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个仗打得一点也不巧”我问道,“您认为63军最终能够死守铁原两个星期,完成任务,主要是什么原因呢?”老人的眼皮骤然抬起,目光如电光一闪:“我们守得好,美国人打得不好。”“怎么会不好呢?”我追问,充足的兵力补充,大规模的步炮配合,装甲突击,范弗利特的弹药量,李奇微在战术上似乎无可指责。
“当然!”老人指了指桌上的茶杯:“我们守在那里,他就从那里打,穿插进来,一看两边都是我们的人,就不敢停下来。美国人打仗不灵活,被189师把它的猛劲耗掉了。后面他攻击我们就像上班完成任务一样,进攻的欲望不强。”
那怎么才能算进攻欲望强呢?虽然觉得老人的话有些道理,但还是无法想象铁流滚滚、如排山倒海一样压向铁原的美军进攻欲望不强。
“好吧,我带你见一个人去。”老人说,“让他告诉你什么叫进攻欲望。”
原志愿军68军某9币作战科长刘居仁,就是他要带我去见的人。老人说:“老刘他们打轿岩山,可给我们铁原报了仇啊。”
轿岩山?怎么不记得有这样一次战斗呢?
刘居仁,如果不是预先知道,很难想象这个貌不惊人的老者就是冀中地道战的英雄,后来周恩来总理的联络员。他微微眯起眼睛,听了我们的来意,爽朗地一笑,说道:“讲轿岩山你不知道,金城反击战你知道不知道啊?”
哦?金城反击战?当然知道了。笔者的脑子里骤然闪过一道亮光,轿岩山,我有印象了。说着,我当场从网上下载了一篇文章,打印出来拿给两位老人看。被我弄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刘老拿了老花镜,连忙看了起来。这篇文章没有署名,题目是《金城战役打服了韩军?应还原朝鲜战争历史真相》(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搜索这篇文章,整篇文章都试图通过数字说明韩国军队没有被击溃等观点,笔者这里不再复述文章内容)。
刘老在看文章,我在看刘老,心想不知道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这些老人会怎么看这样一篇文章。仅仅一分钟,刘老就抬起了头,没看我,看着带我来的那一位,笑道:“写这个的是南朝鲜人?汉语不错嘛。”三个人同时乐了。看来,遇上这种事儿,二老已经不是第一回了。
不过,认真谈起来,刘老说:“这个人啊,根本就不知道金城之战是怎么回事儿。”他转向我,“你知道吗,我们拿下轿岩山,板门店那边,美国代表当时就急了,简直是逼着我们签字啊。”
带我来的老者微笑。说那是吓的,其实咱们那时候的兵力也不足。刘老的手指沿着打印纸上的字迹走着,唤我道:“你看这句,‘截至7月27日停战,韩军发动反冲击一千余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只能摇头。刘老道:“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法守了啊。”带我来的老者笑道:“你不要讲不相干的事,比较一下轿岩山和铁原,说说咱们这个进攻跟美国人怎么不一样。”
“那当然不一样了。”刘老道,“不过,让我比较那有些困难,我就把这一仗讲给你,你自己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