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见字如面 » 见字如面全文在线阅读

《见字如面》《见字如面》入选信件文档编号048 我是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工人

关灯直达底部

郑渊洁写给叶永烈

1979年2月15日

郑渊洁(1955年),当代著名童话作家。他笔下的文学形象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影响了中国三代孩子。

1979年,二十四岁的郑渊洁还是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时,作为文学爱好者,只发表过几首小诗,正处于人生的彷徨期。在看到对当时已经很有影响的作家叶永烈的报道后,郑渊洁给叶永烈写了这封求教信。

叶永烈(1940年),著名的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这封信由叶永烈先生珍藏并提供。

叶永烈同志:

您好!

看到今天的《光明日报》刊登了您的事迹,很是感动,您的刻苦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我是您的科普作品的热心读者,诸如《小灵通漫游未来》《电影的秘密》等书,我都是一口气读完的。掩卷之后,常为您头脑中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所折服,并且在偷偷地向您学习。请不要见笑,我是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工人,今年二十四岁。

我是这样走上创作道路的:1976年从部队复员到北京,正赶上“天安门事件”,我被那海洋般的诗歌感动了,发现了诗歌的巨大力量,立志要当个“诗人”。粉碎“四人帮”后开始创作,陆续发表了一些不成熟的习作(如《光明日报》1978年1月22日《送支书》,《人民日报》1978年4月9日《彩蝶纷纷》等)。

正当我准备在诗歌上下大功夫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我去书店,看到一个胖胖的小男孩,问售货员有没有《动脑筋爷爷》。售货员说没有,小男孩失望的眼睛里含着泪水。我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已经跑了六个书店了”。我当时心里很难过,中国这么大,为孩子们写书的人却寥寥无几,真是怪哉!后来我决心献身于儿童文学,因为我很喜欢孩子们。先后在《少年文艺》1978年第1、6期发表了几篇习作,自然是诗歌。再后来我发现孩子们对听诗不太喜欢,倒很喜欢科学幻想小说。这下我可为难了,因为我的科学知识非常贫乏,名为初中毕业,其实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我写信请教高士其同志,他委托秘书给我来信谈了怎样学习。我按照高士其同志说的,先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创作了一篇科幻习作《舅舅的手表》,发表在《儿童时代》1978年第8期上。我决心继续努力,为孩子们写一辈子,希望得到您的指教。向您请教两个问题:一、学习科学知识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呢?学到什么程度呢?一般了解行吗?二、需要懂外语吗?

我很敬佩您能在那样困难的环境中创造出这样的成绩来,在这方面也请您谈谈经验。像我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工人,就因为发表了点作品,日子也不好过。许多人说我“想成名成家”“拿双工资”“不务正业”。我是空调工,运行时坐在值班室,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看点科学或文学书籍被认为是“干私活”,而织毛衣、修自行车却无人管!

我订了十多种报刊,那点微薄的稿酬还不够二分之一,再说创作都是在业余时间干的,哪儿来什么双工资?我经常利用上下班和去食堂的路上背古诗,人家却说我“傲慢”“不理人”。我看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青年人倒没有招来这么多指责,为什么努力学习的人却要蒙受不白之冤呢?难道非得大家一起去要饭才好吗?!有时我也想从此不写了,但一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就又忍不住了。看了您的事迹,很受鼓舞,向您学习。

啰啰唆唆写了一大堆,耽误了您的时间,原谅。

祝您创作顺利!

此致

敬礼!

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郑渊洁

1979. 2.15

2013年,叶永烈摄于西安

郑渊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