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婉说话的艺术:不得罪人的语言技巧 » 委婉说话的艺术:不得罪人的语言技巧全文在线阅读

《委婉说话的艺术:不得罪人的语言技巧》附录一

关灯直达底部

委婉语,你应用得好吗

委婉语是说话者在考虑到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采用一种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代替直接的、普通的说法,从而避免给对方造成伤害,或出现尴尬的局面。它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还是比较频繁的。

在人们的交往中,为了对方,也为了自己,对于一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的事物,换一种说法,闪烁其辞,婉转地用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话语来代替,就可以使语言交际变得文雅而富于礼貌。

在语言的运用中,委婉语包括委婉词与委婉语气的运用。下面就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两个方面。

1.委婉词

委婉词就是人们在说话中所应用的较为委婉的词语。这种词语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避免忌讳,不伤人感情

中国人有许多忌讳,所以在和别人说话时,一定要尽量避免使用人们所忌讳的字眼,以免出现难堪的局面或伤人感情。

比如,人们都忌讳说“死”。从古至今,人们都不愿意直接说出这个令人不愉快的字眼。为了避免直接说“死”,就有许多委婉的词语,比如古代有“升天、西归、入土、作古、圆寂”等,现在则有“逝世、长眠、牺牲、遇难、捐躯”等。

又如,忌讳说“钱”。从古至今,人们都不喜欢直接提“钱”,好像一提钱,就有了铜臭味,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关于“钱”的委婉词也有很多,如“孔方兄、老人头、大团结”等,工资以外的“钱”称为“红包、外快、酬劳”等。

第二,避免粗俗不雅

在社会交往中,有些东西如果直说就会显得不雅或不好意思,而委婉词则可以起到掩盖、回避的作用。

比如,直接说大小便就会显得非常不雅,古代有“解手、更衣、出恭”之说,现在则用“上卫生间、去洗手间、方便”等词代替,甚至连“厕所”这个说法都觉得不雅了。

第三,美化缺陷,避免难堪

在生活中,面对别人的缺陷,人们往往都不会直截了当地一语道明,而是故意换用一些褒扬性的说法,这样就不会让对方感到难堪。

比如,把“太瘦”说成“苗条、骨感美”;把“太胖”说成“丰满、富态”;把“小气”说成“节约”;把“胆小”说成“谨慎”;用“健谈”代替“罗嗦、饶舌”;用“老实”代替“愚笨、不聪明”等。这种以褒换贬的说法,自然更容易让听者接受,而且还会给听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汉语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美化事实的委婉词以外,还有许多有意淡化、弱化事实真相的委婉词。

比如,用“多喝了几杯”代替“喝醉了”,用“腿脚有点不方便”代替“拐脚、跛足”,用“失利”代替“战败”,把“有病”说成“身体不适、欠安”,现在还有了“亚健康”之说。很明显,应用这些委婉词是为了避免直露的表达,从而避免给听者带来难堪。

此外,还有许多职业名称,也采用这种美化的方式,比如,把清洁工称为“城市美容师”,把炊事员称为“厨师、烹调师”等。

第四,采用敬词、谦词,以表示对人的尊重

古人所用的敬词、谦词是有等级区别的,比如,把君王称为“万岁、大王、陛下、皇上”,把一般大臣则称为“公、卿、先生、阁下”等。现代人仍沿用了古人的一些尊称,如“先生、阁下”等,同时也使用人称代词“您”,以表示对人的尊敬。

有尊称相对就有谦称,古代君主称自己为“寡人、孤”,一般百姓则自称为“小人、仆、鄙人”,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

除了尊称、谦称外,还有一些表示尊敬的敬词,比如“奉送、惠赐、光临、惠顾”等。这些敬词既是客套话,也表示对人的尊敬。

2.委婉语气

除了常用委婉词以外,还可以通过语气来表达语言的委婉性。

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这四种语气构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句子。相比较来说,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本身不带有对说话人面子的潜在威胁,它们的语气比较和缓。只有祈使句,因为祈使句是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主要用来表示命令、禁止、请求、劝阻,所以语气往往要比较强硬一些。

那么,在社交活动中,为了不至于让听者接受不了,怎样才能使强硬的语气变得更加委婉呢?具体可以通过下面三种途径来加以改变。

第一种,增加语气词

祈使句的句末用不用语气词,直接影响着语气的强弱。一般来说,用语气词“啊、吧”的祈使句,其语气要比不用语气词的祈使句轻一些、弱一些,语调也显得更加和缓、委婉一些。

比如,“你坐下!”这种语气就显得急促、带命令;而“你坐下啊!”这种语气就显得要和缓一些。

又如,“说!”这种语气表示命令,有不容商量的意思;“说呀!”表示命令,且有些不耐烦的语气在里边;“说吧!”表示商请的意思,语气要和缓委婉许多。

可见,如果祈使句不加语气词,就会显得有点强硬,带有命令口气。在与人交往时,如果采用这种口气,人们就不容易接受;若加上些语气词就会委婉和缓得多,特别是加上语气词“吧”,比如,“帮帮我吧!”“给我一杯水吧!”“都少说几句吧!”

第二种,增加句子的主语

在祈使句中,句子有没有主语,所表达的语气的委婉强弱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没有主语的祈使句语气相对强些,有主语的祈使句语气相对弱些。特别是使用表敬意的“您”,语气会更加和缓委婉些。比如,“别管他”,语气比较强硬;“你别管他”,语气一般;“您别管他”,语气就要和缓委婉得多。

要求别人做某件事时,应当先称呼对方,然后再说要他做什么事,这是尊重别人的礼貌表现。

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时的主语是不能省略的。反之,如果对祈使对象并无尊敬之意,则可以不用称呼,也可以不用主语,比如:“出去!”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说话的时候,要尽量不用“给我+动词”的表达方式。这样表示对对方的不尊敬,也含有瞧不起对方的意味,比如“给我站住!”

第三种,选择句式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可以选择应用不同语气的句子。前面已经说过,祈使句表示“下命令”“下指示”“提要求”,所以它的语气较强硬。如果同样内容的陈述句是一般叙述,那语气就要和缓得多;而如果用疑问句,那语气就会显得更加委婉。

比如,“来点吃的!”表示祈使语气;“我要来点吃的。”表示陈述语气;“给我来点吃的好吗?”表示疑问语气。

上面三句话都表示“要吃的”的意思,第一个为祈使句,是在下命令,语气比较生硬。一般来说,对比自己身份高的人不适合使用这种语气,显得不够礼貌。第二句虽然也表达指令,可它是一般陈述句,语气就比较和缓,也显得客气些。第三句多了“好吗?”句子变成了疑问句,语调上升,语气和缓,把指令变成了商请,这样就显得委婉、客气得多,对人也显得更加尊重。

句子不同,所表达的语气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说话对象的不同来选择适当的句子。一般来说,委婉的疑问句是人们的首选,因为它带有商请的语气,对方更容易接受。这种说话方式用在批评人的时候也是适用的,比如,“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这么贪玩?”这句话要比“你都这么大了,就知道贪玩!”这句话的严厉程度低得多,同样是表达说话人的不满,后者却更容易让人接受。

总之,在社交活动中,如果能熟练应用委婉语言,使语言更加得体、含蓄、婉转,就能缓和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达成和平与谅解的积极效果,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