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别人的互动结束在很不舒服的感觉,然后对自己说出类似的话:
“为什么我老是遇到这一类的事?”
“为什么又发生这种事?”
“我想他应该和别人不一样,可是怎么又……”
你是否因为事情演变成这么痛苦而感到惊讶,但又发现类似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
如果你有这种经验,用TA的话来说,就是在玩心理游戏。(注一)
就如同球类或棋类游戏,心理游戏也有其规则可循。伯恩是最早注意到心理游戏是可以事先预测的人,他也提出一些方法来分析心理游戏。本章会探讨各种分析心理游戏的方法。
两个心理游戏的例子
这里先举两个例子,看看人们是如何玩心理游戏的。
例一:杰克遇到珍妮,两人陷入热恋并决定同居,刚开始一切都很美好,但过了几个月,好日子似乎过完了,杰克开始忽略珍妮的需要和感觉,不但醉酒晚归,对她大吼大叫,还花她的钱,老是“忘记”还她。
虽然他这么恶劣,珍妮还是和他在一起,而且他的态度越糟,她就越容忍他。这样持续了三年,珍妮忽然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离开,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杰克回家发现一张纸条写着她再也不会回来。他整个人都楞住了,喃喃地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他发狂似地寻找珍妮,求她回到身边,他越求她,她就越严峻地拒绝他,他陷入忧郁、被抛弃、无价值的感觉里,努力想找出是哪里出了差错,难道另一个男人拥有什么他没有的吗?
奇怪的是,杰克以前曾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每一次他都对自己说:“再也不要这样了。”可是又发生了,而每一次他都有惊讶、被拒绝的感觉。
杰克所玩的心理游戏叫“踢我吧”(Kick Me)。
珍妮以前也有同样的经历,认识杰克之前,她曾有过好几个男人,开始时他们都对她很好,可是没多久就变得很恶劣,她都以“小女人”的态度来忍受,但最后就变心,并突然抛弃对方。每次这么做的时候,她都觉得自己无可指责,还带着一点得意,她对自己说:“没错,男人都是这样。”之后,她再和另一个男人发展同样的故事。
珍妮玩的心理游戏叫“被我逮着了吧,你这个混蛋。”(Now I've Got You,Son of a Bitch,简称NIGYSOB)。
例二:莫莉是个社会工作者,正和沮丧的案主会谈。
案主:“发生了很可怕的事,房东把我赶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莫莉(紧蹙双眉):“真是太糟了,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案主(没精打采地):“我不知道。”
莫莉:“为什么不找报纸看看是否能租到别的房子呢?”
案主:“这就是问题所在,我没有钱付房租。”
莫莉:“我可以安排你拿到一些救济金。”
案主:“你真好,可是我不想接受别人的救济。”
莫莉:“那我安排你暂时借住青年旅社,直到你找到新的居所为止。”
案主:“谢谢,可是我心情这么糟,恐怕无法忍受和许多人一起住。”
莫莉努力想是否有别的办法,可是脑子一片空白。
案主叹了口气,站起来说:“谢谢你尽力想帮助我。”然后怏怏不乐地走了。
莫莉自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开始时觉得惊讶,随后觉得无力而沮丧,自己实在不是个好的助人工作者。
同时,走在街上的案主也对莫莉很生气,他说:“她不是说要帮我忙吗?结果什么忙也帮不了。”
类似的情形,他们两人过去都发生过很多次,莫莉常想帮助案主,并提出许多建议,可是案主却不接受,使她很不舒服;而这位案主则不断拒绝别人的帮助,并对试图帮助他的人感到生气。
他们两人的心理游戏常常成对出现,莫莉的心理游戏叫“你为什么不……?”(Why Don't You……?),而案主的心理游戏叫“你说的很对,可是…”(Yes,But……)。(注二)
心理游戏的典型特征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典型的心理游戏有以下五个特征。
1.心理游戏是一再重复的。每个人都会一玩再玩自己最熟悉的心理游戏,人物和背景会变,但型态是一样的。
2.成人自我觉察不到心理游戏的存在。虽然人们一再重复同样的心理游戏,但自己却不自知,要到心理游戏结束时,才会自问:“为什么这种事又发生在我身上?”即使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是自己设计了这样的过程和结局。
3.心理游戏结束时,主角会体验到扭曲的感觉。
4.参与心理游戏的人之间会有暧昧的交流。在表面的交流下,传递暧昧的讯息。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和自己玩心理游戏相配的人。当案主寻求帮助,而莫莉提供帮助时,他们都以为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可是由结果来看,他们隐藏的动机却是完全不同的,从所传递的“秘密讯息”可以看出他们真正的意图——莫莉是提供帮助却不被人接受,案主是要求别人帮助却又不接受。
5.心理游戏包括一段惊讶或混乱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主角会觉得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有时则是角色互换,如杰克发现珍妮离开,而珍妮则是突然决定离开。
﹡回想自己最近与人不舒服的互动经验,写下当时的过程,核对是否包括心理游戏的五个特征,很重要的是,结束时你的感觉是什么?这种感觉是否常发生在你身上?
运动衫的两面
不可思议的是,人们是如何寻找与他所玩心理游戏相配合的对象呢?杰克老是找到为了别人而离开他的女人,莫莉则老是有要她帮助却又不接受她建议的案主。
好像每个人都穿了一件印有自己想玩的心理游戏名称的运动衫,运动衫前面的字印的是表面上想让别人看到的意思,背后却印了心理层面的“秘密讯息”,后面的讯息才是决定我们与谁建立关系的关键。
我们可以想象珍妮的运动衫前面印的是“我很甜、很有耐性”,后面印的却是“可是等我逮到你的小辫子,你就知道后果了。”
﹡你想杰克的运动衫前后,分别会印上什么话呢?莫莉的呢?
回想你自己的例子,你猜印在你运动衫前面的是什么话?后面的呢?
在你的例子里,你猜和你互动的人的运动衫前后,会分别印上什么讯息呢?
如果在团体里,就分成二到三人一组,每个人运用直觉写下其他小组成员的运动衫前面和后面会写些什么讯息,然后分享。
不用担心彼此不够熟悉,通常我们是用第一印象来解读别人运动衫上的讯息。
还可以找其他熟悉的朋友来做这个练习,从不同的人对你的运动衫所做的不同解释,说不定可以发现一些自己身上的有趣现象。
心理游戏的强度
心理游戏的玩法,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强度。(注三)
第一度心理游戏:玩游戏的人,愿意把结果告诉自己社交圈里的人。上面两个例子都属于这种程度。我们可以想象莫莉在休息时间和同事谈起,她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怀疑;她的案主则在酒吧和朋友痛骂社工人员的无能。而一般人也会认为这些事情没什么特别的。事实上,第一度心理游戏占了我们平常人际互动很大的部分。
第二度心理游戏:玩心理游戏的人不愿意把这样的事情和别人谈论。如果莫莉的案主当面质疑她的能力,她可能会陷入更深的沮丧,较不愿和朋友讨论,甚至难过地辞职。
第三度心理游戏:根据伯恩的说法,会结束在手术房、法院或殡仪馆。如果杰克和珍妮玩得更凶,杰克可能对珍妮施虐,而珍妮可能把愤怒累积起来,最后拿起菜刀砍向杰克。
心理游戏的公式
伯恩发现心理游戏含有六个阶段的过程(注四),称之为心理游戏的公式(Formula G):
饵+猎物=反应→转换→混乱→结局
(Con+Gimmick=Response→Switch→Crossup→Payoff,简写为C+G=R→S→X→P)
我们把莫莉和她案主的心理游戏放进公式来看,他告诉莫莉自己被房东赶走时,就隐藏了一个饵,意思是“虽然你试着要帮助我,但我不会接受的,哈哈哈。”这时莫莉就成了猎物(伯恩用Gimmick这个字,是指一个人具备某种弱点,容易接受对方的饵),对莫莉来说,她的弱点可能是脑中有个父母讯息:“别人不幸的时候,你必须帮助他”。
反应阶段包括一连串互动,可能持续几秒钟,也可能延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年,在这个例子里,莫莉提出了几个建议,而案主一一列举行不通的原因,表面上只是交换了一些信息,但内在却包含了好几次饵加猎物所产生的反应。
转换则发生在莫莉技穷,案主说“谢谢你试着帮助我”的时候。
案主离去,莫莉觉得惊讶时,就是所谓混乱的阶段。
两人都以自己习惯的扭曲感觉做结局,莫莉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而沮丧,案主则觉得愤怒。
﹡试着描述杰克和珍妮彼此环环相扣的心理游戏中,公式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哪一部分?把自己所想的心理游戏例子,也以各个阶段来区分,每一个阶段隐藏的讯息是什么?
戏剧三角形
卡普曼(Stephen Karpman)设计了一种简单有力的图形来分析心理游戏,就是所谓的戏剧三角形(图23-1)(注五),他认为只要是心理游戏,主角必定属于迫害者(Persecutor)、拯救者(Rescuer)、受害者(Victim)三种角色之一。
迫害者会贬抑别人,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
拯救者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但他的方式是从较高的位置提供别人帮助,他相信“我必须帮助别人,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
受害者则自认比别人低下、不好,有时受害者会寻找迫害者来贬抑自己,或是寻找拯救者提供帮助,藉以肯定“我无法靠自己来处理”的信念。
戏剧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漠视,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漠视别人,迫害者漠视别人的价值和尊严,甚至漠视别人健康生存的权利,拯救者漠视别人为自己思考、行动的能力。
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如果他寻找的是迫害者,就会认为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如果他寻找的是拯救者,就会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
﹡花一分钟写下你认为可以用来描述迫害者的字眼,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分别描述拯救者和受害者。
这三种角色都不是真正的自我(inauthentic),当一个人在这些角色里的时候,是对过去做反应,而不是活在此时此刻中,用的是小时候习惯的方法,或是从父母学到的方法来处理事情。为了标明这三种角色的非真我性质,其第一个字母均用大写,若是以小写则表示是真实生活中的迫害的人、拯救的人、受害的人(译注:中文部分,译者把小写部分翻译成迫害的人、拯救的人、受害的人,以资区别)。
﹡你是否能想出一个真实生活中,迫害的人却不是一个迫害者?举个例子来说明真实生活中拯救的人和拯救者的不同。有没有可能一个受害的人却不是一个受害者呢?
通常在心理游戏中,一个人开始时是一种角色,后来会转换成另一种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就相当于心理游戏公式中转换的阶段。如杰克在玩“踢我吧”心理游戏的过程中,开始是在迫害者的位置,珍妮离开时,杰克则转换成受害者的位置。
﹡珍妮、莫莉、莫莉的案主,在各自的心理游戏中,是如何转换的呢?在你自己的例子中,又是如何转换的?
心理游戏中的交流分析
还有一个分析心理游戏的方法是用交流图来分析,这个方法特别可以看出双方互动中暧昧的交流。
伯恩分析心理游戏的交流图
图23-2是伯恩以交流图分析心理游戏所用的图解(注六),以杰克和珍妮刚开始交流的情形为例。
杰克(社交层面Ss):我希望能认识你。
珍妮(社交层面Rs):我也希望。
杰克(心理层面Sp):请你踢我吧。
珍妮(心理层面Rp):我会找到你的毛病的,你这个混蛋家伙。
Sp和Rp代表暧昧的“秘密讯息”,都是当事人自己没有觉察到的,要到转换的那一刻才会显明出来。
葛丁和厍弗的分析图
鲍伯·葛丁和戴维·库弗(David Kupfer)设计了另一种分析心理游戏的交流图(图23-3)(注七),他们认为心理游戏必须包括五种特征。
1.首先是心理游戏在社交层面的“开端”(Ss),葛丁和库弗称之为“表面上的直接刺激”,在杰克和珍妮的例子里就是杰克说的“我希望能认识你”。
2.第二个要素就是伴随Ss同时出现的心理层面的讯息(Sp),也就是心理游戏的饵,称之为“秘密讯息”,这个讯息还包括这个人脚本里对自己的看法。杰克的秘密讯息就是“我理当被人拒绝,我会一直试探你,直到证明你确实拒绝我为止。请你踢我吧。”
3.结果如何决定于心理层面。当珍妮让到杰克“踢我吧”的讯息时,她的反应就是先忍耐一段时间,然后把杰克一脚踢开。葛丁和库弗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对秘密讯息的反应”。
4.结束时,双方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扭曲感觉,以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做结局。
5.整个暧昧交流的过程都不是成人自我觉察得到的。
葛丁指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最常玩的心理游戏已经很熟悉的时候,就会把别人的反应扭曲成自己认为的反应,以符合心理游戏的结果。所以即使对方根本没有和他玩心理游戏,他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扭曲的结局。
假如珍妮不管杰克怎么逼她,始终不愿意排斥杰克的话,杰克可能会歪曲她的反应,解释成“她只是假装想要和我在一起罢了,我知道她早就想把我甩掉,而且她可能早就和别人暗渡陈仓了。”他以这种方式制造自己期待的漠视,因而得到不舒服的结局。
﹡分别以伯恩以及葛丁和库弗的交流图来分析莫莉和案主之间的心理游戏,然后分析你自己的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的计划
约翰·詹姆士(John James)设计了一套问题,提供另一种了解心理游戏进展过程的方式,称之为心理游戏的计划(Game Plan)。(注八)
下面这个练习所用的问题是经过修订的心理游戏的计划,增加了两个“神秘的问题”,这是由劳伦斯·柯霖森(Laurence Collinson)所修改的。
你可以用心理游戏的计划中的问题来分析自己已经了解的心理游戏,也可以用来检测自己,看还有没有什么生活里的情形,含有自己还不知道的心理游戏。
﹡拿出笔和纸,针对你所选的实例,把下列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写完以后如果能和别人分享的话更好。
所谓“神秘的问题”的内容印在本章最后两行,除非你已经写好其他问题的答案,否则先不要看这两个问题在问什么,最后再把这两个神秘问题的答案也写上去。
1.有什么事情在我身上一再重复地发生?
2.这种事情是怎么开始的?
3.再来发生了什么事?
4.(神秘的问题)
5.然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6.(神秘的问题)
7.最后是怎么结束的?
8a.我有什么感觉?
8b.我认为对方有什么感觉?
解释
这一连串的问题,问的就是戏剧三角形里的转换和游戏公式里的过程。
8a和8b这两个问题问的都是你自己的扭曲感觉,你对8a的感觉可能比较熟悉,而对8b的感觉竟然也是你的扭曲感觉感到惊讶。你可以和某个很了解你的朋友核对看看是不是真的。
两个神秘问题的答案则是心理游戏中,交流图所显示的心理层面的讯息。柯霖森认为这两个讯息都是你在小时候从父母那儿得到的。核对看看你的情形是不是真的是这样。
还有一个可能是,这两个神秘问题的答案里,有一个是你在小时候传递给父母的讯息。
把这些答案保留起来,下两章还会用到。
心理游戏的定义
沟通分析师之间关于心理游戏的定义有一些歧见(注九),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伯恩在不同的阶段下了不同的定义。
伯恩在他的最后一本书《语意与心理分析》里,提到上述的游戏公式,并解释里面的六个阶段,然后加了一段话:“凡是符合这个公式的,就是心理游戏;凡是不符合这个公式的,就不是心理游戏。”
这是再清楚不过的定义了。可是在较早期的一本书《团体治疗的原则》里,他却给心理游戏下了不同的定义:“心理游戏是一连串包含饵的暧昧交流,通常会导致隐秘却又必然的结局。”
这两个定义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晚期的说法认为转换和混乱这两个过程是基本的特征,而早期的定义却没有强调这两个部分。
其实伯恩并不是在很晚期才提出心理游戏里转换的理论,这个观念最早见于《爱中的性》(Sex in human loving)这本书。而《人间游戏》较早期的版本对心理游戏的定义和《团体治疗的原则》一书相同,也没有提到转换和混乱这两个过程。
后来有些作者引用伯恩早期著作的定义,把心理游戏定义为任何含有暧昧交流的过程,最后双方都以不好的感觉收场(也就是体验到扭曲的感觉)。
我们倾向用伯恩较晚期的定义,认为要符合心理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把角色的转换和混乱的过程都包括进来。
为什么呢?因为伯恩较早期的定义没有包括转换这个步骤,这种过程在现代TA里,已被划分到另一个现象:扭曲的过程。扭曲的过程和心理游戏的过程可以清楚区分开来。范妮塔描述这两者的差别:扭曲者和玩心理游戏的人都会交换暧昧的交流,也都以带有扭曲感觉的结局收场,可是扭曲的过程不包括转换这个步骤,参与扭曲过程的双方只要彼此愿意,又有足够精力的话,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结束时可能就是单纯地停止,或是改做其他的事。
除非一方牵动了角色的转换,才会使扭曲的过程变成心理游戏。下一章会谈到为什么会有这种转换。
我们认为把扭曲的过程和心理游戏区分开来是很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为什么会以彼此都觉得痛苦的方式来相处,并进一步看如何从这种痛苦的互动走出来。况且,将两者做区分,对我们讨论这两个观念也有实际的用处。
如果你向某个不懂心理游戏公式的人解释心理游戏的定义,可以用凡恩·琼斯的说法来解释:
心理游戏就是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包含了隐藏的动机,而且符合下述几个条件:
1.不在成人自我的觉知之内。
2.在参与者的行为还没转换时,这个动机一直没有表现出来。
3.结果造成大家都觉得混乱、莫名其妙,而且想责怪别人。
神秘的问题
神秘的问题4:我对别人的秘密讯息是什么?
神秘的问题6:别人对我的秘密讯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