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主的细节 » 民主的细节全文在线阅读

《民主的细节》从问题到议题

关灯直达底部

一个社会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会成为政治家面前的议题。比如,中国的农业税赋问题、城市流民收容遣送问题就有幸成为了政治议题,从而得到解决,但是高考分数歧视制度、电信垄断、公款吃喝等等情况,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是问题,但是却似乎没有成为迫在眉睫的政治议题,因此近期也无望得到解决。

一个"问题"在众多"问题"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一个"议题",背后往往有一个政治过程。在中国,这个过程常常依靠政治家的"慧眼"这样一些随机性的东西,但在美国,政治家如果没有这个"慧眼",各种社会力量就逼你打开这只"慧眼"。

最近"全球变暖"问题成为美国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一个例子。

奥尔森有一本名著叫《集体行动的逻辑》,其中心思想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当一件事情受益者人数越多,由于"搭便车"心理,人们主动去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就越弱。按照这个逻辑,"全球变暖"这样的问题,是最不可能变成政治议题的,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全球有60多亿的"和尚",谁也不愿意去主动"挑水"。

事实上,许多国家的确采取这种"和尚"态度。比如,虽然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的国家,但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国一再重申二氧化碳减排主要应该是发达国家的义务,中国对此不做具体限排承诺。美国的布什政府也一直持这种推诿态度,在全球已经有169个国家加入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之后,美国仍然拒绝加入,不对排污量进行强制性设限。

但是最近,事情正在起变化。

首先是布什自己在07年的国情咨文中第一次提到了全球变暖问题,并明确倡议美国在未来10年之内减少汽油使用量20%,从而减少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次,国会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目前国会里与全球变暖相关的议案有十几个,其中要求对美国排污量强制性设限"气候监督与创新法案"最显眼。最后,参选08年总统竞选的几位热门候选人希拉里、奥巴马、麦克凯等等也纷纷在全球变暖问题上表态,争先恐后表达自己解决该问题的决心。虽然并不是每个议题都会带来问题的解决,但是从政治过程上来说,一个问题变成一个热门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那么,全球变暖在美国政治中从问题到议题,这中间有什么力量在推动?

先看"问题"是什么。科学家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全球正在变暖,并且几乎可以肯定,这种变暖趋势是由于工业时代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的。据统计,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20个最热的年份,19个都是在1980年之后。2006年是美国记录上最热的一年。2007年1月是记录上全球最热的1月。科学家警告说,如果全球照此速度持续变暖,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到华氏度,融化的冰山将使海平面将上升7到23英寸。可以想象,照此发展,几百年后,农业生产将受到毁灭性影响,抬高的水位将淹没沿海城市,飓风海啸也将越来越频繁。总而言之,地球如果失去冬天,人类也就走向了毁灭。

这样严重的前景,如果政治家不去面对它,那么整个社会就要动员起来,"逼迫"他们去面对它。

在这方面,美国社会近来最显眼的一个动作,就是去年的记录片《难以面对的真相》。这个记录片由前副总统戈尔参演,获两项奥斯卡提名,戈尔本人也因此获诺贝尔和平奖。该电影将全球变暖从一个"隐隐约约"的问题,变成美国的一个"客厅话题"。电影放映之后,戈尔又发起了"气候工程"项目,训练了1000个志愿者在全国巡回讲演,提高社会的气候意识,这些讲演者(包括卡麦隆·迪亚兹这样的电影明星)保证一年要做10个这样的演讲。

虽然《真相》一片出尽风头,无数草根组织却一直在为此默默行动:美国30多个青年组织发起了一个"校园气候挑战"的活动,目标就是首先在他们的校园里争取"清洁能源";一群科学家开创了一个"气候变化博客",专门向大众普及相关知识;老牌环保组织"捍卫环境"最近将"全球变暖"作为其核心活动内容;86个基督教领袖发起了"基督教气候动议",要求国会管制二氧化碳排放;一个民间组织筹划了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气候示威",在07年4月举行;新闻媒体相关报道层出不穷,仅《时代》杂志,2000年以来就有四期封面故事是关于全球变暖问题;甚至连那些排污主体,一些大公司,也在没有政府"胁迫"的情况下,主动加入相关行动--比如,包括通用、英国石油在内的十个知名企业发起了一个名叫"行动呼吁"的活动,主动给自己的企业排污设限,与此同时,沃马特商场开始安装风力发电机,汇丰银行开始往"绿色投资"方面倾斜等等。

正是因为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行动,民意开始觉醒,06年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87%的民众认为政府应该鼓励或者规定二氧化碳减排,58%的民众认为政府做的太少了。民意至此,政府已经无力违拗。虽然联邦政府仍然拒绝用法律的手段限排二氧化碳,但它已经开始通过科研投资、政策倾斜来引导控制排污,同时,鉴于美国联邦体制里的"上下分权",美国已经有358个市长签订"美国市长气候保护协定","我行我素"地在自己的城市适用《京都议定书》。

可以看出,全球变暖在美国从一个社会问题变成一个政治议题,并不是因为政治家"独具慧眼",而是因为民间团体、新闻媒体、科学界、基层政府、企业、教会等等草根社会风起云涌的行动。一句话,因为一个活跃的公民社会。虽然中国是排污大国,对全球变暖"贡献"越来越大,我却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会有大学生组织自己的"校园气候挑战"、会有知名企业联合行动主动限排二氧化碳、会有无数媒体争相报道全球变暖主题,从而将这个社会问题变成我国的政治议题。"和尚们"可以永远互相推诿下去,但是当抬高的水位开始淹没城市时,它可不分太平洋东岸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