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事遍路 » 茶事遍路全文在线阅读

《茶事遍路》第六章 儒与近代

关灯直达底部

儒中的儒批判

有段时间掀起了一股“儒教圈繁荣论”的热潮。观察一下那时的世界就不难发现,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稳定、秩序良好的国家都在儒教圈范围内。如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儒教在一百年前曾被批判为阻碍了近代化的发展,而现在却在近代化的成功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四小龙,还有日本这个领头雁走在前面。因此,所谓的儒教圈繁荣论中,日本也位列其中。然而从儒教的渗透力来讲,日本远不及韩国。在前章曾论述过,日本主要是吸取了儒教中关于教养的内容,因此从儒教的渗透程度来讲,不能与韩国同日而语。儒教自传入新加坡到现在已过了三四代。若干年前,新加坡政府曾号召过开展“重新审视儒教”的运动。新加坡由于在吸收欧美思想时,导致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尤其是青少年行为放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恶化,新加坡政府便采取了一定措施。这也说明了儒在新加坡的渗透较浅。

一只领头雁和四小龙,虽然同属于“儒教”圈内,但是儒教在各地区所占的分量并不相同,因此各自受影响程度也不同,所以不能将儒教作为促进近代化的唯一关键因素,称其为关键因素之一较为稳妥。

我去台湾游玩时,会见了李登辉先生,谈到了“儒教圈繁荣论”这一话题。李登辉先生讲道,四小龙的共同之处除受儒教影响之外,都有过殖民地的经历。我对此表示赞成。在殖民地,异质文化会强制性进入,而不是两种文化握手言和。并且异质文化粗暴闯入后,经过多年便会盘踞于此。虽然当地居民拥有本地文化,但同时也不得不接受另一种文化。

台湾在被作为日本殖民地时,日本人在那里保持着和在日本同样的生活方式。而土著的台湾人民却不能继续保持之前的生活方式,他们从上小学起就必须接受日本的教育。大部分台湾儿童在上小学前不会讲日语。台湾人将小学称为“公学校”,而住在台湾的日本人称“小学校”,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接受教育。台湾儿童在满六岁后就不得不成为两种语言的生活者(bilingual)。然而使用两种语言的一个优点便是可以接受两种文化。有人成为漂流在两种文化间的不幸者,也有人发挥了这种长处。比如,在看待问题时,可以用双重视点来观察。无论如何,站在A和A'两种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要比站在一个视点上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选择性就越大,得出的判断也更为正确。从经历过复合文化的角度来看,四小龙中韩国和台湾较为相似,香港和新加坡略有差异。韩国和台湾的居民在本土有着较长的生活历史,日本在入侵后施行了文化强制政策。香港和新加坡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但进入的是具有中国式生活方式的人。香港原本是经营渔业为主的小村落,从人数来看较少,所以文化冲突并不严重。

虽然“复合文化经验圈繁荣论”不是唯一关键因素,但也不能因此便彻底推翻“儒教圈繁荣论”。儒教自从为体制收编后,其赞美论居多,近年来的繁荣论便是其一,但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也曾出现过反儒教的论点。

明末思想家李贽(1527—1602),字卓吾,出生于福建晋江一户伊斯兰教信徒家中。李卓吾为科举举人,在云南省姚安府知事手下做事,属阳明学“左派”,后来剃发并热衷于佛教研究,曾北上进京,会见利玛窦(Matteo Ricci,伊斯兰教会神父,中国传道之先祖,1552—1610)。

他主张由阳明学“良知学”发展而来的“童心说”。由于多余的知识和旧习会歪曲人心,因此保持未受外界影响的孩童之心才是至高境界,并将此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例如,汉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轻时与一位名为卓文君的女子私奔。卓文君是成都大富豪之女,司马相如是一介文学青年,且品行不端。私奔后,司马相如没有能力养活妻子,便在妻子娘家门前开了一家酒馆。卓文君负责为客人结账,司马相如负责洗盘子。虽然卓文君与父亲断绝了父女关系,但是其父还是给予了他们经济援助。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令人厌恶的蔑视。司马相如文采出众,但由于品行不端,因此评价不高。然而,李卓吾却极为赞赏司马相如,因为从“童心说”来看,司马相如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唐朝灭亡至宋朝建立,期间短短半个世纪,曾有五个短命政权交替执政,这段时期被称为五代。期间有位冯道(882—954),他曾任五个朝代的宰相。在儒教看来,一臣不事二主,王朝灭亡后,忠臣应当殉节。即便是不殉节,也绝不应该再侍奉于下一任王朝。而冯道却先后效劳于五个朝代,自然被儒教认为是无节操之人。司马光(1019—1086)在《资治通鉴》中称其不知廉耻。然而,李卓吾对于冯道却是极力维护。王朝灭亡后便殉节,即便是战斗到了最后,仍然会给人民带来极大的危害。冯道正是通过和平地实现政权更替,来使人民避免遭受到流血事件。五个朝代虽相继灭亡,但是都未发生过首都攻城战事,难道不是冯道的功劳吗?——这种辩护,无疑是反儒言论。

李卓吾还为受儒教鄙视的商业活动进行辩护,宣扬侠义精神,“侠义”在后来也为儒教所不齿。李卓吾还主张男女平等,而儒教主张男女有别。佛教中,女性被排在男性之上,如“母与父”、“妹与弟”等。但是在对佛典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改变了男女顺序,不知是受儒之观念的影响,还是出于对中国习惯的尊重,或是担心遭到中国民众的抗拒。

李卓吾还是位文艺评论家,他对士大夫蔑视的《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厢记》等评价极高,与《文选》、唐诗并列。《水浒传》是以叛乱为题材的小说,政府担心该书会煽动叛乱,曾下令焚烧书屋和该书的木版,而李卓吾却为《水浒传》作了评点。

同时,政府将李卓吾著作中的思想视为危险思想,予以统统焚烧。书被烧后,李卓吾便创作出了《焚书》一书,该书文笔流畅,语言犀利,追捧者众多,虽被列为禁书,但是仍有许多人私下传阅。李卓吾本人也被作为异端入狱,最后落得在狱中自杀的悲惨下场。然而,他的学说也传入了日本。幕末志士吉田松阴便对李卓吾极为推崇。

除李卓吾对儒教进行过猛烈的批判外,近代清末的谭嗣同也是批判者之一。他发表过题为《仁学》的五万字论文,抨击数千年来被儒教奉为金科玉律的“三纲五伦”道德观念为“惨祸烈毒”。在五伦中,只有“朋友”得到了他的认可,他在《仁学》中写道:

五伦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惟朋友乎!

所谓五伦指君臣、父子、长幼(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道德伦理。他认为除朋友之间的伦理有可取之处外,其余都应抛弃。因为无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都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现在夫妇之间基本实现了平等,但是在19世纪末时,还存在着尊卑关系,唯有朋友之间的关系最为完美,体现出自主平等的精神。谭嗣同称宇宙的根本原理为“以太”(ether),他认为所谓的以太便浓缩于朋友之道中,并且组织了“学会”。他认为通过“学会”可以使成千上万的人结为朋友,其目的便在于对中国施行改革。这便是他所认为的“仁”。

“仁”是儒学德目中的主要内容。

谭嗣同希望针对“仁”进行改革。他所提倡的“仁”与“侠义”相似,较为接近墨子的思想。总之,这种思想是与儒教相对立的。抛弃其他四种伦理,对当时的人们而言是不可思议的。

谭嗣同将《仁学》的原稿交付于梁启超。后来,梁启超在流亡中将原稿带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发行。当时谭嗣同已被处死,但是他位居高官的父亲和家族仍在中国,因此不能用他的名字来发表《仁学》这样的危险文章。于是便署名为“台湾人所著”——即指台湾人所著之书。根据甲午中日战争所签订的和约规定,台湾已被割让给日本,清政府无权干涉台湾居民的活动。

反儒之人被称为乱臣贼子,况且谭嗣同还实际参加了改革运动,因此被处刑。为了躲避追捕,谭嗣同与梁启超、康有为一起逃往日本使馆。外国使馆拥有治外法权,因此可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并且他们还可以寻找机会逃往国外。但是谭嗣逃到日本使馆,并不是为了避难保命,而是为了将自己的著作原稿交予梁启超,自己牺牲无所谓,但是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够流传于后世。他将著作委托给梁启超后便准备离开,众人都制止他,如果出去的话,一定会被捕处死。他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出去后,被捕,七日后被处死。

这是典型的“侠义”行为,也是反儒的。但是在儒教中也包含着侠义的成分。《论语·为政》有载:“见义不为,无勇也。”

虽然说谭嗣同是反儒的,但是从儒家本来的立场来看,其实是对被体制收编后歪曲的儒教的批判。李卓吾虽然被视为阳明学“左派”,但是就其本质而言,仍是儒者。

改革运动的领导者康有为也是位儒者。关于《孔子改制考》,前面曾有过论述,实际上是一种自儒教内部对儒教进行的批判。他们的改革运动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模型,提出了君主立宪制。实际上,谭嗣同超越了君主立宪制,他希望可以通过学会发展民主政治,单纯就改革而言与康有为意见一致,但是本质上却有差别。康有为的主张具有局限性,最后甚至出现了倒退,将五伦中的“君臣”关系放在了首位。

然而,儒教中也并不是观点一致,尤其是孟子,对君臣关系并不重视。他主张,民为首要,社稷其次,最后才是君主。

严复曾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留学英国,他称:自秦始皇起,中国的君主就是大强盗,国民才是天下真正的君主。令人费解的是,他虽持有过激的言论,但是在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建立共和制政体后,开始变得保守,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反对者,曾经论客的影子不复存在。

脱亚论

说起日本反儒运动的主角,自然非福泽谕吉(1835—1901)莫属了。他于1885年提出了“脱亚论”,主张同亚洲的各后进国断绝往来,与文明诸国结成友好,所谓的后进国便是指“支韩”。当时的支那和朝鲜,都是处于现在呈现出繁荣景象的“儒教圈”内。他指出:“其对古风旧观依恋之情,千百年来未变。”

——如果在文明日新月异的交锋场上论及教育之事,就要谈到儒教主义。学校的教旨号称“仁义礼智”,只不过是彻头彻尾的虚饰外表的东西。实际上岂止是没有真理原则的知识和见识,宛如一个毫无道德廉耻却还傲然不知自省的人。

福泽谕吉对儒教保持了一贯的猛烈批判姿态。明治政府在革新的五项条御誓文中写道:“打破以往陋习,以天地公道为基准。”从而掀起了破除儒教、佛教、旧习的浪潮。尤其对佛教实行的“废佛毁释”行动过激,导致对许多珍贵文化财产的严重破坏。然而,时隔不久,明治政府又开始了复活儒教活动。西南战争结束后,明治十四年(1881),明治政府重新考虑根据儒教制定秩序,并发布了《教育敕语》:

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夫妻和睦、相信朋友。

其中提到了四伦。君臣之伦放在开篇之处,“克忠克孝”,“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就德目而言,重视君臣之忠义是儒教的重要思想。对于儒教的复兴,福泽谕吉提出异议,保持了他一贯的立场,他认为这是明治政府的倒退行为。

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但是孙文担任临时大总统的时间极其短暂,被迫让位于更具实力的袁世凯。袁世凯是清朝末期的总理大臣,手握兵权,国家政体虽为共和,但袁却将其视为自己的政治财产,称帝的野心蠢蠢欲动,私下着手复辟运动。他召集了许多支持自己的人,成立了“筹安会”,让美国和日本学者用研究证明,相对于共和制,中国更适合帝制。因为那些所谓的学者都是他“雇”来的,所以得出的结论自然是他所期望的。

袁世凯致力于儒教振兴、“尊孔运动”等。连称秦始皇后的历代皇帝为大盗的严复,也发起了“孔教会”。

当时从日本回国的鲁迅,在北京教育部任职。他在日记中写到,政府机关通知9月28日去孔子庙参加跪拜仪式。相传当日是孔子的诞辰。因为有通知下达,所以鲁迅便不得不前往。但是到了那里发现,所到之人不过三四十。教育部和下属学校的职员至少上千,可是前来参拜的人却只有三四十人,鲁迅在日记中描写那些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有的人站着参拜,也有人靠在墙边只是观看,鲁迅便是观看者之一。

鲁迅在清朝时期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高校校长嘉纳治五郎所创办的留学生弘文学院。鲁迅在那里学习两年日语后,升入高级学校。初到日本,鲁迅一行人由日本老师带领着前往汤岛圣堂。日本老师觉得那里设有孔庙,中国留学生一定会觉得亲切,欣然参拜。然而鲁迅却对此毫无兴趣,他在日记中写道:“正因为绝望于孔夫子,所以到日本来的,那还拜什么?”日本人认为这是善意之举。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如果知道日本也有参拜的庙堂,那么一定会欣然前往,于是便带他们前去。然而,革命的留学生大多是出于对孔子的反对才来到日本学习的。

当时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和鲁迅一样,对孔庙极度厌烦。他们的反儒思想和福泽喻吉的“脱亚论”有相似之处。

革命虽然取得了成功,可是又出现了一个要称帝的袁世凯。袁频繁举行尊孔活动,因此知识分子便希望推翻被袁利用的儒教。在反对的浪潮下,袁的复辟理想最终破灭,被迫取消了帝制,不久便抑郁而亡。

当时,日本和中国签订的“二十一条”极大地激起了民愤。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中国都是参战国。虽然孙文极力反对中国参战,但北方政府在外国的邀请下最终参战。当时德国在青岛拥有租界,并且在山东半岛享受各种权益。以联合国身份参战的日本进攻在青岛的德军,占领了德国拥有的地盘。日本在提出继承德国在山东拥有的特权同时,还要求将即将到期的辽东半岛租期延长到九十九年。所有要求合称为“二十一条”。中国也是联合国成员,原本希望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并且辽东半岛二十五年期限将至,理应返还,但是却被无理地延长到九十九年,这激起了血气方刚的中国青年的极大愤慨,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其中以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领导的游行最为有名,这就是有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不仅要求废除“二十一条”,还对接受屈辱条约的政府提出了抗议。导致中国最后接受丧权辱国条约的正是“旧来的陋习”,必须把它推翻。这与福泽谕吉提出的“脱亚论”有相同之处。运动中打出了许多口号,“打倒孔家店”便是其一。“打倒孔家店”自然是反儒运动。

我们一直以来跟随着孔子先生学习,但是现在这位先生已经不再优秀了,应当另投师门,那便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

当时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和胡适在言论界十分活跃。他们所创立的《新青年》杂志在知识青年中影响很大。

胡适(1891—1962)曾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杜威,归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他讨论了除儒教外的中国古代思想,并从中提取精髓,对儒教进行批判。陈独秀(1879—1942)作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展开反儒运动。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伪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在《新青年》的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旗帜鲜明地举起了反儒大旗。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也发表在《新青年》上,揭穿了仁义道德的吃人本质。

他们之所以对儒教进行抨击,是由于坚信儒教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五四运动过去已经多年了,如今又提出了儒教在近代化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观点,如果几十年前的斗士们听到这样的评价想必一定会很诧异吧。

与近代接轨

最后提出总结。

有人认为儒教是近代化的障碍,有人又主张儒教在近代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儒教呢?

如果说儒教有很多面,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可能会有人批判儒教“狡兔三窟”。然而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儒教的各个层面,便最终会回归到儒教的各个流派上。

先来看儒教的宗教因素,即供奉天地祖先。成为无愧于天地、祖先之人,这是儒教教徒的基本理念。对万物怀有虔诚之心,对待“近代化”也是如此。

康有为认为孔子是借周公之口说出了自己的理想,这就表明了儒教无法摆脱尚古主义的宿命。

“虔诚”对近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尚古主义起到了消极作用。圣人周公所处的是乌托邦式社会,而五百年后的孔子时代,即春秋之世则堕落为“道不行”的时代,社会风气败落,这是儒家学者的共识。康有为之师、广东九江先生朱次琦(1807—1881)提出了“三世说”,认为社会是沿着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发展的。这种朴素的进化史观,给儒教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1813—1864)年轻时科举落第,归乡之前在广州六榕寺听了朱次琦关于三世之说的讲义,顿时觉悟,一直认为理想社会存在于过去的观点并不正确,而是理想社会存在于将来。儒教尚古主义的根深蒂固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其滞后性对近代化自然是起到了负面影响。

提起近代化便不能不提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因此重视秩序的儒教式生活伦理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五伦”中除了朋友关系,其余四伦——君臣、父子、长幼、夫妇内在的不平等已形成定势,不容置疑。但是近代化强调批判精神,一切超越批判的都被列为负面因素。

因此虽然儒家所重视的“礼”在维持社会秩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其形式主义又成了近代化的大敌。

社会稳定是儒家的目的,但绝不意味着是对现状的肯定和维持。孔子感叹自己所生活的春秋时代“道不行”,于是便希望可以改变现状。回到过去太不现实,改变现状却是可行之举。如果认为秩序混乱的现状还要必须维持,那就完全歪曲了孔子的本意。到了汉代,儒家被体制收编后,其肯定现状、稳定现状的倾向便被强调。当时的儒教应被冠以“御用儒”之名,其先祖便是善于洞察当世要务的叔孙通,他为了让弟子们获得晋升曾成功斡旋,因此当时的儒者也可以被称为“职业儒”。

儒家所重视的“礼”在维持社会秩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其形式主义又成了近代化的大敌。

儒家对“学”的推崇,也在近代化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论语》开卷第一页便提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由此可见对学问的重视。与此同时还强调了“习”的重要性。学,是接受先生的教导,而习则是指自己复习,有实践之意。初期的儒教十分重视礼仪,不仅在意识上强调,还极其重视实践。“习”也同样如此,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可以称之为学问的现实主义。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实践效果,就会使人厌恶与实践脱节的理论,结果必然导致纯粹学问主义的丧失。对实践没有实际指导作用的学问往往便被忽视,而这才是真正的学问基础,也是近代化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重视学问具有积极性,但是过分强调学与习的结合,就会走向消极一面。要弥补儒家的这一缺憾,就必须尊重为学问而进行的学问研究。

下面来看由学习所带来的愉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中强调了社交,这在近代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有了社交这一润滑油,近代社会才能灵活运转。社会应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论语》对此也是认可的。

儒家的理想是成为通晓六艺的全能人才。然而在近代社会中需要各个行业的专项人才,所以儒家对技术的歧视态度必须纠正。

儒家原本专门从事丧葬,不应歧视专项人才,但进入科举时代后,对技术的歧视被逐渐加强了,所以这不应是儒之罪过,而是科举之罪过。

科举制度制定之初,对专项人才并不歧视。“科”即科目的意思,科举的目的便要在各个领域中挖掘出有才之人。唐代科举中设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等。顾名思义,法律、书法、数学等专业都在考试之列。

秀才科,每年只有一两个人可以通过考试,因此最具权威,但是很快便被废除了。受试者由州长官推荐,为了防止随意推荐,便规定被推荐之人若未通过考试,那么推荐人即州长官就难辞其咎。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推荐考生,这项科目不久便被废除了。

明经科,是为选拔通晓经史(经书和历史书)人才的考试科目。考试中设有口试,专门考察受试者的记忆能力。秀才科被废除后,明经科曾一度博得了众多人气,但是由于只强调记忆力,人们很快便对此失去了兴趣,由进士科取而代之。进士科主要是考察诗赋才能的科目。除文学才能外,也考察诗中典故的运用,因此强调大阅读量。

到了宋代,进士科仍然最受关注,其他科目考试的分量也不及进士科,于是逐渐被废止了。因此所谓的科举考试不过是进士科考试,当初希望集聚各个科目才能的计划在后来看来很是滑稽。

然而,与其说是科举之罪,不如说是权威主义之罪。进士科在成为最具权威的考试之后,其他科目便再无人问津。权威主义在全世界都是共通的,为政者为了提高自身的权威,必然会助长这种风气。中国由于长期以来保持这专制强权帝政,因此和其他国家相比,权威主义自然要更为强势。

11世纪后半期,王安石(1021—1086)意识到了科举考试存在的弊端,主张通过学校教育来选拔官吏。然而科举已经成为“权威”,不可能动摇,于是废除科举考试科目中的诗赋,将经义、论、策作为考察的重点便成为改革的焦点。

幸运的是,有关科学技术的研究被保留了下来。

朱子学主张“格物”,这便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因素,同时儒教中与科学相关的也只有朱子学的“格物致知”。

中国科学史权威李约瑟认为,中国科学技术源于道家。炼制不老仙丹的道家思想中孕育了科学的萌芽。养气便属于道家思想,其根源与科学有关。

儒家也提到了道家所重视的“气”。朱熹认为,存在世界是气的海洋。“道”、“理”、“气”是朱子学中的关键词。因此,儒教不仅与道教融合在了一起,其中还包含了佛教的因素。最终“儒”发展为与中国等身大。

对于近代化发展,儒教既发挥积极作用,也起到了消极作用。经历过百年岁月后,儒教从恶人变为善人,因此称其“无秩序”也不为过。

新儒学发现

自祈雨的巫师时代起,作为丧葬的执行专家在各地巡游,接受遗族咨询,为其提供生存指南。到了孔子时代,这些思想终于以“儒”的形式得到了认可。自此开始了儒的嬗变历程。

孔子之儒自那时起也开始发生蜕变。御用之儒、哲学之宋儒,以及后来系统化的朱子学、阳明学,都可以说是“儒”的各个流派。相对于原始儒教,这些被称为“新儒教”。

黄宗羲(1610—1695)出身于阳明学派,但并未受阳明学所限。他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出于对清朝体制的顾忌,压抑了自己的思想。三十多岁时,沦为亡国之民的他返回故里,过起了学究生活。黄宗羲作为一名致力于匡扶明朝的热血男儿,著有《日本乞师记》和《海外恸哭记》等书,甚至曾东渡长崎请求日本援助。

阳明学属于唯心论,主张顿悟——即在一刹那觉悟。明末儒学研究倾向于主观和空洞的观念理论,黄宗羲对此极为批判。他主张客观的实践理论,批判帝权,宣扬民权优先,崇尚个人自由。在那个时代能够表现出这种批判精神,需要极大的才能和勇气。

清末革命派人士对黄宗羲的评价极高,称他为“中国的卢梭”。而实际上黄宗羲比卢梭出生早了一百多年。

新儒学,实际上是将原始儒学中的批判精神、民主主义式思维方式和个人主义鲜明地提炼了出来。

王夫之(1619—1692)也是位知名儒者,世称船山先生。他出身于朱子学派,但是对朱子学也持批判态度。他在《黄书》中提到,政治不是皇帝的私人财产,应当以民众为主,按照天下公理来施行政治统治。他的自然唯物论哲学——氤氲生化论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气,理存在于气中,这与朱子学将理和气作为异次元不同,属于哲学唯物论。另外,他具有极端的民族主义倾向,是中华思想的鼓吹者。明亡后,他曾参加了反清运动。

王夫之不像黄宗羲那样名满天下。直到清末,王夫之的同乡——实力派官僚曾国藩将他的遗著出版印行,才为世人所知。同是湖南人的谭嗣同也受到了王夫之的影响。

儒教在事实上并非如福泽谕吉所言的那样“千百年来未变”,而是也曾发生过变化。新儒教是儒者们在经历过亡国后,不断反省而得出的理论。虽然称其为“新”,但实际上这种批判精神才正是儒之本质。子路在询问孔子应当如何侍奉君主时,孔子答道:“犯之。”所谓的“犯”是指,对方即便流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也要坚持进谏。至于民本主义,孟子也曾多次提及。所谓新儒教,但实际上是将儒教内在的主张挖掘出来,然后再对其充满激情地论述。

李卓吾和谭嗣同虽然声称反儒,但实际上正体现了儒之本质。新儒学源于儒学,却并非单纯的反复,而是开拓儒学的新生面,并用儒学的方式推进研究。

学习儒学,究竟是从朱子学进入,还是从阳明学进入?无论怎样都会殊途同归。王夫之在《黄书》中讲到,政治不应该是皇帝的私有物;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讲到,君主如果将天下作为自己的财产,那么无论谁将其化为囊中之物,都将面对多数人针对一个人的局面,其结果必然是灭亡。无论从哪一个门派踏入,都会在“反体制”的道路上相遇。

清末改革运动家们发现黄宗羲和王夫之的主张后,大为欢喜,并将其作为运动的理论依据。然而,他们的思想很快便被新西欧思潮淹没了。五四运动中提出的“打倒孔家店”口号如果再坚持七十年的话,那么四小龙支持儒教的呼声也一定会高涨。

黄宗羲和王夫之是同时代人。二人都出生于17世纪初,死于17世纪90年代。他们死后至今,已过了三百多年,继“新儒学”之后有更新的儒学出现吗?清末的龚自珍、谭嗣同,或是康有为和梁启超或许可以称为新儒学的发展人。但是,在西欧思想渗透后,儒学已经不像原来具有鲜明的特征了。

儒教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与中国等身大。例如“以德报怨”一词,在《老子》和《论语》中都出现过。二战结束后,蒋介石对日本曾用过这个词。

《论语·宪问》中记载: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德”指善意,“怨”指恶意,古注和新注对此的解释相同。当时对“以德报怨”的解释为:对于对方恶意的行为,反过来回报以善意。有人问孔子,这样做怎么样(自然是希望得到肯定的答复),然而孔子回答道:“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难道不是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吗?”

战争结束时,如果中国真如孔子所言用“直”对待日本,那么情况一定有不同。许多人认为蒋介石的这句话反映了儒教思想,但实际上,儒教本家孔子并不赞成“以德报怨”,他的回答是对提问者的一种告诫。

当时中国对待日本的本意是:“现在是两国和解的重要时期,岂能违背孔子的教导,以德报怨的好。”

《老子》中该词出自下面一句话: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意思是,把无所作为当作最大的有为,把无所事事当作最大的有事,把恬淡无味当作最大的味道,要善于以小为大、以少为多,用恩德去报答怨恨的人与事。对这句话的解释有多种,尤其“大小多少”争议最多。如果按照上面的解释,便是“不要拘泥于世俗的价值观,改变观念,以小为大,以少为多”的哲学观。小为大、大为小在世俗中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所谓的“以德报怨”也是不可能的。

这与孔子的主张有相似之处。

然而,以小为大、以少为多,在前后文逻辑性上有不足,于是作为补充便加上了“用善意来回报恶意,终归是比对方的不善要好得多”,这样解释也讲得通。孔子所谓的“直”会引起太多的是非,还是老子这样的方式较为稳妥。对战争结束时蒋介石发表的言论也可以这样理解。

《老子》和《论语》究竟哪一部书先写成,尚不明确。从《论语》中提问人的口气来判断,可以得知当时在世上“以德报怨”的说法很流行。争论中失败的一方如果进行报复,那么两者之间的仇恨便会永无休止,所以以德来化解的场面在过去应该看到。这使人联想到《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以德报怨属于佛教思想,在现实社会中不太适用,孔子主张的以是为是、以非为非,便足可以说明。在释迦牟尼诞生时,孔子和老子在另一个世界,所以当时中国还没有佛教的传入。然而,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对儒教和道教都产生了影响。所以宋代评论家在谈论《论语》时,难免会涉及佛教。

“以德报怨”一词中混杂了儒、道、佛三种思想,但一般人将它当为“儒”的思想体现。可见儒教几乎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儒学也可以被称为中国学了。因此不理解中国便不能理解儒教。

1988年8月,新加坡召开的“关于儒教国际讨论会”,较多地采用了“现代儒学”这种说法。普林斯顿大学的余英时教授提出用“游魂”来形容现代儒学。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命题。所谓游魂便是,人死后灵魂离开身体,在宇宙中四处游荡的一种状态。儒学长期以体制化的状态存在着,可以称之为体制儒学。然而,在中国社会遭受到西方势力冲击后,儒教所依存的躯体不复存在,于是儒学便从中脱离出来变成了“游魂”。

如余教授所言,游魂从身体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由,如何发挥这种自由,将是未来儒学的研究课题。此外会上还对儒学传统的内在资源及其界限展开了讨论。儒学内在资源是指“合理性”、“无神论”、“抗争精神”,这些因素是否可以成为将来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我认为将现代儒学放大的话,便可称其为新中国学。如同日本国学由折口信夫和柳田国南发展为日本学一样,中国的国学(儒学)应在胡适和闻一多的研究基础之上,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召回儒学的游魂,并进行抚慰。如此说来,招魂仪式原本便是孔子之前儒者所担当的职责。当时,儒家周围还存在着掌握技术的墨子系、思辨哲学的老庄系和实际政治技术的法家等,这些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学整体。在发展新中国学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全都统一进来,而现在应该是侧耳倾听游魂声音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