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恐惧,人们才会盲目信从,变得暴戾凶残。想要摆脱无知必先克服恐惧。
——伯特兰·罗素
1983年,万圣节即将到来之际,一位专栏作家艾比盖尔·范布伦却提醒大家在欢度这个“神圣之夜”时,一定要注意我们身边潜在的危险。这位作家在自己的专栏《亲爱的艾比》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今夜没有恶作剧》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她提醒了大人孩子在外出要糖果时可能会遇到的危险,比如有的孩子会吃到有剧毒的糖果,有的会吃到被嵌入刀片的苹果。
这篇文章对人们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不断提醒着孩子在外出要糖果时可能遇到的危险。不管我们在家庭领域的生活是何种状态,只要离开家庭领域这个较为封闭安全的环境,我们会立刻变得警惕起来。
一旦进入社会这个不太安全的领域,我们恐惧的感受会有所增强。无论是在城市、郊区还是在乡村,总是会有让我们害怕的人或事。但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花费在社会领域中,因此这些恐惧情绪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影响我们当前的最佳状态领域。
公司、学校、操场、商店还有我们行走的街道,我们参与的政治、社会团体,我们居住的小镇还有乡村都属社会领域。尽管我们生活的这些地方安全和谐,但是对于社会领域的恐惧情绪就像一颗有毒的种子慢慢在我们的想象中生根发芽。
远古时期,人类便会围坐在篝火边分享自己的故事与经历,一直到现在人们都很喜爱这种群体活动。这种文化的传播方式也让我们培养出了强大的语言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有些人为了娱乐大众或赚取金钱,会故意夸大或虚构某些事实,导致人们出现了非理性的恐惧情绪。
1983年艾比盖尔·范布伦发表了那篇有关万圣节恐怖传闻的文章。然而12年之后,她的妹妹安·兰德斯又发表了另一篇文章表示,有多篇报道声称孩子们在万圣节收到了有毒的糖果和有刀片的苹果,并因此受到致命伤害或死亡。
此后,俩姐妹也对此事进行过澄清。但是丹·刘易斯对于这两姐妹的言论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家长没必要担心孩子会收到有毒的糖果,虽然曾经有记者报道过此类恶劣行径,但是这些事情至今都未得到证实。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一名社会学教授乔尔·贝斯特就曾深入调查过30年来有关毒糖果的报道,最终揭开了这一恐怖都市传言的面具,挖掘出了其背后的真相。在接受《洛杉矶时报》的采访时,他这样说道:“我们搜寻了从1958年至1988年在全国发行的各大报纸,总共发现了78起相关事件报道,还有另外两起导致孩子死亡案件的报道。”
这两起死亡案件是人间惨剧,不过其中一起导致孩子死亡的元凶其实是他的亲生父母,他们为了拿到保险金而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孩子。另外一个孩子的死亡则完全是个意外,和万圣节的毒糖果没有任何关联。于是他们又开始深入追寻另外78篇报道的背后真相,发现所有的报道只是一个为了吸引大众注意力的恶作剧而已。
贝斯特觉得最有趣的一篇报道是一名孩子把一个吃了一半的棒棒糖拿给了父母,并告诉他们他觉得这个糖果上有毒。随后父母立即对这个棒棒糖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事实正如孩子所说的那样。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孩子自己把毒药涂在了被吃了一半的糖果上,所以他也并没有中毒。
其实不论是有关万圣节的毒糖果传闻、被邻里性侵、埃博拉病毒感染,还是学校里的暴力行为,人们对于这些事件的恐惧都是由媒体引发出来的。在现代社会中,除非我们能够证实这些事件的真实性,否则非理性的恐惧会一直缠绕着我们难以消散,刺激着我们的边缘系统,并抑制了前额皮质的理性思考功能。
然而,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一直充斥着大量未经证实的恐怖传闻。不管我们是从他人口中得知这些消息,还是从媒体报道中获得,其引发出的恐惧向大众展示了社会领域的强大影响力。
这章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更加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报道是无价值的,只是利用了我们害怕被团体否定的恐惧情绪,又有哪些报道向我们传递了真正的危险信号。要记住你对社会领域的影响力超乎你的想象,因此在社会领域时,我们对自己最佳状态的操控力也是十分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