上每个露营的夜晚,赶马人都会和他们讲起战后几十年闹鬼的传说。每一个故事,赶马人都发誓说,是真的。
据说,每年夏季,当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之际,高黎贡山许多人能听见山里发出“杀——杀——”的吼声,还夹杂有“轰——轰——”
的枪炮声。每到此时,山下的村民会把家里的八仙桌抬出来,供上酒食和香烛,对着高黎贡山念叨着:远征军的英雄,请你们各安圣位,现在国家有解放军把守着,请你们放心。
某个晚上,摄制组在高黎贡山一个叫老坪子的地方安营。这儿正是当年远征军198 师师长叶佩高将军的宿营地。
叶佩高是第一位渡过怒江的中国将军,1944 年5 月11 日那一天,他指挥着百年来中国军队首次对侵略者的战略反攻。远征军立足未稳,就遭遇了准备了整整两年的日军的逆袭。
他为历史留下了这样一幕荡气回肠的场景——叶将军对士兵训话时大声问道:“弟兄们,你们怕不怕死?”数千名战士齐声回答:“怕死,不怕日本鬼子!”日军机枪打点射,都是三发“叭叭叭”。
将军说这是威胁“怕不怕?”而作为回敬,远征军则两发两发打,“叭叭,叭叭”。就是:“不怕!不怕!”
即便是这样勇武的将军,在高黎贡山一役,望着成营编制的士兵,密密麻麻地牺牲在山坡上,几乎要拔枪自尽谢罪,幸亏被属下死死拦住。
那天晚上,摄制组的人们燃起了一堆篝火,驱散了夜晚的黑暗湿冷。他们打开了自带的当地白酒。邓康延“咕咚咚”地满满倒上一碗,闭目默祷,然后往火里一泼,作为对远征军英灵的祭奠。
手稿上的发现
可梅姆瑞少校究竟在哪里?
高黎贡山遍地都是榕树,面对摄制组的询问,这儿的人们对照着照片上的榕树,看看,想想,然后摇头。这里也有无数的大塘子,在当地,稍微大一点的水塘都叫这个名字。
在军队的战报里,大塘子是范围颇大的一片战区,阵地海拔在1400 米至1600 米之间,而江边海拔是800 米。从5 月14 日渡江以后,在这几百米的距离内,远征军4 个师数万人,血战了10 余日。许多当地老百姓躲在山下,远远地看着战场,只知道每天都要抬下几百名伤员,阵亡者不计其数。
在这场战役里,阵亡者成千上万,要打听其中一个人死于何地,几乎是不可能的。数十天过去了,他们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梅姆瑞少校的线索。
他们决定放弃了,心里却满是遗憾。
临行前,章东磐去看望了离宿营地不远的一位老朋友。出于对历史的挚爱,这个叫吴朝明的农民,办了一个小型远征军博物馆,它全部的藏品——一个钢盔、一把战刀、几枚生锈的炮弹,只够填满一个草绿色的旧子弹箱。
除此之外,老人有一份手稿,写在学生用的算术本上,记载着他从长辈和流落当地的老兵那里听到的战事以及他的感想。由于大多数是道听途说,可信度不大,所以,每次来,章东磐都只会草草地翻阅一下。
但这次却不一样了。
在小院里暖暖的冬日下,章东磐慢慢地翻阅着这部他看过无数次的书稿,一行字突然映入眼帘,他“仿佛被火烧一样”跳了起来。
在那张已经卷了边的纸上,老人用不太流畅的字体写着:“远征军攻打锅底塘,一个受伤的日军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炸死了3 名中国军官和1 名美国军官。他们埋在田头寨寺院门前。”
锅底塘,便是吴朝明所在村子的旧名。
60 年后的军礼
几个小时后,村里一位亲历过葬礼的八旬老人,带着一行人踏上了信中所说的那个美丽的山间台地。
但眼前的一切令人失望。墓地附近没有榕树和庙宇,也没有坟茔的痕迹,只是一片光溜溜的耕作经年的山地。榕树和庙宇,都毁于战后的一次火灾,残存的树干和寺庙的梁柱,变成了村民家的柴火。
战争结束后,1946 年,美国军方派出专门小组来寻找梅姆瑞的墓地。据当时在场的人说,当棺木从土中挖出来,打开,人们惊呆了。
怒江峡谷多雨且炎热,可躺在棺材里的梅姆瑞少校相当完好,就像睡着了一样,连制服都整整齐齐。
美国人带回了梅姆瑞少校的一部分遗骨,在家乡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军人葬礼,而他遗体的另一部分,仍又装回了那口中国人赠送的棺材,重新埋进了他为之牺牲的土地,并且永远留在了这里。
摄制组一行人站在梅姆瑞少校的墓地前,大多数人鞠躬敬礼。
退伍兵章东磐则扣好衣领,扶正军帽,举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中国军礼。
在此后的一篇回忆文章里,他这样写道:“梅姆瑞少校在天堂看得见我们。60 年之后,在他阵亡的地点,仍有中国人向他行军礼,他的灵魂会感到欣慰的。他一定也还了礼,不过,是美国式的。他还像离家时的照片上那样年轻,那样英俊。他永远都会年轻下去,因为他的生命为了中国,停止在了那么年轻的时候。”
在这块墓地旁,还有一大片无比茂盛的、长满鲜红叶子的灌木,章东磐特意摘下3 片树叶,夹在了一个笔记本里。
在接下来的数个月里,这3 片红色树叶,跟随一行人走完了中国远征军反攻的全部路程,这也是梅姆瑞少校希望走完,却未能走完的路。
当人们再一次打开笔记本,红叶已经由初摘时的鲜红色变成了暗红,就像凝固的血液。后来,这3 片红叶被镶进玻璃镜框,寄到美国,由江汶转交到了梅姆瑞少校的女儿手中。
“会的,我会继续寻找”
2005 年夏天,在邓康延和章东磐的资助下,江汶陪同梅姆瑞少校的两个女儿来到了云南。临行前,她们还约上了当年为父亲主持葬礼的斯多德上校的女儿珊。
斯多德上校已经去世数年了,珊愿意一同来中国,她要替已经去世的父亲再看中国一眼。
在梅姆瑞少校牺牲61 年后,在这块美丽的山间台地上,斯多德上校的女儿珊,站在父亲当年站过的地方,又主持了这场祭奠仪式。
一同参加的,除了摄制组一行人,还有许多当地的居民。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束摄制组带来的康乃馨。
珊穿着白T 恤,哽咽着轻声说道:“今天,孩子们来到这里,纪念埋葬在这里的父亲,他曾为这个美丽的国家和她美丽的人民而战。请求你从天堂注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你的爱,并将我们在这里结成的友谊,持续到永远。”
她顿了顿,又说道:“我们为这些人的感恩而深深感动。在那么多战死的人中,虽然我们只纪念这一个人,但是他对我们所有人都意义非凡,我们知道他为了什么而死,为了什么而生。我们感谢你,感谢你今天把我们带到这里,感谢你在这里点燃的爱,并保佑这爱永生永世。阿门。”
在沉默了60 年后,照片中那个年轻英俊的军人,终于等到了他的女儿们。
把梅姆瑞少校的女儿们送回国之后,完成了心愿的摄制组一行人,又来到了腾冲国殇墓园。
他们沿着长长的山道,走到山顶的远征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前,拿出自带的白酒,往塔前倒了半瓶。随后,每个人都跪下,在塔前恭敬地磕了个头。
在纪念塔周围的山坡上,9000 多座墓碑环绕、纵列。最底下的是一等兵、二等兵,最上面的是中尉、上尉,四周还有校官、将官的合碑。四周一片静寂,他们像生前一样,成班、连、营、团、师布阵,保持着向山顶冲锋的阵型。
这些用腾冲火山岩制成的碑石,被风雨剥蚀,青苔滋生,已经字迹模糊。邓康延抚摸着一块块碑石,泪水突然溢出来。
梅姆瑞少校已经找到了,可这些墓碑下,埋葬的是我们自己的同胞,它们背后的故事,又有谁会知道?
曾有许多人问过邓康延:“为什么那么多中国远征军将士背后的故事,你们不去找,却去找一个美国人?”
邓康延的回答很简单:“我会的,我会继续寻找。”如今,他在深圳组建了一家纪录片机构,正在制作《寻找少校》的兄弟篇《发现少校》,讲述一个92 岁的中国远征军军官的往事悲欢。章东磐等许多朋友,则一如既往地参与其中。
“我一直相信,即使是那些已经死去的远征军,当我们找他们时,他们也在找我们。”邓康延说,“他们其实离我们很近,只要我们有一颗对历史有良知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