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我有时候会把一种疾病或障碍跟一种治疗方式对应起来。但按照规律,正确的做法是将患者所得的疾病类型、最适合该患者的神经可塑治疗阶段结合在一起。举例来说,我在这本书中介绍了多种应对中风和脑损伤的方法。比如头部受伤,低强度激光、“脑桥”设备和声音疗法都可应用于部分患者。附录B和C介绍的两种方法(矩阵模式重建和神经反馈),也能帮助创伤性脑外伤人士。这一新领域将来还会涉及针对患者的个体需求,将神经可塑性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激活神经可塑性治疗的所有阶段,比如将身心锻炼及“脑桥”电刺激搭配起来。第4章中提到的加比的康复训练,就结合了体育锻炼(太极拳,它也有精神成分)和光疗。研究人员罗宾·格林指出,认知刺激结合生理与社会刺激,能让部分患者减少创伤性脑损伤之后的大脑萎缩。她和同事们进行的其他初步研究暗示,基于迈克尔·梅策尼希设计的大脑锻炼在治疗创伤性脑损伤中或有一席之地。爱德华·陶布的研究小组借助生物反馈,其后是限制-诱导疗法,治疗了一位脊髓损伤后四肢完全瘫痪的妇女。同样,儿童发育障碍可能会受益于多种方法:聆听治疗、费登奎斯治疗、神经反馈和心理治疗。由于自闭症患者的大脑里遍布炎症,这些孩子高度敏感,用低强度激光和“脑桥”说不定也能帮助他们。只要存在认知问题的患者对一种神经可塑性方法有部分反应,就不妨考虑再增加另一种来看看有无帮助。我还认为,只要有可能,就应当改善大脑的整体健康。定量脑电图(QEEG)可测试出患者大脑是否“嘈杂”。这项研究多由资深神经反馈从业者进行,所得结果必须由亲自见过患者的专家进行阐释,不能光把信息喂给机器。
我所介绍的痊愈案例,使用的都是在该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设计的设备,而非仿制品。但病患所得的良好结果,仍然是由经验丰富、不可替代的医生带来的。我所描述的介绍的治疗门类,构成了一门新的临床学科,有多种工具可供使用。自然,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不是所有的治疗方式都适合所有的人。按照理想情况,知识渊博的卫生保健人员理解患者具体的病情,也就是说,如果需要若干方法,他可指导患者先尝试哪一种,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对大脑的重新布线,必须要有耐心,有时候改善是循序渐进显现的,故此在放弃某一技术之前务必进行咨询。但这里我们要知道,神经可塑性医师花了数年时间才掌握一种方法,对另外的方法就不见得那么熟悉了。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中还介绍了另外一些针对中风、疼痛、学习障碍、智力减退及其他大脑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神经可塑性新疗法、训练技术。如果读者正在为自己或挚爱的亲人寻找神经可塑性方法,可同时参考这两本书,因为它们结合起来,对神经可塑性的应用做了更全面的描述。更多信息可到我的网站查阅:normandoid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