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社会,特别在意亲疏远近,跟亲密的人互动,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规则。无论是私下聊天时的话题选择、分享秘密时的注意事项,还是不得不提出批评时的表达方式,希望对方尊重自己私人空间时的迂回策略。这些说话智慧的总体原则,都是在不伤害对方感情的前提下,既能保证关系热络,又能把该说的话说到位。
让关系变得更亲密的“悲惨法则”
暴露缺点比展现优点
更能增进亲密感。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自认对人很亲切,从来都是笑脸迎人,但是一直有人说,跟我相处很有距离感,不好亲近。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该怎样拉近跟别人的关系呢?
常见的说法:“我是个好人/优秀的人,所以你应该跟我亲近。”
更好的说法:“我是个有缺点的人,而我愿意向你暴露这些缺点,让你感到跟我是亲近的。”
?•为什么要这样说
一般人都有个误区,以为自己必须够优秀,才能赢取大家的青睐,让人愿意亲近。所以,为了维护形象,很多人便拼命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而对于自己狼狈的一面,则绝口不提。
然而真相可能正好相反。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提出的“自我揭露”理论,跟一个人相处,能感觉到多大的亲密感,取决于知道对方多少私密的事。越是推心置腹,感情就越紧密;反过来说,越是对私事顾左右而言他,就越代表彼此的关系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难怪,有些人虽然时刻保持开朗外向的形象,但是谁都觉得跟他没什么深交。因为别人如果只看到优点,就会觉得:“这个人固然好,但跟我总像是隔着一层,感觉不够亲密。”
所以,用六个字简单地概括“自我揭露”的法则,那就是:“晒秘密,换感情。”这个道理很好懂,但是操作起来并不容易。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首先就不知道对方值不值得信任,其次是不知道自我揭露到哪一步才算合适。如果交浅言深,一开始就把自己祖宗十八代的糗事都给人说一遍,那肯定会把对方吓跑。而要适当地分享秘密,可以参考一个说法:“我有一次很惨,但还好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过让我印象很深。”
有的秘密只能自己偷着乐,如果价值观不合,对方就不太能接受;有的秘密,属于对别人私下的议论,如果对方不能替你保密,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最适合分享的隐私,是那些“谁都会觉得很糗的蠢事”,比如由于能力不足或粗心大意而导致的悲惨经历。这种糗事不会伤害任何人,只会让对方觉得,你既然愿意分享,肯定是把我当成了自己人。比如你曾经因为工作失误被老板骂,结果在办公室控制不住自己号啕大哭;你曾经因为自己的幼稚行为,弄得另一半很不开心;等等。
不用害怕失去形象,事实上这些糗事才能真的拉近彼此的距离。在这方面,心理学家威尔斯(Thomas Ashby Wills)有一个暗黑的发现:很多人其实是通过“向下比较”,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的。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很容易产生嫉妒跟压力。但是发现别人不如自己,就会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和同情心。换句话说,你的缺点跟失败,反而是最适合增加亲密度的话题。
找对了分享秘密的类型,下一步就要让对方知道: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可以用积极的态度谈论不堪的往事,这表示我已经走出阴影了。
人的心理很微妙,一方面想听你说不堪回首的往事,以表明大家是自己人;但另一方面,大家又害怕你讲得太惨。因为你一旦在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出深刻的情绪困扰,对方心中就会产生“救助的压力”,好像他们突然变得有义务来帮助你、安慰你。这时候,别说亲密感了,对方恐怕只会想着怎样逃离你。
因此,分享自己的惨事,还必须加上这么一条——“还好事情已经过去了”。这样一来,对方才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安全地欣赏你的悲惨故事。让他知道你之所以会分享这个秘密,不是因为现在还深受其扰,而单纯是因为印象深刻。更不用说,对自己过去的惨事,态度越是正面积极,越会给你带来反差的印象加分。
+•延伸思考
所谓“悲惨法则”,不是真的哭哭啼啼,而是隔着一段心理距离,安全地回顾之前的遭遇。把过去的悲惨经历当成一个笑话来讲,不只是给对方减压,也能使自己真的不再耿耿于怀。
怎样既分享秘密,又让对方保密
既然你忍不住把秘密告诉了对方,
对方一定也会忍不住想要分享出去。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跟朋友吐槽了我的老板,虽然把心里话讲出来很痛快,但事后却很怕他不小心说漏嘴,被其他同事知道。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确保他不把秘密说出去呢?
常见的说法:“这件事,你千万千万不能跟别人说啊!”
更好的说法:“这件事,你千万别让公司的人知道啊!”
?•为什么要这样说
遇到不适合张扬的事,守口如瓶当然最好,但是不能指望人人都能做到。既然是你先忍不住要告诉对方一个秘密,对方也有很大可能忍不住分享出去,差别只是“对谁分享”而已。所以,分享秘密之后,与其不现实地要求对方“谁都不能说”,还不如特别强调“哪些人不能说”,更能让对方帮你保守秘密。
想分享秘密,是因为人都有自我揭露的需求,渴望被其他人了解。把秘密藏在心里,代表要独自面对很多丑恶与不堪,而这是非常沉重的负担。所以,人才会想摘下面具,希望别人一起分担“秘密”的重量。
而一旦找到可以信任的人,在他面前卸下防备,真实地做自己,这是非常难得的事。就像小猫如果露出肚子,就代表它很开心、很放松。向朋友坦陈自己柔软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样会让人很快乐、很放松。
只是,坦陈秘密很轻松,但反过来说,“听秘密”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旦听了秘密,对方就会陷入一种“又甜又苦”的处境。甜,是因为对方觉得被信任,这是一件愉悦、很有成就感的事;苦,则是因为现在变成他要背负你的秘密,不知道可以跟谁分享。
所以,这时候要求对方“千万保证谁都不能讲”,既不厚道也不务实——明明是你自己因为藏着秘密太痛苦,才要分享出去,现在自己轻松了,就不顾对方的感受,希望对方替自己保守秘密,这叫不厚道。更何况,你分享的秘密越有趣、越重要、越难得,对方就越想把秘密分享出去。所以,要求对方谁都不能说,这叫不务实。
只是,这并不代表朋友是想背叛你。和你一样,他也只需要一个分享秘密的出口,而且他找的出口未必会伤害到你。事实上,如果是完全不能说的秘密,你自己也不会说出口,既然你能跟这个朋友讲出来,就代表这个秘密是“可以被知道”的,只是“不能被某些人知道”而已。
比如,你对老板的抱怨,最怕的是被你的同事们知道,而如果听到这些抱怨的朋友,是跟他的家人讲、跟工作无关的人讲,这就无伤大雅。朋友把秘密说出来,他会变得轻松一点,你也不会因此受伤。
换句话说,你要不就相信朋友的判断,信任对方不会跟不恰当的人说,要不就提醒对方:“那个某某某,他很大嘴巴,千万不要让他知道。”或是:“这件事别让公司的人知道,特别是我们同一个办公室的人。”让对方了解你的顾虑,请他特别注意,这就足够了。
总之,不要提出“我可以跟你讲,但是你跟谁都不能讲”这么不近人情的要求,不如务实一点,提出对方能够做到的要求。
+•延伸思考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实在不能让人知道的秘密,最好谁都不要说。但凡把秘密告诉别人,就要做好全世界都知道的准备。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没必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你可以在分享秘密时,给自己设定一个“安全层级”:离秘密所涉及的利害关系越近,不管是离事件近,还是离当事人近,都要更小心地分享秘密。反过来讲,离秘密的利害关系越远,就可以越放心。
孩子闯祸了,应该怎么教育
孩子知道犯错的“后果”,只会惧怕惩罚;
孩子知道犯错的“因果”,
才能学习自律。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家孩子比较粗心,常常丢三落四,像是学校布置的作业经常忘记带,牛奶没喝完却没有放回冰箱等,我该怎么跟他沟通呢?
常见的说法:“牛奶没喝完为什么又没放回冰箱?!”
更好的说法:“喝过的牛奶不放回冰箱的话会坏掉的!”
?•为什么要这样说
谁的童年不闯祸?孩子年纪小,犯错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在犯错之后怎样教导。责骂只会让孩子知道这件事的“后果”,也就是老师或者家长很生气,会有相应的惩罚;而解释错误行为的“因果”,也就是告知孩子,这件事在客观上会造成什么影响,他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从而学习如何自律。
以“喝过的牛奶乱扔”为例,很多父母的直觉反应是指责:“喝过的牛奶为什么又没放回冰箱?!”这种说法只会让孩子知道,“我没把牛奶放回去,会让爸妈很生气”,甚至会觉得父母脾气很差。不过即便如此,小孩子总归是只知道“我会被骂”,而不是真的理解这件事“错在了哪里”。
而更好的说法是告知孩子,他的行为在客观上会造成什么后果,也就是重点讲清楚这件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说法,就可以让孩子知道“不是爸妈脾气不好,而是客观上你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损失”,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去做选择。
美国的两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的研究发现,比起责骂孩子,告知孩子客观的事实会让孩子更好地成长。用责骂的方式,是在用“恐惧感”驱动孩子改变自己。一开始可能会有点用处,但是孩子害怕久了,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就是叛逆;二是过度在意别人的感受,也就是自卑和敏感。显然这都不是最理想的结果。
退一步说,就算孩子的心态没有失衡,可是因为师长的逼迫他才愿意改变和成长,那师长不在身边的时候,他就很容易丧失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多孩子离开家去外地上学,生活突然之间就完全崩盘,就是因为爸妈过去管得太多、太细、太严,一旦没人管理,生活就会像脱缰烈马,彻底失控。
相反,如果你告知孩子,他的选择在客观上会带来什么结果,那么要不要改变就是孩子自己的决定。理论上,他可以做出任何选择,但同样也要承担相对应的代价,这样他就不只是在听你教训,更是在学习如何自律,学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经过这样的过程学到的道理,才真正是他自己的。就算将来身边没有父母师长的监督,他的生活也不会失序。
当然,以这种方式施以教导,孩子并不是每次都会做出让你满意的选择。但我们要了解,“自律”是需要练习的。虽然他有时候会选错,但只要他能从中学到经验教训,就会慢慢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变得成熟。
+•延伸思考
这样的沟通技巧,不只可以应用在孩子身上,在成年人身上也很管用。因为很多成年人也是有点孩子气的。比如在职场上,直接责骂下属“你怎么又迟到了,这个月第几次了”就很容易让他有“主管又在找我麻烦了”的情绪。
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你一迟到,老板早上找不到人,就要其他同事帮你顶上,甚至可能会害他们被骂,你有考虑过他们有多委屈吗?”让他明白他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影响,他就知道不是你在找碴,也就更容易引导他主动去解决问题了。
亲人面前,怎样保护私人空间
对私人空间的侵犯,
往往打着关心和帮助的旗号。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一岁宝宝的母亲,婆婆每天都会来看孩子。我虽然能理解老人家的心情,但是自己也想要些私人空间,不想婆婆每天都过来。请问,我要怎样跟婆婆讲呢?
常见的说法:“妈,您不用每天来,我自己能照顾好宝宝,您偶尔来看看就好。”
更好的说法:“妈,如果您要过来的话,麻烦您每天下午2点到4点,务必过来照看小孩。这时候他精神特别好,又爱疯又难哄,可麻烦了!”
?•为什么要这样说
亲人之间,之所以很难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私人空间,一是因为对方的“侵犯”,往往是打着“关心”和“帮助”的旗号。比如长辈喜欢经常到你家来,帮你收拾一下房间或者带带孩子。这样一来,你维护私人空间的态度,就很容易被理解成“不识好歹”“嫌弃老人”,当然也就很难开得了口。
再者,年轻人和老年人在很多观念上都会有分歧。像是“私人空间”这件事,很多老人家可能因为没有这种需求,也就不太能理解年轻人对私人空间的渴望。
而当你想跟对方讨论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对方从根本上就不认可讨论的前提,那沟通就很容易造成误解。类似“常见的说法”用的表达方式,很可能让婆婆觉得你是在嫌弃她。
可能你没有嫌弃的意思,但很难说婆婆不会往这个方向去想。即便婆婆知道了你的需求,也照办了,但她也未必能真心接受和理解,长久下去心里难免会有疙瘩。
老年人是格外脆弱的,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跟不上社会的节奏,对世界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弱,就会特别需要安全感,最怕的就是被嫌弃。能帮到你的地方本来就不多,如果连带孩子都不让他们插手,老人会更容易感到失落和沮丧。
那么,在亲人面前,真的就不能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吗?也不一定,你可以以退为进,提醒他们:你想来帮我当然很好,但是“被需要”的同时也意味着责任。
关于“把兴趣变成责任”,有个流传很久的老故事可供参考——有位老人觉得楼下天天有孩子来踢球很吵,但又不好直接把他们赶走,于是他采取迂回的方式,先对这些孩子说:“你们踢得太好了,我很喜欢看,你们可不可以每天都过来踢球?我每天付给你们20块!”孩子们当然很高兴,每天都过来找老人拿了钱然后踢球。
过了几天,老人又对孩子们说:“哎呀,实在抱歉,最近手头紧,每天只能给你们10块钱了。”孩子们当然不太情愿,但还是照旧拿了钱踢球。
又过了几天,老人对孩子们说:“非常抱歉,最近钱不够用得省着点花,要不,每天给你们两块钱可以吗?”孩子们这下生气了:“两块钱就想雇我们踢球?没门!”一赌气,就再也不来这里踢球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但很多情况下,人的心理真的就是这样:当一件事从“我想要这么做”变成“我被迫要这样做”的时候,人就会失去内在的驱动力。如果这件事回报太少,甚至是费力不讨好,人就会渐渐产生排斥的情绪,最后不愿意再继续。
举个例子,当厨师的人通常一开始都挺喜欢做饭的,但是真当上了厨师,很多人就再也不愿意在家里做饭了,因为这样会让人有种回到家还要加班的感觉。又比方说,再怎么喜欢孩子的人,一旦成为专业的月嫂,也会知道“带小孩”是真正的工作,而不是陪小孩互动玩耍。
所以,如果你不希望婆婆每天都来你家,不妨试着让她意识到,“帮你照顾小孩”不是她的兴之所至,而是真正的责任。既然要来,那就说清楚几点到几点,需要做什么事。这样,婆婆就从“想要”来看孙子,变成了“务必”在规定的时间过来照看孙子。
也许刚开始她还会满口答应,但是久而久之,一定会找理由推诿,这时候你就可以顺水推舟地表示理解和体贴,反过来照顾她的感受,让她可以不必天天都来了。相对于你直接对她说“您不用来了”,这个结果要好太多了。
+•延伸思考
很多被迫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常常会抱怨没有自己的生活。人就是这样,不被需要的时候觉得很失落,但是真正被需要的时候,又会意识到自己也是需要私人空间的。所以将心比心,想让别人尊重你的私人空间,最简单也最不伤感情的办法,就是提醒对方注意,私人空间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