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感觉,不论好坏,是属于我们的。牠在我们的界限内,我们的感觉是我们的责任:别人的感觉是别人的责任。如果有人悲伤,那是他的悲伤。这不表示他不需要我们在一旁安慰他。但他要为自己的感觉负责。
珊蒂因为觉得要为母亲的感觉负责,她的界限混淆了。她觉得要使母亲由生气变成快乐,她必须改变行为,即回家度假。这就使得珊蒂母亲的怒气控制了珊蒂的生命。有一天珊蒂要为自己的生命交账。耶稣问:“你为什么没去我要你去的学校?”珊蒂说:“那会使母亲生气。”耶稣说:“你丈夫虐待小孩为什么不站出来?”她说:“那会使他生气。”“你小孩说不要做功课时,你为什么不拒绝:”“他们会生气。”耶稣也许会说:“我会面对面问你母亲为何生气,你丈夫为何生气,你孩子为何不负责,但我要问你为何不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珊蒂只能说:“那会使他们生气。”
如果我们觉得要为别人的感觉负责,我们就不能根据是非来做决策;我们会根据别人会如何感觉来做选择。耶稣说:“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路六:26)如果我们老是想令别人高兴,则我们不能做正确自由的选择。
我们基督徒生活过得成功与否,不能以别人对我们高兴与否做决定,如果我们要为别人的不悦负责,我们是受别人控制,而不是神。这是基本的界限侵犯。
如果耶稣要让每一个人高兴,我们可能都迷失了。如果自我中心的人对你生气,这表示你的学习向恶者说不。如果卑劣的人对你不满,这表示你正站起来抵抗虐待。如果法利赛型的基督徒论断你,这表示你像你的主了。如果父母不同意你因顺服主而作的决定,这表示你长大了。(人为人子恨恶你们,拒绝你们,辱骂你们,弃掉你们的名,以为是恶,你们就有福了!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们的祖宗待先知也是这样)(路六:22—23)
每次我向基督徒团体演讲,从不同的反应我可以知道自己讲的如何。如果受伤者觉得被人了解,而无怜悯,好批评者恨恶我,我知道我成功了。如果受伤者恨恶我,我知道我没有达到神的心意,我必须重新评估。我可能没有用同理心体会别人的遭遇,没有给予恩典和真理。但每一次人恨我们,是因为我们的爱心和饶恕,我们就知道自己做对了。如果我们为他们的感觉负责,则我们站到恶者的一边去了。神抵挡骄傲狂大无怜悯的人。
耶稣说,他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有人要跟随他,家里的人会与他为仇(太十:34—36)。不是只有在人成为基督徒时,家人会起纷争。当我们跟随基督,照他的话去行,会让家人产生负面的感觉。下面是几个例子。
神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但父母对儿子的离开,长大成人,有什么感觉:如果一个青年要为父母的空巢负责,他将不能长大成熟,跟随神的带领。
神说要讲诚实话,但一个酗酒者的妻子如果向他的上司据实以报,他感觉如何呢?如果妻子要为他的感觉负责,她就不能尊行神的旨意了。
神说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父母如果对一个25岁游手好闲的儿子执行此原则,他觉得如何?如果父母为他的感觉负责,他就不能成长,这成长是经由他因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结果——困苦而来。
许多有控制欲的人,以为用他们的生气或悲伤,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但是他们往往半途就被卡住了。这种伎俩对没有界限的人最管用。而这更加强了控制者的不成熟。当我们为自己的失望负责,我们是在设定清楚的界限。当我们为别人的感觉负责,我们就越界了。
你们可能认为这种作法太无情。请听我再一次又大声又清楚的说,我们永远需要敏锐于别人的感觉,但我们不可为他们的感觉负责。如果对方够成熟,他会处理自己的不满,为此情绪负责。如果对方不够成熟,他会怪我们使他失望。但失望和怪罪都是他得负责解决的事。没有人能得到他所有想要的。请看一个对妻子没有界限的例子。
吉姆的案例
吉姆来寻求治疗是因为做不完家里的事。他说:“我不负责任,所以我太太对我很不满。我什么都完成不了。”
“什么都完成不了?”我问。
“珍要我整理院子,种花,修阳台,改装厨房,带孩子看电影,赚更多钱,计划家庭崇拜……”
单子很长,“你答应做这些事吗?”我问。
“是啊!”
“你想去做每一件事?”
“其实并不想,但我不得不。”
“什么叫不得不?”我继续问他。
“如果我不答应,珍会生气,说我不爱她。”
我开始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你是说你会答应她的一切要求?你怎么可能又赚更多的钱又做这么多里里外外的事?”
“我是没办法,但当初我答应时是想要做的,只是我没办法做每一样。”
“你答应她时,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合理的,什么不是?”
“你的意思是?”
“看来要让珍高兴,她得有三四个丈夫,而你只是一个人。”
吉姆看来很困惑,我解释说珍的不快乐,也许是她自己的问题。她不高兴她只有一个丈夫,这个丈夫的时间又是有限的。
“如果我是你,我会给她一个选择,我会说,甜心,我爱你,我会为使你高兴而努力,这个月我一共有十小时的时间,你要我怎么用?”
“她会跳起来,她说十小时不够。”
“这就是我的重点,她生气是为她不能事事如意,而你觉得要为她的不高兴负责。如果你不改变为她的感觉负责的态度,你永远也完成不了你所答应的,因为你永远也不会诚实的说不。”
我解释说,其实他的行为已经说不了。问题不是他不负责:问题是他说谎。他说好而实际是不好。
越界的产生,使一个人要对另一个人的感觉或快乐负责,这人就不得自由,结果是不能爱另一个人。因罪恶感而有的屈从不是爱:是奴隶。
许多人找寻辅导,问题常在越界。堕落歪曲了我们的责任感,我们弄不清楚谁要为什么事负责。我们要别人为我们负责,而我们又为别人负责,圣经清楚的指出,我们对别人负责,而非为别人负责。这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吉姆对妻子负责,他会说:“甜心,让我们以一对夫妻的角度一起看看我们的目标。我们如何能达到家庭的目标,个人的目标,我们如何互相帮忙。我知道你想马上完成这些事,但我无法都做,孩子们也不可能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你不高兴,我很抱歉,让我们一起努力。”
如果她对自己有所警觉,她会知道她的自我中心。而且她在以自己的怒气控制全家。如果她不自觉,她可能更生气,吉姆必须坚定自己的立场,让她为自己的怒气负责。如果她赌气,吉姆要学会说这样的话:“珍,我爱你,但你赌气时我不想在旁边,等你气消了,你再到书房来。”
这有点像对一个两岁的小孩说话。以自己的怒气、悲伤或沮丧来控制别人的人,是很不成熟的。
彼得的案例
彼得二十四岁,用药过量,书没念完,住在家里。他父母是基督徒,他的表现让父母没有面子,所以带来治疗。
在治疗中,我们发现彼得沮丧的原因。他父母有严重的婚姻问题,他们互相叫骂,有时数日不说话。彼得被迫在他们的冲突中传话。彼得的母亲说,他不可能和他父亲独自生活下去,如果彼得离家,她会自杀。
彼得很想离家开始自己的人生,但他怕自己一走,父母会离婚,母亲会自杀,他觉得自己毫无选择。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彼得学到他有选择权,他不必为父母对彼此的感觉负责,他也不必为母亲的沮丧负责。
我不会忘记彼得鼓起勇气面对母亲的一幕。
“妈,我想回学校完成学业,以便找工作。”
“但家里需要你,你父亲和我还是……”
“不,妈,你们的事全看你了。我二十四岁了,要有自己的生活。”
“忽然,她开始哭泣。
“妈,你不要哭。行不通了。每次我为自己做点事,你就哭,我就改变主意。我不会再这么做了。如果我离家,你伤心,或是你和父亲争执,这是你的问题。”
彼得学到他母亲没学到的功课:我们每一个人得为自己的感觉负责。要试着改变别人的感觉,就像失去转方向盘的能力。好像让别的车道上的车,用按喇叭的方式替我们转方向盘,我们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