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密关系(第6版) » 亲密关系(第6版)全文在线阅读

《亲密关系(第6版)》序五:中文版序

关灯直达底部

我们中国人往往自诩“关系专家”,能够自如穿梭于纷繁的关系网络,善于巧妙地运用复杂的人际关系。表面上看也确实如此,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人在“关系”方面的理论和书籍层出不穷。然而,当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考虑“关系”的实证问题时,我们便茫然了。假设一位心理学家向100个学生提出下面两个问题,你能想象他们会怎样回答吗?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要到一座荒岛上生活,只能在你的各种亲密关系中(父母、兄弟姊妹、好朋友、同学、同乡、同事等等)选择一个人同行,你会选择谁?

第二个问题是:当你的父母、配偶、孩子、最好的朋友一起落水,只有你会游泳,而你只能救其中的一个人时,你又会选择谁?

不过,在关系科学上的无知不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就以爱情为例吧,虽然数不胜数的诗人和作家或热情讴歌赞美,或理性分析批判,总结出一个又一个的爱情真谛,但我们对这一奇妙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因的理解似乎并不深刻。是性格相似的人容易相互吸引,还是性格互补的人更容易坠入爱河呢?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超越性欲的柏拉图式爱情?情侣之爱与舐犊之爱究竟有什么不同?激情之爱与相伴之爱又有何差异?

在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各种人际关系中,你又是否注意到了两性差异?女人是不是比男人更容易嫉妒?男性和女性对关系的感知和体验方面有哪些不同?男人真的来自火星、女人真的来自金星吗?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心理学中亲密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

过去的40年间,社会心理学从单纯地关注认知、思维、决策等理性过程逐渐扩展到人类的情感、关系等感性课题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学家在过去40年关于情感和关系的研究中所收集的数据和进行的科学论证,可能已经超越了我们中国两千年来在关系这个问题上的分析和判断。另外,亲密关系研究中一个不为人知的挑战是,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判断关系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由研究课题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我们必须强调科学研究讨论的是一般规律,而不是某个人的具体想法和行为。也就是说,不能依据个人喜好来判断价值。所以我希望读者诸君在阅读《亲密关系》这部著作时,能更多地进行理性思考,而不要片面地以情感作为评判标准。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它探究了长期以来诗人、戏剧家、哲学家乃至医学家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论断。由于数千年来科学家忽视了亲密关系的研究,当通俗心理学占据了关系学的主导地位时,人们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领会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然而,最近40年,如本书所记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然,我们不能期望一本书就能取代通俗心理学家在电视上的夸夸其谈,或者阻止书店中庸俗心理学书籍的猖獗泛滥。但是,它至少使得人们对关系科学的认识向着更加学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转变。也就是说,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择偶、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本书关注的所谓“亲密关系”,即指人们的思想、感受及行为在亲密关系中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米勒教授综合了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多个分支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作为活跃在社会心理学界的学者,米勒本着严谨的态度,在上述众多领域中寻求平衡,融会贯通,研究了“先天因素”与“后天培养”的相互作用。

特别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已经习惯了通俗心理学家把个人观点当作科学结论,用华丽辞藻取代严谨分析的惯常做法。那么,在阅读本书时,你不仅要适应科学研究的表达方式,更要理解科学家们在争论“关系”原理和甄别伪科学时的执着。

我相信,这本书能同时引起普通读者、学生和学者对整个亲密关系的兴趣。可以想见,书中难免会出现某些读者不感兴趣的话题,以致这些读者可能偶尔觉得,本书不太合他们的口味。不过,如果耐心多读一两页,便会发现,当再次随同作者回到主要问题上时,你已经获得了对亲密关系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科学总能广泛地吸引公众,而通俗理念往往只被信奉者所接受的原因。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