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事件发出巨大的冲击波,冲击着中国的政治舞台,也冲击着每一个中共党员,每一个中国大陆老百姓。
人们百思不解:两年前被写入党章、明文规定为接班人的林彪,怎么会一下子成了叛国投敌分子?人们的思想,转不过这个弯来。
毛泽东明显地衰老了,虽然林彪自取灭亡,毕竟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威信:林彪这个接班人,是毛泽东亲自选定的!
中共中央在1971年9月18日,发出了《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传达的范围限于高层。《通知》指出:
林彪叛党叛国,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来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继续,是林彪这个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的总暴露、总破产。九届二中全会上,国民党老反共分子、托派、叛徒、特务、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陈伯达敢于那样猖狂进攻,反党、反“九大”路线,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主要原因就是依仗林彪这个黑后台。陈伯达路线,实际上是林彪、陈伯达路线……
这份在“九一三”事件之后第五天发出的中共中央《通知》,清楚地说明了林彪事件的性质,林彪陈伯达之间的关系。尽管当时这份《通知》是在“严格保密”状态中下达的,“根据内外有别、有步骤地传达的原则,目前只传达到省、市、自治区党委常委以上的党组织。有关林彪的文字、图画、电影等均暂不改动。”
江青急转弯,她“控诉”起林彪来:“这几年,他采取种种阴险毒辣的手段,想把我干掉。”“我是在同林彪的接触中,并同他进行斗争中,逐步地了解了林彪。”
1971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又下达通知:
为彻底审查、弄清林陈反党集团问题,中央决定成立中央专案组,集中处理有关问题。中央专案组由周恩来、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纪登奎、李德生、汪东兴、吴德、吴忠十人组成。在专案组领导下,设立工作机构,由纪登奎、汪东兴两同志负责进行日常工作。各地、各单位今后凡向中央上报有关林陈反党集团的揭发材料,统请以绝密亲启件送交中央专案组统一处理。
江青进入“林陈专案组”,而且名列第三,这表明在“九一三”事件之后,江青的政治地位不仅稳固,而且加强了。在中共党内,她排名第四——毛泽东、周恩来、康生、江青。
不过,那份“林彪同志委托”的《纪要》,毕竟曾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加上“峻岭”那幅《孜孜不倦》,人们对江青颇有微词。
给江青帮了大忙的,是毛泽东在1966年7月8日写给她的那封信。
毛泽东销毁了此信的原件,但留下了一份抄件。
过了五个多年头,林彪从党的副主席变为反革命集团头目,毛泽东找出了那封信的抄件。在1972年5月21日至6月23日召开的全国批林整风汇报会上,此信作为会议的最重要文件印发,政治局九人分头至各组解释此信,传达到全党。
信是毛泽东写的,而此信是毛泽东写给江青的,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毛泽东对江青是极为信赖的,这才把如此重要的意见写在给她的信中;第二,这表明江青早在1966年7月便知道毛泽东“看穿”了林彪,因此江青也老早“看穿”了林彪。批林整风会议的简报上登载了江青对此信的解释,声称毛泽东早就看出林彪“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另外,在毛泽东于7月8日写好信后,并没有通过机要发给江青,而是先给正在武汉的周恩来、王任重看,然后才由周恩来带信到上海给江青看。毛泽东这样做,表明这并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信,而是一份党内文件。正因为这样,在林彪事件之后,此信会作为中央文件印发。
于是,全党都学习毛泽东写给江青的这封信,反复咀嚼着那些“预言式”的话语:
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我的朋友的讲话,中央催着要发,我准备同意发下去,他是专讲政变问题的,这个问题,像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觉不安。我历来不相信,我那几本小书,有那样大的神通。现在经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是被他们逼上梁山的,看来不同意他们不行了……
人们读着这封信,惊叹毛泽东的超前的预见——林彪果真是以政变相抗,以政变告终。
这封信的广泛传达、学习、讨论,大大提高了江青的政治声望——虽然她跟毛泽东在“文革”中早已完全分居,只是“政治夫妻”而已。
据传,在毛泽东写给江青的信作为中共中央文件印发时,江青曾经要求毛泽东把信的开头称谓“江青”改成“江青同志”。但是毛泽东没有同意。后来采取折中的办法,即在印发此信时在标题上加了“同志”两字,即变成《毛泽东致江青同志的信》。
江青得意起来,便筹划着举行自己的摄影作品展览会。然而,由于毛泽东的坚决反对,使江青的影展梦化为泡影。
江青从1962年开始学摄影到1972年,正好十年。这时她萌动了办个人影展的想法,她把想法告诉了石少华。江青要办影展!谁能说不行,老师当然只能赞同。
石少华像接力赛那样把江青办影展的事情交给了摄影部主任杜修贤筹办。展出地点选定在人民大会堂,大家对江青影展的事情还是很认真的,精放了一百多张照片,又做了精致的镜框,连夜运到大会堂的展厅。新闻机构也做好了报道的准备。
就在影展筹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却是江青影展美梦化为乌有之际!
人民大会堂从建成到现在,几乎没有办过什么展览,除1963年办过一次“周恩来访问十四国”的影展外,一直为中央召开会议的场所。这次江青把影展的地点选在人民大会堂,也是有一番用意的,既不混同艺术馆的纯艺术展品,又不失艺术作品的风雅;既有艺术馆的档次,又显示了不同寻常的政治地位。行家分析,江青的个人摄影展一定会有轰动效应的。一是江青的作品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再加上江青的政治身份,如果开幕,展况必盛!
大家翘首以待,等候江青一声“开幕”令下,影展的“盛况”马上会席卷全国城乡的角角落落。
这对江青来说是多么激动而辉煌的时刻!比发表一百次讲话还要奏效!就在江青为影展而自鸣得意时,无风不起浪!——毛泽东出乎意料出来讲话了,这次他不是支持江青,而是阻止。以前请摄影老师是为了江青的身体和精神,而现在江青不再为身体烦恼,所谓的影展也不过是为了抬高自己的政治身份和名气。
晚年毛泽东仍然心明如镜,洞察秋毫。
毛泽东对江青越来越强烈的表现欲十分恼火,他把江青找去,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叫她立即取消影展计划,注意政治影响!
负责筹办影展的工作人员最后等到的不是“开幕”而是“撤销”的通知。
大家空忙了一场,只好将江青的摄影作品搬回钓鱼台——江青的住所,像货物一样堆放在一间空房里。转眼间,一场大出风头的辉煌突变为落满尘埃的寂静,如此巨大的落差,让江青心灰意冷了好一阵子。[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