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个研究中心是以研究淀粉著称的,里面一大票人以折腾淀粉为乐。
在学校的时候,属于一个研究中心。建立那个中心的人很牛,把许多大公司拉来做会员。会员公司每年交一笔会费,大致相当于保护费。交钱之后,和中心的项目合作就方便了许多。他们可以向中心的教授们咨询一些技术上的事情,也可以要求做一些简单的实验。
有一天上午,老板挺兴奋地到了我的办公室。
老板:××那个组……就是××公司炸土豆片的那个,要我们帮忙解决个问题。
我:什么问题?
老板:他们炸薯片的过程是这样的:把土豆切成片,用高压水蒸气加热到大半熟,然后烘干,最后放到油里炸……
我:这不已是挺成熟的流程了吗?
老板:他们说土豆片一加热就变得很黏,送到下一步烘干的时候比较麻烦,所以想看看能不能用表面处理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可行的话可能弄成个研究项目……
老板是做表面研究的,基本上就是找一些物理现象拿着数学方程去描述,然后写些很少有人能看明白、也没什么人看的文章到领域内的那几个学术刊物上灌水。要是有什么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能用上他那一套,他就会非常兴奋,尤其是能够有实际项目做的时候——既可以养学生,又可以解决他暑假里的工资。不过,这次我给他泼了点凉水……
我:这个……大概希望很渺茫……
老板:哦?为什么?
我:这个啊……你去过中餐馆没有?
老板:去过啊,中餐馆怎么啦?
我:一般中餐馆都有炒土豆丝,你点过没有?
老板:没点过,没人告诉过我。
我:土豆丝就是把土豆切成细条,然后放到锅里炒熟……
老板:嗯……跟这个有点像……
我:炒土豆丝有两种……(这话有点熟——茴字有四种写法?)……一种是互相之间比较黏的……还有一种是互相之间不黏的……一般中餐馆卖的都是不黏的……
老板:加工过程上的差别在哪儿呢?
我:土豆切成细条以后表面会有很多淀粉……
老板:哦,我明白了……这层淀粉在加热的时候糊化、交联,然后就像糨糊一样互相粘黏……
我们那个研究中心是以研究淀粉著称的,里面一大票人以折腾淀粉为乐。我老板虽然是个异端,跟淀粉没什么关系,不过不吃猪肉也见惯了猪跑,对于淀粉的事情还是很明白的。知道了切好的土豆表面会有一层淀粉,其他事情也就好说了。因为淀粉糊化形成的糨糊是亲水的,所以对两性分子没有什么吸引力。表面处理没有什么用,老板的功夫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虽然有点失望,还是接受了现实。
老板:那……中餐馆的土豆丝是怎么变得不黏的呢?
我:很简单啊,切完了之后先用水把那层淀粉去掉就行了……你看中餐馆炒的肉有点黏,就是在切好的肉里加了一些淀粉,炒的时候肉表面的那层淀粉糊化,形成一道屏障阻止肉内部的水分流失,所以肉就比较嫩,也有点黏……
老板:既然他们咨询了,咱们也不能就这么简单说说……你下午做点实验来展示这些吧……
老板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从家里带了几个土豆给我——要用科研经费去买土豆还挺麻烦,老板又不愿意背上要我们自己买实验材料的恶名,就自己贡献了。实验当然很简单。拿了个烧杯在加热板上烧开水,烧杯上放了个铁丝网。等到水开了,蒸汽不停往上冒的时候,切了片土豆放在上面,过一会儿(为了显得正式一点,还记了时,忘了是15秒还是30秒),土豆片上就出现了黏糊糊的一层。把那片土豆从中间切开,叠在一起,嘿,果然粘在一起了。
下一步就是看看“表面处理”能否洗掉那层糨糊了。拿了三杯溶液,分别是纯水对照、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和一种表面活性好的蛋白质。为了效果明显,还弄了相当高的浓度。分别把蒸过的土豆片放进去涮涮,拿出来看——毫无区别,同样地黏。
下一组,把切好的土豆片在上述的液体里涮涮再蒸,结果——三种液体洗过的土豆片结果一样:几乎都不再发黏了。
然后,一本正经地把那个下午干的事情写成一份实验报告,结论:由于土豆片变黏是渗出的淀粉受热产生的,一旦产生就不易去除,建议在蒸之前用水洗去土豆片表面的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