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透内心——不能忽略的微表情与微动作
底特律曾经举办了一次汽艇展览会,人们可以在展会上选购自己喜欢的船只,从小帆船到豪华游轮,应有尽有。
一位来自中东石油国的富翁站在一艘大船面前,对销售人员说:“我想买这艘价值2000万美元的游轮。”
销售人员看了一眼这位富翁,认为他是个疯子,脸上冷冰冰的,没有理睬。富翁看到销售人员如此冷漠,失望地走开了。
富翁继续参观,当他来到下一艘游艇前时,待遇完全不同。这位销售人员满脸挂着热情的微笑,就像阳光一样灿烂。富翁对销售人员说:“我想购买价值2000万美元的游艇。”
“没问题。”销售员笑着回答说,“让我来为您介绍一下我们的游艇系列,好不好?”得到允许后,销售员开始介绍他们的游艇系列,最后富翁签了一张500万美元的支票作为定金,第二天富翁带着1500万美元的支票回来,购买了一艘价值2000万美元的游艇。
富翁对销售员说:“你成功地用你的微笑向我推销了你自己,在这次展览会上,只有你让我感觉到我是受欢迎的。”
有效回答是沟通得以延续的基础,有效沟通可以保证在信息传递的同时达成共识。往往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只是将注意力放在语言的组织上,而忽略了沟通对象的微表情、微动作。很多问题,甚至不需要语言,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是一个完美的回答。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微表情、微动作;另一方面,要注意观察提问者的微表情、微动作。回答问题时,如果能够判断和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了解对方内心真正的需求,无疑会提高回答的有效性。
回答效果经常受到场地、时间、环境、氛围等客观因素以及提问对象的情绪、心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回答问题时,正确的做法是:
1. 第一时间观察提问者的微表情、微动作,判断提问者的沟通风格及心理活动。
2. 回答问题时,自身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微表情、微动作,提高回答效果,让沟通更高效。
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是不会说谎的,它传递的信息比语言更快、更真实,当你话还没有说出口,肢体语言和表情就已经暴露了你内心真实的想法。例如,当你被问到一个尴尬的问题时,首先出现反应的不是语言,而是面部表情。那么,在回答问题时,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利用微表情与微动作呢?
1. 头部。摇头晃脑代表不自然、不重视、漫不经心,低头耸肩表示不自信、紧张,头向前倾表明感兴趣并想要倾听,昂首挺胸表明自信、有权威感。例如:
面试官说:“你能用英语介绍下你自己吗?”
面试者A低着头,声如蚊蝇,双手不断搓着衣角……
面试者B面带微笑,抬头挺胸,回答洪亮幽默,简单几句话就已经表达清楚了。
很明显,两个回答会呈现不一样的效果,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低头是认输的一种表现,因此无论问题是否难以回答,都要保持抬头挺胸的姿态,将自己的自信传达出去。
2. 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无论是一对多还是一对一的沟通,眼神的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回答他人提问时,尽量将目光锁定在对方的眼睛上,如果的确没有回答的经验,那就让自己的目光锁定在对方的鼻梁位置;其次,回答问题时,目光要随时跟随对方的手势,或对方展示的物品,体现出自己对对方提问的专注和重视;再次,回答对方提问时,要避免频繁地眨眼,注意观察提问者的眼神,留意对方眼神的方向,眼神向左上,多为回忆,眼神向右上,多为想象。例如:
小李是某项目负责人,向领导汇报工作时,领导询问:“目前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小李在回答时,时而眼神向左上,时而眼神向右上,这说明有些工作他确实做了,在回忆,有些工作暂时没做,他在想象做了的样子。
因此,根据小李眼神闪烁,不敢直面领导,让领导确定他对这件工作没有绝对的把握。
3. 手势。不同性格的人,在与人沟通时也都有自己的风格,因此我们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根据对方的微动作来辨别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例如:
双手抱臂,表示对方的提防与抗拒;不停地搓手,表示内心紧张与焦虑;无意地踮脚,表示故作镇定;握手时紧握并用力,说明对方热情好沟通;握手时蜻蜓点水,说明对方自我保护意识重。
画龙点睛
提升回答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而沟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提高回答问题的能力并不是让自己变得圆滑,而是通过细心观察和体会,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通过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提炼生活的智慧,将其应用在回答问题中,这才是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