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女性都要忍受月经带来的痛苦和不便,还必须承担潜在的风险——每个月经周期都是一次激素的潮汐,就像海水冲刷海岸,内分泌水平存在明显的波动,激素波动也会增加卵巢癌等妇科疾病的概率。如果月经初潮后迟迟不怀孕,患乳腺癌的概率也会同步增加。更不要说还有恼人的痛经如影随形地陪伴左右。很多女性考虑下辈子做男人还是做女人时,都因为月经而放弃了现有性别,她们可能每个月都会愤怒地责问一遍:人体不是进化的产物么,那女人为什么非要来月经呢?每个月定期出血到底有什么科学道理?
对于进化生物学而言,月经、绝经与痛经,本本都是难念的经,没有一种现象能得到简单合理的解释。因为不但要解释女人为什么有月经,还要解释其他雌性哺乳动物为什么没有月经,虽然那不是什么严格的规律,总有一些动物破戒,大象也有月经,有些蝙蝠也来月经。更可怕的是,有时还要回答男人为什么没有月经之类愚蠢的提问。
月经的生物学机制非常简单。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泡成熟,通过一系列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在雌性激素高峰期促进卵泡排卵,此后各种激素水平迅速改变。历经这般风起云涌、潮涨潮落的洗礼后,如果没有受孕,则子宫内膜坏死脱落,进而伴随出血形成月经。
有一种值得欣赏的理论,把月经看作保持子宫内膜新鲜程度的手段。子宫内膜是胚胎生长基地,务必保持新鲜与活力,因此需要不断更新。要想长出新的内膜,就必须定期替换旧的内膜,脱落是最好的措施,至于出血,只是内膜脱落的副作用——脱落的过程必然涉及血管的破裂。这个理论听起来非常漂亮,但有一个小小的不足,就是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月经在动物界不是普遍现象,难道其他动物都不需要更新子宫内膜吗?
有个值得考虑的重要观点是,子宫属于开放性器官,虽然有阴道作为屏障,但阴茎带有大量细菌,精液本身也极易携带病原体,它们可能借助精子一同侵入子宫。特别是由于人类隐蔽排卵导致的持续发情和几乎不间断的性交,感染概率比定期发情的哺乳动物大为增加,所以子宫有必要定期清洗,最简单的方法是脱落子宫内膜并伴随出血,虽然有一定的物质损失,却能保证机体健康。
与人类情况相近的黑猩猩也面临同样的困扰,群交造成的污染更为复杂严重,子宫当然也需要月经冲洗,而且剂量并不比人类少。有月经的蝙蝠也不是俗手,它们多在夜晚活动,漫长的白天无事可做,交配几乎是唯一的乐趣。
很快,这个理论就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月经不仅可能限制病原体,而且可以限制铁元素,体内含铁量过高可能导致血红素沉淀,很多新生婴儿患有黄疸,大多是血红素沉淀的结果。身体积聚过多的铁元素会引发代谢异常,定期排血可以有效调节铁含量,所以女性几乎没有血红素沉淀症。
排铁还可以限制细菌生长,因为所有细菌都需要铁元素,疟原虫攻击并裂解红细胞就是为了得到铁。但人体铁元素大多被控制了起来,有多种蛋白专门与铁结合,叫作铁螯合蛋白,一旦细菌得不到足够的铁,就像动物得不到氧气,根本无法在人体内生存。
西方曾经盛行放血疗法。达尔文就曾多次试过,他的女儿安妮就是经放血治疗无效后死亡的。现代医学已经放弃了这种疗法,并认为那是愚昧的行为。但用限铁机制重新加以考察,放血疗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就像是人为的月经,放出了血也就等于控制了铁,进而制约细菌的生长。与之相对应的是,感染期间人体一般会出现暂时性贫血,可能是身体对抗细菌的重要措施,如果随意补铁,不但不会提高免疫力,反而会加重感染,这可能是民间在炎症期间忌吃某些含铁量较高的所谓“发物”的主要原因。可见,体弱贫血有时是一种自我保护。发烧也可以控制细菌摄入铁元素,细菌嗜铁蛋白在温度升高以后就会失去摄铁作用,这被看作对抗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经检测,月经血的营养物质含量较少而含铁量较高,似乎正符合限铁机制的逻辑。
其他哺乳动物之所以少见月经,仍然是因为它们有固定的发情周期,交配次数远远少于人类,细菌感染的威胁也远远低于人类,对此不必动用月经的限铁机制。
这一理论还可以解释男人为什么没有月经。他们不必担心被别人的阴茎强行带入外来细菌,就算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也会被控制在肠道内加以解决,所以男人没有排铁的必要,当然也就不需要月经。
有一个重要的事实似乎支持这一观点——对非洲埃塞俄比亚等欠发达地区的调查表明,凡在月经初潮之前就开始性生活,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和宫颈癌发生率显著增加,这提示月经确实具有抗菌健身的作用,过早开始性生活的女性没有月经保护,因而更容易感染。
但这个理论并没有让月经问题尘埃落定。有调查表明,在月经前后,阴道细菌含量并没有显著变化,女性受到感染时月经量也不见增多,和性交携带的细菌数量似乎也没有线性关系。说了半天,难道这个理论一无是处吗?