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以后,姚文元走过了怎样的道路?
下面两个姚文元的镜头,时隔20年,反差是那么的强烈。
1949年初冬,上海还不算太冷,一个穿着蓝得刺眼的干部式棉衣的剃平头的小伙子,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穿过大街小巷。车后的书包架上,捆着一大包刚刚印出的《青年报》。
此人便是姚文元。当时他还在继续念高中,课余兼任上海《青年报》的发行员。由于这一职务不属国家干部正式编制,他没有领到国家供给的棉干部服。不过,那象征着革命的棉干部服,对他的吸引力未免太大了,他就自己花钱,请人照样仿做了一件。只是所买的蓝布颜色太艳,叫人一看便知道是仿制的。
20年后—1969年,姚文元穿一身崭新的军装。这军装在当时是革命服。他以一个“武化文人”的姿态,出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台上。当年的新闻公报这样报道大会开幕式:“随同毛主席和林彪副主席登上主席台的有周恩来、陈伯达、康生、董必武、刘伯承、朱德、陈云、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同志。”到了闭幕式时,新闻则这样报道:“今天在主席台前列就座的,有: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新当选的38岁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姚文元,成为党内的重要人物。
从20年前的一个普通高中生,到20年后成为党的最年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姚文元的道路是令人寻味的。
其实,姚文元开初并没有坐上“火箭”,而是骑着“自行车”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他甚至一度车翻人仰,跌进沟里。
在档案里,我看到姚文元亲笔填写的履历表:
1949—1950.2 南二区工作
1950.2—1950.7 因病在家休养
1950.7—1951.9 团卢湾区工委宣传部干事
1951.10—1951.12 团校学习
1951.12—1952.5 三反工作队队长
1952.6—1952.9 团卢湾区工委宣传部副部长
1952.10—1953.3 团校学习
1953.3—1953.4 卢湾区团委
1953.5—1953.8 卢湾区团委宗教办公室
1953.9—1956.5 卢湾区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长、职工教育科长
也就是说,解放后七年,姚文元也不过是个科长。
也许由于太简略,有几处我不知何意,或者不知其详。
比如“1949—1950.2 南二区工作”,这“南二区”是什么意思?请教了姚文元当年的老同事,方知这是指他在团的南二区担任《青年报》的发行员、通讯员,“白天来来,跑跑基层,分分报纸”,如此而已。当时的“南二区”由上海的卢湾、蓬莱、邑庙、嵩山地区组成。姚文元在团的南二区委里,只有一个抽屉罢了,并非正式工作人员。
所谓“因病在家休养”,这病,据说是心脏病。
令人不解的是,“因病在家休养”的姚文元,在那五个月里,两度跟随父亲姚蓬子前往北京。
坐落在北京王府井东安市场里,有一家以涮羊肉名闻遐迩的东来顺饭馆。一位有着跟姚蓬子差不多的叛变经历的老朋友,久别重逢,在那里宴请姚氏父子。
老朋友跟姚蓬子沉湎于往事的回忆之中,姚文元只顾自己涮着羊肉,一块一块送往嘴巴里。
突然,那位姚蓬子的老朋友,把脸转向他:“文元,你还记得你的寄娘费侠吧?”
“记得!”姚文元立即点头道。
■ 姚文元1949年填写的干部登记表(部分)
■ 姚文元1953年填写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部分)
“你还记得你的寄爹徐恩曾吗?”
“记得!记得!都记得!特别是寄娘,待我特别好。”姚文元连连说道。
这时,那位姚蓬子的老友压低了声音,姚氏父子把耳朵伸了过去:“你们知道吗?文元的寄爹、寄娘,都跑到台湾去了!”
姚文元的神色陡变。
姚蓬子双眉紧皱,当即说:“这件事,今天说到这里为止,不要再提了!”
姚文元马上附和道:“对,到此为止,到此为止。”
他,在“因病在家休养”前夕—1950年2月,总算转正,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不论他在入党或转正的时候,都从未向组织上交待过他与徐恩曾、费侠的关系。此后,他更是守口如瓶,就连两度随父去京广访父亲故旧,他也从不对党组织提及一句。心中有鬼,唯独他自己明白。
至于“1951.12—1952.5 三反工作队队长”,姚文元言过其实。不论是他当时的顶头上司,还是一起工作的同事,都一致证明:姚文元当时是上海市卢湾区公安分局组织的“三反工作队”的一名“打虎队员”,担任过联络员,从未担任过队长。
留存在当年的老同事们的记忆屏幕上的姚文元形象,大抵是这样的:
独来独往。他住机关集体宿舍,总是要一个人独住。很少跟同事来往,也从不向组织暴露思想。
懒得出名。那件鲜蓝色的棉干部服,穿了几个冬天,已经油光可鉴了,他照穿不误,不洗也不刷。同事们称他为“卖油条的小贩”,他也笑笑。臭袜子、脏衬衣之类,要等星期天带回家去,叫保姆冯金芸洗,他自己连块手绢也不洗。头发总是到了不得不剃的时候,才进理发店。每天早上,他总是机关宿舍里起床最晚的一个,从不参加做早操。
午睡时懒得连鞋子都不脱,斜着躺在床上。
唯一的爱好是看书、写稿。他的宿舍里放着个藤书架,他不时从家里带来书。别的书经常换动,但是姚蓬子著的《论胡适实用主义》小册子一直在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