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名为《“四人帮”兴亡》,理所当然在开头,对于“四人帮”的来历以及“四人帮”中的“四结合”,略表几句。
“上海帮”,是对于“四人帮”的最初的叫法。这样以地域定名,未免使上海人反感。于是,又有人称之为“四联帮”。最后,人们称之为“四人帮”。
所谓“四人帮”,也就是指江青及其同伙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这四人所结成的帮派。“四人帮”一词,是对于江青反革命宗派集团的一种简明、通俗的称呼。
在“四人帮”中,最年长的是江青,最年轻的是王洪文。
江青,生于1914年;张春桥,生于1917年;
姚文元,生于1931年;王洪文,生于1935年。
在1976年,这四人的年龄分别为:
江青,62岁;张春桥,59岁;
姚文元,45岁;王洪文,41岁。
在这四人之中,江青是首领。但是,在四人之中,江青的职务并不最高,她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由于江青是毛泽东夫人,亦即“第一夫人”,所以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使她成为“四人帮”中的首领。
在四人之中,职务最高的是王洪文,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王洪文虽然职务最高,但是在“四人帮”之中,资历最浅,年纪最轻。
“四人帮”中的“智囊人物”是张春桥。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城府很深的人。他的职务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姚文元,人称“无产阶级的金棍子”,在中国文坛上以“大批判”起家,进而成为中国的“舆论总管”,是一个“从墨水瓶里爬出来的大人物”。他的职务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管宣传工作。
■ 王洪文■ 张春桥 ■ 江青■ 姚文元“四人帮”中的四人,通常按王、张、江、姚为序,称之“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那是按职务高低为序排列的。
实际上,“四人帮”是这样实行“四结合”的:江青的“旗子”;王洪文的“位子”;张春桥的“点子”;姚文元的“笔杆子”。
“四人帮”的确切的“排名序列”应该是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
独力难当,四人结帮!
在中央文革小组的旗帜下,张春桥与江青、姚文元实际上早已结成一伙。
在“四人帮”之中,善于出“点子”的张春桥,其实处于核心地位。
说实在的,张春桥在江青面前,虽然总是装出一副顺从的姿态,但是打心底里,他并不一定把这个女人放在眼中!他处处“敬重”江青,全然因为她是“第一夫人”,有着无与伦比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在张春桥遭遇的两次炮打危机中,都是由于江青拉他一把,才使他脱离险境。
至于姚文元,向来对他言听计从。姚文元是他一手拉扯上去的。在姚文元面前,他永远是“老上级”。
王洪文虽说有着俊俏潇洒的外表,张春桥却知道他的底细—绣花枕头而已。此人胸无点墨,在张春桥掌握之中。尽管有时也与张春桥闹点别扭,毕竟畏惧张春桥三分。
“四人帮”曾筹划着一旦大权在握,将作如下“分工”:
江青任中共中央主席;
张春桥任国务院总理;
王洪文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姚文元任全国政协主席。
“四人帮”最初被称之为“反党集团”,这表明他们是中共党内的反对派。后来在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时,被定为“江青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一词是精确的法律名词。
第一,以江青命名,表明江青是首领,而不是最初称之为“王张江姚‘四人帮’”,容易给人以王洪文是首领的误解。
第二,指明性质是“反革命集团”。“反党集团”要受党纪处置,而“反革命集团”要受国法制裁。
“四人帮”一词,最初是谁首创,不得而知。
“四人帮”最初被叫作“上海帮”。“上海帮”一词,最初是谁首创,也不得而知。
有人说,首创权属毛泽东。固然,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记录上,可以查到是毛泽东最早提到“上海帮”、“四人帮”,但未必就是毛泽东首创的──因为极有可能是毛泽东听了某人反映的情况,这四人关系不正常,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内拉帮结派,人们称之为“上海帮”、“四人帮”,于是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对这四人提出了批评。这“某人”已经很难考证,但是毛泽东的讲话记录倒是可以查到。
常在一些书籍、报刊上,写及1966年“文革”之初“四人帮”如何如何。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文献纪录片《共和国元帅──叶剑英》中,也说老帅们在“二月逆流”中如何跟“四人帮”作斗争……
其实,在1966年、1967年,还不存在“四人帮”!
“四人帮”是在王洪文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之后才形成的。毛泽东本来寄希望于王洪文,把这个年轻人提拔为中共中央副主席。谁知王洪文到了北京,就被江青、张春桥、姚文元拉了过去—他们本来就是一伙。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里,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一帮。
就在王洪文当上中共中央副主席还不到一年,毛泽东已经察觉了王、张、江、姚的不正常的活动。
1974年7月17日,毛泽东当着中央政治局委员们的面,指着江青说:“她算上海帮呢!你们要注意呢,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呢!”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公开警告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
这是迄今有案可查的毛泽东最早批评“四人小宗派”—“上海帮”的话。
毛泽东最初称他们为“上海帮”,显然是一个不恰当的名词。因为“上海帮”带有鲜明的地域概念,容易造成混淆,把在上海工作的干部都算进“上海帮”;再说,有了“上海帮”,就容易引出“北京帮”、“山东帮”、“广东帮”之类,更会造成混淆。
另外,“上海帮”给人的印象是由上海人组成的帮派,而江青是山东诸城人,张春桥是山东巨野人,王洪文是吉林长春人,姚文元是浙江诸暨人──他们四人之中,无一上海人。除了姚文元能操上海话之外,王洪文、张春桥、江青连“阿拉”都不会说。他们只是在上海生活过,或者原本在上海工作。所以,称他们为“上海帮”,并不太确切。
倒是毛泽东所说的“四人小宗派”,极为确切。
毛泽东显然发觉“上海帮”一词的涵义不准确,所以在1975年5月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便改称他们为“四人帮”:“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为什么不和二百多个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
从此,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这“四人小宗派”,便被称之为“四人帮”。
当然,在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的人生道路上,上海的一段生活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四人帮”曾一度被称为“上海帮”,那是因为这四个人都是从上海“基地”起飞:
蓝苹的成名,便是在上海滩,她的“革命样板戏”,她的批判《海瑞罢官》,都是以上海为基地才搞起来的。
“狄克”—张春桥钻入左翼作家阵营,也是在上海滩。后来,就任《解放日报》社长兼总编,出任柯庆施政治秘书,直至解决安亭事件,发动“一月革命”,都是在上海干的。
王洪文从部队复员以后,分配在上海国棉十七厂。他在安亭卧轨拦车,他成为“工总司”司令,都是在上海。正因为这样,在中共十大召开时,张春桥握着上海国棉十七厂的代表杨小妹的手说:“十七厂贡献了一个王洪文!”
至于姚文元,他1948年入党,1957年发表了那篇引起毛泽东注意的《录以备考》,他写那篇震惊全国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都在上海。
追溯“四人帮”中四个“伙计”的“结交史”,也都是在上海。
在“四人帮”之中,江青与张春桥应该最早认识。
江青、张春桥在20世纪30年代都生活在上海。据沈醉回忆,他在《大晚报》副刊主编崔万秋那里,既见到过穿蹩脚西装的张春桥,也见到过殷勤倒茶递烟的蓝苹(即江青)。当然,那时候的蓝苹是否与张春桥有过来往,就不得而知了。
接着,张春桥与姚文元相识。他们在上海当时都住在香山路。先是在1955年的反胡风运动中,张春桥救出了陷入困境的中共上海卢湾区团委宣传部干事姚文元,在他把持的《解放日报》上接连发表姚文元批判胡风的文章,张姚有了交情。此后,姚文元与张春桥有了诸多接触。
江青为了抓样板戏,在1963年从北京前来上海,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派出市委宣传部部长张春桥协助,于是江青与张春桥开始共同工作。
为了批判《海瑞罢官》,江青要在上海寻找“笔杆子”,张春桥推荐了姚文元,于是江、张、姚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开始写《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此后,江、张、姚都进入中央文革小组,江青任第一副组长,张春桥为副组长,姚文元为组员。
1966年11月,“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在安亭拦截火车,造成京沪线中断。张春桥奉命从北京飞往上海,赶往安亭。在那里,张春桥结识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司令王洪文,给予“鼓励与支持”。
自从王洪文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为了共同反对周恩来、邓小平,王、张、江、姚终于结成“神圣同盟”—“四人帮”。
那么,四人结成“四人帮”,是不是从毛泽东在197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第一次批评“四人小宗派”算起呢?
对此,有三种不同的见解:
第一种见解──
主张以毛泽东的这一批评,作为“四人帮”出现的日子。
第二种见解──
以为四人结成“四人帮”,应该从王洪文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算起:在四人之中,王洪文最后一个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
当然,在王洪文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之前,已经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紧密勾结,但是,那不能说已经形成“四人帮”。“四人帮”,应是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的“四人小宗派”,所以应从王洪文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算起。
王洪文在1973年8月31日召开的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所以,“四人帮”应从1973年8月算起。
第三种见解──
王洪文并不是刚一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结成“四人小宗派”。“四人帮”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从王洪文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起,逐渐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结成“四人小宗派”。到毛泽东批评这“四人小宗派”时,表明“四人帮”已经正式形成。所以,“四人帮”大体上形成于1974年。
这三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
在笔者看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也许比较妥切:从王洪文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之后,开始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内形成“四人小宗派”,亦即“四人帮”。
不论这三种见解如何不同,但是都一致认为,在1973年8月底之前,亦即王洪文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之前,还没有形成“四人帮”。
接下来,书归正传。让我们循着“四人帮”每个成员的初起、发迹,以及如何狼狈为奸,横行一时,最后走向覆灭的轨迹,回顾“四人帮”的兴亡史。首先从“四人帮”的第一号人物江青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