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死·朝圣:跨越八年寻找经幡的灵魂 » 生死·朝圣:跨越八年寻找经幡的灵魂全文在线阅读

《生死·朝圣:跨越八年寻找经幡的灵魂》佛界与俗界

关灯直达底部

下午两点,我们要与帕巴村委会主任告别了,帕巴和他的弟弟帮我们把行李从木楼上搬下来,再把行李装上庭院门外停着的拖拉机。帕巴爬上拖拉机,突突地发动了拖拉机先行,我们一行人随后轻松地步行走过村里三四百米的泥路,来到我们停车的公路边。大家在拖拉机前合影留念。我们很快又回到迭部县城,仍住“天保宾馆”,标准间280元一天。打听之下,才发现原来这个旅店是迭部县的寺庙经营的。

第二天一早,我们出发去白古寺。寺庙位于迭部县多儿乡白古村。开出迭部县城不远,开进很荒凉的山沟,一侧应该是白龙江的支流多儿河。但公路路况很差,到处是坑,沿河见到好几座小水库,有的已废弃,一路上也没遇到别的车辆,我们多次怀疑是否走错了路。经过旺藏乡时,我们看到很小的旺藏寺,不久又经过腊子寺,很快就到达白古寺了。

白古寺是安多拉卜楞地区唯一的萨迦传承寺院,藏语全名为“白古贡巴青冷周琅”,意思是“安乐圆满洲”。该寺建于公元1839年,即清道光十八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及六七十年代受到破坏,2004年由该寺僧人阿肯香巴仁青主持修建弥勒殿,到2006年完工,现有僧侣达一百七十余人。眼前的寺庙规模很大,沿山坡是一排排喇嘛的住房,外墙刷着特别的红白宽条纹,一条石板小路引向山坡顶的大经堂。殿堂后是青山,白云缭绕,看不见山峰。

我身边喇嘛住房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年轻喇嘛,看到我有一点意外,随后又微微一笑,招手邀我进他的住房喝茶。房里一尘不染,原木的地板,墙上挂满了多位活佛的照片和各种唐卡。喇嘛不会说汉语,我们无法交流,于是又一起走出门来。喇嘛取了一大串钥匙,示意我跟他走,我们一前一后,沿着铺有青苔的石板路走到大经堂前,开了锁,开了灯,原来喇嘛是管经堂的。

白古寺大经堂供着的几百个小的镀金佛像前,已用电莲花灯代替了传统的酥油灯

多儿乡的白古寺大经堂的桌椅、地板一尘不染,酥油供灯的火苗把金佛照得闪闪发光

大经堂中央的长桌上,衬着一块金丝绣成的黑缎,摆着一对铜铸的金刚杵和金刚铃

经堂里灯火通明,两侧的成排佛像前,传统的酥油灯已被一盏盏塑料彩色莲花电灯代替。经堂中央和四角的屋顶上有巨大的五彩水晶灯挂下来,光芒四射,把环绕着的丝绸幡幢照得如金银般闪闪发光。经堂正中金碧辉煌的释迦牟尼像前,供奉着一盏很大的金质酥油灯,灯内酥油形成一圈圈美丽的图案,包围着小小的火苗。我欣喜地发现,在一块金黑两色的堆绣锦缎上,放着一对雕刻精致的金刚杵,古老的铜杵无声地发出幽幽的光来。

好客的喇嘛陪着我从经堂出来,又踏着青苔石板路走下山,到住房前的台阶上停了下来。我一步步走下山去,直到路口,路口有一家小小的杂货店,几个壮年男子,有的靠墙,有的蹲在地上抽烟聊天。小店的货架上烟酒杂品,花花绿绿,货架旁的红砖墙上,贴着一幅很大的国庆宣传画,日子久了,画上的天安门广场,还有城楼、旗帜、鲜花、人群,都已褪了色。固定照片用的几个大小不一的钉子上,挂着一些发动机配件、传动皮带等的零件。

我站到小店前等朋友们,回头看去,远处山头上的云雾伴着山风慢慢地飘下来了,只一会儿工夫,青山、寺庙、长着青苔的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一排排红白间色的喇嘛住房,还有站在屋前披着绛红僧袍的喇嘛,都已被薄薄的云雾笼罩。那里隐隐约约,虚无缥缈,远离世俗,已是另一个世界。

喇嘛索南加措能说一口发音标准的汉语,才18岁已是然子寺大经堂的副主管了

在返回迭部县的途中,我们在格鲁派寺院然子寺停留。寺庙在1800年——清嘉庆五年创建,据说保藏着一尊檀香释迦牟尼等身像。然子寺较白古寺稍小,但更显古朴的气氛。我在经堂内轻轻走动,身后传来一声标准的普通话:这里不能拍照。我一惊,回头看,发现是一位眉清目秀、脸色白净的喇嘛,看上去十八九岁的样子,如果不是身穿袈裟,完全像是一个城市里的中学生。这个喇嘛叫索南加措,12岁到然子寺出家,至今已6年,因读过几年小学,能说能读汉字,但能说如此标准的普通话还真少见,所以虽然只有18岁的年纪,却已是大经堂的副主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