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人帮”兴亡 » “四人帮”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四人帮”兴亡》批判巴人的“人性论”

关灯直达底部

就在“棍子”“失业”了一年的时候,张春桥告诉姚文元重要消息:庐山会议的“反右”浪潮,已经波及首都文艺界。这一回,康生树了一个靶子,那就是巴人的“人性论”。

惯于以“领导”意图为行动指南的姚文元,赶紧跑进图书馆,找寻那“箭靶”……

巴人,不论是革命经历,还是文学经历,都足称老资格。他,本名王任叔,并非四川巴蜀人,而是浙江奉化人。他从“下里巴人”中,取了笔名“巴人”。论年龄,他正好比姚文元大了整整30岁。

早在1924年,巴人已参加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向来看重同乡。巴人借助同乡之谊,1926年在广州“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处”任机要科科长,暗中为周恩来传递重要情报。大革命失败后,巴人在上海参加发起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自由大同盟。鲁迅去世后,他曾与鲁迅夫人许广平一起主持《鲁迅全集》编辑工作……1950年,巴人被周恩来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首任全权大使。1953年起,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

在1957年1月号天津《新港》杂志上,姚文元查到了巴人的一篇两千来字的《论人情》,大喜过望——这下子可找到“大批判”的好材料了。

在《论人情》中,巴人写道:“如果说,我们当前文艺作品中最缺少的东西,是人情,是出于人类本性的人道主义,那么,其原因,怕还在于我们机械地理解了文艺上的阶级论的原理了吧!”

巴人指出:

“什么是人情呢?我认为:人情是人和人之间共同相通的东西。饮食男女,这是人所共同要求的。花香、鸟语,这是人所共同要求的。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是普通人的共同的希望。”

“其实,无产阶级主张阶级斗争也为解放全人类。所以阶级斗争也就是人性解放的斗争。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总是具有最充分的人道主义的作品。”

“因之,我想如果说,我们当前文艺作品中缺乏人情味,那就是说,缺乏人人所能共同感应的东西,即缺乏出于人类本性的人道主义。”

“棍子”顿时“摇”起来了,挥笔疾书,写出长达万言的《批判巴人的“人性论”》,抢先在全国批响头一炮。姚文元在1960年1月写完,《文艺报》在1960年第2期刊出,上海《文汇报》于2月10日全文转载。顿时,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批判巴人的一股狂澜。

姚文元居然用“老鼠粪”来嘲弄老作家巴人:“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好像一颗老鼠粪,掉到什么锅里都要搞臭一锅汤。巴人的‘人性论’是成体系的,他几乎把它贯穿到文艺的一切方面去,把很多问题都搅混了。”

姚文元追根刨底:“巴人的资产阶级人性论,这样系统,这样猖獗,并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阶级根源、思想根源和历史根源。……巴人的人性论,同在新文学史上我们曾经与之进行许多次斗争的人性论,特别是胡风、冯雪峰的人性论,是一脉相通的。”

一阵乱棍,打得巴人被撤去党内外一切职务。1961年,巴人被调往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

在“文革”中,巴人被逐回家乡奉化,于1972年7月25日受迫害而死。他在生命的最后岁月,挣扎着写完160万字的《印度尼西亚近代史》。

姚文元在批判巴人的“人性论”之际,顺便捎带着给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钱谷融教授一棒——在1960年第5期《上海文学》上,发表了《彻底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驳钱谷融的修正主义观点》。

1960年冬,又是那个张春桥,向姚文元透露重要的“信息”:柯庆施从毛泽东那里回来,听说,毛泽东几次谈及美学问题。

美学,这对于姚文元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不过,养成赶浪潮“习惯”的他,一知半解地看了一通美学书籍,便在1961年1月17日《文汇报》上,发表一整版的长文《论生活中的美与丑》。

不料,假猴王遇上孙悟空。美学家朱光潜教授读后,写了批评文章,在1961年3月17日《文汇报》上发表。

“冒充金刚钻”的姚文元,虽然口口声声说“对于美学,我是一个初学者;懂得还很少”,却在1961年5月2日《文汇报》上,发表整版长文《关于美学讨论的几个问题——答朱光潜先生》。从此,他批判起朱光潜教授来了。虽然他对美学确属外行,而在破口骂街方面却十分内行,他居然给朱光潜教授扣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