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秘的荣格 » 神秘的荣格全文在线阅读

《神秘的荣格》第一节 荣格的生平与思想发展

关灯直达底部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于1875年出生在瑞士康斯坦茨湖南岸一个名叫凯斯维尔的小镇。他的父亲约翰·荣格是瑞士新教教堂的专职牧师,但同时又是一个非专职的古典文学爱好者和东方宗教的研究者。荣格的叔叔、伯伯以及外祖父也都是牧师。生活在这样一个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荣格的思想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荣格学说中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气氛与这种家族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是,对他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他的祖父老古斯塔夫·荣格。他的祖父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医生,为了逃避当时德国政府对主张统一德国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迫害,老荣格先逃往普鲁士,后转往瑞士。1882年老荣格被聘为巴塞尔大学外科手术教授,后来又在巴塞尔创办了第一座精神病院和弱智儿童疗养院。可以说,他对小卡尔·荣格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荣格4岁时,他的父亲被派往一个新教堂去做牧师,于是他们举家迁往荣格母亲的诞生地——位于巴塞尔郊区的克莱恩——许宁根。在这里,荣格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由于个人气质和家庭气氛的影响,荣格的性格比较孤僻,但他却是一个充满了幻想和丰富想象的孩子。他小时候曾患过严重的焦虑症,这使他体验到许多神奇的梦和幻想,也使他很早就亲身体验到神经官能症。荣格的母亲埃米丽·普雷斯沃克·荣格身体很不好,但却是一个热心肠的女人。她经常给荣格读歌德的诗,也经常拿一本画有印度佛像的小画书给他看。通过这本小画书,荣格很小就开始接触到东方宗教及其神话故事,这对他后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影响。而荣格的父亲虽然是个牧师,却曾一度对宗教产生过理智的怀疑,他与小荣格经常对上帝的某些看法和体验发生冲突。父子之间虽曾试图进行思想交流,但始终没有获得充分的相互理解,因而经常发生争吵。荣格童年期间的这些生活经历、家庭影响以及他本人内向、孤僻、直觉型的人格特质,使他愈发强烈地把自己封闭在只有他自己才能体验到的令人愉快的想象世界中。

荣格在6岁时,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拉丁语。他是一个智力上早熟的孩子,加上性格孤僻,所以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经过长期不断地学习,他不久便能熟练地阅读很少有人通晓的古典书籍。在十几岁时,除广泛阅读过许多宗教方面的书之外,他也读过歌德的《浮士德》以及经院哲学家的著作,他还研究过古希腊哲学家以及近代哲学家如柏拉图、黑格尔、康德、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后来在巴塞尔大学,他又对尼采的著作和思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除对哲学和宗教感兴趣之外,荣格对自然科学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动物学、古生物学、考古学和地质学尤为喜爱。早在大学预科和巴塞尔大学期间,他就被考古这门职业所吸引,但是,不久他就意识到他上不起开设这门课程的大学,而且这项职业也不能向他提供丰厚的经济回报。他想选一门既能保持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过上优裕生活的专业,而医学正好符合这两个要求。1895年春,荣格被巴塞尔大学录取,经济上由他的父亲提供资助,他在巴塞尔大学也能获得一定的生活津贴。但是第二年他的父亲不幸病逝,荣格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只好通过从事各种课余工作以继续他的医学学习。

医学课程也包括精神病学这门课,但荣格最初对这门课并不太感兴趣。直到最后一年,有人推荐他读了克拉夫特-埃宾(Krafft-Ebing)的《精神病学教科书》之后——这本书的第一章就使他的心灵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动——他的研究兴趣才开始向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方面转移。因为此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病学这门学科是把他的哲学兴趣与他对自然科学的热衷结合起来的一条途径,是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的唯一学科。

对于荣格所做的这种选择,荣格的老师们都感到很奇怪,因为在当时,人们对精神病和心理疾病的本质了解甚少,也普遍瞧不起从事这门学科的医生,他们认为这是一门荒唐的职业,精神病医生也和他们所治疗的病人一样古怪而又不可理喻。但是,荣格却对此矢志不移。

荣格选择精神病学这门专业的原因,除了荣格本人的学术兴趣之外,也与他所经历的一些神秘体验和个人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我们知道,荣格生活在一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家庭中,早在童年时代,家庭生活的许多事件就常常在他的梦、幻想和神秘体验中,并以某种潜意识的形式显现出来。而且每当他面临重大选择时,这些潜意识活动常常在他的心灵中起到某种启示作用,使他对这种现象始终充满了好奇和强烈的探求欲望,而研究精神病人正好可以满足他的这种精神追求。

在医学院学习的最后一年,荣格在家里经历的两次神秘事件使他对人类在当时还无法解释的神秘自然现象发生了强烈的兴趣。第一次神秘事件发生时,荣格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突然他听见隔壁厨房里传来一声巨响,仿佛是有人用枪射击的声音。荣格急忙跑进厨房,发现他的母亲呆呆地站在餐桌旁发愣。荣格仔细一看,原来是家里那个已有70年之久的胡桃木餐桌从边缘到中心裂开了一条缝,但奇怪的是,这个裂缝并不是在榫头或接缝处,而是顺着坚固的木质断裂的,而且这种断裂又显然不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导致的,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使荣格百思不得其解,而他那神经质的母亲则低声地说,一定要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第二次神秘事件是在第一次神秘事件发生两周之后。那天晚上,荣格一回家就发现全家人都沉浸在极度不安的状态之中。原来,他的母亲、妹妹和女仆当天下午听到厨房里传来一声巨响,但是,大家找来找去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因而深感不安。荣格又仔细检查了整个房间,最后他发现放在碗橱里的一把餐刀断裂成为四片,而且正好散落在碗橱的四个角上。荣格把断裂的餐刀拿出去给一位刀匠看,刀匠认为“这是一把好刀,钢材没有问题,一定是有人不知用什么办法把它一点一点地折断了”[1]。荣格询问了很多人,但谁也无法合理地解答餐刀突然断裂以及碎刀片如此分布的原因。这次事件同样给荣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始终保留着这把餐刀的碎片并把它们作为这次神秘事件的证据。

在这些事件发生几个星期之后,又一件事进一步增强了荣格对心灵学问题的关注。荣格在每个星期六晚上都要到亲戚家参加所谓的降神会。他观察到降神会上有一个文化程度很低、年仅15岁的小姑娘,她在精神恍惚的状态中能产生某些幻觉并接受所谓的巫术信息,产生通灵现象,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她能说出高雅的德语而不是她常说的瑞士方言。荣格后来认为,这种恍惚状态实际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潜意识在特定情况下发挥作用的结果。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荣格多次参加这种降神会,并对这个小姑娘的活动做了详细记录。这些记录便成为他1902年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论所谓神秘现象的心理学和病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2]。

荣格是在190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苏黎世大学伯格尔斯精神病院的助理医师,这所医院是在欧洲久负盛名的公立精神病医院,著名精神病学家尤金·布洛伊勒(Eugen Bleuler)就是这所医院的首席精神病专家和院长。荣格为来到向往已久的苏黎世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在布洛伊勒领导下从事他所喜爱的精神病学研究而感到庆幸。两年后(即1902年),他的博士论文发表,同年他被任命为该院的高级医生和苏黎世大学的精神病学讲师。他后来在博士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即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趋向“精神整体性”(to-tallty of the psyche)的自然的先天倾向。

1902年冬至1903年初,荣格来到巴黎,跟随法国精神病学家皮埃尔·让内(Pierre Janet)学习了一段时间。让内是“第一个建立起动力精神病学新体系以试图取代19世纪精神病学体系的专家”[3],他对荣格的影响是很大的。后来荣格在他的自传中指出,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三位导师:第一位是布洛伊勒,荣格从他那里学到了观察各种形式的幻觉和精神错乱的方法;第二位是让内,从他那里荣格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心理病理学知识;第三位则是弗洛伊德,是弗洛伊德指引他走上了精神分析的道路。

1904年,布洛伊勒让荣格进行字词联想测验(wordassocia-tion test)以发现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荣格由此而开始带领一些同事进行这项研究(详见后文)。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荣格发现,被试在对刺激词进行反应时经常出现不规则变化。荣格认为,这些不规则变化是由于他们在意识中所不能接受的一些情感上的联想群引起的,荣格用“情结”来说明和解释这些联想群。现在,“情结”一词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日常术语,字词联想测验使他获得了稳固的国际声誉。1909年,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曾特邀他和弗洛伊德赴美演讲,他还为此而获得了该校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荣格在字词联想测验方面的工作促进了他和弗洛伊德的交往和友谊,但后来由于理论观点的分歧和其他原因,最终导致他和弗洛伊德关系破裂。关于两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破裂,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评述。

1903年,荣格与艾玛·罗森巴赫(Emma Rauschenbach)结婚,他们生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艾玛终生密切配合荣格的工作,成为他忠实的生活伴侣和科学事业的合作者。

与他早年在医院和大学的同事一样,荣格在伯格尔斯精神病院工作期间也开私人诊所,结果门庭若市,这既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又扩大了影响力,但也十分花费时间。1909年,荣格索性辞去他在医院的职位,1913年,他又辞去了大学里的工作,专心进行分析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心理治疗。

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的6年时间(1913~1919年)里,虽然他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一如既往,但他实际上正沉浸在一种强烈的自性探索和深刻的内省时期。他称之为“内部不确定性”或“定向障碍”阶段,美国分析心理学家亨利·艾伦伯格(Henri Ellenberger)把这种体验称为“创造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荣格在此期间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自己的梦和幻觉,并且尽可能以日常生活的语言来理解和解释这些梦和幻觉的意义。荣格在此后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其中有许多基本观点都和这一段时期的反思有关。他说:“我所有的研究工作,我所有的创造性活动,都来自于1912年开始的那些梦和幻觉……我在之后所完成的一切早已包含在它们之中,虽然它们最初只是以情绪和意象的形式出现的。”[4]荣格从自己的梦和幻觉中发现了人的精神现象的历史基础,在他看来,这种基础并不存在于弗洛伊德所研究的个体潜意识之中,而是存在于具有更深刻内涵的人类集体潜意识之中。可以说,荣格理论中最有影响的集体潜意识学说就是在这时开始出现的。从1919年开始,他的创作潜能被充分展示出来,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人的个性、象征、神话、炼金术、宗教和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和著作,其中大多数都是以个人随笔的形式写的。这些著作最终都被收集在《荣格全集》之中。

经过几年的自我分析和思索,荣格开始从个人的阴影中走出来,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的萌芽开始在他心中酝酿。早年他曾多次到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地旅游,游历为他增长了不少见识。从20世纪20年代起,荣格开始更广泛地接触原始部落来研究原始民族的心理学。我们认为,荣格这时已开始把强烈的个人灵魂探索和不屈不挠的经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1920年,荣格到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游历,1924~1925年期间他考察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等地的印第安人居住地,1925~1926年期间他考察了肯尼亚的阿尔贡山区的土著居民,后来他还专程考察了埃及和印度的东方宗教。通过这些游历及对各国风土民情的了解和比较研究,他发现,现代西方人的潜意识心理和原始人的神话与崇拜的某些心理表现形式,有着惊人的类似性。在1931年他写的《古代人》一文中,荣格说:“每一位文明人,不论其意识的进展如何,其心灵深处仍然保有古代人之特征。”[5]正是通过这些考察和游历,荣格对现代人与古代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心理进行了独特的比较分析,才发现了现代人内心所具有的原始民族的心理特征。他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分析心理学的贡献》(Contributions to Analytical Psychology)等著作,就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倾向和理论观点的集中体现,他的人格结构和集体潜意识学说也在这些游历和考察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他明确指出:“心理结构的理论不是来自童话和神话,而是植根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植根于在这一领域中进行的经验主义的观察之中,它只是间接地通过比较象征的研究,在远离普通医疗实践的领域中获得了进一步证实而已。”[6]

在苏黎世,荣格经常举办研讨班,分别用英语和德语讲课。

这些研讨班的学生以及接受过荣格分析的人和他的一些同事,大都来自英国、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其中有不少人成了第一代荣格分析心理学家。荣格举办的研讨班和对这些未来的分析心理学家的管理,成为1948年在苏黎世建立的荣格学院的基础,荣格担任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时至今日,该学院一直坚持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学习分析心理学的学生,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到该学院学习,有的还获得了博士学位。

由荣格所开创的分析心理学目前已得到许多国家的公认,在欧洲许多国家、美国以及南美洲、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不少荣格学院,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杂志宣传和评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1955年在伦敦发行的《分析心理学杂志》便是其中的一本。在荣格去世之后建立的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更是聚集了一大批旨在研究和发展荣格心理学思想的国际学者。在现代西方学术界乃至在我国学者中,人们对荣格学说的兴趣仍然有增无减,由此亦可看到荣格思想的魅力。荣格的最后一部著作是《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Memories,Dreams,Reflections),这是他死后出版的一部自传性著作,本书是在他忠心耿耿的秘书安妮拉·雅菲的帮助下完成的,雅菲成为荣格晚年必不可少的朋友和助手。1961年6月6日,荣格在他生日的前几周病逝于瑞士的库斯那赫特,享年86岁。


【注释】

[1] 霍尔等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页。

[2] 荣格于1895年进入巴塞尔大学学习,1900年获该校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他获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3] H.F.Ellenberger,The discovery of the unconscious.New York:Basic Books,1970.

[4]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4卷,第36页。

[5] 荣格著,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6] 《荣格全集》英文版,第9卷,第1分册,第2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