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人帮”兴亡 » “四人帮”兴亡全文在线阅读

《“四人帮”兴亡》第八章 毛泽东注意起张、姚

关灯直达底部

上海的那个“好学生”

上海市中心静安寺,矗立着一幢典雅的西班牙式九层大楼。那是德国人海格在1925年筹资建造的,最初取名为“海格公寓”。上海解放后,这儿成了中共上海市委的办公楼,人称“海格大楼”。大楼里的104套客房,成了中共上海市委各部、组的办公室。直到1977年,这座大楼才改为宾馆,即今日的静安宾馆。

一辆“伏尔加”牌轿车驶入海格大楼院内。从车上下来的,便是那位“大鼻子”柯庆施。与他一起下车的,乃张春桥。

经过一番摸底、筹备,柯庆施终于走马上任。

张春桥紧随柯庆施左右,他的身份是柯庆施的“政治秘书”。

1955年,53岁的柯庆施以“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的身份,出现在《解放日报》的报道上。

上海这个地方,无风三尺浪,有风三丈浪。柯庆施刚刚走马上任,震动全国的“潘(汉年)扬(帆)事件”便发生了;紧接着,“反胡风”运动开始,上海又是运动的重点;1957年的“反右派”,上海再度成为全国的重点……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浪之中,柯庆施一次又一次得到毛泽东的赞赏。原因只有一个,柯庆施以“紧跟毛泽东”作为他的最高政治原则。

张春桥的升迁,确实借助了柯庆施这把梯子。不过,柯庆施毕竟与张春桥有着很大的区别:柯庆施虽“左”,但在1965年便去世,没有卷入“文革”,更没有参与“四人帮”那些罪恶活动。他实际上不过是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的忠实执行者。正因为这样,如今人们提及柯庆施,虽有微词,诸如称之为“上海的那个好学生”,但并没有视他为张春桥的“帮”中同伙。

柯庆施的玻璃板下,压着毛泽东语录。床头,放着毛泽东著作。笔记本里,写着“学习毛主席著作计划”。他对儿女说的话是:“要好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只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坚强可靠的红色接班人。”

他的座右铭是四句话: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战斗精神,火热的阶级感情,严格的科学态度。

他平日是个神情严肃的人,性格有点急躁。他手下的干部,差不多都曾挨过他的批评。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他从未批评过张春桥。

虽说柯庆施早在1922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论革命资历是很深的,但是他与毛泽东的关系一般。柯庆施博得毛泽东好感,那是在1956年,柯庆施主持上海工作不久的时候。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长篇讲话。

这次著名讲话,后来被整理成文章,就是那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5卷的《论十大关系》。柯庆施非常用心地研究了毛泽东的讲话,特别是其中的第二段《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注意到毛泽东对沿海工业的新的观点:

过去朝鲜还在打仗,国际形势还很紧张,不能不影响我们对沿海工业的看法。现在,新的侵华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估计短时期内打不起来,可能有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和平时期。这样,如果还不充分利用沿海工业的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那就不对了。……认为原子弹已经在我们头上,几秒钟就要掉下来,这种形势估计是不合乎事实的,由此而对沿海工业采取消极态度是不对的。

柯庆施领会了毛泽东的意图,在上海加以贯彻。“政治秘书”张春桥又立即领会了柯庆施的意图,在为柯庆施起草中共上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时,把毛泽东的那一段话,作为主旋律。

1956年7月11日,中共上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柯庆施步上讲台,作了长长的报告,题为《调动一切力量,积极发挥上海工业的作用,为加速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而斗争》,提出了“充分地利用上海工业潜力,合理地发展上海工业生产”作为上海工业的新方针。

柯庆施不客气地批评了“前届市委”:“在方针政策方面,……对上海的工业方针,由于对上海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研究不够,把一些暂时的、局部的困难扩大化,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上海工业从发展方面打算少,维持方面考虑多,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所谓“前届市委”,当然是指以陈毅为首的原中共上海市委。“这显然是不妥的”,不言而喻在批评陈毅。

毛泽东正在杭州。听到从上海传来的消息,派了秘书田家英前往上海,取来了柯庆施的报告。毛泽东看毕,大加赞赏,说了几句夸奖柯庆施的话。

于是,柯庆施声誉鹊起,从此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因为毛泽东表扬他在上海实行了正确的方针。

柯庆施呢?也从中深切领会:紧跟毛泽东,无往而不胜!

1962年柯庆施(中)陪同毛泽东会见蒙哥马利(左一)

从此,柯庆施特别留神毛泽东的言论,特别是毛泽东在各种会议上讲的,没有见诸报纸的“最新指示”,他总是不断往本子上记,揣测着毛泽东那深邃的思想大海中正在翻腾着什么样的波浪。

柯庆施深刻地影响了张春桥。从此,张春桥把来自柯庆施那里的毛泽东的动向,当作自己行动的指针。

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柯庆施当选为中央委员。

张春桥呢?在1956年中共上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市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